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逻辑导论”的真伪“矛盾与谬误”_逻辑谬误论文

中山大学“逻辑导论”的真伪“矛盾与谬误”_逻辑谬误论文

真、假的“矛盾谬误”——推荐中山大学的《逻辑导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山大学论文,谬误论文,导论论文,逻辑论文,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大学里只讲授传统逻辑的现象目前已经有了显著改观,现代逻辑已经走进课堂,并逐渐成为主流。这是我国逻辑学界十多年来致力于逻辑现代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这种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为我国逻辑学的发展打开了通途,前景十分广阔。(见《逻辑导论》的“前言”(注:《逻辑导论》,中山大学逻辑教研室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382—389 页。))现在《逻》书真的包进了传统逻辑的重要成果,但又以现代逻辑的介绍为主,目标是以逻辑现代化和提高逻辑水平来实现科技现代化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逻》书是在《普通逻辑课本》(林铭钧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基础上和林铭钧教授的指导下编写的。它是充分发挥教研室同志集体智慧的成果。《逻》书是大学本科教材,也可在大、中专学校使用。为了便于教学和读者自学,它在每章后面都附有练习题,是一本既全面而又高水平的普及读物。近年来我们对“矛盾”(注:黄展骥:《“模棱两可”辨析》,《人文杂志》1997年第4期; 《与波普尔论“矛盾”》,《人文杂志》1996年增刊;《假矛盾》《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增刊。)有专门的研究,并且有自己一大套特别的观点与心得;所以我们从数百页充实的《逻》书中特地摘引出它《矛盾律》那节来点评介,以就教于该教研室及读者。

1.窃书不能算偷?

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说:……孔乙己到了酒店,人们嘲笑他偷了书挨了打。他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论者(即《逻》书,下同):窃书就是偷书,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孔乙己承认窃书,但他却说窃书不是偷书,真是自欺欺人。这段描述,通过孔乙己自相矛盾的言论,活画出了一个迂腐秀才的窘态。

评析:这是“自相矛盾”的一个好例子。不矛盾律“并非(P而且非P)”只是一个“空壳”,不吃人间烟火。意即说,它只有逻辑联结词“并非”和“而且”,但P却没有语义或内容。 我们必须分析清楚它的语义:“窃书”即“偷书”,才能判定他犯了矛盾谬误。

2.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曾引起后人的争论。在同一时间里,桃花怎么既是“芳菲尽”,又是“始盛开”呢?这场笔墨官司一直打到北宋,引起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注意。有一年四月,沈括亲自登山观看,只见山上桃花满枝,山下桃花却已凋零了。

论者: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条件不同(不是同一方面),山上和山下气候不同。所以诗人说山下桃花“芳菲尽”和山上桃花“始盛开”并不矛盾,两种说法都是真的。

评析:论者也是先分析语义,理解到在同一时间为什么桃花普遍“芳菲尽”(P)而在特殊的山寺却“始盛开”(Q)呢?除了怀疑山上和山下气候不同,还会怀疑有没有其他因素,例如山寺的主持是否一位植物学家,把寺内的桃花作了特别处理呢?事实上,P、Q既非“互为否定”,也非“互为反对”。P应该是常识; 而有识者应该知道大诗人不会这么糊涂或说谎,所以也会相信Q的真实性;问题只是要说明Q的真实性而已!再者,假如Q不合事实,诗人只是说了句假话, 并无自相矛盾。

3.“将近一年”与“一年多”

有说:“王区长上任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就为农民办了七件实事。”

论者: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这里说的“一个思想及其否定”是指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两种思想。……自相矛盾又叫逻辑矛盾,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加以肯定,不承认其中必有一假。例如上面这个命题里说的“近一年”,是不满一年,“一年多”则是超过一年。因此,……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评析:“将近一年多”可有两种解释:例如“十四个月”就是“一年多”,而“将近”一词却是累赘的,这是第一种解释;另一种就是论者的解释,是自相矛盾,自打嘴巴!所以那句话要么表达得拙劣,要么犯矛盾谬误。论者把那句话指出作为例示,可望减少语文污染或思维污染。

“矛盾”是“逻辑矛盾”的简称。张说“甲而且非甲”是自相矛盾,犯了矛盾谬误;但是,如果张说甲,而李说非甲,则两者的说话互相矛盾,但并无“自相矛盾”,所以并没有人犯矛盾谬误。我们认为,汉语逻辑界“矛盾”一词跟“界外”和“传统”的用法不同。我们提议:“红”与“黄”是“互为反对”;“红”与“非红”是“互为否定”;而两者均为“矛盾”,这一约定似乎较为适切实用。再者,所谓“矛盾律”,是辩证派的根本法则;“不矛盾律”才是形式派的根本法则。

4、哪里来的“口袋”?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写到鲁滨逊到失事的船上寻找食物时这样写道:“天闷热得使人难受,我脱去衣服,纵身跳入水中。”当赤裸裸的鲁滨逊爬上船时,“发现船上的供应品完好无损。我走进包房,把饼干塞满了我的口袋。”

论者:真怪,鲁滨逊赤身裸体,哪里来的“口袋”?俗云“百密一疏”。心思缜密的大作家在其作品中偶尔也有自相矛盾的描述。

评析:论者的分析很好。论者举出众多很有价值的例子来阐释不矛盾律,是难能可贵的;而不象另些论者的只写出“(P∧P)”这个“空壳”,再举“并非今天下雨而且又不下雨”为例便算数。这样我们怎能把不矛盾律应用于实际呢?在实际事例中,有许多“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例子,扑朔迷离,昙疑难决,是要认真对付的!

