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参与反恐防暴的现状及其路径探析-基于浙江省1359位民众的实证调查论文

民众参与反恐防暴的现状及其路径探析
——基于浙江省1 359位民众的实证调查

季 志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 :随着世界范围内恐怖威胁的日益增多,各地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反恐行动。“全民反恐”是动员社会力量,积极配合政府反恐工作,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构建全面反恐防范体系的一种重要举措。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浙江省11个市的1 359位民众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民众参与反恐防暴现状及特征,提出应从安全预防意识、安全知识技能、安全研判责任等方面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反恐”行动,从志愿者社会防护网络化、应急演练活动常态化、安全教育点面结合辐射化等方面完善社会反恐体系,进一步促进平安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全民反恐; 民众参与; 反恐防暴

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改革攻坚阶段,前期改革积累的矛盾日渐积聚,亟需深化的改革不断触动着日渐敏感而脆弱的公众神经,社会潜在风险不断增加,且向现实转化的趋向也在增强。这集中表现为近年来极具社会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频繁爆发。《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发生暴恐事件20余起,其中爆炸8起,砍杀8起,纵火3起,驾车撞击1起。并且几起较大的恐怖袭击事件开始选择普通民众聚集的地方,其中火车站3起,商铺2起,市场2起,公交1起。英国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显示, 2017年度,中国恐怖主义情况评估得分为5.543分(满分为10分),位居第31位,较上一年下降了8位,但仍属于恐怖主义较高风险国家。[1]有媒体和学者称,中国已进入“全民反恐”时代。[2]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反恐专项行动,如北京反恐防暴工作全面升级,河北、广东、云南等地通过不同层面的密集反恐演练检验防暴预案,上海、长沙等城市则实行了民警佩枪巡逻,部分城市在重点地区配备了装甲车等重型装备。

反恐防暴作为当前我国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的重点内容,受到了更多学者的重视。针对当前我国反恐防暴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公安大学于2014年开设了专题研究,分别从被害预防、情境预防以及应急警务的视角探讨了反恐防暴的公众预防体系、情境预防体系和应急反应对策。郝英兵等强调,公众是反恐防暴的第一道防线,从全民反恐的视角构建公众被害预防体系是当前我国控制恐怖活动和极端暴力犯罪高发、多发以及减少人员伤亡的捷径之一。[3]曹雪飞等研究指出,反恐警务是反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际和国内恐怖威胁形势的加剧,各国警方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其中调动民众参与反恐警务工作和尊重公民权利被认为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反恐警务工作发展的方向。[4]还有不少学者指出,民众是恐怖袭击的直接对象,是反恐工作的最终受益者,因此,需要各行各业民众的积极参与。[5-6]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反恐工作在国内主要表现为更好地借助民众的力量和克服民众的恐惧,尤其注重对青少年反恐意识的培养。[7-8]综合来看,平安中国建设过程中,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反恐工作,提高民众反恐防暴意识,构建全面反恐防范体系是必要且必须的。因此,本文选用了普通民众对“全民反恐”的支持度、关注度、应对心理、知识与技能等指标,基于浙江省1359位民众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当今社会民众参与反恐防暴的现状,一方面希望能够在民众参与反恐工作领域内丰富实证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为决策者制定相关的反恐政策提供依据。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一 )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浙江省11个市的民众进行问卷调查。统一培训调查员,问卷由调查员现场发放,匿名填写,当场收回,问卷中有单个条目未作答则总体删除。共发放问卷1 4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59份,有效率为93.72%。

(二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民众“反恐防暴”情况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安全意识感知度、对“全民反恐”的支持度、对“暴恐事件”的关注度、应对心理、应对知识与技能、应对措施及原因认识等8个部分。每部分设置2~3个题目进行测量。经过试测,问卷信度和效度达到标准。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整理。

周末,我正在闷头吃早饭,旅行社给我打来电话。没错,我给自己报了个旅行团,我还有点积蓄,等这趟旅行回来,一切从头开始也来得及。

(三 )样本构成

民众安全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却取决于很多客观的因素,其中民众对社会安全信息的摄取便是重要因素之一。研判是对社会信息或事件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研判不仅局限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汲取必要的信息,通过了解国内国际安全形势,结合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安全形势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调查显示,具备以下条件的民众,如大专以上学历、中等以上收入、年龄在20~40岁之间或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员等,具备较高的安全感与安全研判能力,也更为关注“暴恐事件”,因此,这一群体在关注相关信息、掌握防范技能的同时,要带动身边民众提升安全研判能力。在信息摄取和处置方面,广大民众需要在爆炸式的信息中去伪存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做出取舍,理性客观处置涉恐涉暴信息,杜绝制造和传播涉恐涉暴信息,进一步提升民众安全感。

