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省区大开发中的十大战略工程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省区论文,大开发论文,战略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4307(2000)04-0017-04
1.建好思想库和人才工程。思想库和人才工程,是开发大西北的核心战略工程,开发大西北,要充分体现出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否则开发大西北就会失去真正的战略意义
西北五省区在大开发战略中,思想库的建设要依托中国科学思想库而建立,应该是中国科学思想库的一个分支。大西北思想库,要建成最有影响的大西北宏观决策咨询系统,在21世纪发展中,大西北有许许多多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需要科技界、思想理论界、政府智囊团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因此西北五省区应建立起各自的思想库,整个大西北地区应由党中央、国务院出面协调,西北五省区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理论界和智囊团应通力合作,建好大西北的科学思想库,以便更好地为21世纪大西北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服务。与此同时,要突出抓好跨世纪人才工程建设。
(1)抓好各行业各领域科技创新高级人才队伍建设, 建好梯队,后继有人。要把重大的科技项目的立项与高精尖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要造就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培养出既能适应大西北开发建设又能追赶西方发达国家高科技发展的技术创新人才。要选好苗子,工作上压项目。但主要是激励他们自己发展新思维,提出新观点,研究出高精尖成果。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高精尖人才,是21世纪开发大西北辉煌的希望。要制定出近、中、远期战略,全力以赴,做好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2)抓好大西北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管理落后是制约大西北经济高效发展的负面因素之一。要改变现状,创新管理,就要抓紧造就一批批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大西北的管理人才。首先要在各行各业第一线选拔培育;其次要选送好苗子,到相关的大专院校进修深造,做到知识不断更新;再次,西北五省区要统一部署,分期分批选送有希望的各类管理型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到世界500家大企业去锻炼; 要真正培养出中国西北五省区名牌企业家队伍;要不断从大专院校和留学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到实际部门的各个不同岗位上去锻炼。采取多种途径,加快西北地区管理人才的快速成长,以适应21世纪新兴事业的管理。(3)造就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知识型农民队伍。 实施西部大开发,农业如何高产、高效、优质地发展,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课题。但是农业第一线人才更加缺乏,大西北的农业劳动力资源虽然富余,但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严重缺乏。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接受科学技术的能力也不高。西北地区农民综合素质低,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千方百计克服条件差、困难大的矛盾,认真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五省区农村成人技术教育,强化适应技术培训。其次,有关农业大专院校,应面向农村的发展,招收青年农民科技班等,扩大培训面,加大力度培训。要提高西北地区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从而真正造就出一支知识型的农民队伍。
2.建好生态农业系统工程,要确实抓好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建设,不断推动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广大西北地区生态问题突出,对全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制约很大,生态环境问题与农业的发展更加密切,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对策,建设好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农业系统工程。
(1)从跨世纪农业的战略目标出发, 不断深化对广大西北地区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首先要解决好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各级领导的头脑中树立起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经济观念,只有各级领导思想上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明确了,才能更好地增强抓好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杜绝急功近利的行为。因为生态农业建设不只是一项涉及整个广大西北农村工作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还涉及众多产业、计划、环保、科研、教育等许多管理和职能部门,只有各级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生态农业的发展才有组织保证。要采取多种有效的培训形式,对县、乡、村干部和全体农民进行生态农业知识培训,为在21世纪更好地建设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奠定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生态农业理论、知识和典型经验开展广泛宣传,在西北五省区广大干部农民群众及社会各界成员中灌输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忧患意识,进而把生态农业建设变成全区上下的实际行动。(2 )科学规划,构建好全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框架体系。科学规划是搞好生态农业的重要基础工作。西北地区生态农业系统工程的构建,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划分成干旱区、沿河地区、高寒阴湿地区、风沙地区、牧区,分片治理为宜。根据地域特点,资源及其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扬特色,健康发展。