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教育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各界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唤下,重视美育,加强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已愈来愈成为从中央领导到各级各类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央提出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来,美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更是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可以说,美育已由定位阶段进入了实施阶段。美育研究的重心自然也应由理论探讨转向实际运作。
在当前的美育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一种现象,那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把美育仅仅看作是恢复或增设几节音乐、美术课,或者进一步开展一些课外文娱活动,让学生唱唱、跳跳,认为这就算完成了美育的实施任务了。这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当前的美育工作中,教育者必须首先解决一个立足点的问题:是立足于仅仅恢复艺术课程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这一低起点呢?还是立足于教育现代化这一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高起点呢?如果立足于前者,那实施美育的任务是不难完成的,甚至在短期之内即可实现;但如果立足于后者,则美育的实施将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即是一个与教育现代化同步实现的战略任务。我认为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后者。关于美育大于艺术教育的观点,学者们已多有论及,本文仅就美育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作一概要说明。
一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核心和精髓应该是第一个“面向”,即教育现代化。“现代”是一个与“传统”相对而言的概念,现代化则是一个面向未来,立足当代,超越传统的有序的改革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教育现代化不仅意味着诸如现代化的校舍、设备等硬件建设(当然这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赋予教育以同传统教育相区别的,体现了时代先导性与历史超前性的新质与特色。那么,即将到来的我国21世纪教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现代化的新质与特色呢?
1.全面发展
我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教育,在其初期还是注意到了尽量使受教育者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孔学提出的“六艺”教育,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可说兼顾到了德、智、体、美诸育,网罗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的各种知识门类。当时儒家在重视道德伦理教育的同时,也并未完全忽视自然知识的教学。除了“六艺”包括数学知识外,孔子还主张通过学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是,中国古代教育进入科学制度以后,教育内容则沿着应试教育的轨道愈来愈趋于僵化和陈腐,受教育者为了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长年累月地皓首穷经,用一些无用的知识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一些只知死记硬背、抱残守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畸形者、书呆子。建国以后,在“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指引下,各级各类学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输送了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教育事业的发展赶不上实际的需要,“千军万马涌过独木桥”,高考的沉重压力一直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脱。因此,基础教育中向少数“尖子”学生倾斜,偏重智育,而忽视其它各育;偏重应该课程,而忽视非应试课程;偏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这种以升学为目的的片面的淘汰式的应试教育至今仍然是一道我国教育急待改革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国的高等教育则因为一开始强调学习苏联,走的是一条专业设置多而细,偏重专业技术知识教学,而忽视基础学科和素质培养的路子。这种状况已越来越显得难以适应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环顾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家们也已经意识到他们在工业社会这个世界第二次浪潮中所推行的科学主义教育当进入第三次浪潮后却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片面和缺陷,因此正积极采取措施,寻求一条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并行,旨在使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人格和素质等各方面趋于全面和平衡发展的办学之途。
现今,我们站在21世纪的门槛前,前瞻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迅猛到来时,应该充分意识到,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发展”也不应仅仅停留于其原有的意义,而应赋予其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内涵。这就是确立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模式。所谓综合素质培养,可以作双重理解:一是从培养目标来看,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求他们在此基础上具备一个新世纪“现代人”所必备的心理、文化和个性素质,诸如竞争精神、应变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素养、挫折承受力和社会责任感等;二是从知识结构来看,为了加强学生对市场经济和当代科技发展趋势的适应性,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学科和专业界限森严,重专业,轻基础的教学格局,实行“通识教育”,即文理交叉,学科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从而使学生形成全面而合理的知识结构。
2.自主学习
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在早期原本是相当强调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的。孔子就主张在学习过程中要学思结合,独立思考,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善于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还鼓励学生发扬自学精神,向一切值得自己学习的人虚心请教,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事实上,孔子不但是这样说教的,也是这样践行的。他在教学中采取的是问答式和谈话式,能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但是中国古代教育演变为封建科举教育后,与其教育内容的僵化相联系的则是教育方法上的专制。在那种以师道尊严为清规戒律的家长制统治下,学生只能绝对服从,根本没有丝毫自由思想和自主活动的余地,否则将受到无情的制裁甚至野蛮的休罚。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头脑完全成了机械死板的灌装机和接受器。遗憾的是,这种教育方法,其流毒至今未能肃清。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那种不顾对象和效果,教师一味单向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那种放弃循循善诱,只知不断以考试和分数向学生加压的教学运行机制;那种拼命加重学生作业负担,以至挤掉学生一切兴趣空间和自学天地的强制性做法,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学校仍然相当普遍地存在。这种种以剥夺学生自主学习权利为特征的弊端,只有通过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才能得到根本的改革。这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出合格的跨世纪接班人。
