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_共同富裕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_共同富裕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新飞跃——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科学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们一直在探索,也一直得不到完满解答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之所以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失误,人们对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从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从中国共产党立党的宗旨和治国的目标,从我国面监的国际挑战和机遇,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与战略重点,进而科学地揭示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改变了过去对社会主义理解上的若干传统观念,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新飞跃。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迄今150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探索一直在进行。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毛泽东在实现其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飞跃时,曾从不同的层次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作出了各自的概括。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概括。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飞跃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作出了概括。根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描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由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状况所构成的统一体,其本质特征可归纳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生产将有计划地进行,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阶级和阶级差别已不再存在;国家将逐步自行消灭;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思想成果,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并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演变趋势,而作为一种科学预见提出来的,由于当时还没有社会主义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恩格斯不愿赁空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所以他们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作出更多的论述。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为物质前提,以社会主义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为条件的。然而,历史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二十世纪以后,社会主义首先在苏联,接着在一系列资本主义虽有一定发展,但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列宁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飞跃之后,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曾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作过一些概括,如他提出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①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等,但由于社会主义实践还未深入展开,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持慎重态度,他认为:“我们还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②所以,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也没有作系统的论述。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特征的概括。继列宁之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着力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同时,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然而,对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来说,社会主义是件崭新的事业。筚路蓝缕,创业始难。这一时期,中国主要着重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巩固,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索着前进。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在世界部分地区实现的事实,以及根据中国现有的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作出了较完整的概括,这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制度。

然而,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并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本质特征和基本制度特征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在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据;本质特征则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是本质的要求和反映,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标志;基本制度特征可以说是本质特征在社会制度方面的表现。相对地讲,本质具有稳定性和抽象性,本质特征和基本制度特征则具有可变性和直观性。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中都具有的稳定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基本制度特征则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属性的外在表现。社会主义本质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存在,在不同的国家也基本是一致的;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制度特征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因其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可见,三者既不是同一范畴,也不属一个层次。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由单一“苏联模式”向本国特色转变的飞跃(虽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五十年代即已开始,但经过20多年的曲折,到现在才找到轨道,实现了飞跃),这为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及对其作出更深层次的科学概括提供了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历史转折的标志,它既是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端,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新的概括,是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而逐步形成的。它也有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主要是拨乱反正的阶段。邓小平首先批判了“四人帮”的穷社会主义,指出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他还多次阐明搞社会主义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到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同时,较全面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即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政权、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些几乎全部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因此,这个阶段又可以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阶段。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主要是全面改革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精心构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与此同时,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概念,并列举了12个科学观点,初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同时,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两条根本原则等理论观点。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阶段,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逐步形成轮廓的阶段。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熟,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因为,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全新的阐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出这种理论概括是邓小平的伟大创举,是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全面总结及理论思考的结果。它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在150余年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经过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邓小平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从最深层次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探索的科学总结,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一次新的飞跃。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特点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其特点在于纠正了以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错误的及扭曲了的认识,突出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及注重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原则。而这两者又是密不可分、互相统一的。具体来说,可归纳如下:

(一)生产力问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点。历史唯物主义提示,生产力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③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基础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④然而,由于我们国家原来十分贫穷落后,建国后又有一段时间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党的正确路线没有得到贯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上,只强调调整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没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搞“一大二公”、“穷过渡”,社会主义建设走了曲折的道路。十年“文革”中,“四人帮”又把“左”的错误推向极端,鼓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思想上理论上造成了很大的混乱。邓小平正是在拨乱反正中,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上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点。这就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未搞清楚,在现实生活中又严重困惑着人们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⑤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谁优谁劣、谁胜谁负,也就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谁快谁慢、谁高谁低。

邓小平始终从生产力角度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因为这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毛泽东也曾科学地分析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他对基本矛盾的实际把握却在很长时期里偏离了正确轨道,直至导致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分析,并提出“阶级斗争为纲”。其根本教训就是离开发展生产力这个主要任务来认识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邓小平与毛泽东不同,循着另一条思路来考察和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和社会矛盾运动。他认为,中国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但生产力不发达,因而这种社会主义还处于比较低的发展阶段;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础的因素是生产力。生产力水平低,就决定了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发展的矛盾,而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并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存在缺陷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同时,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解决最终要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出发认识、把握、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可见,邓小平把生产力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点,不仅是在新的形势下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新阐释和强调,而且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着重探索和明确了生产力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二)、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利益驱动”是历史前进的杠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原则是个重要的原则。过去我们在物质利益问题上出现的“左”的错误认识,就是忽视了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实际上否定了物质利益是革命的基础。邓小平早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重要原则,邓小平把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彻底引入社会主义范畴,他指出:“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⑦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民作为主体和主人的社会,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党和国家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最重要依据。人民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又是创造新生产力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全体人民都尽快地富裕起来。

