反思2008年的中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欧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欧盟对华政策调整与2008年中欧政治摩擦
2008年中欧关系政治冲突因素的凸现,与近年来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有着密切关系。中欧关系作为中国和欧盟各自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双方的高度关注。从1995年到2003年,欧盟委员会先后发布5份对华政策文件,对中欧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03年中国政府首次发布对欧盟的政策文件。在这些文件指导下,中欧关系在制度层面上不断完善,并推动双边关系的全方位发展。目前,欧盟是中国最大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合作伙伴。
但是,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加深,各种经贸摩擦逐渐增多,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欧洲国家经济萎靡不振,而中国取得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欧盟内部希望重新审视中欧关系的呼声鹊起。2006年10月,欧盟推出第6个对华战略文件《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和新的经贸文件《竞争与伙伴关系:欧中贸易与投资政策》,标志欧盟对华政策完成了初步调整。欧盟新的对华政策的基调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欧之间的相互责任也在增长。欧盟对华战略文件在强调中国“责任”的背后,表达了欧洲“规制主义”的外交取向,要求中国更多地借鉴欧洲的价值观,尊重欧盟在全球范围内的既得利益,遵守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等等。② 欧盟对华经贸文件则在承认欧盟“从中国的经济崛起中获益”的同时,提出中国已经成为“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个最重大的挑战”,③ 中国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欧方可以要求中方承担更多义务的时候了。两份文件的出台说明欧盟已经将中国看成一个“世界强国”和欧盟的潜在竞争对手。
当前,欧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深化与中国合作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在这一背景下,各种社会和政治利益集团也都希冀从欧盟对华政策调整中获得机遇。但是,由于政治对抗因素的介入使得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呈现出一种复杂化的局面,从而使2008年中欧关系出现一波三折。2008年,中欧关系中的政治对抗主要围绕着“3.14”拉萨骚乱事件、北京奥运会等问题展开,并突出表现在四个层面上。
(一)欧盟轮值主席国
2008年3月中旬,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后,欧洲一些政治家和政治势力表现得十分活跃,他们立即借此提出抵制北京奥运会。一些欧盟成员国政府也公开表示对中国的不满。欧盟轮值主席国斯洛文尼亚迅速与美国共同发表谴责中国的联合声明。候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也一反其“果断”的行事风格,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态度。3月25日,萨科齐在出访英国前表示,关于“抵制”北京奥运会的问题,“存在一切选项”。5月5日,法国政府负责人权事务的国务秘书拉玛-亚德在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代表萨科齐就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的问题提出所谓先决条件。6月30日,萨科齐在电视讲话中称:“中国政府和达赖谈得好,我就考虑去北京参加奥运会”。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法国的总统和候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国家元首,萨科齐的犹豫彷徨为2008年的中欧关系带来了重重疑云。
萨科齐虽然最终出席了北京奥运会和亚欧首脑会议,但又于11月13日高调宣布将在12月6日出席波兰前总统瓦文萨获诺贝尔奖25周年庆祝活动期间会见达赖。由于萨科齐具有欧盟轮值主席国主席的身份,并且选择在原定12月1日召开的中欧峰会前夕作此宣布,直接对中欧关系造成了干扰。11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欧领导人会晤已不具备应有的良好气氛,中方不得不推迟中欧领导人会晤”。这是作为中欧最高层面对话机制的中欧峰会在延续11年之后第一次被迫推迟。
(二)欧洲议会
欧洲议会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反华偏见,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3.14”拉萨骚乱事件发生后,欧洲议会的反华声浪不断高涨。2008年4月10日,欧洲议会通过一份由反华代表人物、欧洲议会副议长爱德华·麦克米伦-斯科特等人发起并起草的西藏决议案,呼吁欧盟成员国首脑将中国政府与达赖对话作为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条件,还要求欧盟理事会任命西藏事务特使,协调中国政府与达赖集团之间的对话,并呼吁联合国成立独立调查组赴西藏调查。该决议案甚至还对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正常的能源、经贸关系及军售合作横加指责,认为中国政府对非洲一些国家的无条件援助导致这些国家人权遭到侵犯,中国政府应减少对这些政权的财政支持。2008年7月9日举行欧洲议会全会间隙,欧洲议会议长珀特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抵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下午,在欧洲议会举行的有关中国地震后和奥运后局势的辩论会上,一些反华议员发起对中国的“声讨”,并猛烈抨击法国总统萨科齐当天宣布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决定。11月底,在中方因萨科齐高调宣布将会见达赖而被迫推迟2008年度中欧峰会后,欧洲议会西藏小组发言人托马斯·曼随即宣布,欧洲议会议员将在达赖访问欧盟时进行“斋戒”,以表示对达赖的支持。此外,欧洲议会还指责中国政府依法处决出卖中国国防情报的间谍沃维汉,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欧洲议会的一系列表态和做法严重破坏了中欧关系正常发展的气氛。
欧洲议会虽然是一个体现超国家性质的跨国议会,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欧盟各国政党、政府及社会利益集团的诉求。2008年欧洲议会反华声浪的高涨,部分地代表了欧洲内部希望以政治压中国的思想倾向。
(三)欧洲媒体
欧洲媒体近年来对中欧关系氛围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主流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长期充斥着对中国的消极、歪曲报道,既有西方社会媒体运作传统的影响和商业新闻的炒作需求,但更多的则是出于意识形态偏见。这可以从2008年欧洲媒体在对“3.14”拉萨骚乱事件一边倒的反华报道中得到印证。一些媒体为了造势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如《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及《柏林晨邮报》等德国媒体将一张中国武警解救被袭群众的照片说成是在“抓捕抗议者”。又如3月19日和20日,德国卢森堡广播电视台网站及电视新闻频道N-TV竟将尼泊尔警方驱散闹事者的照片说成是发生在拉萨的警民对抗事件。2008年4月,法新社在报道英国首相布朗宣布参加奥运会闭幕式时,有意把标题写成“布朗表示不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给读者造成一种布朗也加入“抵制奥运会”行列的错觉。同时,大部分欧洲媒体也随波逐流,使对中国的不满在欧洲舆论中一度成为主流。而持客观公正的舆论则受到压抑,正如4月16日德国外交协会中国问题专家桑德施耐德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所表示的,目前讲中国的好话不太容易,也没有人愿意听。可见,欧洲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做法对2008年欧洲社会的反华情绪起到了极大的煽动作用,也影响了中欧关系的正常发展。
