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是当前地下室工程的主要质量通病之一,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该地下室工程的渗水漏水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防范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现象的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下室;渗漏水;原因;防范措施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地下室工程的施工也日益增加。在地下室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施工项目,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性能、寿命及建筑结构的安全。但是,当前许多地下室工程存在着渗水漏水的质量通病,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对建筑的结构安全构成了威胁。如何对这些地下室工程渗水漏水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工程及地下室概况
1.1 工程概况
某建筑高度18.35m,地上5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承台。建筑结构具有七度抗震设防烈度,一级耐火能力,二级安全等级。
1.2 地下室概况
该结构属于1层构造,部分采取了夹层,大部分属于人防地下室,只有一小部分属于非人防。前者的功能设定主要是用于设备存放、汽车停放等,并且若发生战争可供人们躲避;后者的功能则主要用于自行车或是汽车的停放。该部分一共包括防护单元3个,皆为甲类防护类别,抗力级别:核6级常6级。防化等级:丙级。
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腐蚀性评价
2.1 场地地表水
根据场地地形图和现场调查了解,场地西半部及西侧附近有水塘分布,勘察期间量测到水面高程为26.82m~27.06m,水深约0.2m~2.5m,塘底淤泥厚度约0.2m~2.6m。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周围生活用水的排放,以蒸发和下渗为主要排泄方式和地下水之间存在有互补关系。
2.2 场地地下水
从观测数据来看,1年中的7月、8月是该地区地下水水位达到峰值的时期,相反在12月至第2年3月则为其低谷期。现场量测的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地面下0.2m~6.5m,高程为26.11m~31.90m,水位变化和地形起伏基本一致。大气降水后经过渗透形成了对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则主要依赖于径流和垂直蒸发,由于季节的差异,水位的波动较为明显,一般年变化幅度约为1m~2m。
2.3 场地水腐蚀性评价
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经调查场内及周边无环境污染源。根据《水质分析报告》,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第12.2条综合判定:混凝土结构在场地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作用下受到轻微腐蚀,同样对结构中包含的钢筋也将产生轻微腐蚀。
3 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的主要原因分析
3.1 项目设计方面的原因
在设计该项目时,未依据实际情况留设变形缝,对后期工程投用后造成较大的隐患。设计规范中规定,在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墙时要留下20mm~45mm大小的最大变形缝,不过在观察实际设计及施工中,许多设计人员变更变形缝的取值区间,更有甚者未留下后浇带,同时还没有通过一些相关的补救措施进行维护维修,即便这样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实现较大的便捷性,可能为后期地下室渗漏带来更多的潜在因素,得不偿失。再者,该项目设计中也没有使用科学的配筋。未使用适宜的建筑设计配筋,混凝土受到的约束作用被极大地削弱。所以导致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将逐步形成温度变形、应力集中和干缩等现象,同时因为约束缺乏,很可能产生混凝土裂缝,最终引发了渗漏。(图1)
在设计该工程时,对防水工程的设计中只是简单地提到了防水等级以及使用何种材料,未细致地描述节点,因此防水工程的设计即可能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隐患。同时,因为在确定工程防水标高时不科学,未关注壅水及上层滞水的作用,导致地下室渗漏现象。地表水以及大气降水补给是形成上层滞水的根本原因,雨季时期尤为显著,所以工程完工后,渗漏的频率较高。在设置防水层时,首先要依据勘察过程中是否发现地下水,其次还要综合地下室在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受到的影响。要更好地设计地下室防水,就要对地下水位变化了如指掌。同时,在地下室建设完工后还可能存在壅水,它与上层滞水相似,都以静水压影响着地下室,最终可能在此压力下造成渗漏,所以设计方案中还要考虑壅水的因素。进行相关防水层的设计工作时,应当参考行业内的防水规范,一般在设计上该结构的高度至少应当同外界地面保持水平,不过考察此项目时可发现,其高度仅仅为室外散水位置,如果地表处有长时间积水,墙体与防水构造连接处即可能产生渗漏现象。
图1 地下室底板渗水
3.2 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原因
3.2.1 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防水构造被穿透产生漏水。
一般在建造地下室工程中,都会在前期做好套管的预埋工作,并且配备有效的止水环。套管和混凝土相互间的结合通常较为可靠,不太可能形成漏水,但是套管与防水层相互连接部位若处理不好,将引发套管和设备管彼此间产生漏水通路,大部分的原因是套管与设备管的连接处有所疏松,以及套管同防水结构的连接位置不严密导致,使得水有了渗入的通路。
3.2.2 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施工构造不当引起的漏水
由于地下室所处地的土质、地下水压力以及地下室本身的形状、深浅以及大小的不同,在构建沉降缝和施工缝时都有具体的要求,由于施工进行中质量管控不当,用料与设计偏差,构造造型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引发此部位构造不当,导致最终的漏水问题。不依照施工规范,在底板和墙体交接处留设施工缝,或者即使根据规定留设了所需的施工缝,不过接续过程中清理不够长度,未严格地处理新旧防水材料结合部,导致渗漏产生于施工缝处。变形缝止水带位置不准确,定位固定方法错误,若止水带扭曲偏斜而未加以摆正,使其不在正常的止水位置处,也将失去其原有的功能。
3.2.3 未按规定做穿墙管道施工
在进行大面积的防水作业前,应当完成穿墙管道作业,或是留设孔洞,不过却某些部位却先进行防水层作业,后续的凿孔作业可能导致防水层损坏而漏水。同时,因为管道没有做严密的防水,穿墙管道没有加设止水防护,导致管道和混凝土粘结不严,产生渗漏水。
