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在治疗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时,使用腹腔引流管的具体效果与价值。方法:在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病患中,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符合样本要求的80例病患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将样本以每组40人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对比组在治疗阑尾炎时采用传统方式,研究组结合使用传统方式与腹腔引流管,对两种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发现,研究组的手术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所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比对比组所用时间短,而且两组结果的比较差异非常大(P<0.05)。研究组在手术后出现不良症状的病人有3人,发生不良症状的比率为7.5%,而对比组有8人,比率为2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治疗中,增加腹腔引流管,可以明显缩短手术与恢复时间,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对病人的恢复与治愈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引流管;阑尾炎;临床应用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042-01
阑尾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急性外科疾病,近十几年该病的发病几率不断增高,在发病时非常疼痛,对病人造成的危害很大。病人在发病时,右下腹或阑尾点会发生严重的疼痛情况,疼痛表现常见的有反跳痛、压痛等。目前,该疾病需要尽快采取手术或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引发其他严重疾病。但是,在手术治疗时,会造成很大的切口,也可能引发各种不良症状,对病人的恢复造成影响。为了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引入了腹腔引流管,提高该治疗方式的效果,减少病人的痛苦。腹腔引流管可以降低手术过程中病人腹腔内的积液,也能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对提高病人的术后恢复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病患中,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符合样本要求的80例病患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将样本以每组40人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这80例病患中有男性47人,女性33人,病患的年龄在38-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1.6)岁。所有病人在入院时都有右下腹疼痛的表现,部分病患有转移性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等症状出现。两组病人的发病时间、来院治疗时间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病人的基本资料也没有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病人入院后需要首先安排检查,通过各种检查工作确定病人的发病原因,主要检查的内容有血常规、B超等。在确定病因后,根据病人的具体表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对比组在治疗阑尾炎时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研究组结合使用传统方式与腹腔引流管。具体操作是在切除病人的阑尾后,将引流管放入病人的小网膜孔隙[1],逐层缝合,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内径一般为5毫米,外径一般为10毫米,一般的引流管上有3个侧洞。一般在手术结束后的48小时撤出引流管,引出引流管的位置在病人的腹壁右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所用时间、不良症状发生状况等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n(%)],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明显。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两组病人在不同治疗方式下,具体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组手术所用的时间为(1.56±0.21)h,住院时间为(7.52±1.96)d,手术后恢复所用时间为(6.86±1.34)h,这些时间都比对比组少,而且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病人的手术治疗结果对比
3.讨论
阑尾炎的发病没有明显规律,发病的人群也非常广泛,而且发病几率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对病人的身体影响比较严重。该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有药物与手术等方式。但是,急性阑尾炎严重很可能会引发休克死亡,所以,为了尽快缓解病人痛苦,优先选择手术治疗。当前,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式,传统的阑尾切除术在处理阑尾后,清洗腹腔后关腹。但术后的并发症较多,如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肠梗阻等。如对化脓坏疽性阑尾炎在处理好阑尾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对术后恢复有很大好处,也可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其次是该方式对病人造成的痛苦较小;另外,采用该方式进行手术后,病人的恢复时间较短,发生不良症状的概率较低。由于具有以上优点,当前治疗严重阑尾炎手术方式,除了正确处理阑尾残端外,常规加用腹腔引流管成为了该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具体操作是在切除病人的阑尾后,将引流管放入病人的小网膜孔隙,并结束缝合固定。引流管的内径一般为5毫米,外径一般为10毫米,一般的引流管上有3个侧洞[3]。一般在手术结束后的48小时撤出引流管,引出引流管的位置在病人的腹壁右侧[4]。
本次研究在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病患中,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符合样本要求的80例病患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将样本以每组40人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对比组在治疗阑尾炎时采用传统方式,研究组结合使用传统方式与腹腔引流管,对两种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探索在治疗阑尾炎时,使用腹腔引流管的具体效果与价值。比较发现,研究组的手术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所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比对比组所用时间短,而且两组结果的比较差异非常大(P<0.05)。研究组在手术后出现不良症状的病人有3人,发生不良症状的比率为7.5%,而对比组有8人,比率为2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
由此可知,在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治疗中,增加腹腔引流管,可以明显缩短手术与恢复时间,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对病人的恢复与治愈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冠英,李成真,张磊.腹腔引流管在腹腔镜慢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7):558-560.
[2]刘明辉.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328例[J].医药前沿,2016,6(6):255-256.
[3]岳平.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328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
[4]霍合景.经切口置管行阑尾炎切除术患者腹腔引流预防切口感染效果[J].临床研究,2016,24(10).
论文作者:倪友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腹腔论文; 阑尾炎论文; 病人论文; 方式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时间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