(四)欧洲社会
在欧洲的社会层面上,有两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侧面。其一是近年来在欧洲社会中形成的不利于中欧关系顺利发展的社会心理。这一状况在2008年特别明显。由于欧洲民众对中国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加上媒体对中国长期负面报道和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使得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引起欧洲民众的担忧。2008年4月份美国哈里斯民调机构与英国《金融时报》联合举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欧盟各国民众认为中国是欧洲最大威胁的人数比例均有较大幅度上升。与2007年6月同一调查相比,意大利从26%上升到47%,法国从22%上升到36%,德国从18%升为35%,英国从16%升到27%。所有国家中,只有西班牙民众仍然认为美国对欧洲的威胁大于中国;④ 而上次调查中,德国、法国、英国公众都认为美国构成的威胁大于中国。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对英、法、德、意、波等国的民调中,平均超过70%的人认为中国人忽视了他们的利益。⑤ 《瑞典日报》、挪威《晚邮报》、丹麦《政治报》等北欧媒体在2008年上半年陆续公布的“对中国印象”等民意调查中,也有超过50%的人对中国印象不佳。欧洲民众的这种社会心理状况正是欧洲反华政治势力在2008年里能够得逞于一时的温床。
另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侧面是,欧洲社会长期存在着非常活跃的反华政治势力,它们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政治的需要,一贯对中国采取偏激的对抗立场。实质上,欧洲反华政治势力属于冷战的遗产,其思维定式仍然停留在冷战时期,并因此而成为后冷战时期破坏中欧关系正常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欧洲的某些基金会更是2008年一系列反华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和组织者。据西方媒体披露,德国瑙曼基金会早在2005年3月就开始筹备、资助召开“声援西藏团体第五次国际会议”,并与达赖密切协调行动。会议于2007年5月11~14日在布鲁塞尔召开,决定将北京奥运会作为主要攻击点,计划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采取能产生公众效应的行动,并在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将其推至高峰。
另据西方媒体报道,法国的“记者无疆界”组织是2008年破坏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的主谋,从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就开始用各种方式进行破坏,并为此准备了400万欧元的活动经费。在雅典点燃奥运圣火的仪式上,该组织的骨干分子打着反华标牌冲击现场,随后又在埃菲尔铁塔和巴黎市府大楼悬挂反华标语。实际上,“记者无疆界”并非一个普通的非政府组织,它的部分经费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操纵的“反卡斯特罗基金会”和有美国背景的“国家民主基金会”。所以该组织对美国发动战争和虐待战俘等行为从不发一言,只是一味诋毁非西方阵营的国家。该组织的秘书长梅纳尔曾直截了当地表示,国际上想“对付”中国和古巴的势力有的是,因此他们总会有充足的经费。
欧洲反华政治势力由于经费充裕、组织完善,并且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实施计划,因而对中欧关系的破坏性也最强。它们经常利用欧洲民众对中国的不了解和欧洲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对中国发起攻击,甚至组织冲击中国驻欧洲的大使馆,成为制造中欧关系发展障碍的始作俑者。
事实上,上述四个层面表现出来的不同程度的欧洲对华政治对抗因素,有其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中,欧洲民众对中国和中欧关系的缺乏了解甚至是误解,及对自身经济现状的不满是重要的社会原因;欧洲一些媒体在商业利益和政治偏见的驱使下,对这种误解和不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治家们则出于竞选的需要而迎合或利用了这种误解和不满,从而将这些负面影响推及官方层面;欧洲反华政治势力则起着发动和推动的关键作用。同时,它们的作用也因迎合了某种政治和经济的需要而被一些政治家和媒体所利用。正是在这样几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2008年欧洲社会出现了对中国不满情绪的突然高涨,并且对中欧关系造成了直接的严重干扰。
二、中欧经贸关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经贸领域是中欧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则是欧盟最大的制成品来源地,同时也是欧盟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中欧经贸关系长期保持稳定、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因为它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和互惠性。
(一)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进入2008年以后,中欧经贸关系继续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中欧贸易总量继续增长,突破了历史新高。到2008年底,中国与欧盟27国贸易总额达4255.8亿美元,其中出口2928.8亿美元(第一大出口市场),进口1327亿美元(第二大进口来源地)。⑥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额占到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6.6%,欧盟继续保持了自2004年以来的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与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的美国(占13.0%)和日本(占10.4%)逐渐拉开了距离。中欧贸易在总量进一步增长的同时,年增长幅度却落到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2003-2007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年度平均增长率为38.7%,2008年仅19.5%。从欧盟的进口5年来年平均增长率为33.7%,2008年仅为19.6%,其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欧洲市场需求不旺。
其次,欧盟继续保持中国加工贸易第二大伙伴地位,对欧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规模继续扩大,但加工贸易增速明显放缓。2007年,中欧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467.8亿美元,增长26.9%,2008年增加到至1664.7亿美元,增长13.4%。2007年,加工贸易占中欧双边贸易的41.2%,占当年对欧出口的52.0%;2008年均有所下降,比例分别为39.1%和49.1%。2007年中欧加工贸易项下顺差为108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1%,占当年中欧贸易顺差的80.5%;2008年该顺差增加到1212.3亿美元,但比上年只增长了12.1%,占当年中欧贸易顺差的比例也下降到75.7%。⑦
第三,从产品结构上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回落,纺织品贸易上升,高能耗 产品对欧出口减少。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欧盟仍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对其出口97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但增幅回落了2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占当年对欧出口总额的33.4%。
