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_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_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实加强论文,代表论文,党的基层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总结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经验,联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以及党面临的新问题,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扣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党的工作大局,把加强基层、夯实基础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这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中心工作就是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扣中心,服务大局,这既是总的指导思想,又是活力和生命力所在。这几年,我省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一直贯穿着这条主线,因而成效比较明显。今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实际工作的始终。衡量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成效,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标准,看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否促进了群众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一,要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基础工程来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基层,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基层,夯实基础,真正使基层党组织不仅能在平时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在遇到突发事件、面临各种政治风浪时也能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二,要把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目标来抓。“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党的基层组织总体状况是好的,但离“三个代表”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少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致使一些地方和单位几年过去没有多少起色和变化;有的对历史和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有的群众观念淡薄,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为了群众,而是从个人、小团体利益出发,甚至以权谋私,违法犯罪,堕落为党和人民的罪人。胡长清、成克杰的蜕变,从内因讲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丧失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另一条是私欲极度膨胀。党员干部一旦有了这两条,必然走向犯罪道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把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根本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坚持做扎实的工作,真正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忠实执行者和实践者。第三,要把建立健全管党责任制作为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刻也不能放松。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去,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管党责任制。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不力、治党不严的问题依然存在。表现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认识不到位,职责不到位,工作不到位,落实不到位。要进一步强化管党意识和管党责任,实行层层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最终落实到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直接联系的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

二、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关键在人”的思想,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都非常明确具体。落实这些工作任务,实现这些工作目标,根本性的措施,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这些年来,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根本,选好用好一批带头人,同时把党员教育好、管理好,把党员的作用发挥好。实践证明,凡是党组织富有战斗力的地方,都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分期分批分层次培训基层干部和一年一度的党员“冬训”,这在我省已经形成了制度。除了经常性的教育之外,还不失时机地开展了一些集中教育或主题活动。如党建先锋工程、“双学”活动、“四个观念”教育、“三学三提高”等等,这些活动都对提高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后,还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目前,要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剖析胡长清、成克杰等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深挖他们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联系自身思想实际,从中吸取深刻教训。通过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党的干部。第二,要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现在,基层干部和党员的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太相适应。比如,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村组农户,一些乡镇干部就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少数农村党员身无一技之长,致富无门,谈不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因而党员的作用非常有限。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时,过去几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如组织集中培训,印发科技学习资料等等,但还需作出更大的努力,以期收到更为显著的成效。第三,要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现在党员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与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基层党员中,特别是在农村村党支部、城市居委会党支部中,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今后,发展党员要严格执行“十六字”方针,特别要重视把那些有觉悟、有知识、有文化、年富力强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在农村,要发展那些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分子入党。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着眼于打牢党在基层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努力扩大党组织在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各个领域的覆盖面,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

我们党是执政党。执政就要有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没有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执政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党就会丧失一切。现在,我们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及时地在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建立党的组织,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社区党建工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和社团党建工作,既是新领域,新课题,又是薄弱环节。今后,要突出抓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扩大党组织的社会覆盖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要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那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的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要发挥到那里。这样,党在基层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才会有可靠的保证。

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对策,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不断地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理论创新。尊重新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体现着改革的精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要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树立创新观念,发扬改革精神,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善于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第一,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复杂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和经验,仍然要坚持,要继承。继承是前提,是基础。没有继承,基层党组织建设就丢掉了根本。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就会失去活力,就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能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第二,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准绳,认真总结过去,运用成功的经验正确指导工作实践。凡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认识和作法,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凡是不完全符合、需要调整补充的,都要积极调整补充;凡是与“三个代表”要求不相符合的,都要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只有这样,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才能紧跟形势,贴近实际,富有实效。第三,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拓宽新领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随着社会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领域,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

标签:;  ;  ;  ;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_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