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我国的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其中戏曲是我国宝贵的艺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国粹。话剧是二十世纪从西方引进的新型戏剧模式。我国的戏剧既有过灿烂辉煌的时期,也有过低迷的时期,究其根本是现代戏剧缺乏完整的理论构建体系。戏剧发展到今天,沉淀了许多的古典戏曲的精华,也借鉴了许多西方戏剧的优秀文化,在构建现代戏剧的理论体系时,要注重立足于中国戏剧本身。
关键词:传统戏曲;戏剧;理论建设
引言:
戏剧并不仅仅是一项文娱艺术,其中也包含着我国人民的政治观、历史观、审美观,戏剧对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有重要的影响,想要现代戏剧发展的更好,现代的戏剧理论构建势在必行。
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建构的现状
中国现代戏剧在许多人的眼中,常常会被认为是古典戏曲,也就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其实在二十世纪引入西方戏剧表演形式后,古典戏曲和话剧组成了我国现代戏剧。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建构中少不了两方的结合,不仅借鉴了我国传统戏曲的理论体系,更借鉴了西方话剧的优秀理论,但现代戏剧又不能完全照搬传统戏曲和西方话剧的理论体系,“现代”二字是重点,古典戏曲是基于古典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很多理论并不适用于现代,在古典理论向现代理论转化的过程中,既不能丢掉古典理论的精华,又要注意与现代戏曲理论的有机结合,将古典戏曲精华转化为现代人更易接受的形式。同理,西方话剧理论也是如此,在与中国戏曲理论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创建更易被中国人接受的表演形式。现行的中国戏剧理论体系大多是在古典戏曲理论的基础上,又吸收借鉴了西方的话剧理论,在结合了中国戏剧实际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其中沉淀了许多人的智慧结晶,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中国的现代戏剧理论体系也需要适应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新形式。
中国的戏曲理论建设经过了上述的两个阶段,简要概括来就是:古典戏曲理论阶段和戏剧理论的现代化阶段。而中国戏曲理论建设要更加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要建设起更具中国特色的现代戏曲理论。
二、中国现代戏剧理论建构的不变
中国戏剧理论体系无论如何创新与突破,都必须建立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之上。这是由于中国古典戏曲理论是我国戏剧最核心的部分,它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取和创新上。中国戏剧的特点也充分的体现出对古典戏曲的继承,古典戏曲理论中把戏曲看成是诗的发展和流变,强调意韵,神韵,韵味,强调虚实结合,中国的古典艺术美学是主张“内外结合”的,也就是注重“写意”的精神。而西方戏剧不同,西方戏剧的表演中更加注重“写实”,在构建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时,要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理论,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借鉴西方话剧的理论体系,但绝不能抛弃古典中国戏剧的精髓,要坚持戏剧的“气韵”、“意韵”。戏曲表演是重内外结合,即表现与体验相结合的。周慕莲说“演员表演,无论唱、做、念、打,都必须记住两个字:一是神,一是容。” 在建设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时候,尽可能做到形神兼备。这种中国独有的美学观坚决不能抛弃,这些古典戏曲理论中所体现出的美学精神,是构成中国现代戏曲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最符合中国戏曲创作实践、最具指导意义的理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构建体系的时候,只有对这种核心的美学观念加以保留,才能保证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构建的发展不至于失去中国特色。
三、中国现代戏剧理论建构的变
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经历过很长一段辉煌灿烂的时期,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自戏曲诞生以来最低谷的时期。一场文革对传统戏曲的破坏是惊人的。自西方传入的话剧却逃过了这一场劫难,自二十世纪引入话剧之后,对传统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首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说新语,说白话,所以古典戏曲所使用的文言已经与时代脱离。而在这时引入的西方话剧很好地填补了白话文艺术领域的空档。
西方话剧并不是只带来了冲击,还带来了传统戏剧发展的新契机,经过戏曲改良、戏曲改革之后,老一辈的艺术家们都认识到了传统古典戏剧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与世界脱节,从而开始大胆的学习国外的戏剧理论体系,例如对斯坦尼理论体系的学习,虽然在后来的实践中证明了不能照搬照建,也证明了该理论不符合我国实际的戏剧发展情况,但是许多艺术家,也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发。在这次的学习之后,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开始探索不失中国精髓的戏剧理论的发展道路,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继承与革新”、“戏曲需要不断进行新的综合”等理论,这些理论都是根据我国当时的艺术领域的发展提出的,是对中国戏剧理论体系的一种全新的探索。
尽管在新世纪,戏剧已经渡过了最低谷的时期,但中国戏剧理论体系的发展又有了新的挑战,在二十一世纪迅速发展的今天,改革开放带了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外来文化也对中国戏剧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相较于快餐文化而言,戏剧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高产的艺术行业,对于演员的要求十分的高,往往是从幼年开始练习,经过艰苦的学习才能展现出合格的戏剧表演,这是实打实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再者就是受众的减少和戏剧本身对剧场的依赖性,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对于戏剧的爱好并不热烈,这与戏剧的表现形式有很大关系,艺术性要求较高,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地理解戏剧的内涵,同时剧场形式的限制,也导致了与电视剧文化相比起来,对观众的覆盖面较小。加上如今主流媒体的引导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戏剧已经在转型,但在这个快餐文化横行的艺术领域里,也难以占据主流。
这也就要求中国戏剧理论建设时要注重现实文化需求,也要把握好新时代中艺术领域发展的特点,立足于中国文化精髓,坚持先进性、独特性,建设现代戏剧理论体系。
结语:
中国戏剧是我国艺术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国粹的新发展,构建好一个完善的、先进的、即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现代戏剧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杨丽敏, 杨燕. 戏剧的变与不变——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构建体系初议[J]. 长江丛刊, 2017(14):33-34.
[2]周仁成. 英美戏剧理论的译介与我国现代戏剧理论建设[J]. 戏剧文学, 2015(11):74-78.
[3]汪余礼. 谭霈生对中国当代戏剧理论的贡献[J].四川戏剧,2017(1):29-36.
作者简介:李宸(1996年—),男,朝鲜族,吉林省汪清县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电视艺术,戏剧理论。
论文作者:李宸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戏剧论文; 理论论文; 戏曲论文; 中国论文; 古典论文; 话剧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