不过,关于笛福上述的描述,他说“脱去衣服”,是否,仍穿着裤子呢?他又说“供应品完好无损(缺)”,是否有衣服替换呢?我们不准备给出答案。

5、就叫“招弟”吧!

在实行计划生育之前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妇女初次临产,非常痛苦,她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我宁愿一辈子没有儿子,今后也不再生孩子了。”结果她生了个女儿。过了三天,她的丈夫请她给女儿起个名字时,她说:“我看就叫‘招弟’吧!”(在我国民间,父母给女孩子取名“招弟”、“盼弟”、“想弟”等,意思是盼望再生个儿子。)

论者:在同一件事的陈述中,包含着互相矛盾的说法:上述故事中的产妇先是表示今后决不再生孩子,但在给新生女儿起名字时,她表示不怕痛苦,盼望生个男孩。这个故事通过这位产妇自相矛盾的说法,批评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评析:我们要分辨开“矛盾谬误”与“改变主意”。那位妈妈似乎是改变主意。应否这样,则是逻辑以外的问题。如果不分辨开两者,便会经常错指别人犯矛盾谬误;因为每人每天都会多次改变主意的,例如说“要出门访友”,两分钟后又说“不要出门访友”。“改变主意”有好、坏之分;犯“矛盾”谬误也有好、坏之分。有时,坏的前者比坏的后者更坏!再者,论者说“这个故事……批评了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们看来,它只是报导和直陈事实,而未见有任何批评。

6、最古老的最大的纸币

某报有一篇介绍我国纸币的短文:“这是一张我国明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的纸币——大明通行宝钞,一贯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大的纸币。……币值一千个铜钱。……我国使用纸币比欧洲要早好几百年。在7世纪时,我国就有了用于祭献的纸币, 而它是模仿真正的纸币制造的,可见真正的纸币出现得更早。

论者:这段叙述,在使用纸币的时间上自相矛盾。(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作出两个相互否定的命题。)前面说洪武年间(即14世纪)的这张纸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纸币,而后面又说我国在7世纪时就已出现过纸币(这个命题是从“模仿真正的纸币”得出的)。这就令读者无法捉摸,不知相信前说好,还是相信后说好。

评析:短文说的“最古老(14世纪)的最大(币值一千个铜钱)的”可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最古老的纸币(P)和最大的纸币(Q)”。它的逻辑形式是“P而且Q”,能够推论P;其二是“最古老的最大纸币”(R),意谓“前此虽然有纸币,但不够它大; 而且后来虽然有更大的纸币,但不够它古老。”从R推论不出P。似乎第二种解释比第一种解释较合标准,但第一种也为多人接受的。短文后来说“在7世纪时……就有真正的纸币。”(S)很容易看到,从S推论非P,它跟第一种解释有矛盾,但是跟第二种解释并没有矛盾。那么,短文犯歧义谬误吗?论者错指短文自相矛盾吗?

7、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大诗人陆游,在85岁临终前写下《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未见”?黄按)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它意即说:我向来知道“人死后万事皆无所谓”,我所悲伤的,就是未能亲眼看到国家统一。等到朝廷大军收复北方失地的时候,儿子在家祭时可别忘记告诉九泉之下的父亲一同庆贺啊!

论者:自相矛盾是正确思维中应当排除的,但文学创作中的故意把互相否定的思想联结起来,借以表达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则不能视为逻辑矛盾。这种表面上悖情悖理,实际上入情入理;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的表现手法,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诗人明知死去一切皆空,却说等候人间喜讯,忽然变得有知了,这不是互相矛盾吗?不是的。诗人在诗作中故设矛盾,以表现诗人不见国家统一死不瞑目的火热激情和相信国家必将统一的崇高信念,使这首诗成为一首感人肺腑的不朽诗篇。

评析:在这里,我们不深究诗句的内容和作者的动机,想法;更不理会死后是否“有知”,而是讨论(广义的)逻辑学。我们只问,“故设矛盾”便不是矛盾吗?这说法本身正是自相矛盾。这有如说,矛盾得好,矛盾得妙,所以不算是矛盾,这犯了“以情害意”的谬误;例如:自卫杀人不是“杀”;误杀不是“杀”;医生(不忍坐视绝症病患者被疾病所折磨)的“慈悲”杀人也不是“杀”,侠士杀死了一个大坏蛋,大快人心,这更不是“杀”。所谓“以情害意”的谬误;就是由情绪、成见、价值、观念等感情因素形成的一种语意谬误。犯者的特点是:贸然否定一些常理,甚或进而窜改词义,反而指责别人用词不当。也就是说:有一类事物,我们习惯名之为X;但日久养成了固定的情绪反应(评价、爱憎之类)。用语意学术语来的,X 是个有情绪色彩的(或着了色的)词。现在X之中忽然出了个特异例子a,使我们产生异于惯常的反应,并且与我们惯常的反应相抵触。如果我们因此(甚或竞以此为理由)而认为a并非一个X,这就是以情害意的谬误。简单地说,犯这谬误的人否定a是X,只是因为X的固定“着色”作梗之故。(详论见注(注:罗业宏、黄展骥:《以情害意的谬误》,《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2期。)作者论文)

标签:;  ;  ;  ;  ;  

中山大学“逻辑导论”的真伪“矛盾与谬误”_逻辑谬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