第四,从国别来看,2008年德、荷、英、法、意5国依然主导中欧贸易,五国累计占到当年中欧贸易总额的67.9%,但比上年68.8%有所下降。5国中,中德贸易的情况最好,贸易顺差也最小,在中欧贸易顺差中所占比例刚过2%。中荷贸易顺差比例最大,超过中欧贸易顺差的1/4以上。⑧ 2008年中德贸易继续一枝独秀,进出口额超过了中欧贸易1/4强,其中中国对德出口所占比例超过1/5,从德国的进口则超过了从欧盟进口的40%以上,比其他四国的进口总和还多。中荷贸易则因为出口占中国对欧出口的15%以上,同时从荷兰的进口只占到进口总量的4%,致使中荷贸易顺差在欧盟成员国中所占比例最大。中英贸易与中荷贸易类似,在欧盟成员国中为第二大贸易顺差国。中国向法国的出口排在这五国的最后一位,而来自法国的进口则排在第二位,因此,中法贸易顺差所占比例不到5%。中意贸易无论是总量还是进出口贸易都排在最后,在中欧贸易中所占比例均在9%左右。
第五,从新增投资项目来看,2008年1-12月,新批准的欧盟主要国家对华投资项目1844个,比上年同期减少22.65%。除了芬兰、瑞典之外,其他国家对华投资新项目比2007年同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增项目名列前5名的国家为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荷兰,排名与2007年同期相同。欧盟对华投资新增项目数量在外资对华投资项目总数中的比例没有太大变化,保持在6%左右。从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方面来看,2008年1-12月,欧盟主要国家对华实际投资金额为49.9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30.12%。名列前五位的国家为英国、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同2007年相比,排名没有变化。欧盟对华实际投资,在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中的比例变化不大,为50%左右。⑨
(二)当前中欧经贸关系的主要问题
1.贸易顺差问题
一直到1997年之前,中国对欧贸易一直均为逆差,从1997年起才转变为顺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顺差急剧扩大,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随之不断增多。到2008年底,中欧贸易当年顺差为1601.8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成为欧盟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据欧方统计,2007年欧盟对华商品出口720亿欧元,2008年1-9月欧盟对华出口同期增长了12%。从2003年到2007年,欧盟对华出口增长了75%。⑩ 但欧盟不断增长的对华出口依然赶不上中国强劲的对欧出口,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办公和电信设备、纺织品以及钢铁产品上。
对中欧贸易顺差的问题,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数字上,而应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并不能正确反映复杂的贸易关系。(11)
(1)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由于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大量的加工贸易伴随着流动资本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台湾地区进入中国内地,导致中国出口在入世后呈现大爆炸式增长,同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日益加大,而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台湾地区的贸易逆差却在几乎同步加大。本来由这些东亚国家和地区直接向美欧出口的商品,在中国入世以后,改为由这些国家向中国出口半成品和零部件,在中国加工和组装后再出口到美欧,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中国、东亚、美国/欧盟这样的贸易三角。(12) 作为贸易三角中的一方,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从1997年的23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452亿美元,10年内增长了10倍多,而同期内欧盟从亚洲进口所占的份额仅增加了不足10%。(13) 事实上是中国向欧盟的出口替代了其他东亚经济体向欧盟的出口,(14) 而中欧双边贸易数字并没有反映出这种状况。
因此,中欧贸易顺差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出双边的范畴。欧盟面对的已不是简单的来自中国的挑战,而是来自亚洲不断深化的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同时也是欧盟自身经济竞争力相对减弱的挑战。
图1 中国、美国/欧盟和东亚贸易三角
资料来源:杨正位:《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5页。本文作者进行了相应修订。
(2)双边贸易数字不能全面反映贸易双方的受益情况。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2006年11月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引用一项荷兰的研究成果,称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给欧洲家庭平均每年节约300欧元的开支。(15) 据经合组织统计,中国输欧产品使欧元区通货膨胀率降低了0.2%,欧盟消费者每年为此节约开支600亿美元。(16)。
(3)双边贸易数字不能显示中国出口欧盟商品中的附加值有多大。中国加工贸易处在产业链的最末端,从包括欧盟在内的其他国家(地区)进口半成品和零部件,中国的顺差实际上是背负了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半成品价格。这也是中国在对欧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在对日本、韩国贸易中出现巨额逆差的原因。此外,外资企业已经占到中国对欧贸易的近60%,这其中也包括欧盟在华投资的企业。在机电产品方面,中资企业仅能获得销售收入的10%,90%的销售是在华外资企业实现的。在纺织品贸易方面,中方出口企业的利润率不到5%。
(4)欧洲企业通过在华投资,享受着中国市场所带来的巨大的机遇。东亚经济体向中国的投资以垂直投资为主,投资转移成贸易。而欧洲企业对华投资则以水平投资为主,投资替代了贸易。一方面,外商投资通过技术溢出等效应,提高了中国产品竞争力,促进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另一方面,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增长,其商品在中国市场销售,替代了欧盟对华的出口,加剧了中欧贸易失衡。(17) 有些研究证明,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是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18)。
2.反倾销问题
目前,欧盟针对中国商品进口有49项反倾销措施正在实施,占中国出口的不到2%。(19) 中国已经成为欧盟贸易防护调查的最主要对象国。2008年,欧盟共新发起6起对华反倾销立案调查,同2007年持平,与2006年11起立案调查相比,有了很大下降。2008年的这些立案均集中在2-7月,涉及产品有冷轧不锈钢板、预应力钢绞线、低碳盘条、无缝钢管等钢铁产品以及铝箔和蜡烛。
2008年,中欧之间的反倾销战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2008年12月3日,欧盟委员会初步裁决,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紧固件征收为期5年的77%-85%的反倾销税,中方因此每年将损失4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和80万个就业岗位。2008年11月30日,中国有47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中国紧固件行业对欧盟反倾销诉讼,准备调查从2006年9月份开始到2007年的10月之间欧盟涉嫌倾销的碳钢紧固件产品,涉及总金额达到1.8亿美元。中国商务部于2008年12月1日收到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专业协会代表国内碳钢紧固件产业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12月2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即日起对该案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此外,商务部将于近期组织研究将此案诉诸WTO,利用多边机制解决双边贸易摩擦,而这将使这场贸易战上升至世贸组织层面。
