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30年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荀子论文,伦理论文,思想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7)09-0015-04
对于荀子伦理思想的研究,在辛亥革命及至民国时期一些思想家、哲学家的专著里已多有论及,如蔡元培先生所著的《中国伦理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就系统地探讨了荀子思想的天人观、性恶说、性论之矛盾、修为之方法、礼等,关于人性论,先生认为,荀子以人类为同性,与孟子是相同的。故持性恶之说,则谓人人具有恶性。并且指出,荀子所谓善,是与意识之善有别的,故其说尚不足以自立,而其依据学理之倾向,则已胜于孟子。后冯友兰在其专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二版)、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三联书店2005)对荀子伦理思想的人性论、修养论、道德之起源、礼之用诸方面也有论述,但基本上是在中国哲学大的视阈内的知识的介绍,可为后学研究荀子及其伦理思想作学理上的说明和奠基。建国以后至1976年,由于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荀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只有李德永著《荀子》(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一书,对伦理思想书中也没有涉及。而1977年后近30年,荀学及其伦理思想研究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特别是与历史学、人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著述不断、创建迭出。本文试对这一历史时期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状况做一番梳理,以为研究者提供一点可资参考的资料和线索。综述主要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专著和论文为分析原本,分三个阶段而展开。
一、1977年至1986年: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的初始期
第一阶段从1977年到1986年。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学术界对荀子的思想归属,重新澄清,否定了文革前把荀子归于法家的论调,而归于儒家。特别是南京大学前任校长匡亚明教授认为荀子的思想核心是“礼”,“礼”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范畴,因而荀子当属儒家无疑。同时,一些学者突破文革前对荀子思想的认定形式,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思想。关于伦理思想,一些学者在专著里已有涉及,朱伯崑在《先秦伦理学概论》从“礼为行为的最高准择”、“论礼的起源和意义”、“性恶论”、“修养方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关于性恶论,他说,“把人的自然属性,看成人性的本质,并且把好利恶害归之于人的自然属性,认为自然属性是同道德行为对立的,从而以自然属性为恶”[1](P106),可以看出,基本上把荀子人性论定性为性恶论;并总结说,“荀况人性论的根本错误,是不懂得人的社会性……不懂得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其结果向人的自然属性中寻找人类生活的依据”[1](P106),其实,荀子提出“群分说”,“礼以养情说”,“制民之产说”,确是看到物质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此段议论有失公允。对于道德修养论,评价是客观的,反映了荀子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荀况把道德品质看成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因此其修养方法则注重‘学’、‘行’”[1](P116)。包遵信认为“荀子的宇宙观是形而上学的宇宙观”[2]。从而引起学界对荀子天人观的重新讨论和再认识。
这一阶段出版了四部著作。一部是“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注释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该书以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吸收了前人及现代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荀子》三十二篇进行了校勘和注释。
另一部是夏甄陶的《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该书对荀子的天人观、社会观、逻辑论、辩证法等思想作了深入系统地探讨,以及对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作了全面阐发,基本上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但是,作者的思想受历史的局限,因而有的结论又显得教条僵化。而且,对荀子的伦理思想也没有涉及。
第三部是胡玉衡、李育安的《荀况思想研究》,该书以论文的形式,把荀子的思想分十一个部分来探讨,包括:论荀况的唯物主义思想;论荀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论荀况的政治思想等。尤其是该书对荀子的伦理思想第一次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荀子伦理思想与政治、法律的相互关系,“荀况把伦理道德的问题与治国安邦的根本大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论述伦理道德时,他能跳出把礼仪道德只作为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狭隘小圈子,把它看成是发展国家政治经济、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富国裕民的组成部分”[3](P51),同时,作者还深刻地分析了善恶、荣辱、君子小人三对伦理范畴以及荀子的道德修养论。最后,作者总结认为,荀况的伦理道德观是以治国安邦为最高目标,使道德的内容和标准达到更高的境界,道德教育与施行法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可以说,作者基本把握了荀子伦理思想的精神,紧密结合文本去解读而没有泛泛而谈。
