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共同责任论文_车颖华,,杨芬 通讯作者

承担共同责任论文_车颖华,,杨芬 通讯作者

车颖华 杨芬 通讯作者

(云南省急救中心;云南昆明650106)

摘要: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倡导树立科学健康观,促进健康水平,营造健康文化,对于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扩大医疗服务范围的有利措施,是全社会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省急救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经验。以期能为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公民健康;实践;体会

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医疗机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必须向多层次功能、专业化发展。近几年来,云南省急救中心此项工作的开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从零星工作到系统工作的稳步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管理规范、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更加广泛的格局,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逐步完善管理体系,是做好

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中心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医教科、急救科、培训部、党办、工会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工作制度、职责、工作计划,并将此项内容纳入每年度责任目标考核;每年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2次,根据中心实际情况研究布署实施计划;定期、不定期收集整理相关科室健康教育活动资料;多次积极配合上级领导的专项检查,按要求及时上报有关资料;所做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及完整性得到逐步提高。

(二)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找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切入点

急救、急诊是现代临床医学中进展很快的专业学科,同时又是一个涉及社会面很广的医学特殊领域。因此,为了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转化,多年来,中心积极组织省内、外及本单位专家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学术活动,更新专业技术人员健康意识、医学理论知识、救治理念,提升急救技能,同时,中心还多次举办全省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班,举办全国、全省急救技能大赛,学员来自全省各地州市及县级医疗单位。培训及大赛结束后,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既提升全省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又对云南省急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关爱女性健康,传播健康理念,提高职业女性健康素养

多年来,中心积极开展“关爱女性健康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次邀请专家为职业女性做演讲,分别从职业女性着装,美容化妆,女性生理、心理健康,妇科癌症早期发现等方面进行专业讲解,传播健康理念和健康、长寿等知识,使女职工能够用知识、智慧维系和提升自己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水平。同时,每年利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组织女职工外出郊游、拓展训练,开展慢跑、健身、乒乓球、羽毛球等健身活动等,有针对性的营造健康环境,丰富女职工的业余生活,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激发女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工作状态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四)采取多种培训和宣传形式,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针对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及能力薄弱的状况,多年来中心与30余个企、事业单位合作,并走进社区、校园,广泛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培训。自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心共举办288期培训班,学员总数达16493人次。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工种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安排不同的培训日程和内容,教授学员易掌握、适用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术,创伤急救基本技术,电击伤、溺水、烧伤等救治方法。通过培训学习,学员的急救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深刻体会到急救对于自己、对于社会的意义,发表了许多来自内心的感想,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急救,人人救我,我救人人!纷纷表示关爱生命,关注健康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有危急情况发生时,一定要扮演好第一目击者的角色全力奉献爱心,挽救他人的生命。

为了更好地辅导公众现场自救互救基本技能的学习,提高培训质量,中心还编写了《现场自救互救基本教程》,于2014年4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本单位教学人员培训公众的主要教材之一。

(五) 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方式的宣传,全面提升“120”电话的知晓率

近十年来,中心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利用“120”宣传日制作专题宣传片等方式,大力宣传“120”急救的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收费标准及“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并通过中心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全面提升“120”电话在昆明市民的知晓率和公民的急救意识。中心日常急救、长途转送、大型活动服务保障等各项业务量骤增,为守护春城市民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 拓展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多年来,中心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肿瘤防治宣传周”、“艾滋病宣传日”、“高血压日”等,在碧鸡广场、金马广场等人员活动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立展台,开展急救知识宣传、心肺复苏术操作训练、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为了使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取得良好效果,中心还精心制作了“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气道哽塞的急救”、“头部外伤的包扎”等10余个宣传展版,发放《地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艾滋病咨询与检测》《高血压病的防治》等宣传画册近3000份,普及推广健康知识。

自2008年开始,中心坚持每年出6期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涵盖心脑血管病、癌症、肺结核、肝炎、中东呼吸征等疾病防治知识、保健知识及妇科小知识、常见用药误区等。通过宣传学习,使职工改变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形为习惯、掌握疾病的救治方法,对促进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自2013年初开始,健康教育宣传的工作局面进一步拓宽,利用中心网站的版块图文并茂积极宣传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内容逐月更新,包括《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预防》、《谨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公众高温中署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等。

(七)积极开展控烟教育

中心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制定有关禁烟制度,设立禁烟监督岗,配有控烟检查员,专门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人员流动大的公共场所设有醒目的禁烟标志,强调戒烟的好处和青少年吸烟的危害,使中心职工吸烟人数或吸烟量有所下降。

(八)加强人才培养及资质认证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社会动员、倡导、传播与教育、计划设计、实施、监督与评价等基本技能,但目前我们还缺少健康教育资格认证机构。通过认证的健康教育工作者才能向公众和健康教育专业领域提供服务,以促进健康教育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卫东,赵玉琳.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做法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

[2] 陈宇婍,庄润森等.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2010,14(7)

[3] 王静.昆山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探索与思考.医学创新研究,2008,5(23)

论文作者:车颖华,,杨芬 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承担共同责任论文_车颖华,,杨芬 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