反倾销起诉是当今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欧盟和美国之间,反倾销调查也是此起彼伏。但是,欧美之间的反倾销战一般不会超过贸易额的1-2%,而且往往是就贸易谈贸易,不会影响到政治关系。(20) 中欧之间的反倾销战却涉及一个政治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由于欧盟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迟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导致在进行反倾销案件调查时,实行不公平的替代国制度,人为地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经成为中欧关系中欧盟用来保护自身利益的经济屏障,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成分。同时,欧盟的一些公司利用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空子,频频提出对华反倾销诉讼,以达到其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因此,就贸易倾销问题单方面指责中方是不公平的。
3.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
自2008年1月1日起,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实行的配额限制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套中欧双方共同实施的双重监控制度。在经历了2005年引人注目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后,中欧纺织品贸易再度迎来没有配额的日子。
2008年12月3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纺织品特限措施”以及“中美、中欧纺织品备忘录”到期,世贸组织成员将不能再引用第242段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限制。中国商务部自2009年1月1日起不再实行输欧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也不实行企业经营资质审核,而是实行自由贸易。商务部同时也呼吁,纺织品进口国不应再设置人为障碍。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中国对欧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迅速,达388.4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37.7%。纺织品在中国对欧出口中的比例从2007年的11.5%缓慢升至13.3%。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品贸易主要输出市场需求低迷。为了刺激纺织品出口,国家在2008年下半年2次调高了出口退税税率。部分欧盟新成员国中,纺织业也是重要的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欧双方都应该警惕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三)坚持互利互惠原则是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根本保证
尽管在中欧经贸关系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存在着摩擦,但双方更倾向于采取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到目前为止,中欧之间已建立起完善的经贸合作与对话机制,包括中欧经贸混委会(正部级)、中欧贸易政策对话(副部级)、中欧贸易平衡对话(副部级)、中欧竞争政策对话(副部级),此外,中欧还在40多个领域展开了政策对话和工作组会议,例如中欧经贸工作组、中欧知识产权对话和工作组、中欧市场经济地位工作组、中欧纺织品对话、中欧钢铁非正式对话等。
2007年11月,中欧领导人在第十次会晤期间同意成立副总理级“经贸高层对话机制”,讨论中欧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战略,协调双方在重点领域的项目与研究并制订规划。2008年4月25日,首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欧委会主席巴罗佐的个人代表、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作为双方主席共同主持了对话。中方12名部级领导、欧方8名委员参会,其规模创中欧经贸合作之最。中欧经贸领域这一最高级别对话机制着眼战略、前瞻与长远,务虚多于务实,立足增信释疑、扩大合作、协调发展。双方主席共同确定了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的基本框架,与会部长和委员就中欧经贸合作中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和技术、消费者保护和产品安全,以及国际发展5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还重点就能源、知识产权、技术合作和贸易便利化等4项议题交换了意见。中欧经贸对话新机制的建立,使中欧在讨论贸易摩擦方面有了一个更高的对话平台。中欧在经贸关系方面的对话机制为双边经贸摩擦的可控性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制度保证。目前,这些机制沟通顺畅、运转正常。
三、欧盟主要国家对华关系
与其他政策领域相比,欧盟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的一体化尚不成熟;欧盟各成员国在对华双边关系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本文就中国与具有代表性的德、法、英三个欧盟成员国的关系作一分析,以更深入地了解2008年的中欧关系。
(一)中德关系回暖
2005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始上台执政,她注重“价值观外交”,主张加强跨大西洋关系,推动“欧美共同市场”建设;在对华关系方面强调政治性议题,频频在人权、知识产权保护、温室气体排放等向中方施加压力。中德关系开始出现了波动。2007年9月24日,默克尔在总理府“以私人身份”会见达赖喇嘛,引发了近年来中德之间最大的外交危机。两国原计划中的工作会晤和对话等一系列活动被迫取消,双边关系陷入多年来罕见的低谷。
中德关系在2007年底出现转机,2008年明显回暖。为了弥补危机给德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德国外交部的推动下,默克尔作出了一些缓和的姿态。2007年12月2日,默克尔在“德国之声”广播电台声明:“德国愿意与中国维持良好的伙伴关系,价值观外交可以和经济外交很好地结合起来,我将与外交部一起寻找这样一条路”。2008年1月22日,中德外长借伊朗问题六方会谈之机在柏林会晤,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称,中德关系“已经回归伙伴关系的长期传统,现在该向前看了。”2月15日,默克尔主动约请与温家宝总理通话,强调德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2008年“3.14”拉萨骚乱事件发生后,默克尔虽然声明自己不会出席北京奥运会,但明确反对抵制,并且表示她不准备再次会见达赖。“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德国官方对中国政府的快速反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并通过多种渠道向中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2008年6月,施泰因迈尔外长访华期间还专门访问地震灾区都江堰,代表德国政府对灾区人民表示慰问。同时,中德双方还决定重启因默克尔会见达赖而中断的中德战略对话和人权对话。奥运会期间,德国总统科勒出席了残奥会开幕式并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会谈。2008年10月,默克尔正式访华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标志着中德关系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初,温家宝总理成功地实现了对德国的正式访问,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二)中法关系摇摆
