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陈殿文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陈殿文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安达 151400

摘要: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防渗水性能,并且对路面的给水排除效果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该作用的发挥主要是依托沥青混凝土的不透水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实施加筑,其高度满足积水向道路两侧蔓延顺流的要求,并且表层具有抗滑性能,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在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作用下,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使用价值,并且为路面养护工作减轻负担。本文针对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施工技术

下面以某地区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为研究对象,该公路工程所采用的材料以细集料、粗集料、沥青、矿粉为主要施工材料,经过科学的配合比制作,形成具有超强的抗渗性能的沥青混凝混凝土,应用于路面施工中,实现路面积水成功排除,不但能够维持路面的洁净、干爽,同时还能够减少路面因积水影响而产生的质量问题,为保持路面结构性能做出过贡献。目前,排水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全长20km,路基宽13m,路面宽8m,地层为填筑土、粘土路段主要为空隙潜水,具微承压性,施工地下水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没有侵蚀性。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4cmAC-13Ⅰ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排水性SBS改性沥青中+5cmAC-20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

二、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材料

1、细集料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细集料一般以玄武岩为主,机制砂的规格为2±1.5mm,具体技术指标如:泥沙含量(以小于0.07mm为标准)的技术指标需小于或等于3%、视密度的技术指标要求为大于或等于2.5g/cm³,测试细集料视密度的取值为3g/cm³,砂含量的技术指标要求为大于或等于60%,测试性的取值为72%。

2、粗集料

粗集料的规格选择根据路面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路面周围的实际环境,以某路面施工工程为例,其在选择粗集料时应该不得受到污染,要保持干燥、表面粗糙,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就满足石料压碎值、洛杉肌磨耗损失、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等的要求。

3、沥青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一般选用粘度比较高、具备改性特性的沥青材料及延度、软化点、闪点、密度、溶解度等综合考虑多项因素,路面施工沥青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常见沥青选择的技术参数为:针入度≥40,软化点≥80,闪点≥260,粘韧性≥20,可恢复弹性≥85,粘度≥50000,粘结力≥15,脆点无,密度需根据施工进行实际测量。

4、矿粉

矿粉属于路面施工原材料中的填料,其属于四类原材料用量最少的一种,一般取值为集料的4%,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表观密度、含水量、粒度范围、外观、亲水系数、塑性指数等的质量要求。

三、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的配合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

在目标配合比中,空隙率、骨料比和沥青量属于配合比中的主要因素,路面施工中通过对各项实际参数进行测量,保障各项目标配合符合实际施工技术的需要,因为我国在路面施工技术中缺乏有效的经验,所以只能通过实际的测量,避免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出现遗漏或失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生产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以目标配合比为基础,将目标配合比的测量结果作为参考结果,首先筛网进行设置,保障筛孔得到有效控制,然后根据目标配合比中各类热料的配合比例,实现生产的实际配合,最后利用相关的标准,检验路面施工所需混合料的各项参数、性能和技术指标。

3、生产配合比验证

生产配合比的验证以生产配合比为基础,首先根据生产配合比得出的配比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铺筑试验段,并进行各项试验,最后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四、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1、拌和技术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能是否稳定,可受到拌和技术的影响,拌和技术水平主要受到设备、湿度、周期、改性剂等左右。比如:拌和技术选用的设备是拌和机,间歇式运行规律,密封性要求比较高,并且对拌和机周围的环境要求也比较高,不允许使用灰尘、杂物较多的拌和机,防止灰尘、杂物融入到搅拌材料中,影响沥青混凝土性能。还要控制配合集料的湿度,并对不能满足湿度要求的材料进行调整,待湿度达到允许搅拌范围内,才可与其他集料融拌。拌和时间可根据实际排水性沥青混凝土制成标准来设定,通常干拌为9±2s,湿拌为44±2s。改性剂的投放主要是通过技术人员现场投放,用量标准要结合实际拌和情况与混凝土强度标准要求而定,并且要搅拌均匀,在拌和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一定要保证其温度符合施工要求。

2、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的时间、车载容量、生产能力、运输路程等方面都是混合料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运输车箱要保持干净,对卸载后的车厢及时清理,避免沥青油挂在车厢壁上,或沉落箱底,而影响下一次沥青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为了防止沥青油挂壁或清理不便,则需要在箱壁上和底部进行油水涂刷。还要做好相应的防雨淋措施,可以利用遮挡布,盖住车厢。

3、摊铺技术

摊铺技术的使用主要是保障路面施工中材料的完整性,摊铺机夯锤在施工时,在振动的作用下,导致原材料受到破坏,因此利用摊铺技术对夯锤进行调整。夯锤分为材料破坏力最小的组合,同时在使用摊铺机前需根据路面施工环境进行合理调整,例如:调整摊铺机的布料器、料位器,保持布料器内的混合料要高于旋转料,约取2/3的位置,同时及时测量摊铺温度,保障温度适宜,不会对施工配合材料造成过大的影响。在摊铺技术中,最主要的是保障施工人员的严谨性,入围进行摊铺压实工作前,施工人员必须与路面保持距离,避免发生踩踏事件,影响摊铺压实的工作效率,造成路面不平,排水效果不好。

4、碾压技术

碾压技术在施工中需要具备工序性,在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采取胶轮压路机及双轮大振压路机碾压即可(不是特殊情况一般关闭振动),因为路面施工的空隙比较大,容易导致温度下降,因此,碾压重复的频率需着重提高,基本在普通碾压2遍左右,可适当根据路面碾压的基本情况,实行振动,保障碾压的各项细节。碾压分为三个过程:初压、复压和终压,并在各个碾压过程中对温度要严格控制。

5、接缝的处理

不管是纵缝还是横缝,都要严格进行处理,否则就会造成质量问题,留下安全隐患,对于纵接缝,一般情况下,要采用热接缝,如果条件不允许,不能采用热接缝时,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切缝。对于横接缝,主要是控制平整度,如果不符合要求,和纵接缝采取的方法一样,按标准要求进行切缝。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做好质量控制,只有保证施工质量,才能更好的发挥沥青混凝土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宝珊.浅谈大孔隙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6).

[2]韩宝楠.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学,2014,5(1).

论文作者:陈殿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陈殿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