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宗茗[1](2021)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党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亚玲[2](2021)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谣言及其治理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汉奸卖国贼等反革命分子的煽动破坏了边区建设。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武器,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所在,而抗战时期的反动谣言成为了动摇这一根基的严重威胁之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合法性、扞卫执政基础安全性的重要前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反谣言策略,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为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历史长远性和现实危害性。谣言治理是一个宏观而重大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和谐,甚至关系到抗战全局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领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文章从治理效果、治理原则和治理措施等方面论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遵循和可行策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需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贯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任务由“正本清源”进入到“守正创新”阶段,在分众化和差异化传播趋势下,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成了现实所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并推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守正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旗帜鲜明地强调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党性与人民性,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为增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思想引领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田帅[3](2021)在《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明晰其价值,是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与基础。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是讲中国故事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红色遗产是其重要的载体。延安现在是众多革命根据地中红色遗址保存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城市。但现有延安红色遗产主要根据自身属性或保护级别划分,未能直接体现背后的文化主题,并且对其整体价值认知、遗产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以遗产价值内涵为基础构建体系,旨在通过主题明确的体系框架与遗产重组为后续相关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提供思路。本文首先根据红色遗产的定义、延安时期及其前后重要事件时间节点,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实地调研,划分延安红色文化历史时期,并梳理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脉络;再次,为了价值概括的准确性、代表性,通过比较不同角度对延安红色遗产价值的研究,选择以毛泽东对延安高度概括为基础,完善价值认知角度,体现“革命圣地”主题的同时,对延安红色遗产价值内涵进行认知,为后续构建遗产体系提供支撑;接着,确定要素梳理时空范围,结合红色遗产分类研究,以《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分类为主,补充、细化延安红色遗产类型并系统梳理,明晰遗产历史信息及意义,为构建遗产体系奠定基础;最后,综合主题阐释法与价值主题体系构建方法,构建“价值主题——遗产主题——遗产载体”的体系,并得出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在此基础上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延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出原则性设想。
法明云[4](2021)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了争取抗战胜利,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展开作风建设,并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广大党员的思想素质、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全党的创造性;培育并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党的作风建设不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从此意义上来说,党的作风建设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依然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推进作风建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研究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对于今天党的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总结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条件,分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着作中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作风建设有指导作用的相关党建学说,系统分析和阐述了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进行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对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历程和主要内容进行梳理,集中分析当时党内存在的错误方针路线及政策的思想根源和产生这些错误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克服多方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进行作风建设,并最终形成“三大优良作风”。最后,根据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作风建设的历史价值及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孔晓菲[5](2021)在《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近代中西方思想文化大激荡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再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前进一步都要同中国近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开展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一思想斗争经历了一个“交锋碰撞——批判斗争——引领发展”的矛盾交织运动过程。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则是贯穿这一思想斗争的主线,更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社会思潮挑战和攻击的基本遵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应对和回答当前意识形态冲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思想史视角,着眼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实际为现实依据,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思想斗争为主要线索,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科学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发展过程中同各种社会思潮开展的思想斗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从而揭示不同阶段思想斗争的核心主题、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在思想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为新时代辨识、批判、破除各种反动社会思潮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其中,引言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第一章是理论前提性研究;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主体部分,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围绕阶段性主题同社会思潮展开的思想斗争,以及在思想斗争中获得的进一步发展。第六章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对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做出理论总结。引言主要说明研究问题的缘起,述评当前学术界关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研究现状,呈现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指出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一核心论题,厘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社会思潮展开思想斗争的主线,并确立了不同阶段的论争主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和中国问题的研究及其在中国近代的早期传入,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时代主题相适应,促使我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觉醒,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做出新的文化抉择。