2008年,由于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一系列对华政策上反复无常,使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中法关系出现跌宕起伏、摇摆不定的现象。萨科齐对华政策上的摇摆与他高调的全方位外交理念有密切的关系。萨科齐上台后一反过去法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传统,大力修复在希拉克时代受损的法美关系。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军事对峙不复存在,法国失去了原来回旋于两个阵营之间的独特地位,国际活动空间缩小,加之国内经济长期不振,国际地位明显下降,因此,在外交上用靠拢美国的“萨科齐主义”来替代与美保持距离的戴高乐主义,是法国“大国梦”的一种突出表现。同时,萨科齐为了强化法国在欧盟中的核心地位,在维护“法德轴心”的同时加强与英国的往来,准备同新成员国签订战略伙伴关系,进而把目光扩大到中东、北非和地中海地区,并主持建立了“地中海联盟”。
在这一背景下,中法关系的重要性比以往有所降低,萨科齐在2008年中法关系的一系列敏感问题上举棋不定,出尔反尔,说明他更加重视其他方面的力量平衡。2008年3月25日,萨科齐表示,因拉萨骚乱事件的发生,存在“抵制”北京奥运会的可能性,是第一个作出类似表态的大国首脑。其后,法方多次表示,萨科齐是否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主要“取决于”中国政府与达赖代表会谈的情况。这种将奥运会政治化的态度遭到中国的强烈反对,中法关系也由此“阴云密布”。但是到了7月9日,萨科齐在G8峰会期间突然宣布将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10月24日,萨科齐再次来华出席亚欧首脑会议,中法关系似乎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但是仅仅一个多月后,萨科齐就在中欧峰会召开前公开表示,他将在峰会后会见达赖。由于萨科齐是欧盟轮值主席国首脑,会见场所挂有欧盟旗帜,因此其恶劣影响远非其他欧洲领导人会见达赖可比。此举不仅给尚未完全走出阴影的中法关系带来直接的破坏,还严重损害了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
萨科齐之所以不惜牺牲中法关系,在相当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其在国内的政治利益。近些年来,法国经济状况不断下跌,近25年间,法国的人均GDP从世界排名第7下滑到现在的第17位。(21) 多年来,其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到2%之间徘徊,在欧盟国家中几乎最低,而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几乎又是最高的。经济停滞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失业问题,与此同时,法国政府的改革进程却因受各种因素的掣肘而举步维艰,对政府和现状的不满导致大规模的罢工此起彼伏,社会动荡不安。这使法国政府在经济上与政治上受到双重的严峻挑战。同时,法国社会的不满情绪也外溢到了法国对外关系领域,特别是在对华关系上,不少法国人认为法国没有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而是深受其“害”。法国历来以世界“民主卫士”自居,在一些媒体歪曲报道的影响下,法国公众的失落感与对中国发展的不满结合起来,挑战和批评中国便成为法国政坛上的一种“政治资源”,不仅许多媒体以鼓吹破坏中法、中欧关系为荣,法国不少政界人士也都积极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借以提高自己的“公众形象”。如社会党领袖罗亚尔夫人坚决主张抵制北京奥运会,前总理法比尤斯污蔑中国政府是“专制政权”,现任外交部长库什内、负责人权事务的国务秘书拉马·亚德也都先后就“西藏问题”、中国人权状况和北京奥运会发表不利于两国关系的言论。数十名法国议员还参加反华示威,绿党巴黎大区议员团主席甚至企图用灭火器扑灭正在巴黎传递的奥运圣火。最近,中法关系中又出现新的变数。在佳士得圆明园文物拍卖案中,“鼠首”、“兔首”的法国持有人贝尔热公然以西藏和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国进行要挟,(22) 试图再一次激化中法关系中的政治对抗因素。
(三)中英关系稳定
与中法、中德关系相比,近年来中英关系比较平稳,经贸和政治关系均发展顺利。2008年1月到10月,中英进出口总额达383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到2008年11月,英国累计对华投资项目6164个,实际使用金额156亿美元,在华累计投资居欧盟国家之首。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英国出口增长幅度最快的市场之一,英国也成为中国在欧洲的首选投资地。在政治上,两国高层对话频繁,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不断加强。布朗就任首相后,于2008年1月访华,并在8月出席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英国交通、贸易投资、财政部门的主要官员、伦敦市长、伦敦金融城市长及保守党、议会中国小组代表团也在年内先后访华。同时,英国各界也普遍有着加深了解中国的愿望,两国文化交流活动日益活跃。伦敦连续4年举行了“中国在伦敦”活动,2008年2月到7月,英国企业界在英国全境举办了“时代中国”大型系列活动,包括800多项活动,全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08年10月29日,英国政府发表书面声明称,“非常肯定地”承认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支持藏独的立场。(23) 这是英国101年以来首次正式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而此前英国一直持所谓“既不承认主权,也不承认独立”立场。
实际上,近年来英国在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方面,与德国和法国的立场基本一致。但是与德法相比,由于英国比法德等国更深地参与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政治文化上更具有“全球视野”,在经济理念上更强调“自由贸易”,在国际事务中对“新兴经济体”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因此,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具有更鲜明的加强“对话与合作”的特点,这也是2009年1月温总理成功访问英国并取得重大成果的重要原因。
从对上述三国对华关系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欧盟主要国家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是主流,并也将是今后中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
四、对中欧关系的基本判断
综上所述,中欧关系在2008年虽然经历了严重的政治摩擦,但中欧合作的基础依然坚实,并没有对经贸关系产生直接的影响,中欧关系大局稳定。同时,中国同欧盟成员国之间在双边关系层面上也基本保持正常,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中欧有着进一步加强合作的趋势。同时,中欧关系中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并有可能对未来的中欧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做此判断的理由如下:
(一)中欧高层重视并继续发展经贸关系已成为中欧关系的牢固基石
