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渡时期的经济增长背景中研究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中国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进步论文,技术论文,经济增长论文,中国论文,过渡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大的发展中国家所没有过的。由于这一巨大成就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取得的,因而其绩效就显得更加突出,经验就显得更加宝贵。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八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中,扣除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贡献外,还有相当大的份额属于“未被解释”的部分。未被解释的产出增长通常被解释为由技术进步引起。如果对照八十年代前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八十年代后的残差值较此之前的残差值要大很多。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进入八十年代中国技术进步速度会突然加快?技术进步的实际状况和进程如何?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为什么能实现?它是如何实现的?还存在哪些问题?政府和企业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不仅为当今中国经济学家所关注,而且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的研究兴趣。由加拿大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何保山教授和江苏社科院顾纪瑞、严英龙研究员牵头的课题组完成的加拿大IDRC资助项目成果《中国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就突出地反映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这方面问题的最新认识(该成果已经由经济管理出版社于1996年6月出版。)
作为一本全方位地研究中国的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问题的专著,作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新见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客观地分析了中国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的社会经济背景。一般来看,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它需要供求双方积极而频繁的参与。许多组织机制可用于技术转移,不同的组织机制对技术积累产生不同的效益,并在效率、成本等方面产生差异,使用何种机制主要取决于技术的性质、有关技术对供方的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性、技术供需双方的相对谈判力量等。同时,仅有新技术的引进并不能保证该技术的吸收和扩散,还需要有相当水准的技术能力和自然资源的保证,因此,一个国家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是其自身技术能力的函数。就此来看,80年代初以前,中国长期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封闭式自力更生开发模式搞技术进步,虽然在某些军事科技领域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它不是市场导向型的,与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是脱节的,因此一方面拉大了中国民用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军事科技和高科技的发展得不到民用科技发展的支撑特别是资金积累的支撑,所以也很难有更大的进步。8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经济因素是引入市场机制,企业得以在新的组织机制中行使自主权和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由此作者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若没有市场机制和企业自主权方面的改革,要从西方国家引进和吸收大规模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没有技术和外资引进,企业很难实现技术进步,从而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使收入显著增长。应该说,作者的这种认识是比较客观科学的。
第二,以一种宏观的经济分析视野高层次地揭示了中国技术引进的金融、投资环境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作者认为:(1)技术引进的资金来源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方向。80年代中国技术引进投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投资主体从政府转向企业;资金来源结构多元化;地方政府广泛卷入企业投资;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换。这种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技术进步。但地方封锁和市场分割,折旧率过低,企业投资资金缺乏及现行的外汇储备、分配、管理制度制约了技术引进的投资。(2)经济体制改革对技术进步与技术转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表现在计划和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了地方和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决策和管理权;财政与分配体制改革使企业有了追求技术进步的原动力;投资与金融体制改革使企业有了追求技术进步的立项权和资金保障;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高产学研的结合,调动了科技人员推动技术进步的积极性;企业制度改革使企业有了产供销、人财物权、定价权、投资立项权,外贸经营权和技术人才的使用管理权,企业自主权扩大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转移的主体。同时,作者指出,80年代,中国的改革还只能说是浅层次的缺乏配套的改革,换言之,旧体制阻碍技术进步的深层次因素尚未消除。因此,加速90年代的技术进步尚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配套以金融、社会保险、分配、科技、外贸等方面的改革。
第三,对中国技术引进的进程和状况、产业与区域分布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作者指出,由于技术转移可通过一切技术载体实现转移,因此不存在关于技术引进的总量统计,但可通过分析机械与运输设备进口量、技术引进合同量、外商投资额这三个指标进行粗略估计。三项指标显示,十年间中国引进了大量外国技术,技术供应方主要是北美、西欧和日本。分析还显示,80年代中国对外国技术的需求重点涉及三大部门:能源与电子、运输、制造业。在地区分布方面,由于政府的“地区倾向战略”,使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作者还以江苏为例,对省一级的技术转移的政策问题作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分析技术引进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得出江苏技术引进项目总体较好的结论,并在同口径、可比的统计资料基础上,对江苏引进项目的宏观效益、预期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侧面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江苏省技术引进项目效益高于国内投资项目平均效益的2倍。
