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发现胎儿畸形发生率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择我院2010-2012 年间常规产前超声检查9078人,其中2010年2909人中筛查出各类畸形126例,2011年2584人中筛查出各类畸形108例,2012年3315 例人中筛查出各类畸形132 例。结果:三年发生率没有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2010年-2012年室间隔缺损组、唇裂组与无脑儿、法洛氏四联症、消化道梗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室间隔缺损与唇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较准确的检查胎儿畸形,并对孕妇无损害,可以较早采取临床治疗措施。
【关键词】超声检查;先天畸形;筛查【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1-01
胎儿先天畸形特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形态、代谢、功能等因素引起的出生缺陷异常。导致其发生的原因较多,一般有环境因素、遗产因素、病毒感染、药物、食物等因素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可以在出生时即被发现,也可在生后很长或特定时间表现出来,例如影响胎儿智力的先天性智力功能低下。目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主要方法为超声影像学技术,具有价格便宜、无创和多次动态监测等优点。
但个别特殊出生缺陷,如代谢性疾病,仍需结合其他检验学诊断技术。
随着现代超声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形态学功能异常的先天畸形问题可以被检查和确诊,仍不排除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可以肯定的是超声学技术是目前用于诊断和筛查胎儿畸形的最佳的辅助手段。本次研究针对20-39周妊娠的孕妇进行超声筛查后,并对发生的各种畸形进行统计学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病例选择我院2010-2012 年间常规产前超声检查9078 例,其中2010 年2909 人中筛查出126 例,2011 年2584 人中筛查出108例,2012年3315例人中筛查出132 例。年龄在19-40 岁之间,平均29.5±0.5 岁,孕周20-39 周之间,平均29.5±2周,其他失访20例,误诊和漏诊的仍旧未发现。
1.2 仪器和方法仪器:西门子s2000.ALOKA F75 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方法:检查前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胎儿条件的最佳超声模式,常规下嘱咐孕妇取平卧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利用探头进行腹部多方位探查,仔细观察胎儿各系统器官的发育状况,严格按照系统超声筛查顺序进行,对每例孕妇进行扫查16个切面水平,包括侧脑室横切面、小脑横切面、丘脑横切面等。最后对发现的异常情况确认是否存在胎儿复合畸形等问题,并采集图片,对数据进行测量并记录保存,注意随访继续观察。针对有异议者建议其向上级医院复诊并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和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р<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结果发现2010 年2909 人中筛查出各类畸形126 例,占4.3%,2011 年2584人中晒查出108例,占4.2%,2012 年3315 例人中筛查出132 例占3.98%,如图1 所示,三年发生率没有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2中发现2010年-2012年室间隔缺损组、唇裂组与无脑儿、法洛氏四联症、消化道梗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年的胎儿畸形发生率统计结果中发现,室间隔缺损率和唇裂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无脑儿、法洛氏四联症和消化道梗阻。而室间隔缺损与唇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缺损发生率在三年的统计结果中占最高的比例。
3 讨论
胎儿畸形以形态结构异常为主要特征,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发生过程错综复杂。由于各器官分化和形态发生的迟早不一,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畸形易发期,即按照形态发生和器官分化的顺序不同,不同时期受致畸因素影响不同,出现不同类型的先天畸形和发育障碍。中孕期对所有的孕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非常重要,因为在此时期可发现大多数胎儿结构异常,为临床进行适当处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降低了围生儿的病死率,减轻了家庭负担。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质疑超声检查对孕妇及胎儿无创伤.无至畸作用的优点。超声观察胎儿图像清晰,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高,可重复检查,价格低廉,有利于随访观察及审慎诊断,是产前诊断与筛查畸形胎儿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1] 李胜利主编,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 严英榴,杨秀雄,沈理,产前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 刘传玺,李垂平,胎儿心脏畸形彩色多普勒筛选与诊断,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杨成 屠荣芝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2
标签:畸形论文; 胎儿论文; 超声论文; 统计学论文; 筛查论文; 室间隔论文; 人中论文; 《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