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关系的哲学思考_企业经济论文

高技术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关系的哲学思考_企业经济论文

发展高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关系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技术论文,传统产业论文,哲学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随着高技术的迅速崛起和产业化的神奇发展,世界高技术竞争已到白炽化程度,同时,对传统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一切影响着我国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发展。本文试图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技术规范理论出发,对其进行哲学思考。

一、技术和产业的关系

根据G·道斯(DOSI)的技术规范理论, 可以把技术活动分为传统技术和高技术。传统技术是对应于常规科学的,由确定的“传统技术”的技术规范即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一定技术和来自自然科学的一定原理去解决技术问题的模式,及其所导向的连续累积性的技术进步,而由此产生的新技术还没有突破原有的“技术规范”的技术。高技术是对应于“科学革命”,在“反常”技术选择下,组合新技术规范的技术途径的转换过程,这是一种不连续的根本性突破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经过社会选择而出现的具有新的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才是高技术。也可以说高技术是在技术规范转移过程中经过社会选择而出现的,具有高知识密度,处于科学技术前沿,对发展生产、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文明,从而提高综合国力,起先导作用的具有新的发展方向的技术群。可见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而高技术一定是新技术。这也说明了高技术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也体现了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对立统一。

因产业的支撑是靠技术,我们可以把相应技术所支撑形成的产业称为相应的产业。因此,可把产业划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也就是说把由于适用传统技术规范来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而形成的产业称为传统产业;而运用新的技术规范即高新技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无法用传统技术解决问题而出现的新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这样,在产业的发展中也体现了唯物辩证的对立统一规律。

从产业的技术进步看,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技术进步,这是一种以已确定的传统技术规范为导向,在原有的技术框架内的技术改进,是一种连续的累积性技术进步;另一类则是直接利用高技术来解决原来的已用和能用传统技术解决的,但解决不好的问题和传统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取代传统技术或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从而使生产力要素更优化,而达到优化产业的目的,使国民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达到一个新台阶。这就是利用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这也是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联系的桥梁,使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达到连续和间断的统一。

二、高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需要的环境

高技术是技术从萌芽到现代,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智慧的历史结晶。它必然服从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其发展的新特性。

1、高技术发展的主要特性

(1)高度综合性。19世纪以后的技术, 主要是依赖科学发展和新科学原理的所谓“种子型”技术,例如:发电机直接依赖于法拉第的电磁实验和电磁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呈现出基本理论交叉发展的趋势,重大的理论建树不再仅仅是重大发现,“种子型”技术也不再在技术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到了本世纪70年代,技术发展呈现一个新的趋势——综合化。而高技术正是建立在综合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每一项高技术的出现都是现代科技综合应用的结果。所以有人称高技术有高知识密度的特点。虽然高技术与传统技术处于不同的技术规范,但高技术毕竟是在传统技术规范中质变而产生的。所以高技术发展的综合性又表现在高技术发展中,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其体系内必然存在着传统技术的颗粒。也就是说高技术的发展存在着绝对的连续。这为传统产业利用高技术进行彻底的改造提供了技术衔接的基础。事实上代表当今机械工程发展主流的机电一体化就是技术综合性的杰出代表。它通过机械和电子技术交叉综合使产品具有机械和电子技术结合的整体优势,给传统产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和经济效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不连续性。技术发展的不连续性, 是指一种技术或产品在更迭时往往脱离原来的技术基础所产生的突变。这里主要是指高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技术发展的不连续性。高技术虽是在传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突变发生的,但由于它们所依据的科学规范不同,而导致技术规范不一样。高技术的技术规范是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传统技术的技术规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全新的。

(3)加速发展特性。高技术自从它一诞生, 就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速度神奇,如计算机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发展到了第五代,更不说各种功能、各种型号的微机换代更是迅速。总之,高技术呈现出加速发展的特性,决定了各企业要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否则就会被高技术经济竞争所淘汰。

由上述高技术发展的特性可知,高技术的发展体现了技术发展过程中连续和间断的统一,连续是绝对的,不连续是相对的,间断中有连续,连续中有质变。技术发展的连续性,为高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衔接,高技术融入传统技术,从而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可能。而技术发展的不连续性,为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不跟随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直接利用高技术进行彻底改造,使我国传统的生产、管理、经营等技术超越原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较高阶段,缩短乃至消失与发达国家技术的差距,实现“跳跃”发展的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高技术加速发展的特性要求我国传统产业的高技术起点改造不能再迟缓,要大胆放弃落后的传统技术,及时采用高技术,否则就会被国际竞争所淘汰。