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初步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早期共产主义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将马克思主义初步运用于中国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中国近代不断涌动的各种社会思潮掀起了对马克思主义不同维度的攻击。中国共产党在对各种社会思潮挑战的积极回应中,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社会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界限,批驳了科学派和玄学派、戴季陶主义、国家主义派的错误思想主张。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系统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土地革命初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提出,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在党内的初步确立。中国思想界,以“新生命派”、“动力派”、“中国经济派”、“全盘西化派”、“本位文化派”为主要代表,同共产党人组成的“新思潮派”,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思想大论战。中国共产党在回应和批驳这些思想派别中,提出并深入论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战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提出,引发国民党新专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烈攻击和对三民主义的重新阐释。为此,国共两党间展开关于“三民主义”的思想论战。中国共产党在对“伪三民主义”的批判中,划清了新旧三民主义的界限,厘清了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最后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确立的思想文化背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党内已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成基本共识,并提出了毛泽东思想,但党外各政治派别围绕抗战胜利后国家政权如何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形式各异的政治主张。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对国民党“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和中间党派“中间路线”建国主张的批判中,创造性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第六章,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而且是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创新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时代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应当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展开斗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鞠杨秀[6](202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问题是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深入农村进行长期而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断关注、探索农民问题,形成了依靠农民、组织农民、唤起农民、教育农民的理论认识,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毛泽东正是基于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和农民问题的分析认识,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从而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总结历史经验,对于解决新时代的“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是毛泽东结合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及中国先进文化思想,基于深入农村的调查研究,在其个人农民情怀的深层次影响下而形成的。就其发展历程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建党至大革命时期的萌芽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形成阶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成熟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具有丰富的内容。一是对农民重要地位的科学认识。毛泽东认为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力量,处于社会的底层,是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主力军。二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思想。他认为组织起来的农民才拥有巨大的革命力量,把农民全面地组织起来,要建立多种具体形式,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斗争活动。三是唤起农民的革命意识。他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坚持人民立场,解决土地问题,维护农民利益,组织调动农民,唤起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教育农民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认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党要对农民进行无产阶级教育,农民教育应包含丰富内容,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仍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提供了诸多现实启示。
王欢[7](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年走向成熟、从低谷走向高峰的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长足发展,对外交往更是在这幅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彰显了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处理国际国内关系的能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直至新中国的建立,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竞争与合作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总结历史经验,阐释当代启示,会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大有裨益。论文以此为核心,首先从日本侵华导致中国外部民族矛盾激化、内部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大背景,以及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出发,阐明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对实现抗日救亡,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意义。继而通过梳理,明确了马列主义的外交思想是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渊源,近代西方和中国传统外交思想是文化渊源,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交往则是对外交往的实践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主旗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人民革命的利益与要求。为实现争取外援,为抗日战争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这两大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处理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指导原则:一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二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中国革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需要国际力量的援助。在处理中国革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中国共产党奉行“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力更生是内因,争取外援是外因,只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赢得更多的外援;而更多的外援反过来又会促进自力更生。三是利用矛盾,为我所用。这项原则的提出和逐步贯彻到中共中央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教条主义束缚,走向成熟。以上对外交往的指导原则形成了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论文将其概括为三点,分别是: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反美的“中间地带[1]”战略;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2]”战略。首先,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苏联对外政策和共产国际七大策略路线的转变,契合了中国共产党转变对外政策的自身需求。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一直以来“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思想桎梏,决定通过联合英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来克服民族危机,解决国共问题。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构想虽已提出,实施起来却是一波三折。英美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对日绥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国共关系紧张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共产党一度抛弃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重回“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迅速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美国此时已成为对中国政局影响力最大的国家,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重提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国际统一战线战略的实质就是联合美国,其实施也主要是围绕对美政策所展开,但中国共产党始终视苏联为中国革命最可靠的盟友这一立场从未改变。