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域化组织,中国与欧盟这两个举足轻重的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2008年,中欧贸易远远超过中美贸易和中日贸易,欧盟继续保持着2004年以来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即使中欧关系出现动荡,2008年4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仍然率领了一个由9位欧盟委员组成的、迄今级别最高的代表团访华,与中国就气候变化、外贸走向等经济问题展开高层对话,并启动了中欧副总理级对话新机制;代表团规格之高为历年之最,表明了欧方对与中国发展关系的重视。双方领导人一致表示了保持高层交往和各级别的磋商,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的意愿,不仅为中欧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而且为今后中欧全面战略关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中欧更高级别的经贸对话机制的启动,中欧经贸争端可望被控制在经贸领域而不向政治等领域外溢成为政治纠纷的同时,中欧经济关系也成为改善中欧政治关系的基础防波堤。在中欧峰会因欧盟轮值主席国主席高调会见达赖而被推迟了以后,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了3个欧盟成员国和欧盟总部,在推动中欧经贸关系的同时促进了中欧之间的政治谅解。
(二)中欧关系的全球战略合作利益继续受到双方重视
中欧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也表现在政治上。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进入新旧秩序交替的转型阶段。在此期间,中国和欧盟都努力拓展各自的国际发展空间。这种发展态势的保持有赖于世界和平的维护和国际秩序的合理化。因此,中国应继续实行改革开放,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需要构建“和谐世界”;欧洲则需要摆脱旧的两极体制的残余影响,获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中欧双方在坚持世界多极化的理念上,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上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中欧密切合作,不仅有助于国际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也将给中欧双方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在中欧之间重大的战略利益方面,中欧高层有着广泛的共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欧关系的重要性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全球性意义”。(24)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初访问欧洲的时候也表示,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整体外交的战略重点。(25) 中欧在国际战略上具有高度的相互依存性。正如2008年卢森堡首相容克就萨科齐是否参加北京奥运会发表讲话时指出,“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因此欧洲和中国不应当彼此回避,应当直接对话(26)”。萨科齐本人也表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有求于中国,因为中国对苏丹有影响力,……我们也需要中国在伊朗问题上合作,让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库(27)。”同时,欧盟和中国也都认识到与对方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在不断加深,须臾不可分离。事实已经证明,试图通过政治对抗方式改变中欧关系格局的路是走不通的。2009年1月,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在接受中国记者书面采访时指出,欧中紧密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不仅惠及欧中,而且有利于整个国际社会。他相信,欧中将会妥善处理彼此分歧,不会因小失大(28)。索拉纳的表态反映了欧盟对中欧关系所特有的重大合作利益的认识。
(三)中欧关系仍然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尽管欧洲有不少人对中国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提出所谓“中国威胁论”,但是也有很多人为中国的成就感到高兴,对中国给欧洲和世界带来的机遇与贡献表示欢迎。如德国前总理施罗德2007年就曾经说过,“我不认为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威胁。中国的良好发展对德国而言,更多的是机遇。中德应该为彼此的发展感到高兴。‘中国威胁论’这样的错误论调应该被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29)”即使在2008年法国社会上反华舆论最高潮的时候,也有不少法国人对这种反华情绪提出批评(30)。一位名叫阿卜杜拉·瓦阿比的法国资深媒体人发表致萨科齐的公开信,批评他与达赖会面不符合法国利益,法国也没有资格在人权等方面对中国指手画脚。法国社会党籍参议员让-吕克·梅朗雄也公开反对媒体美化西藏农奴制和窜改历史的行为。法国著名学者乔治·斯塔内希在互联网上发表了题为“一个法国人向中国人民道歉”的长文,全面批判西方反华势力的卑劣行径。这表明,在欧洲仍然存在着理性看待中欧关系的社会基础。汶川地震发生后,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政府累计向中国提供了3500万欧元的救灾援助。欧洲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界也向中方提供了总额1.2亿欧元的援款和物资。欧盟负责消费者保护事务的委员梅格莱娜·库内娃还代表欧盟赴中国四川地震灾区访问。欧洲媒体对于中国政府组织抗震救灾的能力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中国媒体和社会对于欧洲舆论的转变表示了欢迎和理解,这些都给中国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民众虽然对奥运火炬在欧洲的遭遇感到愤怒和不解,但是却能够从中欧共同的长远利益来看待中欧伙伴关系,中国民众对欧洲经验的兴趣持久不衰,对中欧关系的前景信心不减。总的来看,中欧交往历史悠久,人民之间感情深厚,理性地看待中欧关系不仅仍然是社会的主流,也是中欧人民的共同愿望。随着中欧民众之间相互了解的加深,欧洲的反华政治势力必将逐渐失去其活动的空间,中欧在各领域发展合作关系的前景依然广阔。
(四)中欧关系将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进一步得到加强
当前,中欧双方都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威胁。大敌当前,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已经成为中欧双方的共识。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初访欧期间,与欧方就应对危机进行了深入交流,指出“面对金融危机,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应该成为当前中欧关系的中心任务”。(31) 中国和英国还发表了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联合声明,决定加强协调,共同推动4月在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达到预期目的。在温总理访欧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派出大型采购团访问欧洲,与一些欧洲国家签署了约130亿美元的协议。(32) 在欧盟和欧元区经济遭受重创、失业严重、财政赤字高涨时期,中国经济面对世界市场萎缩等不利的情况下,继续开展中欧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且能够为中欧合作的拓展和深化带来契机。