具体要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农田生态建设,农林结合生态建设,农渔结合生态建设,农牧结合生态建设,农业物质循环利用建设,农业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生态建设,庭院经济生态建设,村镇生态建设,农科教一体化建设等。(3 )以点带面,幅射全区,不断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4)走养殖、沼气、 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道路。西北地区在50年代、70年代均办过沼气,但却由于技术不过关而夭折。目前极个别乡亦在办沼气,但由于规模太小,不能大面积地发挥生态效益。根据目前农村生产情况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走这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关键要加强技术指导,逐步推广,逐步形成气候。(5)加强技术指导, 用科技推动生态农业发展。(6)做好生态农业建设的管理工作。(7)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质量。(8)建立社会、 经济和环境三位一体的生态效益体制。用体制和制度约束,加速生态农业建设的进程。(9 )抓好水源涵养林建设,这是抓好大西北生态农业的关键。主要要抓好祁连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等山脉的涵养林建设。(10)抓好草原生态建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但退化十分严重,抓好草原生态建设,对大西北的生态农业建设至关重要,可以起到十分坚固的屏障的作用。
3.建好水利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西北五省区针对干旱缺水、交通不便等实际问题,狠抓了水利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水利和交通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甚至在80年代兴修的许多公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即使是在90年代兴建的有些工程本来也就是豆腐渣工程。同时由于人口的剧增,交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由于工农业生产用水量的日益增多,导致大西北的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严重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及21世纪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迫切要求西北人民认真抓好交通和水利工程建设。(1)大力抓好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自西部大开发一开始,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把这一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去抓。西北五省区可以说采取多种途径,加大了对公路、铁路、机场等建设的力度。但最关键的是要有长远目标,对于公路、铁路、机场等的规划、要有半个甚至一个世纪不落后、高质量的战略眼光和目标行动。所以西北五省区的各种交通基础设计建设,要从当前着手,更要立足长远。只有这样,西北五省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保证质量,才能有先进性,才能适应21世纪新经济发展的要求。(2)大力抓好一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对原有水利基础设施要加速修复,对主干支渠道要加固衬砌,或扩展,使其发挥最大作用。要加快在建水利工程的速度。具体做到资金、技术、物资、人才、管理五到位,尽快完成。要抓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有关专家提议,提高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上游江河水位,用开黄大型隧洞等措施,引江河水倒灌进入黄河上游,大量增加黄河上游的水量,引水进入西北,提供可靠的水源和充足的水量。修建一条东西向运河接连长江五大支流,以我国西高东低地形特征解决北高南低的差异。然后在四川省黑水县境内,巴颜喀拉山东端与邛崃山的鹧鸪岭结合部位,开凿出5000—6000米的干流隧道,通过川西北草原南端的黄河支流黑白水,引水进入黄河。据测算这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功后,可获得至少1200亿立方米的引水量,获得2000余米的能源利用落差,得到4000亿度以上的水力发电量。在黄河上游龙羊峡和刘家峡之间选择合适地点,建立西北水利枢纽工程,使江河之水倒灌流经青海和甘肃两省的大通河。在提高大通河水位,开挖大通河上游河道,使其源头附近和邻近的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北大河水系、疏勒河水系上游接通,实现其江河自流而入。建好这些新的水利工程后,在不改变原有灌溉系统的情况下,可利用西北地区原有的内陆河流,改造和扩建水利设施,进一步引南水北调的长江黄河之水进入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区或部分地区。这是我国和西北地区解决工农业用水的大型调水战略方案。如果这一方案能够落到实处,对于在21世纪重新最大规模、更深层次开发大西北的战略目标就会变成现实。
4.建好国土整治系统工程
国土整治本来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广大西北地区的国土整治更有难度,难度就在于荒漠化的治理上,荒漠化是西北五省区国土整治的难点和关键,又是大西北开发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难点问题之一。虽然1994年我国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防治公约的目的是为防止干旱土地退化和沙化,改善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但是在参加我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执行国家防治荒漠化行动方案的国际合作中,外方专家和部分中方专家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防护、轻开发治理的倾向,同时在界定荒漠化土地的防治范围上,公约把极干旱区排除在外,这样大西北和内蒙的极干旱地区就排除在外了。另外由于国力不支,在当前不可能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在荒漠化最严重的广大西北和内蒙地区,对于荒漠化的治理远远落后于荒漠化的进攻速度,所以对于荒漠化的治理与大量土地的荒漠化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特别是在荒漠化的治理中,水资源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资源,所以要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整个广大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在西北五省区大开发的进程中,要采取水、田、林、草配套及其全方位开发与治理的方法,确实把大西北荒漠化治理列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去治理,才有希望成功。