第四,在诸多的论及技术进步的著作中,首次考察了省际对口支援、西南区域经济与技术合作、城乡技术转移、研究与开发及技术市场对技术转移和扩散的影响问题,因而填补了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作者指出:(1)省际对口支援促进了技术进步,在微观层次上,使企业重组生产力要素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宏观层次上形成新的生产力要素增量,进而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但对口支援在计划体制有所改革而未根本转换的情况下,其积极作用是有限的。未来的对口支援要注重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和地位,加强政府的间接调控。(2)西南区域经济与技术合作作为新旧体制转换下的产物,使区域间技术合作从一次性的不稳定关系发展到长期固定的关系,从民间的接触发展到政府间有计划的往来。这种合作为合理布局生产力,吸收先进技术,促进区域间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受体制、地方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西南区域性合作尚存很多矛盾和问题,但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这些矛盾将会弱化和解决。(3)城乡工业技术转移在80年代主要是通过城乡工业横向结合、大规模人才引进和培训、星火计划实施而实现的,极大地促进了乡村工业的基础性研究以及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应用性研究是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另一技术源。(4)80年代后我国开发人员不断增加、技术开发经费逐年增长、拥有技术开发极好的企业比例逐步上升。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数量增加、技术转让项目经例上升、获得专利数和专利投入生产应用的比例也在上升。企业集团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不仅促进了自身的技术进步,还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这种科研成果的产生机制和扩散机制的更进一步强化,有待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5)中国的技术市场在经过10年努力后已基本形成。目前,技术交易主要通过举办各类短期技术交易展销洽谈会达成。技术流向呈由东向西扇状幅射的基本格局。但由于没有建成一个全国范围的技术信息交流网络系统,技术市场处于条块分割和成交率低的状态,从总体上说还是一个处于发育阶段的不成熟的市场。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市场机制,努力扩大技术市场的范围和规模,加快硬件建设,发展技术中介、咨询、仲裁机构等,仍是今后一个时期要花大力气完成的事业。
纵观全书,我们认为它有这么几个特点:
1.选题的超前性。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不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单纯依赖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是行不通的。作者在1991年时就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当课题完成之时,恰逢中央提出两个转变,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超前眼界,因此,本书不愧为一本应时之作。
2.结构的严谨性。作者首先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技术转移的概念、过程、机制及其管理政策,然后结合中国的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的具体实践对研究对象作专题研究,各篇各章独立成文,不作面面俱到的泛论,为分析的自由发挥提供了余地。各篇章的论述围绕中国技术转移与技术进步问题展开,保证了该书成为一本体系清晰、系统性强的专著。
3.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全书综合运用了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宏观和案例的实证分析方法,历史的、比较的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而为作者寻求问题的答案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使研究更为深入和系统。
4.资料的翔实性。研究经济问题,探讨经济规律,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作者摒弃了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偏重定性分析的做法。几乎每篇每章每一问题的研究都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并注重对数据进行分析提练,本书共附有表格几十张,其中有些数据非常珍贵,花费了作者大量心血,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该书还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5.实践上可操作性。本书系统地描述了我国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的过程、效果、手段以及尚存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并分专题设计了具体改革方案。由于这些方案是作者在严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对决策者制定改革目标和方案、把握改革时机和保证改革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作者在分析江苏省技术引进效益时指出江苏的研究开发能力、研究开发成果、技术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的技术人力等指标均居全国前3名,但技术转移能力和技术进步贡献的份额等指标相对落后,从而指明了企业进步的潜力所在和90年代江苏技术引进政策完善和调整的方向。
由于技术进步问题的复杂性给课题研究所带来的难度,本书的研究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一般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方面,但作者对中国的技术创新问题似乎着墨不浓,不知作者是不是另有考虑。另外,由于本项目研究历时四年之久,对90年代以来的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的数据资料没有能充分利用,希望作者在今后再版时考虑。作为一本研究中国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问题的好书,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不仅能引导后来者做更深入的研究,而且真正能引起政府和企业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