自主学习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首先,独立自主精神是现代人一种不可缺少的素质。现代社会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要寻求事业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如果不能摆脱对外力的依赖,那就只能成为弱者。只有独立自主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不断地开拓进取,这才是强者的风范。而作为受教育者来说,自主学习的过程自然是养成其自主精神的主要途径。其次,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通过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是有时限性的,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受用终生,而必须不断地通过自学更新自己的知识。对个人来说,这种自学的过程比在校学习的过程要长得多。因此,现代化教育要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各种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独立自学的能力。可以预见,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化和网络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必发生重大变革,自主学习这一现代化教育的特征在下一世纪的教育中必将显得更加突出。
3.张扬个性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同西方传统教育的主要不同点是偏重于道德伦理教育,这一倾向在儒家教育的初创时期就表现得非常鲜明。道德伦理教育力求将个人的思想言行纳入统一的社会规范,因此强调共性,而相对忽视个性。尽管如此,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这两者的关系还未出现明显的失重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他还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并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至今仍然保持着它的教育思想光芒。事实上,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较好地实施了这一原则。例如他对门人提出问题,并不强求他们统一答案,而是允许他们各抒已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给予恰如其分的针对性评论。他培养出来的人才也都各有在自身个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长。但是,孔子开创的这一优良教育传统在其后世的封建教育中却逐步被淹没了。特别是在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后,封建教育更是视学生的个性棱角为异端,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否则就将遭到无情的打击和摧残。自此,中国传统教育就成为束缚与禁锢青少年的枷锁。只要循规蹈矩,唯唯诺诺,即被视为“听话”的好学生、好子弟;而稍有违抗、略露锋芒,则被斥之为“不服管教”的坏学生、不肖子弟。在这种教育制度下,青少年的潜在个性只能被扼杀殆尽,根本谈不上良性长生。大而言之,正因为这种教育的长期持续,其影响所及,甚至阻滞了我们民族性格的健全发展,曾被鲁迅痛加批判和疾呼疗救的“国民性弱点”,显然同这种专制教育酿成的恶果是密切相关的。时至今日,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中,那种一切围着高考指挥棒转,而忽视学生个性成长的状况,可以说仍然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流弊的传承,这同我们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个性,包括气质、性格、兴趣和潜能,是人的综合素质构成中的非智力因素,它因社会生活条件和人的年龄阶段、文化层次的不同而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而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正是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的内驱因素。因此在未来的现代化教育中,要实行综合素质培养这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就必须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要通过正确积极的引导和培植,使他们的个性获得良性的发展。诸如气质与性格的优化,兴趣与专业的契合,各种能力包括认识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的养成,这都是现代教育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4.激励创新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从孔子开始对创新精神采取的就是一种绝不相容的态度。孔子规定:“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自此以后,中国传统教育即奉行惟书惟上主义,凡圣人之言、权威之论均被定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苟有敢于破除迷信,标新立异者,则被斥为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而受到口诛笔伐。在这种风气下培养出来的封建士大夫阶层自然会积淀成根基深厚的保守势力,中国历史上一切革新和反抗,总要受到它们的重重阻挠和压制。在学术上,那种“注经”式的研究始终占据着正统地位,因而缺乏生机与活力,难有创新与突破。应该看到,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今的应试教育也是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格格不入的。这是因为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只是要求应试者死记硬背书本上现成的东西,同样不鼓励,甚至反对他们别出心裁,创造发明。不少外籍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留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优于所在国学生,但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却一般比不上所在国学生。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正视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和弱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实质上又是人才之争。科技,从其本质意义上说,就意味着创新。没有不断涌现的新的创造发明,科技的发展就停滞了,而停滞在竞争中就意味着落后。为此,我们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把激励创新确立为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标,培养出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跨世纪人才,这样,我们的教育在“科技兴国”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