3.2.4 外墙混凝土未得到适宜的管理和护理,导致外墙开裂引发了漏水和渗水问题
导致外墙混凝土开裂的因素比较多,这当中未得到适宜的管理和护理是较为常见的因素。一方面产生开裂的因素是外界荷载的作用,导致外墙承受压力,同时因为温差影响导致材料产生缩胀现象,水分的蒸发导致干缩等因素也可能引发混凝土开裂,外墙混凝土失水干缩以及冷缩开裂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未得到适宜的管理和护理。
3.2.5 未严格地遵守施工规范,振捣施工不完全导致的渗漏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尽责、操作过程不认真,未严格地遵守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内部不够紧密存在蜂窝。还有,在配置防水混凝土时,操作者未严格参照比例配置的防水混凝土与项目所需不符,导致其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效应更加明显,最终产生了渗漏。
3.2.6 防水层的问题导致地下室渗水漏水
因为施工失当、保管不利等因素导致已经完工的防水层或采购的防水材料破坏,而未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导致产生渗漏。进行防水结构的施工时操作方法不对,热熔度与实际所需要的不同,低于或高于正常值,使得粘合效果降低,最终产生了空鼓。墙体与防水结构结合处处理操作方法不对,则地面积水将有潜在的可能从该处进入地下工程。
3.3 工程项目材料的因素
不仅仅是外界的荷载、失水干缩以及冷缩开裂等因素,造成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在较大的程度上还与材料本身的性能以及质量相关。必须确定项目工程使用的材料和送样配试时的材料的一致性;严格查验外加剂与水泥的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检查粉煤灰的掺量能否达到要求;查验混凝土坍落度值能否达到设计目标;使用的防水材料的生产与出售是否是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的。由于选取材料的因素而引发地下室漏水渗水的原因大部分是:材料的性能质量低,例如在如今依然有部分施工中以热沥青纸胎作为相关工程的防水材料,因为它在低温下柔性较差,吸水率高于平均水平,质地脆,抗击能力不理想等,防水发挥的作用较差,并且易于产生大面积的漏水。第二个方面,在变形缝施工作业中,未合理地选取材料也成为了地下室渗漏的重要因素。还有,使用的密封材料如沥青麻丝等,此类的物质因为其自身形变的能力不佳,防水的作用有限,并且在工程作业中填嵌难以做到紧密,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渗漏的可能性。
4 工程项目中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的防范措施分析
4.1 设计方面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杜绝由于设计过程中的不当而引发的地下室渗漏水问题,对设计和施工过程要进行改进与完善。第一应当预设适宜的变形缝,不能盲目地留设,在设计规范中描述的伸缩缝应当大于30mm,不过在现实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以结合项目的具体条件,对伸缩缝进行灵活地设置。其次,要做好合理的配筋设置工作,以加强工程的抗裂能力。于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工程不产生相关的渗漏,在设计环节中应当以工程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尽可能地提高分布配筋,并且提前预留满足要求的变形缝。
与此同时,以多道防水为举措,在设计方案确定前一定要结合地下室的使用功能以及其重要程度,来确定其最大允许的渗漏水量,查阅相关的标准,根据标准要求构建其多道防水措施。
4.2 施工方面的防治措施
在做地下防水工程作业前,为了更好地熟知工程的细部构造以及主体的防水指标,施工单位必须开展图纸会审,同时制定细致的防水工程作业施工细则。严格依据“三检”制度进行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过自检、其次交检以及最后专业的检验,留下检查的记录。若监理部门或是建设部门未确认某个工序,则不可私自开始第二个工序的建设。防水结构的施工作业应当交由具有该领域专业资格的人员完成,具体的施工人员也需要得到该领域的单位或是管理部门颁发的资格文件。处理穿墙管道时,务必使用套管加焊止水环的处理方式。不同的防水层相互间应当紧密结合,不存在起壳和空鼓的问题。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在迎水面处粘贴防水材料,然后开展回填土工作,做好地面的防水措施,以多个途径实现防水任务。
4.3 材料方面的防治措施
材料是防水效果优良与否的根源,因此在校核材料过程中首先要检测其是否配有合格证明,是否得到了质监部门颁发的准用证明,并且材料在使用前要做好抽查工作。性能检测报告,其性能、规格、品种与当前的国家产品标准相符。选取混凝土时,选取适用于建设地下室的品类。纤维材料的加入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抗裂能力、抗弯能力以及抗拉能力,杜绝混凝土由于失水现象以及温度变化缩胀产生裂缝,如今市场中使用成熟的纤维材料较多,品种丰富,设计人员可依据需要进行选取。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内部由于温度改变形成的应力或是集料间干缩导致的形变,降低形成孔缝的概率,使得混凝土内部变得更为紧密,降低渗漏的机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不仅与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关,还与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有关。因此,在地下室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把好施工材料质量的关卡,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应用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同时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从而避免地下室工程出现渗水漏水的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1]赵远.高层建筑群地下车库渗漏水原因分析与处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
[2]程宇森,程宝龙.地下室混凝土渗漏的成因与处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4(11)
论文作者:刘炳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地下室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防水层论文; 作业论文; 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