第四部是向仍旦的《荀子通论》,该书以唯物唯心二分的思想路径,探讨荀子的宇宙观、性恶论、社会观等。对于伦理思想没有专门探讨,而是分散于一些章节中,关于人性论,作者在分析先秦诸家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所谓人之性恶,是破孟子性善论的;所谓‘其善者伪也’是立自己的观点,阐明人的善良德行是后天人为之功的”[4](P62)。可见,他所认为的荀子人性论在于强调人应当主观努力去改造人的自然本性,是人性改造论,这就基本定性荀子说的人性是恶的,但作者第一次探讨了心在道德认识中的作用,认为“伪”是经过心的思虑的结果,这无疑是深刻的。同时,作者还探讨了“行”在德性形成中的意义,“但是,也必须看到荀子所说的‘行’是指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行为”[4](P66),这就突破了前人研究荀子知行观仅限于认识论的局限,而是把“行”放在更广阔的道德视域中去考察,赋予“行”以更深刻的道德内涵和更深远的道德前景。但他又坚持当时浓郁的阶级气氛,认为荀子的“行”的目标和范围是应该划定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道德范畴之内的,这无疑是说荀子的“礼仪”是封建的道德范畴,从而打上了深深的阶级思维的烙印。
二、1987年至1997年: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的发展期
第二阶段从1987~1997年。这十年发表了近百篇研究荀子的文章。学界开始从多个角度去审视、研究荀子的思想,主要探讨了荀子的天人观、人性论、心性论;侧重于从文化学、伦理学的角度去解读荀子。如惠吉星说:“荀子思想同殷周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荀子不仅对六经的传授作出过重要贡献,他的思想也深受六经的影响。”[5](P1)樊浩教授在其专著《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中指出,“荀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伦理中礼的精神,成为宋明时期中国伦理精神大综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来源。他的伦理精神,在根本思想内容上与孟子处于对立的地位”[6](P127),并且通过与孟子的伦理思想比较指出,“孟子讲主观性的仁义,荀子讲客观性的礼义;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孟子言反身而诚,荀子言教化习行……荀子学说的使命表现为先秦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实际上标志着民族伦理精神生长的第一阶段的完成”[6](P128),还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礼的精神”、“性恶论”、“化性论”,为荀子伦理思想的研究建构了框架并指明了方向。
这一阶段主要出版了三部专著,一部是惠吉星的《荀子与中国文化》,该书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把荀子的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深入探讨了荀子的自然观、人性论、认识论以及荀子与中国礼文化、法律文化、政治文化的关系,指出荀学是战国文化重建过程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关于伦理思想,作者专门辟出一些章节探讨,如第五章第二节的第二部分“修身与教化”;第七章第四节“荀子与中国古代道德认识论”。关于“修身与教化”,作者认为,荀子从性恶论出发,不相信人的内在本性和道德自觉,因而十分重视礼仪法度的规范作用,治国的关键还是教化,而教化百姓应以正己修身为主。此段论述已经指明荀子德性理论与孟子的区别,孟子是强调心的道德自觉的,而荀子强调后天教化修身以成德,但作者没有指出为什么教化能成德,它的条件是什么,即作者忽视心在道德教化中的人文力作用。关于“荀子与中国古代认识论”,作者分析认为,荀子以道德主体作为认识主体,以伦理道德原则作为认识客体,将认识过程作为社会道德实践过程,把人格完善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这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作者没有具体展开论述。
第二部专著是王廷洽的《荀子答客问》。专著以问答的方式展现了荀子思想的全貌——思想渊源、哲学、政治、经济、教育学、心理学。作者在第六章探讨了荀子的伦理道德。包括:伦理道德的作用;国君的职责;官员的道德;士、君子、圣人、小人的不同群体;有关孝、礼、仁、义、乐的问题。关于伦理道德的作用,作者归结为三个方面:治国安邦,养情化性,辅助法治。可以说,这三个方面涵盖了荀子礼学思想的全部内容,作者重点诠释了仁义礼乐,“此四者都是伦理道德的规范,是相辅相成的,对他人敬爱应该合情合理,合情合理就应该符合礼制,既然能够做到仁、义、礼,那么人们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和谐”[7](P163)。其实,在荀子的思想里面,仁为质,义为本,礼为用,互为表里,相互贯通,正如荀子所说,“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第三部专著是孔繁的《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该书是以专题的形式对荀子的礼、法、王霸、正名、人性等思想进行梳解,从而使读者对荀子的学说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伦理思想主要是修养论,侧重于对文本的解释,其他方面鲜有论述。
三、1998年至2007年: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的繁荣期
第三阶段从1998~2007年。这一阶段是荀子研究的活跃和繁荣时期。近十年来,人们对荀子的社会思想、管理思想、科技思想、生态思想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伦理学、人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去解读荀子,侧重于荀子思想向现代文化的转生研究,且提出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和见解。关于天人观,晁福林教授认为:“荀子虽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但他又对制的范围作了很多限制,荀子的天道观也没有摆脱天命论的羁绊。”[8]关于荀子哲学特质,路德斌教授认为:“从‘道统’的角度说,荀学与孟学的关系是‘道’同而‘术’不同。”[9]伦理思想方面,对道德修养论、道德教育论以及荀子伦理思想与先秦诸家思想的比较也多有涉及,另外,还侧重于应用伦理方面的研究。关于道德修养论,王易论说:“荀子一方面从人的自然性出发,提出人性本恶论;另一方面又从人的社会性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和道德修养论。”[10]这方面的文章还可参看《试论荀子的人生修养观》(贺莉:《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二期)、《荀子道德修养观探析》(刘玉明迟淑荣:《淄博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荀子修身养心论》(姜元奎 张华松:《东岳论丛》2006年第1期)。关于道德教化理论,有的学者认为,荀子是从他的人性论预设与群居和一社会性存在的内在矛盾出发,论证道德教化的必要性,在道德教化的价值指向和依靠对象上,既突显人的主体性地位,又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实践理性的作用,拓展了教化的崭新途径[11]。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方尔加一直以为荀子是孔孟儒家的千古罪人,荀子将道德功利化,是非道德主义[12]。关于这方面的论点还可参看方尔加的著作《荀子新论》(方尔加:《荀子新论》,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在这段期间,老一辈哲学家著作有的又重版,同时还出版了专业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专著,其中涉及荀子伦理思想的,在此不一一赘述。