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各项工作做得对或不对的重要标准,是判断社会主义搞得好或不好的重要标准。于是,从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邓小平把消灭贫穷、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三大战略步骤。他还反复强调,改革与发展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让人民高兴,人民放心。在南巡谈话中,邓小平又一次着重强调:“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⑧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体现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价值观,渗透着邓小平对人民利益的深情关切。

(三)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是个有机的统一体。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任务和目标有着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共同富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邓小平指出:“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⑨只有解放和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使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达到消灭贫穷、共同富裕的目的。生产力不发展,没有丰富的物质产品,用平均主义搞拉平补齐,不仅不能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还会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这已为我国过去的实践所证明。

(2)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生产力发展了,如果不走共同富裕之路,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少数人富、多数人穷,那就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本质区别,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不仅导致社会出现种种矛盾,而且还可能危及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安全。邓小平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⑩“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11)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的价值就在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共产党人追求的理想。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社会主义只能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全国范围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可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获提了有机的统一。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邓小平一贯强调,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2)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脱离实际地死背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或死抠某些本本。邓小平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13)因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摆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发展观点和创造观点。具体表现为:

(一)、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方法论来看,它用发展的、实践的观点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往马克思主义经曲作家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着眼点是社会形态观,其方法论是通过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诸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来作出理论概括。这种方法论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够准确地划分出不同的社会形态。虽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也包含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内涵,但它所包括的更为直观更为明确的基本内容则是社会主义任务与目标的有机统一。因为,邓小平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着眼点是发展、实践观,其方法论是通过揭示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的历史主体,为实现自身目标须而采取必要的途径和手段来进行理论概括。这种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方法,其巨大功能在于:从现实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科学地、有层次地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最终目标,虽然任务的实行和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但却是一个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过程。所以,这种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方法的巨大优越性即在于它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现实社会主义是亿万人直接参与的实实在在的运动,它必须客观地、脚踏实地地制定出自身的目标体系和任务体系,通过这样一个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过程,才能实际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可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用发展的、实践的观点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非常实用的、符合现实社会主义实际的思维路线和思维模式,这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内容来看,它从新的角度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有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社会形态,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所以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除了生产力这一社会标准外,还必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的计划经济等等。邓小平在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剖析后,认为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论述的社会主义相距甚远。因为它们不是在资本主义有了充分发展,从而自我否定而产生出来的新的社会形态,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及其同盟军夺取了政权而建立起来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只能在一种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正是根据这种发展了的不同的实际情况,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14)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提出了新的内容。

(1)关于生产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虽然始终坚持了生产力这一社会标准,但他们并没有对如何促进生产力作出全面的理论概括。在我国,毛泽东曾讲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后,要在新的生产关系保护下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尽管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而矛盾方面又是非对抗性的,但是生产关系仍有束缚生产力的现象,必须从各种束缚中把生产力解放出来。基于此,邓小平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15)实际上,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邓小平第一次对生产力问题作了完整的阐释。

(2)关于所有制问题。虽然邓小平没有把公有制的内容概括在社会主义本质里,但它是个与社会主义本质有密切关联的部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特征这个层次。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邓小平一再强调,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形式为主体,才能防止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但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则必须服从于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对以往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观念有所发展变化,符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必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个全新的概念,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客观要求,对社会主义问题作出了新的、较全面的阐释,这显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创造性发展。

(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新突破。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重大突破有三次。第一次是在二十世纪初期,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后,曾领导国际无产阶级开始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这期间,曾经出现过1848年法国工人阶级六月起义、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等革命运动,但都失败了。二十世纪初期,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提出“一国胜利”的理论,打破了七十年来无产阶级革命没有成功的局面,领导俄国人民夺取了国家政权,进而建立了苏维埃国家,这就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纪元。第二次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宣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定“走俄国人的路”。但中国的国情与俄国有所不同,“走俄国人的路”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毛泽东根据中国的情况,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进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顺利地实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道路。这就为国际无产阶级开创了一条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成功地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的中国式革命道路。第三次则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邓小平鉴于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从认真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出发,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他在1979年初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要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6)邓小平以他的求实精神、丰富经验、远见卓识和理论勇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17)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由单一“苏联模式”向本国特色的转变,从而把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基础;列宁提出“一国胜利”的理论,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胜利地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则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它不仅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问题,而且对现存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可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四、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诸方面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变化、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促使社会主义的本质得以逐步展现。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认清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在实践中,就应冷静地分析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各种情况,正确理解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过程中诸多矛盾的分析和解决,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矛盾关系提供了依据。

