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李爽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李爽

北京都市霍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前,给排水在建筑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给排水工程技术也应不断提高。建筑业的兴起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在设计和解决方案上存在诸多问题。建筑竣工后,供水系统应保证有足够的、适宜的压力和水质,满足国家标准对住宅、办公楼、工厂、施工单位的供水要求等给排水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给排水技术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民的生产生活。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方便人们的生活。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最重要的问题,并已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它应该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完成。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可以充分结合周围建筑的环境特点进行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对策分析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给排水设计配套设施不全

在建筑给排水中,主要是为建筑内的居民、业务人员和生产用水,包括热水的供应、生活污水的排放、雨水的分流、消防用水、住宅小区及周边业务的给排水酒店,以及一些特殊设施和特殊建筑的给排水。在一些城市,一些生活用水的水质由水厂提供,桶装纯净水,最后由系统管道支管提供。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给排水设计取得了重大突破,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城市水厂建筑和地下管网建筑的改造升级相对较晚。在城市一些老建筑中,由于水压低,管道老化,雨水和污水的排放能力有限,当然已经无法进一步满足现代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需要,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的是给排水设计的相关标准。

1.2设计时考虑管道的因素不够全面

给排水是通过管道进行的,这往往是管道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管道泄漏。当管道发生泄漏时,可以分析以下原因:(1)施工原因。在设计中还应考虑施工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由于操作方法或施工程序不当造成的。例如,管道接口位置密封不够严密,加工后的管道不符合标准。这种给排水方式可能发生,导致管道泄漏;(2)管道材质因素。一般来说,这种泄漏不会发生在塑料管中,因为塑料管的质量一般是好的,除非是施工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渗漏处一般是有金属的地方,如镀锌钢管弯头。设计中主要考虑这些因素;(3)环境因素。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差,如塑料管道特别容易发生热膨胀和收缩,造成损失和人身安全问题。此外,管道堵塞的设计也是一个大问题。管道在安装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其他操作过程中会有水泥砂浆等杂物进入管道。一旦进入管道,很容易与管道中的其他物质混合,并在三通和弯管的各种弯管处堵塞。当发生这种堵塞时,只需在堵塞处切断管道,换上新的管道和管件,就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做好管道保护设计。

1.3环保节能设计理念认识不足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阶段,没有相应的环保理念和一些节能元素。对于设计工作来说,主要的责任对象只有投资者。对于建筑给排水环保节能设计的理念,多数设计人员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此外,人们对地球上的水资源缺乏和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还不甚了解。此外,随着各行业的不断发展,土地、水等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将对未来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在目前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中,利用雨水进行建筑给水的思想还不够成熟。

2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对策

2.1 保证设计标准与深度

目前,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建筑行业标准日益规范。设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相关标准法规。此外,各级有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使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尽快更加准确、科学、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设计人员应合理、科学、全面地设计计算书,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首先,设计人员需要在计算书中注明非标设备的安装尺寸和参数。第二,设计人应当全面、详细地说明委托书及其有关内容。第三,设计人员要保证计算过程的准确性。第四,设计人员和各施工图审查人员审查后签字。同时,加强与现场人员的及时沟通,各专业部门合理分工,设计变更时能及时通知对方。

2.2设计方案的改进

在建设项目给排水设计中,设计方案的改进主要是为了提高水资源节约效率和节约建设项目成本,主要包括:供水方式、水压及相关供水压力设备。在给排水工程施工前,要充分调查用水分区情况,确保配水设备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对于一些高层建筑的给水管道,在设计流量限制时,应详细分析具体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为保证有效水压值,一方面要减少因水压低而造成的供水水质恶化,另一方面要避免因水压高而造成设备过度损耗和消耗的问题。如果水压过高,可能会引起一些安全事故。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其泄压装置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和配置,将水压限制在相应的限值范围内,从根本上遏制超压流动问题。在改进设计方案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从根本上改进相关方案,并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城市供水管网的实际分布中,传统的供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高层建筑的需要。因此,要积极推行区域供水方式,保证供水效率。在深入解读相关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排水方式,做好排水管道平面布置。

2.3 设置消防水池,改善消防排水设计

科学的消防系统方案设计为火灾的控制和扑灭提供了基本的支持。消防设计应按国家标准要求,按施工图施工,消防资料参数应科学安排。科学布置消防水池的位置,一旦发生高层建筑火灾,消防水池可以为救灾供水。在消防水池建设前,应综合考虑高层建筑面积和周围环境,科学估算消防救灾用水量,确定消防水池规模,科学设置消防水池容量。在进行消防救灾时,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供水,其他水源不能运到现场,消防人员可以将水池中的水抽出来扑灭高层建筑的火灾。同时,设计中生活用水和消防水管分开设置,宜在集中区域设置室内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并设置消防水池。为了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优化地下消防水池的设计,改进各种设施的安装,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此外,设计师还应安排管道疏通和清理工作,避免因排水不良而在建筑物底部蓄水。

2.4优化设计排水管道

(1)合理选择设计方式。在高层建筑排水管道设计中,应合理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的方式,即根据废水性质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排水管道排放废水,或将污水、雨水管道系统设计成合流形式。在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合理选择排水管的设计方法,具体如下:民用建筑采用分体系统设计,将生活污水和雨水分开;工业建筑可采用组合系统设计,排放微污染的生产废水、污水和雨水。废水、污水污染严重的,应当分别处理。(2)排水管道布置。室内设置最短距离排水管时,不允许留有变形缝,以方便建筑物排水系统的维护;设置排水管时,应保证管道与管道、管道与墙体之间有一定距离,并在墙体和地面预先开孔,以利于管道的垂直穿入;在排水管与排水管端部的连接处,采用弯头连接,弯曲度为45°。(3)通风管道系统设计。在排水管的设计中,应根据管内气流压力选择通风管系统的通风方式,以保证通风管能降低排水中的风压,具体包括主通风管、专用通风管、组合通风管、屋面延伸段通风管道等设计方法。

结束语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阶段,应合理运用BIM技术,将传统的多幅图纸和大量相关数据集成到统一的BIM信息模型中。通过关系模型,快速、准确地获取各方面的数据,掌握材料的总体安排和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商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J].绿色科技,2018(3):187~189.

[2]赵玉芳.论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9(6):233~235.

作者简介:李爽,男,1992.09.01,湖北省武汉市人,本科,现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李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李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