荀子的应用伦理思想,从目前收集的资料看,主要有:家庭伦理思想、生态伦理思想。对于生态伦理思想,作者认为“荀子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尊重统一起来,人在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把这种改造和利用限定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上”[13]。文章重点讨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涵义,指出这不是“人定胜天”,更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命题,在此概念区别的基础上,讨论了自然的内在价值以及德福一致的观念。
对于荀子的家庭伦理思想,作者主要论述了家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特点、它的封建性与现代价值。文章围绕荀子提出的五伦展开论述,认为荀子纳礼入孝,“改造了作为仁的宽、惠,而把它们纳入父慈的范畴。这就比孔子抽象地说父慈具体多了,也比孟子所谓的‘父子有亲’更加明确”[14]。作者提出父子、兄弟、夫妻三方应遵循礼系统地实行,而不可偏废一方,并且把讲求道德权利义务和排斥愚忠愚孝作为科学性的两个方面,还强调了家庭当中的德——得相通原理: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
可见,学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解构荀子是当前荀学研究的基本趋势,而且在人性论、天人观等不同思想领域提出不同的观点,代表了当前荀学界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最高水平。
在这一时期主要产生了五部专著,基本上可定性为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对荀子伦理思想研究鲜有涉及。这五部著作为:韩德民的《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郭志坤的《旷世大儒——荀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马积高的《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储昭华的《明分之道——从荀子看儒家文化与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商务印书馆2006);陆建华的《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该书认为荀子礼学以礼的价值说明为思维的起点,以礼以解蔽的诸子批判为终点;荀子礼学包括礼之价值论、礼之发生论、礼之本质论等内容。论著在第四章提到荀子伦理思想——道德规范。著者认为,礼为德,而非普通之德,而是诸德之总德,礼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敬、孝、悌、慈、惠等诸德的总和,这样,礼落实于君道、臣道、父道、臣道、父道、子道、兄道、弟道、夫道、妻道中,就体现为公、忠、慈、孝、友、恭、和、柔等伦理道德。
四、荀子伦理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态势
目前学界已开始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极对立的模式,从多个角度去探讨荀子伦理思想,并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虽然研究视角有所转换,研究方法有一定突破,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从近几年发表的研究论文看,探讨问题的侧重点仍在天人观、人性论、认识论、逻辑论等几个方面,选题重复,而伦理学方面研究的成果更少,更没有形成体系,虽然有的学者从人学、历史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角度去解读荀子的伦理思想,但探讨的问题仍在人性论、天人观等几个方面兜圈子。最近几年的研究虽已偏向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教化,并且试图与西方的伦理思想进行比较,如与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但如果把握不好,以西方的逻辑范畴、学术话语套用荀子的文本语言,解读荀子的文本思想,势必对荀子的伦理思想造成误解。
因而,在东西方德性伦理思想回归的大的氛围下,紧密结合荀子文本,以及出土的最新史料,用中国哲学、更多的是道德哲学的语言对荀子的德性伦理思想进行重新挖掘整理,以彰显荀子德性伦理思想的教化价值以及荀子伦理精神在构建中国伦理精神中的作用,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此,对未来荀子伦理思想的研究,学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应紧密结合中国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深入发掘荀子伦理思想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重点侧重于家庭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等应用伦理方面的研究,这是其一;其二,应紧密结合西方伦理思想的资源进行中西比较研究,可以说,荀子的人性论、教化论和基督教的原罪说、卢梭、霍布斯的性恶论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思想家的人性论、修养论都有可比较处,通过比较以深化对荀子伦理思想的理解并彰显其理论价值;第三,应紧密结合先秦孔孟儒家心性德性伦理思想,去正确、客观分析荀子思想中的天、人、心、性、人性、情、欲、礼、义等规范和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荀子伦理思想的挖掘和整理,从而重新展现荀子伦理思想德知、规范、德性、德行、德治分而互动,道德他律与自律辩证统一的道德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