二、民众参与反恐防暴的现状及特征

(一 )民众安全感有所下降 ,性别 、文化程度 、职业及所在地区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近年来各类“暴恐事件”正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但普通民众的关注度明显低于媒体关注度,一半以上民众(53.9%)表示看新闻的时候会了解一些,15%的民众表示会持续关注,30%的民众表示很少关注或不关注;问卷列出近年来发生的较为典型的6起暴恐事件,全部了解的民众占24%,多数民众(64%)只了解其中3起左右。不同性别民众对“暴恐事件”的关注度存在显著差异(F=8.648,P=0.003),男性关注度明显高于女性。通过百度指数,以“恐怖分子”为关键词,对2017年1月到2018年9月期间网民关注度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对“暴恐”相关问题关注度较高的群体为30~49岁的男性民众。

“全民反恐”是中国提出的概念,专业的解释是“反恐的专群结合”,即专业的、职能部门的反恐力量和民众的反恐力量结合,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全民反恐是动员社会力量,积极配合政府反恐工作,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构建全面反恐怖防范体系的一种重要举措。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53.1%)的民众表示听说过“全民反恐”,四成左右(23.6%)的民众表示很少或没有听说过“全民反恐”;关于“全民反恐”的支持度,多数民众(76.3%)表示支持或比较支持,只有4%的民众表示不支持。不同年龄民众对“全民反恐”的支持度存在显著差异(F=9.388,P=0.000),18岁以下民众的支持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民众。不同地区民众对“全民反恐”的支持度存在显著差异(F=3.923,P=0.004),城镇居民的支持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二 )大部分民众对 “全民反恐 ”的支持度较高 ,年龄及所在地区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由于沙沟泥石流以往没有监测资料,在现状调查基础上采用查表法确定重度,本次泥石流重度的取值为1.786 t/m3。

暴恐事件频发要求广大民众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掌握必备的应对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中设置了“遇有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和“公共汽车上遇到纵火恐怖袭击”如何处置的问题,只有1/4的民众(25.2%)能够给出较为正确的处置方法;问卷列出了4项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方法,75%的民众表示掌握止血急救技能,44%的民众表示掌握固定急救及烧伤急救技能,28%的民众表示掌握休克急救技能,只有将近1/3的民众表示会使用防暴器材,但仅限于初级掌握阶段。由此可见,民众对自救互救技能的掌握远低于发达国家。不同学历民众对“暴恐事件”的应对知识与技能存在显著差异(F=9.198,P=0.000;F=6.700,P=0.000),学历较高民众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学历较低的群体。不同年龄民众对“暴恐事件”的应对知识与技能存在显著差异(F=6.198,P=0.000;F=4.663,P=0.000),其中,18~30岁民众的应急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最高,31~40岁民众其次,其他年龄群体相对较低。因此,18~40岁学历较高的民众可以作为社会“反恐防暴”的主力军。

(三 )年轻男性对 “暴恐事件 ”的关注度高于其他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57%的民众认为所生活或工作的环境比较或非常安全,24.2%的民众认为所生活或工作的环境比较或非常不安全;对目前的社会安全状况与5年前进行比较,近一半的民众认为安全状况下降明显或有所下降(49.9%),少部分民众安全感有所增强或增强明显(23.8%)。其中,男性较女性对目前的社会安全状况与5年前进行比较的认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F=4.108,P=0.043),男性的安全感高于女性。不同文化程度民众的安全感存在显著差异(F=11.393,P=0.000),文化程度高的民众的安全感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的民众。不同职业民众的安全感存在显著差异(F=9.523,P=0.000),事业单位及政府职员的安全感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民众。不同收入民众的安全感存在显著差异(F=8.383,P=0.000),中低等收入(1 500~3 000元)民众的安全感明显低于其他收入层次的民众。不同地区的民众安全感存在显著差异(F=7.851,P=0.000),农村地区民众的安全感明显高于市区、市郊或城镇地区。

(四 )男性应对 “暴恐事件 ”的心理较女性更为镇定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修正)》,明确要“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动配合机制,依靠、动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9]因此,我们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反恐”的同时,不断强化民众的研判责任、加强“反恐防暴”安全教育、完善“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平安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 )民众对 “暴恐事件 ”的应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偏低