其次,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战后人民渴望和平,苏美寻求妥协,国民党内战准备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经历了短暂的和平民主新阶段。但只要蒋介石国民党武力灭共的阶级本性不改变;美国扶蒋反共,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和附庸的对华政策的本质不改变,内战爆发就不可避免。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他指出:“美国和苏联之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非、亚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以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3]”。毛泽东认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应是“中间地带”的国家与美帝国主义及其附庸之间的矛盾,具体到中国就是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据此,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着名论断。“中间地带”战略将斗争矛头直指美帝国主义,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后欲突破美苏两个大国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垄断,走独立自主道路的诉求。再次,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冷战爆发并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暂时放弃“中间地带”理论,提出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表明了在美苏冷战中,中国共产党支持苏联的坚定立场。在以上对外交往原则和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进行了既合作又斗争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国共产党通过揭露和反对“远东慕尼黑”阴谋,采取坚持抗战的长期战略方针援助苏联卫国战争,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等行动践行了独立自主原则。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从美、英、苏等国寻求外援。通过利用美日、美蒋矛盾,处理“皖南事变”;利用美苏与国民党矛盾,化解第三次国共危机;利用美苏与苏蒋矛盾,争夺东北,践行了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接待埃德加·斯诺等国际友人和国际团体、组织,教育日本士兵成为反战勇士的“民间外交”,以及接待美军观察组派驻延安的“半官方外交”践行了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突破“中间地带”,与美蒋反动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冷战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支持苏联。通过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所取得的成就,把对外交往的历史经验归纳为四条: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是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三是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四是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全面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成就和经验,对继承发扬对外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厘清新形势下做好外交工作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启示意义。论文最后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当代启示,即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重视开展民间外交;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付瑶[8](2021)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在批判的吸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方军事思想的前提下,将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科学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指导第三世界国家实现民族解放,人民独立的伟大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宝贵财富,其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其建设、发展、壮大人民军队的具体实践之中,还体现在其先进的战争思维策略中,是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深刻总结和经验的高度概括。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带领的人民军队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步步为营、攻坚克难,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我国军队建设的发展和革命战争的历史都充分表明,蕴含丰富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我国军事建设发展领域的重要意义。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我军的立军之基、致胜之本,作为世界军事理论思想的瑰宝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当今世界,西方霸权主义盛行,国际力量对比旧的平衡被打破,在新的力量平衡构建过程中,大国关系走向出现了不确定性,加之疫情的影响以及非常态下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因此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对于加强我国现代化军队和国防建设,深化为人民服务的治军理念,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唯物辩证法在不同时期的运用入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整合,系统分析研究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以及结合中国具体革命实践提出的一系列唯物辩证的指导思想。此外,本文试图通过对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梳理,全面认识和掌握其核心内容,分析其内容中唯物辩证法的体现、剖析在革命实践中对该思想所涵盖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以及对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承扬,探索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承扬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实际情况继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从而增强了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理论指导的可行性。最后,根据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唯物辩证法运用的规律总结,针对当前国家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几点启示。在指导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蕴含丰富唯物辩证法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内涵,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吴亚鹏[9](2021)在《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进行革命斗争独特而显着的优势,而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是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最成熟的时期。党不仅带领延安时期的大学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新鲜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还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这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切合当时实际,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既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以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探讨延安时期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延安时期,党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办了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包括学员、公学和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高等院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培养优秀革命战士的使命,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宝库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征切合时代特点,在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整风运动的开展、统一战线的建设、七大的召开乃至新中国的建立都发挥了强大的基础性作用。探讨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包括延安时期、延安时期的大学以及延安时期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方面;其次,从国内外两个维度研究了该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探析该时期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是在革命实践中、党的思想路线形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此对延安时期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最后,文章第三部分对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进行了系统总结,分别对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政治原则学理原则、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一、将启发教学与榜样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时期教育方法的联系和规律,探究党在该时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面貌;最后,文章第四、五部分总结出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价值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乃至新中国的建立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代启示展现了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当今高校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吕增艳[10](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二、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2)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谣言及其治理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意义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研究的创新 |
