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黄芬芬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527200

【摘 要】目的 对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治疗的儿科患儿140例的临床资料,将在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对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 通过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所有患儿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儿及家长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 护理安全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基础以及保证,但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影响安全的因素,应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以及解决措施,这样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加高效和优质的护理环境,促进了患儿的更好治疗和康复。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解决措施;护理人员因素;患儿及家长因素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实施护理服务的整体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律以及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生理、心理以及机体结构上的障碍、缺陷以及损害甚至是死亡。儿科的护理对象相对较为特殊,其心理、生理以及行为发育均不完善,医护人员很难了解患儿的实际病情,同时,患儿的操作配合度也较差,健康教育无法落实到位,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因此,分析儿科护理安全因素以及针对性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1-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治疗的儿科患儿140例的临床资料,对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取得了理想效果,实验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治疗的儿科患儿1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儿有80例,女性患儿有60例,年龄最大的有13岁,年龄最小的有1岁,平均年龄为(8.2±1.4)岁,所有患儿均有家属陪同,且均为常见疾病,无特异性疾病。护理人员为我院儿科护士,共有20名,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7±2.9)岁,学历为中专的有10名、大专的有7名,本科的有3名。

1.2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中140例患儿均给予常规儿科护理服务,在护理的过程中进行追踪调查,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记录,最后进行汇总和分析,明确儿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和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

2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儿140例,其中出现不安全事件的有26例,其影响因素分析详见表1。

2.1护理人员因素

2.1.1护患沟通因素:儿科患者的年龄比较小,表达的能力有限,护理人员在与其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无效沟通所占的概率较高,而部分护理人员的沟通态度淡漠,不能取得患儿与家长的配合,沟通不到位不及时,这样的护患沟通现状增加了护理不安全因素出现的可能。

2.1.2护理人员技术因素:儿科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且工作量和压力均较大,因此,儿科护理人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技术操作水平。而目前很多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技术操作不够熟练,这样的护理现状非常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的出现。

2.1.3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大部分儿科护理人员均缺少法律知识,自我保护的意识相对较差,在工作期间容易分心,对工作中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失误认识严重不足,护理文书与记录的书写也存在诸多隐患,导致了各种护理问题和纠纷的出现。

2.1.4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儿科患者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其工作较为复杂且相对于集中,护理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导致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繁重的护理工作中,精神高度紧张且工作量大,这样的护理人员配置和工作规划现状容易引起各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出现。

2.2患儿及患儿家长因素:儿科中很多家长并不懂得医学知识,且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缺少足够的信任,通过网络等查询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可能会干扰诊疗。同时,患儿在接受护理和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哭闹的情况,让家长产生负性情绪,给护理人员造成心理负担。

2.3其他因素:医院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不足,对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发现问题时处理不当,导致护理质量下降以及一系列护理问题的出现。

3护理安全对策

3.1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参加护理技巧的培训,让护理人员掌握足够的护理沟通方法,并与患儿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缩短患儿和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的帮助和体贴患儿和家长,重视每一个沟通细节,注意患儿和家长的反馈。

3.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医院应该定时的为儿科护理人员提供切合临床护理操作需要的业务培训,让护理人员更加全面的掌握护理的方法与技巧,保证护理人员对护理规章制度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提高其责任意识,同时,做好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各种制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与业务水平。

3.3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医院应该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做好岗位责任心的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和掌握“慎独精神”的重要性,让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自己,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消除外界带来的不安全隐患,维持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行,同时,定期开设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培训班,有效的利用法律来维护他人和自身的权益[3-4]。

3.4完善护理人员配置:儿科应该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合理的安排护理工作人员,对工作量进行科学的调配,应该在治疗高峰期动态、弹性的安排工作人员和排班,必要时可以进行分组工作,避免护理人员出现疲劳感引起不安全事故。并且,在节假日为患儿提供细致的护理与病情观察,避免护理人员警惕性降低以及思想放松情况的出现,加强护理管理工作。

3.5减少患儿及家属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患儿及其家属所造成的护理不安全事件是不可控制的,只有在临床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尽量的避免,每月应该开展由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患儿及家属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了解患儿或者家属对病区以及医院工作的意见,及时的改善,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护理投诉的出现。

4结束语

护理安全是衡量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儿科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对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将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改革护理服务的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语言沟通技巧,完善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技能,保证其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实施护理工作,从而提高儿科护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避免各种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5]。通过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所有患儿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儿及家长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综上所诉,护理安全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基础以及保证,但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影响安全的因素,应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以及解决措施,这样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加高效和优质的护理环境,促进了患儿的更好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1]邵瑞娜.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260-261

[2]陈晓理,吴伟宏,王爽.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02):237-238

[3]杨丽华.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03):215-215

[4]姜萍.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08(16):68-69

[5]李爱芳,李敏,王秀琴.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影响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2016,29(28):203-204

论文作者:黄芬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黄芬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