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1-0005-05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发展以崭新内涵,揭示了发展的本质特征,实现了发展观的重大变革,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积累,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同人类的任何认识一样,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历史发展过程。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其他条件的限制等主客观原因,人们的发展观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左的。世界各国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过许多发展理论,形成了不少发展模式,这些理论和模式曾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累了不少好的发展经验。特别是自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科技进步的浪潮,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不断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而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些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有增长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甚至“恶性无序增长”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传统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主要表现是:首先,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会出现增长失调,最终制约发展。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发展的真正内涵和本质要求,而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甚至等同于GDP增长。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GDP增长了,其他都可以忽略甚至牺牲,包括关系国计民生的生态环境、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人的全面发展等等。在增长目标的驱动下,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粗放式的生产模式直接造成了环境的大量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会出现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其次,轻视全面协调发展。发展的实质应当是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根本上说,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证,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决定作用。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核心内容,但并不是全部内容,应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传统发展观是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经济总量扩张,轻经济结构优化,重物质财富获取,轻生态环境保护的片面经济增长,其结果是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旧的发展模式必然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以及一系列社会、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为代价的发展,是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忽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的发展,经济建设是难以搞上去的,即使一时搞上去了最终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第三,忽视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人类依赖自然但又超越自然,人类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但多年来的发展史表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一定要适度,改造活动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会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繁衍以及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这正是人类忽视可持续发展的结果。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淡水资源的有限和缺乏、全球可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均森林面积的减少;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及其他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接近或超出了人类可以利用的极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海洋生态失衡以及空气、水、固体废物、噪音等污染加剧,已导致许多物种的消失;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疾病增多,生活质量下降。人类在经历大自然报复的种种痛苦之后,终于认识到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危害,终于认识到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党历来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脉搏,在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经受住了国民经济恢复、自然灾害、文革等严峻考验,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经济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新跨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基础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我国仍然是存在的。在发展中,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外延式特征还很明显,资源相对短缺而又浪费严重的现象依然存在,掠夺性开采和粗放型利用还十分普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贫困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一些地方、部门和相当多的干部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单纯追求数量的扩张和增长的速度,不重视质量和效益,忽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客观地看,“非典”疫情在我国一度爆发和蔓延的事实,已经为我们更新发展观敲响了警钟。实践证明,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缺乏对发展问题的全面科学理解,就会在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上出现偏差,就会出现增长失调,甚至制约发展阻碍发展。因此,一些国家有增长、无发展的历史教训值得记取,我国某些片面发展的倾向也值得警惕。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意义
如何树立全面的科学的发展观,将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人文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加以协调,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充分估量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高度对发展的内涵进行的科学凝练,抓住了发展问题的关键和要害,揭示了发展的核心和实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先进文化,实现“三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有全面的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深刻认识和总结国内外传统发展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全面系统地认识发展问题的结果。科学发展观破除了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的思想禁锢,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的重要性,又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强调注重经济增长的效益、水平和质量,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和深刻变革。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谋求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谋求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适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良性发展形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崭新发展理念,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良性互动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新的社会形态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一切发展都应当是为了满足和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如果离开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发展就会失去任何意义。全面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必须重视不断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建成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优越性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新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这个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人口等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奋斗目标,必须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最终都要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因此,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关键的重要思想,又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党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而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和核心理念,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首先,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些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长期遵守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其次,科学发展观是正确处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各种复杂关系,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思想指导,正确处理好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规模和水平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各项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三,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从实践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规划未来、指导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增长、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问题上的新突破。在新世纪新阶段,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把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贯彻落实“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协调好城乡发展和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涉及“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二是统筹区域发展。中国地域辽阔,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地区发展就是不平衡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纵向比较来看,发展速度都很快。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地区发展的差距仍存在扩大的趋势。近几年来,国家已显著加大了西部的开发力度和对老工业基地的扶持力度,但由于历史、基础等原因,在今后一个时期,地区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还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因此,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继续扩大东部地区开放,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有力保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目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还不完全协调的状况,必须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革命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一贯思想。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实现一系列观念的转变,即实现由机械环境观向系统环境观的转变、由片面发展观向全面综合发展观的转变、由资源无价的旧观念向资源价值观的转变;必须作制度上的重新安排,即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与自然的交往方式,实现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变革,从而高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优化与生态平衡相统一,与生态潜力增长速度相适应;必须实现实践方式的转变,即要不断提高主体实践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压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五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迎接国内外形势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继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取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尊重和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独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企业法人财产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要建立有效的财产权保护制度,充分调动各类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创造财富的欲望和积极性。二是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国家要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明确中央和地方不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不同的利益关系,探索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有效机制和途径。三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改革、发展、稳定是关系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重大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而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局面,什么事也干不成。因此,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使全体人民得到并日益增加看得见的利益,始终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要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兼顾不同阶层和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要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第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争取实现“五个发展”。一是要实现全面的发展,这是发展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依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树立和落实全面的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是要实现协调的发展,这是发展的主线。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谋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使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在推进协调发展中,必须重点处理好城乡、区域、国内国外等多方面、诸领域、各要素的关系,真正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三是要实现均衡的发展,这是发展的关键。均衡发展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同一领域的主要产业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发展比例关系的重大举措,是从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实现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的原则,逐步解决地区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促进各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确保各地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四是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的支撑。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战略选择。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挑战和压力。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人口总量庞大、人口素质较低,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明显不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的状况依然存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促进优生优育;必须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强化城乡污染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五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在完善体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践中,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推动各项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伟业。
收稿日期:2003-12-05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