(一)关于“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邓小平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这一构想是完全符合我国现实生产力状况和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国情的。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形式上看,共同富裕是有时间先后、速度快慢的逐步实现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使不同地区、不同的人都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地实现富裕。一部分人因劳动成果大而先富起来,一部分条件好的地区发展快一些,这是正常的、合理的。事实上,“部分先富──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问题的必然结果,它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19)

(1)“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的。按照邓小平的设想,“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在这里,“部分先富”是作为“共同富裕”的条件提出来的,在涵义上一开始就被“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标所规定;反过来,“共同富裕”又是通过“部分先富”的不平衡过程实现的,因而它也被“部分先富”所规定。因此,两者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不可脱节的。

(2)从辩证的角度来看,“部分先富”是能动的方面,它是启动和推动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杠只有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率先富裕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激励后进赶先进,贫穷赶富裕,才能极大地启动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21)最终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一以贯之的东西。虽然“部分先富”允许现阶段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这种差别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调动人们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但如果任其无限扩大,导致两极分化,那就违背了“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标,也是不能允许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2)所以,我们在政策上,既要允许“部分先富”,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逐步缩小非劳动收入的差别,消除两极分化产生的根源,从而使“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沿着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关于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指出:“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23)它们有着并行不悖、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进行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与根本保证。首先,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必定会出现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住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则,改革开放就会走偏方向,甚至走到邪路上去。第二,改革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进行统一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24)第三,改革开放是国际共运史上一场伟大的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实践,它有大量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加以探讨和解决,而这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第四,改革开放,搞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建设。”(25)这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可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经济上长期稳定发展、政治上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使改革开放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2)坚持改革开放必将巩固和丰富四项基本原则。首先,只有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提高综合国力,使人民富裕起来,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从而更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以巩固四项基本原则。同时,我们的社会主义正在实践中,各种体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不断改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制度,不断调整其内部机制,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15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发的政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丰富和发展了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因此,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在改革开放中才能充满活力,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从而真正地更有成效地得到坚持。

(3)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出发点和目的。共同的出发点与目的使两者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上,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它们是社会主义事业腾飞的缺一不可的两翼。但是,我们又不能把两者看成是天平的两端,仿佛要强调其中一点,就必定要压抑另一点。在执行中,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可能有时强调一个侧面多些,有时又强调另一个侧面多些,但从总体上说,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这两者都不可偏废,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是唇齿相依、并行不悖的,两者统一起来,才是有生命力的、有血有肉的、实践中的科学社会主义。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而邓小平则在南巡谈话中首次解决了这个问题。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6)这一精辟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点了迷津。

(1)计划与市场,两者作为调节手段共存于商品经济中。邓小平的论断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传统观念,而且说明了,无论是计划或是市场,都是在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简言之,在现代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中,有两个规律发生作用:一是价值规律的作用;二是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作用。所谓市场调节,无非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反映;而计划调节不过是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反映。因此,这两种调节手段,都共存于商品经济之中,都是发展商品经济不可缺少的。

(2)计划与市场,两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弊端是政府管得过多过死,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压抑了群众和企业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经济改革在实际过程中必然以市场为取向,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但这并不是说,从此不要计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是一种内含着政府计划和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市场是计划调控下的市场,计划是市场基础上的计划,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把计划与市场的优点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大大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板块式的组合或平列,而是以市场为基础,计划在市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挥作用。而这种计划已不再是以前那种以行政命令、指标切块下达为主的指令性计划,而是一种导向性、政策性计划(当然,对少数自然垄断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较强的环节还要保留直接的指令性计划)。从市场方面入手解决计划与市场的矛盾,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这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过程中诸多矛盾的分析和解决,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辉,我们认真学习它,不仅是个理论认识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只有在实践中,这个理论才能得到生动和系统的表现、展开、发展,而依赖于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过程,才能避免片面、失误。这样,我们就能在完整地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使社会主义本质得以逐步地展示。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三卷第62页。

②《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1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8页。

④《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77页。

⑤⑦⑧⑨⑩(11)(13)(14)(15)(17)(18)(20)(22)(23)(24)(25)(2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116页、370页、64页、195页、291页、251页、3页、373-374页、110-111页、248页、208页。

⑥(16)(19)21)《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36页、149页、14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第433页。

标签:;  ;  ;  ;  ;  ;  ;  ;  ;  ;  ;  ;  ;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_共同富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