2.研究的不足 |
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谣言及传播 |
(一)概念辨析 |
1.谣言、造谣、信谣、传谣、辟谣 |
2.造谣与辟谣的对立斗争 |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造谣主体及谣言内容 |
1.造谣的主体 |
2.谣言的内容 |
(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谣言的传播特点 |
1.传播内容具有典型的阶级代表性 |
2.传播过程具有广泛的现实转化性 |
3.传播主体具有特殊的官方合法性 |
(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谣言的传播形式 |
1.公开性与潜隐性共生 |
2.单一性与多元性相伴 |
3.公共性与排他性重叠 |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谣言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
(一)陕甘宁边区谣言带来的危害 |
1.破坏了革命活动的正义性 |
2.阻碍了根据地的巩固发展 |
3.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4.损害了共产党的国际形象 |
5.破坏反法西斯阵营的团结 |
(二)陕甘宁边区谣言产生的原因 |
1.反革命的政治利用 |
2.信息传播渠道受阻 |
3.民众需求难以满足 |
4.特殊的战事环境 |
5.落后的社会教育 |
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谣言的治理 |
(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
1.坚持实事求是地开展辟谣 |
2.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3.把握和及时调整宣传措施 |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谣言治理措施 |
1.巧借外力扩大对外宣传 |
2.形式多样贴近民众生活 |
3.特点鲜明凸显抗战需要 |
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谣言治理工作带来的经验及启示 |
(一)陕甘宁边区谣言的治理经验 |
1.舆论引导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 |
2.动员外围和中间力量拓宽传播渠道 |
3.发挥正面报道以提升党的抗战形象 |
(二)推进谣言治理工作新征程 |
1.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
2.坚持党的核心地位领导权 |
3.掌握社会舆论领导主动权 |
4.舆论宣传密切联系群众 |
5.舆论宣传理论联系实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 |
1.1.2 延安红色遗产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讲好“延安红色遗产”的故事所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关于红色遗产的研究 |
1.4.2 关于延安红色遗产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5.1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认知 |
1.5.2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延安红色文化历史脉络梳理 |
2.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西北革命根据地时期(1921 年 7 月-1935 年 9 月) |
2.1.1 陕西武装起义与西北工农革命军的创立 |
2.1.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 |
2.1.3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
2.2 延安时期(1935 年 10 月-1948 年 3 月) |
2.2.1 红军到达陕北至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5 年 10 月-1937 年 9 月) |
2.2.2 陕甘宁边区成立至抗日战争胜利(1937 年 9 月-1945 年 8 月) |
2.2.3 抗日战争胜利至中共中央离开陕北(1945 年 9 月-1948 年 3 月) |
2.3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 年 4 月-1949 年 10 月) |
2.4 本章小结 |
3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认知 |
3.1 不同角度论述比较 |
3.1.1 历史研究 |
3.1.2 党建研究 |
3.1.3 红色文化研究 |
3.2 价值认知角度确定 |
3.3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内涵 |
3.3.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
3.3.2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区” |
3.3.3 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
3.3.4 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
3.3.5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和“总后方” |
3.4 本章小结 |
4 延安红色遗产要素梳理 |
4.1 梳理范围 |
4.1.1 时间范围 |
4.1.2 空间范围 |
4.2 要素分类 |
4.2.1 红色遗产的一般分类 |
4.2.2 《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红色遗产分类 |
4.2.3 基于《保护规划》的延安红色遗产要素分类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 |
5.1 以价值主题为线索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方法 |
5.1.1 理论方法 |
5.1.2 体系构成 |
5.2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 |
5.2.1 “中国共产党‘奋斗期’”系列遗产 |
5.2.2 “新民主主义‘试验区’”系列遗产 |
5.2.3 “红军长征‘落脚点’”系列遗产 |
5.2.4 “抗日战争‘出发点’”系列遗产 |
5.2.5 “解放战争‘转折点’和‘总后方’”系列遗产 |
5.3 基于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的展示设想 |
5.3.1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 |
5.3.2 延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图录 |
附录2 表录 |
附录3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 |
致谢 |
(4)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条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党风建设与党的作风建设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建设的相关论述 |
(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建设的相关论述 |
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条件 |
(一)抗日战争时期复杂的革命形势的根本要求 |
(二)党同“左”、右倾错误思想斗争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历程及主要内容 |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历程 |
(一)1931 年-1935 年在理论宣传中进行作风建设的思想酝酿 |
(二)1935 年-1940 年在重要会议中引导作风建设的初步开展 |
(三)1941 年-1944 年在整风运动中掀起作风建设的发展高潮 |
(四)1944 年-1945 年在七大会议上进行作风建设的经验总结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
(二)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
(三)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四)以大生产运动和廉政建设整顿领导干部作风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 |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价值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 |
(二)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三)全面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
(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二)坚持实事求是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增强党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思想文化背景 |
(一)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和发展 |
(二)西方国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
(三)马克思对西方国家古典思想的批判性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和中国问题的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入及其思想文化背景 |
(三)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觉醒与文化抉择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初步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初步运用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 |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运用 |
