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控制电网运行状态,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工作中,主要依托的技术类型和工作方法就是应用合理的调度技术,按照科学调度方法,对电力资源配置和整个电力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调度,以达到整个电网系统在一种运行状态稳定、运行效率最优的效果下完成电力资源供应的任务。由于电力资源供应和调度工作的特殊性,其具体工作的开展中必然会面临一些安全风险,及时规避风险,做好防护应对,是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护应对措施
引言
在电网系统的运行中,科学合理的调度可以保证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电力调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影响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然后根据风险特点采用合理的措施,对风险予以控制,避免因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造成的严重后果,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电力调度运行中调度安全风险分类
1.1电力调度安全风险
在电力调度过程中,部分电力设计工作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导致电力调度工作的规范性较差。工作人员对电力调度工作的忽视也是影响电力调度质量的重要因素,忽视行为导致电网调控的相关工作无法持续进行,甚至会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另外,电力调度工作环境也是影响调度质量的主要因素,现阶段的电力调度环境存在一定局限性,降低了电力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导致其不能被应用在电力调度工作中,造成了检测数据资源的浪费。
1.2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存在的风险
电力调度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风险是不容小觑的。电力调度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电力调度有很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引起相应的故障甚至安全事故。管理不善导致的电力调度运行风险主要表现在:首先,为了实现更加有效的电力调度,相关部门引进了新型设备,然而能够熟练操作并熟悉内部原理的人才却相对匮乏,一旦电力调度运行中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引发事故风险;其次电力调度运行操作很多环节都是重复的简单劳动,会引发操作人员的经验主义和思想上的松懈,导致失误;再次,值班人员对于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系统产生的数据记录错误或者交接班的时候交接出现纰漏,而且电力调度运行过程都需要工作人员现场操作,无法远程遥控,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时间的延迟性等都会引起电力调度运行的事故风险;还有,很多管理人员对电力调度运行操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于管理制度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知道,而且缺乏实践,这些都成了电力调度正常运行的安全隐患;最后,电力调度运行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技术不过关,相关调研人员没有对不同地域群众的实际供电需求进行定期和真实的调查研究,再加上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欠缺和对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等都对电力调度运行过程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2电力调度风险控制措施
2.1提升人员素质水平
针对上述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问题,首先应从要素管理理论出发,将人的因素视为电力调度运行的第一影响要素,提高对人员管理的重视。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为满足电网运行及电能质量供应要求,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不断引进新的设备技术手段。应积极组织电力调度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帮助调度人员快速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方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同时应加强电力调度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培养,坚持科学的调度管理方法,以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制度为依据,规范化的开展各项工作。在交接班过程中,做好各项工作交接活动,特别是对于未排除的故障问题,必须做好交接和记录。通过提高电力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端正其工作态度,为电力调度运行安全性提供保障。例如,某电力企业为了提升员工对调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调度设备的操作水平,举办了电力调度知识竞赛和电力调度操作竞赛,并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以及1000元、800元和500元不等的物质奖励,有效激励了调度人员学习电镀理论知识的热情,使其能够在业余时间加强对电力调度设备操作技能的训练,有效提升电力调度的效率。
2.2加强设备运维管理
在设备运维管理方面,应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系统化管理流程,实现对设备质量及运行状态的有效掌控。应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延伸,从设备采购环节开始,就落实设备管理要求。市场上的同类电力设备型号众多,功能性能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将设备购置标准精确到型号、规格、功率、性能等各项指标,选择优质设备,避免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问题。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设备运行监管,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物联网和通信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运行状况,安排检修和保养工作,恢复设备正常运行。此外,还要做好设备运维管理记录,确保管理流程的可追溯性。
2.3健全风险防控制度
规范化的电力调度运行流程需要严谨的制度体系提供保障。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制度不仅是开展各项调度管理工作的依据,而且对调度人员具有约束作用。通过在制度中明确责任分配情况、风险控制方法,可以确保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有序开展。针对以往存在的制度更新落后的问题,应定期开展实际工作调研活动,根据工作环境、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及时更新相应的制度内容,确保责任划分清晰、风险防控措施有效。同时应提升制度执行力,落实绩效考核及问责制度,切实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创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
2.4全面掌握先进技术
这里所指的先进技术,重点针对自动化技术而言。从原理上分析,要想利用好一种先进的技术类型,就应当首先对其应用的原理进行全面掌握。作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来说,应当首先对自动化系统和技术的应用原理以及应用方法在理论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对这种系统和设备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所能达到的应用效果进行实地的观察和了解,一方面通过技术应用效率的提升,达到提高电力运行调度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提高系统技术应用的科学性,避免风险发生。
2.5合理处理故障技术
对于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开展而言,问题和故障的发生是具有一定的相对频率的。因此,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维修保养的人员,应当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掌握相应故障的科学处理方案,以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完成对故障的处理,从而快速排除因为故障本身的原因导致的电力调度网络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2.6加强管理避免风险
除了实际参与工作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外,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工作实施管理的部门和人员同样承担着减低风险的责任。具体的工作方法是:利用制度和规范,对具体的调度操作和风险预防环节的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对相关工作开展的方法和流程进行详细规定。另外,针对具体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可以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要求对其及时的纠正和惩罚,促进其对个人的工作开展引起重视,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最终为工作人员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指导和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网系统运行中,电力调度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工作,在电力调度运行中,要根据识别的风险因素合理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从电力管理制度、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几方面加以改进,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峰.简析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7,15(17):23-24.
[2]林冰冰.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6):169.
[3]王勇.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131.
[4]葛惠敏.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电子制作,2013(14):236.
论文作者:骆国铭,陈晓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风险论文; 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