2、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环境

从高技术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社会的需要是其发展的市场拉力,国际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竞争则是其发展的压力,而社会的人才、资金、设备等对其发展则是支持力。若少了这些外力条件,高技术单靠其自身的内力是无法实现其发展的。

(1)市场需求的拉力。 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事实上,正是社会发展到现在,由于经济、政治、军事、科研等方面对高技术的强烈需求,才加速了高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如:由于军事雷达的需要,大大促进了微波和脉冲技术,在美国国防部投资下,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也是美国军队二战时为了对付德国高速喷气飞机而产生的。可以说,社会的需求是高技术诞生的催化剂,是其发展的牵引力。又可以说,若没有社会对高技术的需要,就不会有高技术产业的兴起,高技术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高技术的发展一定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我国特别是要与传统产业的高技术起点改造所形成的巨大需求市场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形成高技术供给和需求市场的良性循环,才能促进高技术加速发展。

(2)国际竞争的压力。高技术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军事、 经济、科技激烈竞争的产物,所以自它一诞生就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由于国际竞争越趋激烈,越迫使各国集中经济、技术力量抢夺高技术制高点,以利于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种国际竞争的压力大大加速了高技术的发展。

(3)社会支持力。 社会对高技术需求的拉力或国际竞争的压力对高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都说明了高技术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强有力的支持。若没有社会对高技术的发展从政策、人才、资金、设备、市场等各方面的支持,高技术也就失去了其发展的基础。

三、传统产业改造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

1、传统产业改造的外部压力

这里的外部压力主要是指国际的高技术竞争和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传统产业改造内在的动力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解为技术竞争的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随着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一方面使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迫使企业不得不时时追求技术进步,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否则就难以立足,无法生存。而在当前高技术不断涌现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这种压力更大,使传统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对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完全进入国际大循环来说,这种压力更大。

另一方面,国际市场范围日益扩大,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多的机会。若企业及时利用高技术进行彻底改造,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就会提高竞争力,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否则,将被淘汰。所以,市场即吸引又逼迫着传统产业利用高技术进行改造,这实际上就是市场竞争的压力。而且高技术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并继续加速发展,为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的改造准备了条件。高技术在竞争中所显示的高效益,更使传统技术相形见拙,使传统产业已到了不利用高技术进行改造就无法生存的地步。所以高技术又推动着传统产业的改造。同时,这又是传统产业全面彻底改造、重新换发青春的机遇。

2、传统产业改造的内部动力

传统产业改造的内部动力在于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驱使,只有当技术改造能为企业获得相当的回报时,企业才有进行技术改造的动力。但这种动力要变成企业的行为并使技术改造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开拓精神和实干本领直接关系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提出、方案的选择和组织实施的进程。凡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管理者,都高度重视世界高技术的竞争,加速企业高起点的技术改造,使企业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而缺乏战略眼光的管理者,对利用高技术进行企业改造没有迫切感,满足于现在产品的销路和产值的增长。有的管理者甚至因任期不长不愿在利用高技术改造上花气力、花钱、担风险。这样的企业在竞争中就没有后劲,就会衰败,也有碍于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

(2)科技队伍的素质。凡是具有强劲内在动力的企业, 都聚集着一批较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无论是新产品开发,还是新工艺、新设备的设计和选择的水平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的发挥程度。而在高技术竞争的时代,企业拥有一批掌握高技术的人才,不仅会高水平、高效率地促进对传统技术高起点的改造,而且还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最佳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

(3)职工队伍素质。它是企业乃至产业广大职工群众技术、 文化、经验、思想觉悟的综合体现,是企业技术改造、产业优化内在动力的基础。在高技术竞争的时代,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作用在于他们对高技术的渴求和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会有力地推动企业采用高技术进行改造。因为任何一项高技术的采用,如果不能被他们所吸收和驾驭,就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外部压力和传统产业内部动力对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能力的增强和发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互相制约、相互促进,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传统产业利用高技术改造的能力,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内部因素,特别是当外部条件提供得充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四、把发展高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腾飞的关键