总之,要在西北开发建设中通过新建大型水利工程,大力加强种草种树等对策措施,才能彻底解决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因为随着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成和使用,广大西北地区的水面和植被扩大后,就可以逐步形成良好的降水量和地面水及其地下水正常的内陆循环,保土、蓄水的能力增加,达到水量的逐步平衡,从而使广大西北地区形成新的动植物分布和良性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使整个大西北地区荒漠化得到根本改变。与此同时,在荒漠化治理中,要把中低产田的改造结合起来。在国土整治中要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办法,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开发宜林、宜荒地,加快治理的步伐,真正再造出大西北的秀美山川。
5.建好节水农业系统工程
节水农业系统工程,虽然是水利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有其独立的特点,可以自成体系。节水农业系统工程,是西北五省区大开发中的又一战略系统工程。前文论及的新的大型水利工程,就相对的时间而言,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节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在西北大开发进程中和目前的初始阶段,更要抓好节水农业工程建设。节水农业工程,设备造价高,首先应拓宽投资渠道,抓好投资和技术以及一切配套措施的落实。以往我们在节水农业中,往往许多都是半途而废,结果是浪费、损失严重,所以这次在西北大开发中的节水农业,要借鉴以色列等国家的节水农业的成功经验,确实做到一次性成功,真正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要采取滴灌等节水措施,滴水灌溉在西北节水农业中潜力很大。在这方面,甘肃的亚盛集团已经取得了经验,该集团2 万亩滴灌搞起来之后,节水达到75%,产量增加了13%,用电量节约了2%, 化肥节约了27%,人力节省了4倍,耕地节省了8%。这一地处河西走廊的典型,为我们在西北大开发进程中的节水工程,提供了成功的实践依据和经验。
6.建好生物技术工程
生物技术工程,既是西北五省区大开发的奠基工程,又是开发的辉煌前景工程,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广大西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生物技术又是21世纪发展的重要和核心技术,因此,建立生物技术工程,其发展前景应该对再造一个新的大西北都是十分乐观的。
7.建好中草药开发工程
大西北的中草药,品种繁多,原材料丰富,质量上乘,并且好些中草药十分珍贵,已开发出的产品质量普遍好,已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和前景。应通过中草药开发工程的建设,生产出高质量的中成药,实施好品牌战略,打开前所未有的国际市场。大西北中草药开发系统工程一旦建设成功,在以后,西北五省区的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将来自中草药产品的出口创汇上。应该是一系列了不起的名牌战略产品。不过至目前,国际市场上中草药竞争亦相当激烈,主要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在中草药的技术含量,国际市场占有份额等方面都超过我国。号称中草药强国和大国的中国,西北五省区又是我国中草药的集盛地区,但事实上已经落后了,我们一定要抓住加入WTO 的机遇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空间,发扬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方面的成功经验,力争大规模地占领国际市场,重新开创出我国和西北五省区中草药发展的新局面。
8.建好新材料技术工程
新材料产业,正在有力地推动着世界新的产业革命。新材料技术,理应包括无污染的环境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西北五省区在大开发战略中,要采取多种途径,选定重点目标,组织多学科力量联合设计,指定有关企业重点开发,或联合力量,组建企业集团进行开发。应把新材料及新材料技术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品,进行开发,下大决心创造出名优特产品,力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自己的份额。
9.建起信息产业系统工程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信息革命。其区别于以往信息革命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并且半导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压缩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五大核心技术。加之,现代生物技术、纳米制造技术、克隆技术、能源技术等革命性的进展,正在使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并且开始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因此说,信息化的浪潮滚滚而来,遍及全球,正以巨大的历史涌动力量改善人类社会。但是西北的信息化产业,严格地讲,十分薄弱,要追赶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而不致于掉队,必须以全新的追求、全新的起点、突破和超越的勇气,建设好大西北的信息化产业工程。
10.建好旅游系列开发工程
旅游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时尚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旅游业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业是西部大开发之中的重点项目工程,并且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此,西北五省区必须建设好旅游业的系列开发工程。(1 )抓好沙产业开发工程。大西北沙漠资源十分丰富,要充分利用。主要要做做好沙漠种植业、养殖业,同时要做好沙产业的独特加工。要利用沙漠资源,开展沙浴等治病项目,千方百计,全方位开发好沙产业。(2 )建好沙漠都城;(3)开展观望沙漠海市蜃楼的旅游。(4)开展雪原、高山、冰川旅游。(5)开展探险、狩猎等旅游。(6)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旅游。(7)开展好以敦煌佛学为重点的人文景观旅游。(8)开展好西北边陲、古战场、长城等方面的开发旅游。(9)开展好田园风光、 草原景观的旅游。
[收稿日期]200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