马克思曾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04页。)马克思在这里着重说明的虽然是整体(即理论,包括哲学和科学理论)惟思维,但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把艺术(即审美)的思维同理论、宗教、实践——精神的思维同等并列为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的。因此,从哲学高度而言,以审美为特有方式的美育同以求真和向善为专有方式的智育和德育一样,都是连接教育对象的主观世界同有待他们去不断掌握的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说,都是受教育者学习知识,学习人生,不断提高自身社会化程度的必由之路。它们同属教育领域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又不能相互替代的信息通道。因此,任何厚此薄彼的观念和态度都是片面的,都将造成某一条信息通道的堵塞,同时也就阻碍以至破坏了教育的良性运行,削弱乃至消解了教育的整体效应。同样,那种把美育仅仅看作是其它各育的附属物甚或点缀品的观念,自然也是毫无根据的违反客观规律的偏见。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还强调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各种方式都是“专有的”即独特的方式。审美则是一种以主观和客观、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为特征的自由自觉的形象思维活动,而美育就是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并通过审美实践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将美育与教育现代化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美育的特征与优势同现代化教育所应具备的新质与特色竟是完全吻合一致的。它们之间简直是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使我们有理由断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必将伴随着一个教育美育化的过程。而重视美育,倡导美育,借以促进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必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具有世界性的现代教育的热点课题。
那么,美育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天然联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美育的本质特征同现代化教育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完全吻合一致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即是人通过社会实践过程而形成的超自然力量,它包括人的德性、智慧、体能和心理承受力等等。从实质上说,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中所产生的强大张力,而这也就构成了美的深刻内涵。从这一意义上说,美的的创造同人的全面发展可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而美育则正是旨在塑造理想的人格和优美的灵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而使人类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和美化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所谓“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即客观规律性,所谓“内在的尺度”即主观目的性。“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是要将人培养成既掌握了客观规律(知识、能力),又时时处处都具有明确目的性(思想、人格)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人类全面发展的水平越高,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就越高,当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时,也就意味着进入了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而当人类达到了这样的发展高度时,享受美与创造美将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马克思曾预言过:“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画家,而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活动之一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思想体系》,转引自里夫希茨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56页。)由此可见,作为以“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为终极目标的美育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乃至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意义是如何重大了。
美育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它承载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各种信息,诸如良知、美德、知识以及身心健康等。也就是说,美育与德、智、体、劳诸育有密切联系。因此,实施美育不仅是由其在教育中的独立地位所决定的,同时也可以开通实施其它诸育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传输通道,即“以美促善”,“以美传真”,“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愉心”等等。种种实验表明,通过美育来传输德、智、体诸育的信息,能使教与学两方达到双向交流,使教育对象在审美愉悦中接受教育信息,因此比直言说教这种单向传输信息的方式,更加符合当代社会讲求效率的要求。另一方面,美育还是沟通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使之互相交叉溶合的重要手段。由于工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结果,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得越来越远,这对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只精通专业知识,却缺乏健全的精神构建,那最多也只能成为白痴型的“天才”。而担负着精神教育重任的美育则正是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调合剂。爱因斯坦说得好:“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注:《爱国斯坦文集》第3卷,第310页。)
2.美育自由自学的特性同现代化教育促进教育对象自主学习的原则完全吻合一致
美是自由自觉的。所谓自由,即合乎客观规律性;所谓自觉,即合乎主观目的性,因此审美是一个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高度统一与自然契合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必须以审美主体的自愿自主为前提,而来不得半点勉强,更不能采取施压和强迫的手段。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美育是接受主体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也是美育同单纯的德、智、体诸育不同之处。这是因为,在单纯的德、智、体诸育的实施过程中,接受者主观的感性力量(包括主体本有的兴趣、意志、愿望、潜能等个性心理特征),往往要受到客观理性力量的约束,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是对任何对象而言都是处于和谐统一和契合状态,甚至有时或对有的对象而言,二者还会处于一种互不相容的冲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就会成为施教者的一厢情愿,而受教者则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被强迫受束缚的不自由感,甚至会因此而激发出对学习的厌恶感和抗拒力,从而完全违背教育者的初衷,大大影响教育的效应。因此,美育的最早倡导者席勒说过:“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注:《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121页。)
美育自由自觉的特性之所以完全符合现代教育自主学习的原则,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审美的超功利性特征。美当然具有功利性的一面,那就是美的必须是善的,至少是无害的。但美又具有超功利性的一面,即美是“脱俗”的,对美的追求往往要求超越对世俗功利的考虑。应试教育正是把受教育者的追求目标完全羁缚在“升学”这一世俗功利之上,因此它使受教育者的学习自主性被剥夺,从而感受到一种极度的不自由和心理负担的沉重。而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美育则完全是一种建立在受教主体内驱力基础上的自主学习过程,它不为世俗的功利所左右。从这一意义上说,美育的全面实施对受教育者无异是一种解放。
除了美在内容上的特性之外,美在形式上的形象性和情感性特征也是促成受教育者自主学习的重要原因。形象性和情感性可以大大增强教育内容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易,化机械为生动,从而在无形中消解受教者的接受障碍和心理距离,产生潜移默化的效应。在这种教育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强迫和监督的外力作用,教育对象自会被教育内容所吸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自觉和主动精神。