(五)欧盟对华关系的调整仍在继续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上述分析展现了当前中欧关系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另一个股暗中涌动的潮逆流。欧洲国际战略和对华战略的确存在着另一种选择:欧洲少数势力将中国的发展看成是欧洲的损失,把中欧关系错解为一种零和关系,因此试图在各个方面制约中国的发展,这正是2008年中欧关系出现政治摩擦的更深层的原因;从某种角度来看,欧洲反华政治势力正符合了这股暗流的政治需求。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调整自己的国内政策和国际战略,从而导致了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事实上,欧盟对华关系的调整也是欧洲整个国际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冷战的结束为欧洲走出两极格局的制约、开拓自身发展的国际空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那么,在欧洲遭遇经济发展不振、社会改革举步维艰、军事上仍然离不开依托美国,同时又面临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引起发了欧美社会对于未来世界主导观念的深层忧虑。面对越来越窘迫的困境时,欧盟也开始反思其后冷战时期以来的国际战略选择;特别是当新兴经济体(尤以中国最具代表性)体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价值观和政治体制的“发展模式”,并且在世界上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时,欧盟表现出比美国更多的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担忧,它立足于斯的社会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随着希拉克、施罗德等主张多边主义、反对美国单极霸权和单边主义外交的政治人物退出政治舞台,欧洲政治的风向标开始发生了变化。从默克尔提倡“价值观外交”,并努力以“建立在奉行共同价值观”上的经济体制为基础建立“经济北约”,到萨科齐重返北约并选择亲美的“西方大西洋主义”,(33) 再到欧盟对华战略文件中对中国责任的突出强调,欧洲的国际战略观念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欧洲将如何评价中欧关系在欧洲其整体国际战略中的地位,对于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这种调整必然会对中欧关系产生重大的战略性影响。
目前,欧洲国际战略的调整尚未完成,中欧关系对于欧洲政治家们来说,仍然具有重大现实利益,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同时,欧洲战略调整中的各种变数现在尚难确定,调整会有怎样的结果,会影响到多少欧洲国家,会影响到哪些国家,会在欧盟层面上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将涉及哪些领域等等,均有待观察。但是,调整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动向如何,值得人们关注。
五、结论:中欧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
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对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国对欧盟政策的基调没有改变,并且有了新的积极的发展。从中国方面来看,中欧关系始终是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中国构建“和谐世界”、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上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始终非常重视和欧盟的关系,中欧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具有战略性的影响。欧盟不仅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加工贸易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且在引进技术和投资方面,也是中国累计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34) 同时,欧盟还是中国累计第四大的实际投资来源地。(35) 无论在经贸、金融、科技等合作领域,以互惠互利为特征的中欧关系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欧洲的世界地位。特别是在后冷战时期,中国和欧盟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其社会发展模式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世界性影响;同时,作为世界发达国家最大区域组织,欧盟通过一体化进程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影响着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化建设。中欧之间因不同的改革道路而提升了各自的国际地位,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着世界。中欧关系不仅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成为多元世界格局的关键与“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推动中欧关系发展是中国构建“和谐世界”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基于上述战略视角,即使在2008年中欧关系出现波折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对中欧关系前景充满信心,并且从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的一贯原则,妥善处理和解决双方的重大关切和分歧,以确保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2009年初温总理对欧洲的“信心之旅”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就调整中的中欧关系而言,温总理此行开启了中欧关系新的前景。
首先,温总理此行广泛宣传了中国“做和平大国、建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准则,重申了中国推进中欧关系发展的意愿和信心,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与欧盟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意愿。同时,他还强调在世界力量格局快速变化的时代,强调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对称霸、致力和平、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与合作的人文精神,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世界文明多元化的发展进程的积极作用。温总理在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介绍了中国文化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更进一步明确指出,“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温总理的这些讲话对于澄清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误读,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欧洲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具有鲜明的中国人文外交的特征。
第二,温总理此行重申了中国推进中欧关系发展的意愿和信心,并得到了欧盟领导人的积极响应。双方宣布,第11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在年内尽快举行,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将于2009年4月举行,这标志着中欧关系已经回归正常,并且因经历了2008年的风波而具有新的含义。温总理指出,中欧合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巴罗佐也认为,“欧盟和中国在发展一种更深入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三,温总理的欧洲之行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愿与欧盟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意愿,以及对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决心。在温总理访欧期间,中国与欧盟及欧洲4国共签署38项协议,涉及金额达150多亿元人民币。与德国就磁悬浮技术转让、中国企业三一重工在德投资等达成协议,与西班牙签署涉及金融、航空、能源、电视等多个领域的12份文件。温总理的欧洲“信心之旅”是中国在经济外交、安全外交、人文外交、公共外交等层次上进一步深入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外交行动,意义深远。(36)
