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中展现出了重要地位,这些工程往往实施软土地基之上。在这其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会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相挂钩。软土地基会拥有很大的空隙,展现出较高的含水量。因此,就降低了承载力。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迫在眉睫。软土地基有一定的危害性,这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应该合理运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让工程顺利和稳定的开展。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前言:目前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软土地基处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做好勘察工作,无法采用科学方式进行固结处理,导致地基稳定性降低,难以满足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需求,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所以,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树立正确观念,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合理的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促进质量与强度的提升。
1软土地基的定义
水利工程和民生社稷存在很大的关联,在进行选点的过程中往往是在河、海岸边湿度比较高的地方。通常是以软土地基为基础,其中涵盖了比较多的黏土、粉土和松软土。同时,也拥有一定的细微颗粒有机土,泥炭和松散的砂石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软土地基并没有良好的稳定性,内部有比较大的空隙。如果接触了水分的侵蚀,就会出现土质下降的问题。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就应该进行长时间的排水准备,让地基得到固结处理。
2软土地基的特征
2.1明显的结构性质
软土地基一般是因为海相沉积以及其他条件形成的,而且水利工程施工建筑在软土地基中进行,比较容易出现震动和塌陷的问题,而且软土自身的结构会遭到一定的破坏,对整个软土地基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使得护岸工程质量不高。所以,护岸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受到外界破坏时,无法进行修复和整理。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软土地基的保护,避免人为因素破坏软土地基的结构而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2具有一定水量和压缩性
软土一般是土层中分布的软黏土,能够进行液化的沙土和具有很高压缩性的软土等,而软黏土中具有很高的含水量,有一些甚至高达70%左右,在地层中几乎为液态状的可流动形式,而且黏土中存在很大的缝隙,因此说黏土也是淤泥土中的部分。而且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和自身的液态具有一定关系,假设软土中含水量不断增加,那么其自身的压缩性也会不断提升。
2.3渗透性和抗压能力薄弱
因为软土地基具有很多的压缩性,因此导致软土地基具有很薄弱的渗透性,根据对水利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数据分析后能够发现,软土地基的固结能力较弱,强度不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固结。特别是含有有机质的软土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气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软土地基的渗透性,因为软土地基的强度与它自身的排水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软土要承担一定的负荷,保证土层的排水性。
3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旋喷注浆处理技术
旋喷注浆处理技术就是利用气压、液化等方法进行,在高速旋转状态下,将通过排水固化的浆液灌输到地基的缝隙中。在运用该项技术处理软土地基时,一般固化的浆液分别是水泥浆、水泥砂等。运用高速旋转的方法不断将浆液渗透到护岸地基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软土地基的承受能力,从而能够降低软土地基沉降现象发生。旋喷注浆的处理技术具有一定专业性,操作人员要规范的操作设备,根据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要依据高压设备进行合理的水泥喷射,这样能够帮助浆液和软土层固结之后出现旋喷柱,能够对护岸工程中的软土地基起到加固稳定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将排水固结处理技术使用到护岸工程施工中是现在比较常见和普遍的方法,在实际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排水设备进行,将地基软土中的水分通过一定方式排出,从而能够加快软土固结速度。现在水利工程中实际应用的排水固结处理技术主要有砂井和排水两种形式,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中应用排水固结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软土地基承受能力,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因为技术水准不达标,施工人员对排水认识不够全面、具体等原因,使得施工中存在忽略细节的情况发生,对后期工作具有消极影响。
3.3换填处理技术
换填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是最常见的方法,应用最广泛。该方法的应用比较简单,具体是在护岸施工中将存在的软土进行有效挖除,将一些符合标准的土料替换为地基。在护岸换填工作中,要使用一些大型的设备和机器,对护岸中的软土层进行深度挖掘和处理。而且要严格依照水利工程施工的流程和规定,为其选择恰当的土料进行替换,完成软土地基的替换工作。替换工作进行结束后,再进行分层辗压,对土层进行压实工作。一般情况下,换填的土料都是一些碎石等物质。在实际工程换填时,一般使用分层填充形式进行,将一些大块的碎石和强度好的碎石作为地基的最底层,使用碎石之间存在的空隙加强地基的透水性,然后将灰土等作为地基的中层进行铺垫,以此加强地基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最后将沙石等作为地基的上层,能够使得地基中的气体有效的挤压出来,从而提升地基的固结能力和牢固性。
3.4化学加固处理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当软土地基很多时,可采用化学加固处理技术,也就是运用一些化学材料为基础,以产生的化学反应为依据,从而改善软土地基性能。通过化学反应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地基的承受能力,使得地基强度提高。在护岸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使用化学加固处理技术的方法有灌浆和硅化加固形式,灌浆就是使用一些石灰石作为改善软土地基的材料,将其灌输到软土地基中,产生一定反应后提升地基的牢固性。硅化的方法是使用Cacl2和Na2si3作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根据产生的化学反应对地基进行改善,能够有效提升软土的稳定性。
3.5实地勘察
为了更好的了解工程区域软土地基状况,确保加固工作合理实施,应在处理之前开展实地勘察工作,利用现场勘察的方式,明确软土地基土质特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环境现状,制定完善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对于勘查工作者而言,应掌握丰富的工作经验,全方位的对软土地基状况进行调查,编制勘察记录表,为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的工作提供帮助。
3.6排水砂垫层技术
排水砂垫层主要是把其中的一层砂垫层铺设在软土地基的底部。在进行该工作环节的过程中,要求砂垫层具有较高的渗水性,让排水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大,拥有十分广泛的领域。在填土的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软土地基上就会拥有比较大的负荷,水分也会逐渐流走,并经过砂垫层。在此背景下,软土地基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加固,以此和工程建筑的标准和设计要求相吻合。为了让砂垫层更好的进行渗水,就应该让砂垫层上面拥有隔水性能比较好的黏土性。在此模式下,地下水就不会出现反渗水的现象。垫砂层在进行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强度大和缝隙大的透水材料层面着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鹅卵石和粗砂等。在排水砂垫层之中,经常是运用具有大量水分的淤泥性质的粘性土,还有泥炭等。这样,在排水的过程中,就会让土质的压缩性得到减小。
4结束语
在护岸工程软土地基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加强地基的牢固性,根据软土地基存在的特点进行处理,运用一些处理技术对地基进行加固和改善,使得地基更加牢固和稳定,为后期的护岸工程工作奠定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段景波.论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7,(20).
[2]王成.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4).
[3]邵辉,马红春,王海艳.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
[4]余月开.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析[J].四川水泥,2017,(8).
[5]徐鸿昊.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6).
论文作者:劳玉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护岸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