二、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涌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二)社会主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三)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四)“科玄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五)戴季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六)国家主义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三、马克思主义对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回应与批判 |
(一)马克思主义对实用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
(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改良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
(三)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
(四)马克思主义对“科玄论战”的回应与批判 |
(五)马克思主义对戴季陶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
(六)马克思主义对国家主义派的回应与批判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系统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初步探索与理论的初步形成 |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提出 |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在党内的初步确立 |
二、社会思想流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 |
(一)“新生命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历史的认识 |
(二)“动力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 |
(三)“中国经济派”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认识 |
(四)“全盘西化派”对中国文化发展出路的认识 |
三、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对各种思想流派错误观点的理论批判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化革命运动的实践回应 |
(三)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
(一)新启蒙运动的兴起与“中国化”思潮的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的产生及其影响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与初步阐释 |
二、国民党的新专制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攻击 |
(一)国民党的新专制主义倾向及其思想文化宣传 |
(二)新专制主义对“三民主义”的篡改与重新阐释 |
(三)新专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责难和攻击 |
三、“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对“伪三民主义”实质的揭示 |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论证 |
(三)学术中国化运动开展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确立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的确立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共识在党内的形成 |
(二)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提出及其在党内的确立 |
二、中国各政治党派关于抗日建国主张的思想分歧 |
(一)国民党关于“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 |
(二)中间党派关于“中间路线”的建国主张 |
三、政治党派思想主张的破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
(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新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批判 |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党派的争取与“中间路线”的破产 |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系统提出与全面阐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历史必然性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现实重要性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时代发展性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复杂艰巨性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现实启示 |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准确把握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与思想实质 |
(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社会思潮斗争的原则和方法 |
(四)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的理论自觉和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和发展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 |
2.1.1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及中国先进文化思想 |
2.1.2 实践基础:毛泽东深入农村的调查研究 |
2.1.3 个人情怀: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情有独钟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的发展历程 |
2.2.1 萌芽阶段:建党至大革命时期 |
2.2.2 形成阶段:土地革命时期 |
2.2.3 成熟阶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
2.3 小结 |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的主要内容 |
3.1 科学认识农民的重要地位 |
3.1.1 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力量 |
3.1.2 农民是具有革命性的底层民众 |
3.1.3 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
3.2 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思想 |
3.2.1 组织起来的农民才有力量 |
3.2.2 把农民组织起来的具体形式 |
3.2.3 组织农民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斗争 |
3.3 唤起农民的革命意识 |
3.3.1 解决土地问题 |
3.3.2 维护农民利益 |
3.3.3 组织调动农民 |
3.4 教育农民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 |
3.4.1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
3.4.2 农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
3.4.3 农民教育的主要方法 |
3.5 小结 |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的意义和启示 |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的历史意义 |
4.1.1 指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
4.1.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的现实启示 |
4.2.1 重视农民问题,发挥农民作用 |
4.2.2 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
4.2.3 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
4.2.4 开展调查研究,克服官僚主义 |
4.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延安时期 |
二、对外交往 |
三、战略 |
四、对外交往战略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硏究方法 |
第五节 重难点与创新点、不足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缘起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 |
二、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 |
三、抗日建国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和文化渊源 |
一、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外交思想 |
二、文化渊源——近代西方与中国传统外交思想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与共产国际的交往 |
二、与苏联的交往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原则与战略方针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 |
一、争取外援,为抗战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 |
二、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原则 |
一、独立自主 |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 |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 |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 |
二、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方针 |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实践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原则的践行 |
一、独立自主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方针的实践 |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的实践 |
二、突破“中间地带”的革命实践 |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的实践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 |