无论从前文对欧盟对华政策的主流来判断,还是从中国对欧政策的基调没有改变来看;特别是从中欧关系的利益基础没有发生改变且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以及从中欧关系多年来得以迅速发展的国际环境同样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背景来看,中欧之间继续拓展合作、共同推进国际秩序合理化的态势正在形成。因此,尽管2008年的中欧关系中发生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倾向,但是不会动摇中欧关系继续向前推进的基础。
注释:
① 刘作奎、熊厚等同志参加了前期讨论,并提供了部分资料。本报告的部分资料来源于《欧洲发展报告(2008-2009)》主题报告,该课题组成员包括:周弘、沈雁南、马胜利、田德文、刘作李、赵晨、赵柯。
② 参见周弘主编:《欧洲发展报告(2006-200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③ 参见http://europa.eu.int/comm/external_relations/china/intro/index/html。
④ 以上数据参见http://ccga.pku.edu.cn/html/zjliao/20080417/162.html(域代码已改)。
⑤ 以上数据参见http://ccga.pku.edu.cn/html/ziliao/20080417/162.html,http://pewglobal.org/reports/pdf/260.pdf。
⑥ 参见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网站。
⑦ 根据中国海关网站公布的相关统计分析报告整理和计算,参见http://www.customs.gov.cn。
⑧ 以上数据参见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网站和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网站http://tzswj.mofcom.gov.cn/aarticlel/g/200902/20090206021117.html。
⑨ 参见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网站http://tzswj.mofcom.gov.cn/aarticle/g/200902/20090206021117.html。
⑩ European Commission,“EU- China Trade in Facts and Figures”,MEMO/09/40,Brussels,30.January 2009.
(11) Marcin Zaborowski ed.,“Facing China's Rise:Guidelines for an EU Strategy”,Chaillot Paper,No.94,EU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EUISS),Paris,December 2006,p.17.
(12) 原作者建立的是中、美、东亚其他国家之间的三角模型。本文作者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欧盟近年的数据进行了验证,认为中国、欧盟以及日、韩等东亚国家和台湾地区这三者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三角模型。
(13) European Commission,“EU- China Trade in Facts and Figures”,MEMO/09/40,30 January 2009.
(14) Andreas Freytag,“The Chinese‘Juggernaut’Should Europe Really Worry about its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Policy Briefs,No.2,2008,p.4.
(15) Charles Grant and Katinka Barysch,Can Europe and China Shape a New World Order?London:Center for European Reform,May 2008,p.32.
(16) 外交部欧洲司李瑞宇司长在中欧关系研讨会上的讲话,参见http://www.chinamission.be/chn/sgxx/t520462.html。
(17) 冯雷、王迎新:“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研究”,参见http://ies.cass.cn/Article/xshd/xshddsj/200710/539.asp。
(18) 叶文佳、于津平:“欧盟对中国FDI与中欧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4期,第27页。
(19) European Commission,“EU-China Trade in Facts and Figures”.
(20) Stanley Crossick,“The Rise of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U”,EAI Working Paper,No.132,East Asian Institut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September 2006,p.3.
(21) 参见周弘主编:《欧洲发展报告(2008-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22) 详见新浪网等网站。
(23) 参见http://www.chinanews.com.cn/gj/ywdd/news/2008/11-03/1434450.html。
(24) “胡锦涛主席会见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2008年11月26日,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8412252.html。
(25) “温家宝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举行会谈”,2009年1月31日,人民网,http://polities.people.com.cn/GB/100431/8725593.html。
(26)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8-05/107606.html.
(27) http://news.ifeng.com/world/3/200807/0711_2592_646203.html.
(28)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1/29/content_10731925.html.
(29)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11/09/content_7037550.html.
(30) 如阿卜杜拉·瓦阿比(法国资深媒体人)发表致萨科齐的公开信,批评他与达赖会面不符合法国利益;法国社会党籍参议员让-吕克·梅朗雄公开反对媒体美化西藏农奴制和窜改历史的行为;法国著名学者乔治·斯塔内希在互联网上发表题为“一个法国人向中国人民道歉”的长文,全面批判西方反华势力的卑劣行径。
(31) “温家宝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举行会谈”,2009年1月31日,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0431/8725593.html。
(32) http://news.sohu.com/20090301/n262530036.html.
(33) 参见Alain Gresh,Enquête sur le virage de la diplomatie fran,Le monde diplomatique,2008年7月号。
(34) 截至2008年3月,中国共从欧盟引进技术27333项,合同金额1123.4亿美元。转引自周弘主编:《欧洲发展报告(2008-2009)》,第121页。
(35) 截至2008年3月,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项目28785个,合同外资1095.1亿美元,实际投入590亿美元。转引自周弘主编:《欧洲发展报告(2008-2009)》,第121页。
(36) 本文付印之际,第十一次中欧峰会在推迟半年之后,在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
标签:欧洲议会论文; 中欧关系论文; 欧盟总统论文; 中国德国论文; 中国法国论文; 反倾销论文; 中欧基金论文; 贸易顺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