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物型课程建设的探索论文

幼儿园开展物型课程建设的探索论文

幼儿园开展物型课程建设的探索

吕如梅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新港名墅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0)

摘 要: 在幼儿园开展物型课程,以物型为载体引导幼儿感悟意象,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与实践,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园应当积极探索,加快建设物型课程的步伐。

关键词: 物型课程;幼儿园;建设

引言

在幼儿园中,物型课程的载体是物,关键在型。在物型课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通过感悟物质中蕴含的深远意境,能够对幼儿进行精神上的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掌握知识,提高幼儿的学习理解能力,更是能够教导幼儿为人处世的道理,达成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引领幼儿成长为一个积极健康的高素质人才。[1]

一、重视环境建设,引导幼儿深入感悟

在幼儿园中,建设物型课程,对幼儿进行教育,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物型资源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缺少物质教育资源,物型课程就难以开展,幼儿更是难以结合物质来感悟意境,这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幼儿园在建设物型课程时应当重视园内环境的建设,通过建设为幼儿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幼儿能够被文化氛围所围绕,能够借助环境之利感悟意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改变幼儿,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在古代,诗人经常托物言志,对于梅、兰、竹、菊、松、柏、荷等植物都有着许多描写,借以咏志。这些植物自然也就附带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幼儿园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植物种植,并在这些植物的旁边竖起告示牌,写上一些描写这些植物的古诗,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让幼儿能够在观察这些植物时记忆这些诗句。幼儿园也可以在园内建设小型图书室,收集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童话故事等,供幼儿自由阅读,在园内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幼儿园还要在园内种植草坪,带领幼儿去亲近草坪,近距离接触草坪,感受大自然的韵味,让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园内环境的熏陶,逐步养成幼儿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热衷文学等良好的性格,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

二、引导幼儿创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创新是现如今社会的主流,也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缺乏创新,社会发展的脚步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在建设物型课程时,引导幼儿进行创新,给予幼儿充分的创新空间,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也是幼儿园必须重视的事情。幼儿园教师可以尝试着在课堂上结合物质来引导幼儿创新,让幼儿能够自己动手,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将想象力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幼儿园的课堂上,教师在教导幼儿《方向歌》时,根据“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积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一个能够将儿歌的内容展现出来的模型,将幼儿进行分组,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模型的制作之中,让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模型制作过程中,主动去动手,并在动手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儿歌知识,促进幼儿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搜集废塑料瓶,并为幼儿带来剪刀、绳线等工具,引导幼儿将废塑料瓶“变废为宝”,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思考,在思考与想象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将废塑料瓶进行改装。幼儿可以将瓶盖用线串起来,制作成风铃;也可以将塑料瓶进行改装,做成“塑料花”;还可以用塑料瓶制作各种各样的东西。在动手的过程中,幼儿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锻炼,最终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注重实践活动,结合生活开展教学

在幼儿园内建设物型课程,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也要重视起课堂外的教学,重视幼儿在课堂外的实践活动,给予幼儿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深入感悟知识,升华知识,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幼儿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实践,让幼儿能够走进自然,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进行观察与实践。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利用自己的时间来种植一种植物,可以自己选择植物,在为幼儿布置种植任务后,教师也要注意与幼儿家长联系,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实践,让幼儿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种植,每天观察自己的植物有没有出土,有没有发芽,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在自己的植物结出种子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将种子拿到园内,比较一下不同种子的差别,这样的实践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之中,还能够帮助幼儿更多地接触自然,感悟自然,从而使得幼儿能够获得更深的感悟。这对幼儿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拉丁舞课程作为顺应文化大发展,文化交流无国界的潮流而由外引进的一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适应国内的文化传统,赋予其中国化的新符号,是我们实践研究的重要任务。

四、结束语

教育本身以物质为载体,却又超越了物质,物型课程也是如此。教师应当深入探索物型课程建设的方法,在园内以物为载体开展教学,培养幼儿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是由实践主体外在呈现出的“善于、擅长”等状态而推断其实际形成的路径及可能性。如《诗经·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也。”郑玄笺:“颜之厚者,出言虚伪而不知惭于人。”[16](P758)由此,“巧”有了与“质朴、原始”相对立的“人为、做作”等义。

参考文献:

[1]朱爱华.物型课程的三重境界——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物型课程研发实践[J].江苏教育,2018(12).

标签:;  ;  ;  ;  

幼儿园开展物型课程建设的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