3.美育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特征同现代化教育张扬教育对象个性的要求完全吻合一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色彩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人对同一审美对象往往会产生大异其趣甚至截然相反的审美感受。而从宏观角度而言,这种审美的个性化特征又合成为审美的多样化特征。因此,通过美育,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一爿适合于自身独特需求的审美天地,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张扬,并从中享受到审美的快感。这样,就可以克服单纯的德、智、体诸育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和同一种模式来规范和熔铸受教育者的气质、性格、风度、兴趣、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局限,更能有效地抵制旧传统教育极力磨平教育对象的个性棱角,使他们逐渐为群体完全同化的弊端。
个性品格虽然不像思想、品德和情操那样直接涉及善与恶的道德评价,但却直接涉及到美与丑的审美评价。譬如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表现得高雅、沉稳、庄重、大方、热情还是粗俗、浮躁、轻薄、小气、冷僻,这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美丑高下不同的社会评价和群体效应。因此,美育不仅是张扬教育对象个性发展的自由天地,而且是优化教育对象个性品质的最佳手段。它可以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既丰富多彩,又扬长避短,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水平。
另外,从智育的角度而言,美育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特征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我国传统的智育实质上是一种鼓励求同思维的教育,这样只能使教育对象的创造思维能力趋于萎缩,直至僵化,最后使他们成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庸人俗子。而审美是断然拒绝求同的,因此在美育的天地中,受教育者可以充分而自由地伸张求异思维的触角。应该说,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力求张扬个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4.美育重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的特殊功能同现代化教育激励创新的导向完全吻合一致
审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去发现和品赏审美对象的深层意蕴,因此美育非常重视想象力的培养。而丰富的想象力又能为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使之在浮想联翩,灵感迸发的心绪状态下,容易产生新的思想、新的创造。这种情状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也同样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创造活动中。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常常是以大胆的甚至是被一般人视为离奇的想象为实践的先导和成功的桥梁的。一个精通逻辑思维的科学家如果兼具深厚的审美素养,则不但不会使他旁鹜分心,反而能使他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和灵动状态,从而为其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这一点在诸如罗蒙洛索夫、爱因斯坦、华罗庚、钱学森、苏步青等许多中外著名科学家身上都可以得到验证。钱学森在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其“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授奖大会上的讲话中,曾专门对他的夫人、女高音歌唱家蒋英表示深深的感激之情。因为蒋英“是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薰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注:《新华文摘》1991年12期,第161页。)由此可见,以想象为主要特征的艺术思维方法对科学的创新具有多么重大的价值。
“美”与“新”、“创美”与“创新”可说是两位一体。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对审美主体具有新意的事物,一切创美的活动如果离开了创新就将不复存在。因此实施美育对于强化受教育者的求新与创新意识和能力,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能否大面积地激励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这种求新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则又是教育现代化实现已否的一个关键的评判标准。
三
那么,如何将美育作为一个与教育现代化同步实现的战略任务来加以实施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一个“化”字。这就是说,首先要对传统美育观念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不要将美育仅仅看作是与德、智、体诸育分立并列的添加剂,甚至点缀品,而应该看作是与德、智、体诸育相溶合,使传统的德、智、体诸育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产生根本变革的催化剂。这就意味着,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伴随着一个教育美育化的进程。“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所谓美育化,也就是要将美育的方法与原则贯彻到教育的一切过程和环节中去。因此,现代美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限于篇幅,这里仅作扼要说明。
1.全方位实施
首先,要将美育引入各科教学之中。不仅人文社会学科要实施美育,自然科学学科也要实施美育。这是因为自然科学中同样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充分地发掘和运用这些因素不仅可以丰富自然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可以大大提高自然学科的教学效果。
其次,美育不仅涉及教育教学内容,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方法。美育的教育教学方法重在感化与直观,并伴随着愉悦和轻松,因此更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这种方法与说理、警戒等方法相结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不仅课堂教学,还有课外活动;不仅校内教育,还有社会与家庭教育,都应该施行美育的原则与方法,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得到一以贯之的健全发展。
2.全过程贯彻
首先,要将美育真正贯彻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中去。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都应贯彻美育的方法和原则。要改变那种认为美育只适合中小学和青少年的看法。
其次,要将美育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不仅教学工作,还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环境建设等工作,都应符合美育的精神和原则。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努力改变那种单打一的说教方法,通过美育的实施建立起同受教育者双向交流的立体信息通道,真正做到入脑入心,避免低效和无效劳动。
再次,要将美育贯彻到各年级的教育教学中去。要纠正那种认为美育只适宜在低年级搞,而高年级学生则须专心应付升学考试(中学生)和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大学生)的看法。只有真正从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的出发,美育的实施才不会中断。
3.提高全体教师的审美素养
这一条可以说是美育能否真正达到“化”境,即能否全方位全过程地得到落实的重中之重。这是由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中心和主导地位所决定的。要坚决摒弃那种认为美育只是音乐、美术教师,至多加上语文教师的事这种成见。应该强调,现代化教育要求全体教师都应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应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和进修,改变教师中那种知识结构不合理和自身素质不健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