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乳山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64500
【摘要】在目前数控行业面临着急需大量一线生产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现状之下,笔者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锤炼专业师资队伍,创设真实教学环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学生输出质量,创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三维合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改革;产教融合;人才共育;以训提能;三维合一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8-010-02
一、背景分析
(一)企业行业需求背景分析
从目前数控行业来看,普通数控机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数控机床的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而掌握高端数控技术人员明显匮乏。《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要在十个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其中就包括了高档数控机床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这势必需要大量既懂技术、管理,又具备操作技能的面向生产一线的数控技术中、高级技能人才,为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技能人才培养背景分析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良好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掌握本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数控技术应用类中级工技能水平的生产第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目前虽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非常普遍,但培养模式和方案不合理,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参差不齐,素质不能保证,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因而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和生产”、“招生和就业”的有效对接,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共育”的新常态。
(三)专业基础建设背景分析
近年来,学校紧密依托山东省示范专业群建设项目,以“两个优化”加快办学集群化进程。通过优化专业布局,优化课程体系,实现办学集约化和集群化。分专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基础理论+专业一体+专业拓展”的新型课程体系,打造了集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专业)、财经商贸、交通运输、纺织服装、信息技术、餐旅服务等几大专业群为一体的专业建设框架,群内专业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
以一体化课程改革为重要载体与通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锤炼专业师资队伍,创设真实教学环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学生输出质量,最终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三维合一”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建设过程
(一)学——开拓资源,人才共育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围绕区域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实时了解人才需求和岗位工作标准,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动态调整及时优化专业方向,开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编写《教学标准》。在传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入本校特色元素,形成理实企三位一体能力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确定课程设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任务或项目教学。通过任务、项目的“高架桥”把课程学习和完成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一体化课程框架,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2.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强化岗位职业能力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切入点,开发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完善校园一体化数字教学平台建设。依托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引入企业标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重点建设《数控铣工编程》、《数控铣工一体化》、《数据车工编程》、《数控车工一体化》等4门校本教材及核心课程,使各门课程通过相互联系、渗透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二)研——强化师资,凝聚科研
1.创新教师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灵活培训形式。立足发展,注重实效,广泛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培训形式灵活多样,集中培训和部门培训相结合、大众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综合素养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二是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培训,聘请专家领导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抓实教师企业实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每学期专业教师企业一线实践锻炼达30天以上,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专业前沿发展方向,以便科学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形式。
2.锤炼师资队伍建设,开拓科研载体阵地
锤炼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四个项目计划”。一是实施“课程建设计划”,实现教师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等能力上的提升。二是实施“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实现教师实践技能、参与校企合作能力的提升。三是实施“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实现教师在团队协作、专业建设、教学研究等能力上的提升。四是实施“教师学历、职称、职业资格等级提升计划”,实现教师综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采取“教师主动成长、课题推动发展、科研孕育人才”的优秀教师成长途径,充分利用校园网络、QQ群、微信、校报、电视台等载体途径展示教师在科学创新精神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教师开拓一片教科研载体新阵地。
(三)训——以训提能,以赛促学
1.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紧紧围绕“宽基础、重素质、强技能”的专业建设目标,始终遵循“实用性、适用性”的原则,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确定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技能方向课之比达到2:3:5。在合作办学的企业中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实现校内外实习课达60%。高标准整合与新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使设备配置达到市域领先、省内一流水平。
2.抓牢赛学融合本质,练好“内功”提升水平
技能大赛是职业学校学子心中的“灯塔”,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助推器”,是学生进入企业的“试金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紧紧抓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企校共赢、工学结合、职业导向、以赛促学”的赛学融合本质,一是以掌握职业岗位技能为目的,设计竞技性的实训教学项目。二是将大赛对应的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三是承办威海市中职数控技能大赛、乳山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赛学融合,以校、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为平台载体对学生数控操作技能的培养,为用人单位选拔高端数控操作技能人才。
(四)管——认真管理,科学评价
1.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建立“三维合一”教学模式
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全面落实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学科实施性教学计划。在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上注重体现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将岗位能力及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实践教学内容直指工作任务,以项目为单位分模块编排,打破原有学科型教材知识体系,强化动手实操环节,优化教学流程,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构建校企管理机制,优化联合评价体系
校企双方协商共同制定校企管理制度,协同做好实习工作,实现校企双赢。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方案,开展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调研;制定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实施方案,明确满足产业发展要求和学生持续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组织“校园开放日及技能节”活动,通过“校企联合,家长参与”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
(五)产——产教融合,校企共赢
1.发挥专指委引领作用,探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职业院校资深名师、中职学校教学骨干组成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每年召开专题论证会两次以上。根据学校及企业发展需要,不定期进行各方面的交流。校企合作纵深发展,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行订单培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机制。
2.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输出质量
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和实践,创新校企合作形式,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冠名培养、订单培养、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对外加工等方式,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制定推荐就业制度规范、就业程序规范,形成科学的就业安置流程,提高学生输出质量。
四、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校企双方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人才定向培养等工作,协调解决双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实现校企双赢。
(二)制度保障
学校为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运行,校企双方协商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协议书》、《致实习学生家长一封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学生实习考核办法》、《实习班级班主任职责及考核办法》、《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等制度,对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出了规定和预案,实现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共管、风险共担。
(三)经费保障
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通过对经费预决算、经费支出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和审计监督,保障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以项目为单位分模块编排,打破原有学科型教材知识体系,强化动手实操环节,优化教学流程,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构建校企管理机制,优化联合评价体系
校企双方协商共同制定校企管理制度,协同做好实习工作,实现校企双赢。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方案,开展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调研;制定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实施方案,明确满足产业发展要求和学生持续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组织“校园开放日及技能节”活动,通过“校企联合,家长参与”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
(五)产——产教融合,校企共赢
1.发挥专指委引领作用,探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职业院校资深名师、中职学校教学骨干组成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每年召开专题论证会两次以上。根据学校及企业发展需要,不定期进行各方面的交流。校企合作纵深发展,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行订单培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机制。
2.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输出质量
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和实践,创新校企合作形式,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冠名培养、订单培养、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对外加工等方式,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制定推荐就业制度规范、就业程序规范,形成科学的就业安置流程,提高学生输出质量。
四、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校企双方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人才定向培养等工作,协调解决双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实现校企双赢。
(二)制度保障
学校为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运行,校企双方协商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协议书》、《致实习学生家长一封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学生实习考核办法》、《实习班级班主任职责及考核办法》、《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等制度,对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出了规定和预案,实现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共管、风险共担。
(三)经费保障
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通过对经费预决算、经费支出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和审计监督,保障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论文作者:杜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专业论文; 校企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企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技能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8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