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论文_王俊峰

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论文_王俊峰

王俊峰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中心卫生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23)

【摘要】 随着普外科手术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过程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一般资料与方法,在得出相应结果的同时,对相关内容做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13-02

1.前言

作为普外科手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过程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普外科手术的整体效果。

2.概述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患者应用抗生素药物后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20例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术中单独使用抗生素感染率为1.80%,术前以及术后应用抗生素感染率为10.90%;二、三联给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0.90%。结论:抗生素药物应用于普外科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过程中,应当正确合理地选择药物。

3.资料与方法

为了减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价值,本院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3.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60例,平均年龄为(45.70±5.48)岁。排除标准如下:肾脏、心脏、肝脏、肺部严重病史者,糖尿病史者,药物过敏史者,术前3d内使用过抗生素者,术前体温高于37℃者。按照疾病类型进行分类:腹股沟疝患者62例,阑尾炎患者36例,腹部外伤患者4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患者25例,乳腺腺瘤患者20例,甲状腺腺瘤29例。按照手术切口进行分类:Ⅰ类切口患者70例,Ⅱ类切口患者127例,Ⅲ类切口患者23例。

3.2 实验方法

主治医师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庆大霉素、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氨基咪唑以及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依照应用实践划分为术前应用、术中应用以及术后应用。所有抗生素均参入100mL生理盐水后静脉滴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结果

220例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总感染率为3.60%,术中单独使用抗生素患者感染率为1.80%,术前以及术后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率为10.90%,两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二、三联给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10.90%)高于单独用药(1.8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5.1 切口等级分类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5.1.1切口等级分类 目前公认的切口的等级来源于Berard标准,分为I类(清洁切口)即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现象;II类(清洁—污染切口)即切口有轻微感染,表现为轻微红肿,但没有出现肿胀和硬结;III类(污染切口)即切口感染明显,周围有明显的肿胀和硬结;IV类(淫秽—感染切口)即切口感染严重,有脓液形成,表面发亮,需要重新敞开引流。

5.1.2切口感染标准 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切口感染:①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③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38℃,局部有压痛;④再次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⑤临床医师诊断的切口感染;⑥临床诊断基础上,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⑦排除切口脂肪液化。

5.1.3 切口等级分类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a各类切口的感染率是不一致的,Ⅱ、Ⅲ类切口是预防感染的重点。II类切口为切口感染的主要来源,属内源菌,多来源于开放的消化道和腹腔感染性渗液,占切口感染的绝大部分。Ⅲ类切口感染属于外源性感染,主要来源于手术病人和病房的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灭菌不合格的器械、物品及手术区皮肤的暂居菌。

抗生素的选取需要根据患者手术种类、部位、手术情况等等多因素来进行考虑。抗生素的选取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5]:①对造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菌有良好治疗效果;②手术局部组织中能够达到足够浓度,具有足够半衰期;③单剂量使用即能够起到良好作用,且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术前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提前1~2d开始使用抗生素能够让药效在手术部位浓度达到,从而将抗生素效果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普外科手术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便是手术切口感染,其中以阑尾炎手术或结肠穿孔手术的切口感染率最高,均达到20%以上。所以,积极探讨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价值,从而降低普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至关重要。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药物是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6.结束语

通过对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手术过程中多项影响因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普外科手术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相对应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闰玉成.外院围手术246份病历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4):179-181.

[2] 孙晓明.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09,9.2(18):54.

[3] 陆佩蓓.临床使用抗生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附154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6.18(2):236~239.

[4] 贺亮,田伟军,王鹏志等.术前应用抗生素对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15(3):217-219.

[5] 缪连彬.术前抗菌药物对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J].北方药学,2010,07(6):58-59.

[6] 丁屹.抗生素应用时机选择对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87-3588.

论文作者:王俊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论文_王俊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