通过定期的风险报告与风险评估能了解目前各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旦发现重大风险,投资主体应立即制定系统的专项风险防控措施,对于较为复杂的风险,需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制定风险应对方案,从而实现对风险的防控。

(六 )民众对 “暴恐事件 ”的原因认知差异较大

近年来国内暴力恐怖事件时有发生,从历次暴力恐怖事件中吸取血的教训,深刻反思暴力恐怖事件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暴力恐怖事件的发生,有国际大背景,也有国内的原因。恐怖活动是一个国际问题,首先是针对西方的,但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恐怖祸水引向中国,利用境内外三股极端势力在中国制造事端。国际环境复杂变幻的当下,民众对“暴恐事件”的原因认知差异较大,针对“近期暴恐分子发动暴恐事件的最重要的原因”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2.4%的民众认为是国外反华势力的鼓动,41.7%的民众认为是邪教蛊惑,40.1%的民众认为是民族矛盾,39.6%的民众认为是暴恐分子本身心理扭曲。不同的暴力恐怖事件的原因纵然不同,但国内民众要与政府保持一致,积极应对各类恐怖危机。

三、民众参与反恐防暴路径思考

“暴恐事件”不仅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目击者和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普遍的心理冲击。应对“暴恐事件”的心理主要分为应对前、应对中和应对后三个层面。调查结果表明,一旦遇到可疑情况,40%的民众表示一定会及时报告,36%的民众表示会看情况确定是否报告,8.4%的民众表示逃生要紧,有机会再报告,只有0.1%的民众表示不会报告;遇到突发的暴恐事件,63%的民众表示能保持镇定,10.6%的民众表示会有点慌乱或非常慌乱。不同性别民众对“暴恐事件”的应对心理存在显著差异(F=16.152,P=0.000),男性更能沉着应对。“暴恐事件”发生后,也要及时加强心理援助工作,鼓励更多的民众加入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从“心理急救(PFA)”的角度开展民众心理急救的操作和执行。

(一 )加强媒体 “暴恐事件 ”宣传深度 ,鼓励民众参与 “全民反恐 ”

安全意识是做好安全防范的重要支撑,民众只有具备较强的安全预防意识,才能够在平日里关注安全相关信息,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置技能,也才能够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的头脑,迅速做出正确判断,果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民众的安全预防意识,最好的节点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各类媒体进行客观必要的宣传教育,各环节需要有效控制好“度”,过分宣传会造成恐慌,也会给暴恐追随者提供“示范”,过分控制达不到宣传教育的效果。根据百度指数的相关数据显示,发生较大的暴恐案时,民众对事件本身及应对防范技能的关注度会明显上升。如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后,来自公安系统的自媒体迅速给出了简单实用的应对暴恐袭击办法,在民众中广泛传播。调查显示,知晓这一暴恐事件并学习了应对方法的民众达到78.1%。通过有效途径提高民众的安全预防意识,促进全民学习反恐防暴的基本常识,鼓励民众参与到“全民反恐”行列中来。

(二 )强化民众 “暴恐事件 ”研判责任 ,全面提升民众安全感

调查样本包括男性672名(49.4%),女性687名(50.6%)。年龄分布为18岁以下的100名(7.4%),18~30岁941名(69.2%),31~40岁126名(9.3%),41~50岁138名(10.2%),51~60岁33名(2.4%),60岁以上21名(1.5%)。所在地区分布为市区304名(22.4%),市郊179名(13.2%),城镇353名(25.9%),农村523名(38.5%)。文化水平情况为大学及以上812名(59.7%),高中297名(21.9%),初中122名(9%),小学64名(4.7%),文盲64名(4.7%)。职业情况为农民107名(7.9%),企业主/高层管理者44名(3.2%),公司普通职员120名(8.8%),事业单位职员51名(3.8%),政府职员48名(3.5%),学生913名(67.2%),其他76名(3.5%)。月收入情况为1 500元以下908名(66.8%),1 500~3 000元187名(13.8%),3 001~5 000元163名(12%),5 001~10 000元59名(4.3%),10 000元以上42名(3.1%)。

图3为武汉某地铁盾构隧道整体道床横向裂缝照片。由图3可知,大部分道床板变形缝附近均产生一条横向裂缝,且道床板两变形缝中间部分基本不产生横向裂缝,部分道床横向裂缝有冒浆冒泥现象,部分道床横向裂缝保持干燥。

