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论文_赵鹏凯

浅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论文_赵鹏凯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业已经成为一个安全事故高发的地方。要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管,化解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本文从工程监理角度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与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相关监理人员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1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的特点

建筑工程中的风险可以定义为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特定环境和特定时间段内,由各种不安全因素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建筑工程由于规模大、周期长、复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比一般产品的生产风险更大。特别是对于现代建筑工程,无论是在规模、技术复杂性、资本投资还是影响范围方面,都比以往任何时期要大得多,所存在的风险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导致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国内外许多工程安全管理的人员开始重视对其进行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

2安全风险发生原因探析

2.1施工环境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将对安全风险的发生产生重大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需要露天作业。同时,建筑工程数量大,在建设过程中不能移动或分割。一般来说,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基础建设中。在中国当前新的国情影响下,工程建设高度逐渐提高,地基承载力也有所提高。如果地理位置的科学选择不能得到保证,将会在一定程度内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在完成地基作业之后,外部自然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质稳定性,从而导致出现不可控的安全风险。

2.2施工企业忽视了项目安全监理

行业标准和建设法律法规的实施处于被动状态。安全监管环节没有把监管作为建设的重点,而只把建设的具体环节作为建设的主体,导致安全监管不力,未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质量。由于施工方和施工方不重视安全监理,监理机构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投资的内容仅限于合同和文件,并不真正涉及实际施工工作。协调和组织工作中涉及的数据管理和合同管理将受到影响,安全监理被视为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工作,增加了建筑项目的安全与质量风险。

2.3监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达不到标准

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监理人员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从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一些工作人员对建筑监理工作没有全面的了解。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草率的监督和管理情况,这降低了实际的管理效率。此外,一些监督管理人员没有强烈的职业信念,这导致了寻求私人利益的情况。为了寻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一些建设单位允许机构人员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使得监管人员放松了对违规行为的审计标准,降低了建筑的安全防护系数,监理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职责。从专业知识角度来看,监理工作的专业技术除涉及工程管理、现场监督等内容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法律、建筑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较高。与此同时,由于需要对施工现场、工程设备、设计方案等细节进行管理,需要监理人员能够实行统一的管理标准,而施工现场的复杂程度也为统一管理提升了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监理工作风险防护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针对当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施工企业应及时给予相关指导,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各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因此,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施工企业应有效监督实际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为了充分确保他们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引入了计算机技术作为风险管理的辅助工具。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公共平台,使得评估数据、图表、曲线等相关信息可以第一时间传递给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此外,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环节信息的总结与记录,使得施工企业可以充分了解当前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效提高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质量。

3.2制定应急预案防止事故扩大

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方面,培训、教育、安全防护等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施工安全事故。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如果发生事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计划主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建筑安全事故,是一项预先制定的快速、有效和有序开展应急行动的计划。通过制定紧急救援计划,事故发生前、期间和之后的每个过程都被明确定义。一旦发生事故,施工企业具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初期阶段,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同时,采用预定的现场抢险和抢救方式,在突发事件中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援,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减少人员伤亡,拯救人员的生命和财产。

3.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预案

建设单位应对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或部位进行事故安全风险评估,并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对于安全风险或事故,有必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严格的应急组织和胜任的应急小组,以确保应急救援的有效性。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风险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对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工程现场和施工环节进行监控,制定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队伍根据险情及时有效地进行排除,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4注重对施工设备的管控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和防范中,特别是在工作人员工作前,应仔细检查脚手架是否稳定,使用的绳索是否牢固,确保穿戴安全服和安全帽。例如,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有许多输送泵和混凝土搅拌机等。这些设施的购买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为了减少损失,有必要定期检查其安全性能,确保所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消除所有危害,然后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实时调整安全管理体系,并且成立固定的管理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例行检查,保证安全。

3.5构建安全评估机构

在建筑工程施工和项目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对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科学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措施。在管理建筑工程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有先见之明,能够提前预测施工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同时,需要邀请相关专业评估学者对现场施工进行安全评估,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避免,能够对施工过程中较为敏感的因素进行有效挖掘,确保风险评估体系制定的完善性,高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更为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安全风险,还需要进行风险应急预案的合理制定,在安全风险事故发生时需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工程项目进行的有序性。

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工程量相对较大,且具有建设周期长以及投资高等特点。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风险,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能最大限度保证所有参建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而确保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176+178.

[2]任聪.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施工安全成本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230.

[3]熊婧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17):261.

论文作者:赵鹏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浅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论文_赵鹏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