由前面分析我们知道,高技术的发展不但有内在规律,还需要社会需求的拉力,国际竞争的压力和社会的支持力。高技术只有具有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才有可能逐步发展,只有社会有了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才能实现产业化;国际竞争的压力也体现了一种某方面的需求,而社会支持则是高技术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只有社会发展达到了足够高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物质设备和社会资金等发展高技术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这时社会支持力才能起到现实的作用。可见,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所需要的一切支持力,包括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基础设施、资金、技术力量等等,首先是由传统产业创造和由它而形成的,但这决不是说传统产业落后的国家发展高技术要等到传统产业发展到相当于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水平时,才开始发展高技术。那样,我们就永远跟不上世界技术、经济发展的步伐,技术、经济就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只会永远落后,因为技术进步永远也不会等待。

唯物辩证法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超前或滞后作用,这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具体对科技、经济发展水平来说,科技意识也具有超前或滞后现象。一方面,先进的科技意识是高技术发展的先导,若没有先进的科技意识,认识不到高技术的价值,即使客观条件具备了,也会延迟高技术的发展。即使传统产业本来就发达的国家,若科技意识落后,对技术、经济的发展规律没有充分地认识清楚,没有认识到高技术对改造传统产业的意义,使高技术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发展相脱离,必然最终导致高技术的畸形发展和传统产业落伍而失去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技术、经济落后的国家若能及时吸取最新科技知识,充分认识到高技术发展所具有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加速发展的特点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利用高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彻底的改造,使高技术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形成互为动力,则落后国家的技术、经济就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这里说的传统产业是高技术发展的基础,是从技术、经济发展的整体历史过程来说,而不是指某一国家和地区而言,更不是一个企业。虽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产业的优劣对本国的高技术的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支持和阻碍作用,但在国际技术经济已形成和达到一定的体系状况下,传统产业落后的国家若具有较强的科技意识,能及时吸收最新科技知识,对技术、经济的发展规律和高技术的发展有清楚的认识,则可以借助国内外高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高起点的改造,使落后的传统产业直接实现高技术化,局部地改变传统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使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不必走发达国家发展传统产业的老路;这同时能增大对高技术的需求,反而可把传统产业落后的这个对高技术、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转为有利因素。这样就可实现落后国家的传统产业落后的这个对高技术、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转为有利因素。这样就可实现落后国家的传统产业的“跳跃”发展,增强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从现实看,世界经济的主体仍是传统产业(在我国更是如此),它生产着人类所有的绝大部分材料、能源等物质财产,为开发高技术、发展新产业提供大部分的资金和基础设施,并培养了技术和管理人才。而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崭新的事业,要取得显著的进展必须付出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并且高技术产业本身所具有的高知识密集、高风险和高投入等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力量。由于其本身的发展特点,并不能在短期内使总经济效益得到迅速提高。所以要使我国经济全面腾飞,高技术及其产业迅速发展,必须把高技术产业化放在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的改造上,把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作为高技术产业的生长点。因此,高技术应用的主要市场应是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传统产业高起点的技术改造所形成的巨大的高技术需求市场,能促进高技术进一步发展。而且,改造后的传统产业,随着技术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地从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市场等各方面对高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更强大的需求市场。

事实上,国内外发展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教训也表明,传统产业是高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高技术则是传统产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先导,越重视及时地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其传统产业越富有竞争力。传统产业只有不断地吸收新技术、不断改进原有技术体系,提高技术层次和效率,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旦传统产业停止了技术进步,特别是在高技术竞争的时代,不注意及时地吸收高技术,产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就必然衰退,就真的成为“夕阳工业”了。所以我国必须改变目前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起点低的局面,直接利用高技术进行彻底的、脱胎换骨的改造,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使自己不再走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发展漫长的老路,而节省时间,进行“跳跃”式发展,迎头赶上发达国家。而且我国已初步形成的高技术开发体系和借助国际高技术力量,已有能力为我国传统产业的高技术起点改造提供必须的高技术手段。并且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由于高起点改造而形成的高技术需求市场,能进一步带动我国高技术迅速发展,而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这样就形成了高技术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的良性循环。

可见,我国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不能仅仅只是单纯发展高技术产业或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而应该以高技术改造庞大的传统产业为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只能是产业发展的先导。把发展高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融为一体,直接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我国传统产业“跳跃”式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实现产业优化、经济腾飞的关键。

标签:;  ;  ;  ;  

高技术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关系的哲学思考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