从卡车司机所在地的分布来看,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从业人员,位居前6位的分别是江苏、山东、河南、浙江、河北和广东。其中,尤以江苏和山东居多。

(三 )有效开展 “反恐防暴 ”安全教育 ,提高民众应急防范技能

“反恐防暴”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重大突发事件的危害,学校无疑是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安全教育对学生本身的作用不言而喻,学生对家长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安全教育点面结合辐射化作用明显。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因为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质量与师资素质息息相关,师范类高校则承担着培养师资的重任。调查结果也显示,51.5%民众支持“通过学校教育来提高全民应急避险技能”。与此同时,“反恐防暴”应急演练活动是提高民众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克服应对危机的恐怖心理、促进部门协同作战的重要路径。调查发现,56.8%民众认为可以通过安全演练提升其防范能力。各部门可以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11.9全国消防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统的应急演练活动,使演练系列化,防范常态化。

(四 )完善 “平安志愿者 ”队伍建设 ,构建平安社会网络化防护体系

平安志愿者是活跃在社会安全防护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各地都在充分发动大学生、退休干部职工、党团员、热心社会公益的治安积极分子以及社区干部职工、单位内保人员,组成平安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防火、防盗、防抢以及邻里守望、看楼护院等治安互助活动。志愿者是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的粘合剂,在促进民众参与“全民反恐”行动、提高民众应急避险意识、提升民众应急救护技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加大对志愿者培养、管理的同时,要引导其在民众应急避险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致力于安全事业的平安志愿者,包括在校大学生,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等公益活动,将自身掌握的应急避险技能向社会民众推广;也包括各行各业的安全管理骨干,他们平时工作在安全管理第一线,具备丰富的安全管理实战经验,能够利用业余时间为社会安全防范做出重要的贡献,将各类平安志愿者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对构建平安社会防护网络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恐怖分子挑战的是全人类,是全人类的大敌。在反恐方面,我们也要借鉴美英等国的先进经验,启动全民反恐模式。然而要想真正做到“把民众当作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而不仅仅是受保护的对象”,除了组织大量的平安志愿者、平安信息员,每个公民都应当学习和掌握足够的反恐知识,强化研判责任,接受相关的反恐教育。政府层面的反恐,与社会反恐、民众反恐更好对接,平安社会防护网络才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

[1]马愿.《2017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解读[J].国际研究参考, 2018(2).

[2]谢玮,张璐晶.中国进入“全民反恐”时代?[N].中国经济周刊,2014-06-10(04).

[3]郝英兵,靳高风.公众反恐防暴被害预防对策体系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4]曹雪飞,马宁,乔顺利.国际视域内的反恐警务理论与实务[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5]李捷,李强.反恐与公众参与[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江焕辉,舒洪水.美国反恐情报变革研究:应对新问题与新挑战[J].情报杂志,2018(9).

[7]BRIAN M J.Unconquerable Nation: Knowing Our Enemy, Strengthening Ourselves[M].Rand Corporation,2006

[8]吴浩.大国反恐群众路线:美国青少年反恐意识培养策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EB/OL].2018-06-12.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8-06/12/content_2055871.htm.

Situation and Path of Civilians joined in the Campaign against Terrorists and Extremist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1 359 Civilians in Zhejiang Province

JI Zhi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threat of terrorism worldwide, various forms of anti-terrorist actions have been taken in various places. The media and academics said it entered in the era of 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in China. 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was the important measure to mobilize social forces to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government for counter-terrorism, to raise the awareness of civilians, and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counter-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We finish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359 civilians in 11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by random sampling of stratified cluster, and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ians’ participation in the campaign against terrorists and extremists. It therefo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security knowledge and skills, security judgment responsibility of all civilians, and to encourage them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action of “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It is vital to improve the social counter-terrorism system with the social protection network of volunteers, normal emergency exercises, and extensive security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 safe society.

Key words :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ivilians; the campaign against terrorists and extremists

中图分类号 :D8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34(2019)01-0068-05

收稿日期 :2018-06-08

基金项目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项目“平安浙江视阈下民众应急避险技能培育研究”(2014N020);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耦合机理研究”(18YJCZH062);湖州师范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高校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的耦合关系研究”(DS18104)。

作者简介 :季志,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教管理、安全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杨 敏]

标签:;  ;  ;  ;  

民众参与反恐防暴的现状及其路径探析-基于浙江省1359位民众的实证调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