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银行制度:一年历程大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程论文,制度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办银行,这一去年5月份才在报刊上悄然亮相的新名词,而今已是频频上镜,不断在新闻媒介上“抛头露面”。主办银行制度,自去年7月1日实施至今,在各界的陌生、观望、期待之中,已赢得了银企双方的广泛欢迎,目前也已渐入佳境。
银企:第二次握手
在20世纪的今天,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而金融是启动经济的重要杠杆。毋庸置疑,银行与企业,已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再凭想当然,一厢情愿,或者是传统的做法来确定银企关系,显已不合时宜。面对着地方经济结构趋同,“大而全,小而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假破产、真逃债的诸多难题,金融部门应把杠杆新的“支点”放在哪里?在这不寻常的日子里,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举一动无疑都牵动无数人的目光。
请让我们留意一下这张时间表:
1996年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同志考察武汉钢铁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状况和经营现状,提出了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措施;
5月15日前定下300户重点国有企业名单;
5月30日前确定主办行和协办行;
6月20日前,企业申请下半年贷款,银行完成评估、审查工作;
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采取十项措施,改进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服务,主办银行制度榜上有名;
6月29日,《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6月30日,银企双方签订下半年银企合作协议;
7月1日,主办银行制度正式在300户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沈阳、济南、德阳七城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试行。银企合作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主办银行并非中国独创,从世界范围看,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都有主办银行制度。日本称为主银行,德国称为家庭银行,韩国称为主交易行。中国人民银行为此曾多次召开各大商业银行座谈会,还组织人员到湖南等地进行调查,并向日本、德国等国了解有关情况。但我国主办行制度又不同日、德等国,银行对企业不持股,也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主要从信贷管理与服务的角度,建立银企平等合作的关系。
从目前来看,我国主办银行制度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主办银行制度是中央银行依据现有法律规定适时加以引导,而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不单靠行政命令,也不是纯粹的市场调节,在信贷政策上,不同于以往的“撒胡椒面”,力保与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步调一致”。
二、主办银行不是包办银行。《银企合作协议》一年一定,银行与企业是“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不搞终身制。在发放贷款时,主办行为企业制定了多种经济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对企业形成压力。
三、主办银行不是“看客”,不能袖手旁观。
主办银行制度的建立,使主办行可以了解掌握企业重大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如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结构调整、产权转让、破产兼并和主要财产变动等均要事先征求主办行意见。主办行可以凭借其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当好企业的参谋,帮助理财,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客观上说,银行和企业有过“蜜月”的合作,但也有过众所周知的尴尬。新世纪日益临近的钟声使双方不得从另一高度、另一角度、另一更为长远的社会背景中去审视他们的未来,主办银行制度,使双方“友谊之手”再度紧紧地相握,除却传统的印记,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务实的伙伴关系。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主办银行制度运作已经一年,它给广大的银行和企业带来了什么?效果怎么样?各界反映如何?这恐怕是很多人翘首以待的答案。
主办银行制度刚刚出台,在西南最大的工业城市——重庆,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重庆获此殊荣的企业有长安、庆铃、嘉陵、建设、重钢、四联6家,这也同时向靠近“主办银行制度”的外围企业发出了一个信号:只有全力强化企业管理,努力开发适销对路,有市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才能得到“特别的爱”。这无疑刺痛了离“重点企业”仅一步之遥的大企业,如西铝、川维等纷纷表示要奋起直追,早日加入这一行列。
在率先实施主办银行制度的武汉,各大商业银行目前已先后与105户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通过“银企自愿,人行确认”的原则,确立了主办行关系。这105户企业大都是武汉各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和重点骨干企业。1996年,各主办行向上述企业注入资金43.83亿元,实现利润20.43亿元,同时主办行积极参与企业的转轨建制,如工行武汉分行利用自身接触面广、信息灵的优势,甘当“红娘”,成功促进了11户企业实现兼并。
最近,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工行江苏分行同全国闻名的扬子石化、仪征化纤、春兰三大企业,签订了包括承贷金额近30亿元人民币的银企合作协议,这是该行继今年1月与34家大型企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3月23日同仪征化纤签订4亿美元外汇贷款协议之后,又一“扶优扶强”,支持地方经济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
在河南省洛阳市,主办银行制度实施一年来,集中资金向主办企业发放贷款14亿元,一拖、洛阳浮法玻璃、春都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被注入了新的生机,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如洛阳“一拖”根据主办银行制度,人行洛阳分行牵头协调,1996年一年洛阳6家金融机构联合向“一拖”注入银团贷款4.5亿元,1997年3月21日再度注入了8000万元,用于支持“一拖”的生产和发展,1996年一拖实现销售收入43.1亿元,利税2.6亿元,“东方红”再度唱红了大江南北。
在沿海地区的山东省,主办银行制度成效明显,各家银行承诺资金到位率在95%以上,120家参加主办银行制度的企业1996年实现利润96亿元。主办行的实际行动同时也赢得了企业的“肝胆相照”,他们主动向主办银行通报生产经营和资金使用情况,基本杜绝了欠息现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主办银行制度目前已得到了银企双方的普遍赞誉与欢迎,到1996年11月底,300户重点企业中已有285户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承诺贷款共计345.6亿元,实际到位率在80%以上,1997年将另有200多户重点企业加入这一行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有关负责人在评价主办银行制度所取得的成效时指出:
一、银行信贷资金向重点骨干企业集中,发挥了金融杠杆作用,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
二、主办银行制度确立了新型的银企关系,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主办银行制度的实施,推动了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自觉规范了经营行为,企业明显体会到来自外部经济部门的压力。
主办银行制度,期待喝彩
如果说企业是鱼,那么银行就是水;企业是船,那么银行就应成为那高悬的帆。经过一年的试行,主办银行制度在构建银企关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已为大多的银行和企业所认可,目前还有更多的银行和企业在期盼这场“热效应”的早日到来。但主办银行制度远未达到让人喝彩的地步,主办银行制度更不应是“休止符”,要将它弹得有滋有味,还需要各方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主办银行制度试行初期,就有不少人认为,银企关系应顺其自然,但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同时无数的“高昂的学费”告诉我们,在目前银行和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加压、自担风险的机制没有建立之前,银企关系需要中央银行通过法律的手段科学地加以引导。
主办银行制度同时离不开地方政府、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当前,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错误的倾向,把主办银行当成包办行,主要表现在银企合作协议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称,很容易造成银行包供资金的问题,一些圈外企业不找内因,却一味抱怨银行嫌贫爱富,见死不救。
主办银行制度更需要银企双方的通力协作,同舟共济。根据民革北京市委近期对首钢集团、燕京啤酒集团和北内集团试行主办银行制度的调查,主办银行制度的试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欠息严重,企业开工不足,银行因其不能归还贷款不与其签订《银企合作协议》:企业虽与银行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但却迟迟达不到银行所约定的多项经济指标;效益好的企业不讲制度,对在哪家开户持无所谓的态度。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有关负责人指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是当前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要继续坚持试行主办行办法,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办法,改进工作,加强协调,不断总结经验。在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进一步改进对国企服务的八项措施中,再次肯定了以上的说法。
尽管目前主办银行制度尚未在全国普遍推广,尽管主办银行制度属发展中的新事物,尽管在主办银行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还有或多或少的缺憾,但是它在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尝试中所显露的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带来的深远思考,是无论如何不该被忽略的。我们期待着喝彩,期待着银企双方早日携手走进春天,也许共和国经济编年史上将永记它的名字:主办银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