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_刘志宽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_刘志宽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着眼人民群众新期待,做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突出重点,持续发力,工作成效显著,为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关键词:加强;生态文明;绿色;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着眼人民群众新期待,做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论断以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继承、坚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同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高度统一性。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解放,只有在保障自然界完整和繁荣的基础上、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人的解放的社会,同时也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要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认识的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既是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定位,也是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二、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对于河北省而言,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打好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尽快补上生态环境这块最大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是坚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污染排放、最小的生态影响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环保、质量、技术、安全等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坚决压减钢铁、煤炭、焦炭、火电、建材等过剩产能。以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材料、绿色金融、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生产布局,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气化河北”等重点工程,改变河北省“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一大批清洁生产产业和绿色企业,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降低能耗、物耗,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推行工业企业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实施节水行动,发展节水农业,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是强化使命担当,聚焦精准发力,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突出环境问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实施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全面落实大气污染综合治理“1+18”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狠抓压能、减煤、治企、控车、抑尘、增绿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取暖集中攻坚和劣质煤管控、燃煤小锅炉、“散乱污”企业、不达标车辆、露天矿山、扬尘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推行河长制,积极推进重污染河流、纳污坑塘、城市黑臭水体等重点整治工程,着力加强十大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深入开展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近岸海域污染治理。

切实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加快雄安新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加强固废和垃圾处置,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控。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创新突破,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深入总结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构建治根本、管长远的体制机制。建立党委政府推动绿色发展的内生机制,积极探索以绿色发展为主导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推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环境离任审计。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深化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政策,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节能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排污许可管理,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施特别排放限值,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强化排污者责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四是推动公众参与,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着力创建全民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培训体系,培育生态文明文化,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典型,通过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推广生态文化所蕴藏的理念支撑、制度范式与行为典范。广泛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资料: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性变革》林建华 2017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

2、《推动新时代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李宏伟2018年06月04日《学习时报》

3、《把握重点持续推进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张勇 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论文作者:刘志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_刘志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