一、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二、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
三、扩大了国际影响,树立了党的正面形象 |
四、确立了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构架 |
五、提出了对外经济交往思想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二、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 |
三、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 |
四、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 |
二、重视开展民间外交 |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 |
2.1 遵义会议前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 |
2.1.1 立足中国国情领导农民战争 |
2.1.2 开展游击战中的“十六字”诀 |
2.1.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2.2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 |
2.2.1 “走”和“打”的辩证关系 |
2.2.2 选准目标打歼灭战 |
2.2.3 “四渡赤水”中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
2.2.4 《矛盾论》的唯物辩证法思想透视 |
2.3 本章小结 |
3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 |
3.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唯物辩证法运用 |
3.1.1 科学把握主要矛盾的变化 |
3.1.2 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
3.1.3 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
3.2 《论持久战》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
3.2.1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抗日战争 |
3.2.2 尊重战争规律,发挥军民抗日主观能动性 |
3.2.3 内线持久与外线速决 |
3.3 本章小结 |
4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 |
4.1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 |
4.1.1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
4.1.2 客观把握解放战争规律 |
4.1.3 灵活运用正确战略战术 |
4.2 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 |
4.2.1 抗美援朝战争中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
4.2.2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哲学透视 |
4.3 本章小结 |
5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的价值 |
5.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的理论价值 |
5.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
5.1.2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内容 |
5.1.3 完善了军事思想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结合 |
5.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的实践价值 |
5.2.1 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
5.2.2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 |
5.2.3 明确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延安时期大学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延安时期 |
2.1.2 延安时期的大学 |
2.1.3 延安时期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 |
2.2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背景 |
2.2.1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背景 |
2.2.2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内背景 |
3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征 |
3.1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3.1.2 政策教育 |
3.1.3 时势教育 |
3.1.4 劳动教育 |
3.1.5 理想信念教育 |
3.2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3.2.1 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 |
3.2.2 政治原则和学理原则结合的方法 |
3.2.3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方法 |
3.2.4 启发式教学与榜样示范法相结合的方法 |
3.3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3.3.1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科学性 |
3.3.2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践性 |
3.3.3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创新性 |
3.3.4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民主性 |
4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价值 |
4.1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了延安精神 |
4.1.1 以坚定的政治方向为灵魂 |
4.1.2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重要内容 |
4.1.3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
4.1.4 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创业精神 |
4.2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人才 |
4.2.1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大批政治人才 |
4.2.2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
4.2.3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 |
4.3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延安整风的作用 |
4.3.1 端正学风 |
4.3.2 净化党风 |
4.3.3 改变文风 |
4.4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
4.4.1 文化侵略腐蚀人民思想 |
4.4.2 提升人民对思想文化的鉴别力 |
5 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
5.1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5.1.1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 |
5.1.2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
5.2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2.2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2.3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3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加强对高校师生的培养教育 |
5.3.1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
5.3.2 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 |
5.4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 |
5.4.1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5.4.2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
5.5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 |
5.5.1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5.5.2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与中国革命文化相结合 |
5.5.3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理论背景 |
(二)实践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领域新 |
(二)研究思路新 |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二)主观条件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党建思想研究[D]. 宗茗. 沈阳理工大学, 2021
- [2]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谣言及其治理研究(1937-1945)[D]. 张亚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D]. 田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研究[D]. 法明云.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5]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D]. 孔晓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观研究[D]. 鞠杨秀.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D]. 王欢. 西北大学, 2021(10)
-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唯物辩证法运用研究[D]. 付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9]延安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研究[D]. 吴亚鹏.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10]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