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曼莉
湖南城市学院 城市管理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作为建筑工程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的控制日益成为建筑业密切关注的话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并实施有效控制将成为建筑业最为重视的环节之一。因此,探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合理控制;动态管理
1.工程造价控制的原理
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指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
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要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必须做到以下两方面:
首先,设置好各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各目标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使其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组成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系统。这就要求目标设置时既要体现先进性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行性,过低或过高的目标都会使工程造价控制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在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必须重点突出。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立足于事前控制,即主动控制,也就是说,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和施工,更要主动地编制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
2.建设项目各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1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投资决策阶段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的影响重大,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80%~90%[1]。因此,正确的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在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内容,一是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投资者是否有足够的财务能力支付项目建设费用,人力、设备是否能达到设计中的要求;二是合理选择项目建设地点,便于快速回收资金,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三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制定投资计划、控制投资的有效工具,又是筹集建设资金、加强成本控制和评价投资效益的依据。这就要求建设单位编制的投资估算力求准确,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2.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合理的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有资料分析表明,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1]。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工程的设备、材质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工程量应以可行性研究阶段审定的设计工程量和设备、材质标准为依据,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易确定的某些工程量,可参照设计和通用设计或类似已建工程的实物工程量确定。在初步设计限额中,各专业设计人员要增强工程造价意识,在保证使用功能的条件下,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和控制工程量进行设计,力求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内。
2.3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获得竞争性投标报价、有效评价最合理报价、签订合同预先控制造价变更。确定合理的合同价和签订严密的工程合同,使合同价得以稳妥实现是招投标阶段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招投标阶段,招标文件作为整个招投标阶段乃至工程项目实施全工程的纲领性文件,是造价控制的关键。而作为招标文件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量清单,又是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编制标底的依据,也是投标报价的依据,更是竣工结算的依据。因此,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应重点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是否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每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表述是否准确完整,取费标准是否合理,编制说明是否完善,有无多算、少算或漏项的子目,暂定项目是否合理[2]。总之,在具体审查投标单位报价时,要对工程总价、各个项目单价组成的要素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测算,最终选择最优报价的中标单位。
2.4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从而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施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外,应重点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变更设计,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结构上有影响项目进行下去的情况。对于发生的设计变更,要认真处理。凡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甲方现场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为有效。同时,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及时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造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确定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标,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
2.5 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竣工结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工程结算时应坚持以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为依据,按照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的约定,根据竣工图结合隐蔽签证、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计算,审查是否按图纸及合同规定全部完成工作,认真核实每一项工程变更是否真正实施,该增的增,该减的减,实事求是。实行工程结算复审制度和工程尾款会签制度,确保工程结算质量。在实际情况中,工程的完结并不意味着造价管理的工作也要随之结束。工程企业应该对工程中所使用的所有费用进行准确的核实和计算,同时结合之前所制定好的造价设计方案来对自己的核算结果进行校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应该确保每一笔费用都可以有迹象可循,有实证可查,并同时将完善且详细的核实资料进行妥善的保存,继而为企业的后续工程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3]。
3.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必须更新观念,将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上来,尤其是设计阶段,同时严格控制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三超”现象,使工程造价的确定与审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浅议工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11(2)
[2]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江西建材,2015(11)
[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有效控制[J],江西建材,2015(6)
论文作者:赵曼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量论文; 有效控制论文; 限额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