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内与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必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本文从“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阅读教育”、“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三个方面阐述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阅读;习惯;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170-01
俗话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内与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
爸爸妈妈们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毫不例外的成为重中之重。古有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有吕淑湘的“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这些大师的话,足以证明课外阅读在提高人的语文实际能力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打开一本好书,我们可以获取各种不曾懂得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见闻,甚至可以聆听智者的人生感悟。它能开阔人的眼界,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但是,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电子游戏,很难把心思放在读书上,他们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父母或者老师不在身边,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玩起游戏来。缺乏对阅读的兴趣,造成了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的局面。另外,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阅读方法不对,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该略读的又花很多时间去读,只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种种现象都说明了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不高。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阅读教育
教师要关注课外阅读对儿童精神和语言的影响,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如用眼卫生、爱护图书的习惯等。而在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应让他们保持这种兴趣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读物,让他们“跳一跳,把桃子摘下来”。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品的人文精神和语言特色,有意识地吸收读物的精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可以利用壁报、黑板报、自编小报、网络等形式交流学生的读书成果,扩大课外阅读的影响。另外,老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上推荐的内容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这些作品文质兼美,是学生课外读物中的精神食粮。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首先要处理好读书的数量与质量问题。读书要有个数量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涉猎广泛的知识。同时,现在处于信息时代,图书出版的门类、内容越来越多,出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多读书是十分重要的。常人说“博览群书方能成才”,指的也是这个意思。当然,读书不能一味追求数量,囫囵吞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读书要讲究质量,特别对那些质量高、知识含量大、值得品味的书要认真读,加以理解和领会,有的句篇或内容恐怕还应背诵。
对于小学生读名著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只能对字面上的意思有个粗浅的了解,至于其中揭示的道理,未必会都明白。所以,要求小学生读的名著,最好采取一种白话的形式或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不但能读懂其中思想,还了解了我国的一些历史。在知识储备、思想逐渐成熟以后,再接触名著原版,使之思想内涵更加深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对于生活、学习、做人都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用不同方法阅读。如略读、精读、默读、跳读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机会,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阅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在阅读时可抓住重点词句、段落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由“会读”到“乐读”,让学生读懂、读活。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此外,在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后,要学会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即要把书中觉得写得好的语段摘抄下来,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想、体会。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做多了,储存在脑海里的东西就多了,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面就就广了,视野就开阔了。
总之,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成果。
论文作者:甘燕周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语文论文; 是一种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能力论文; 方法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