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与趋势分析_城市化水平论文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及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差异论文,趋势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730(2011)04-0005-08

一、引言

城市化的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和历史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地区间城市化水平始终处于不均衡状态。而且,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整体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同时期地区间城市化的发展差异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对于城市化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一些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王茂军等认为1982-2000年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差异扩大,地带内部差异缩小①。郑勤华等也得出类似的结论:1982-2003年中国三大区域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且近年差距更有所扩大;三大区域内部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有逐渐缩小的趋势②。而王良健等在对1982-2003年区域城市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则认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及其内部各省(市、区)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距呈现缩小之势③。刘盛和等在分析1990-2000年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特征后认为,未来20年城市化发展速度总体上东快西慢,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将更趋悬殊④。此类研究存在不同测度方法之间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区别⑤,城市化水平的测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由于城市化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等内生和外在因素的变化,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差异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需要随着发展状况和发展形势的变化而重新认识。

本文按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分析近些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并对区域城市化的地域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缩小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区域城市化发展差异的动态把握,深化对我国不同地域间城市化发展差异变动过程的认识,为国家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不同地区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差别化城市化战略提供依据。

二、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动

1.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我国四大区域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突出。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东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在地域上城市化水平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基本格局。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全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格局与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大体是一致的。

从近些年来区域城市化的进展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均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城镇人口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发展水平从东到西依次梯度递减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全国城市化和城镇发展依然偏重于东部地区。2009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6.66%、42.26%、39.42%和56.88%。无论是城镇规模,还是城市化率,区域城市化仍维持着东高西低的状况。东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目前两者地域差距不大;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与东部和东北地区之间的地域差距依然十分显著,而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略高。东部地区城市化率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14.40、17.2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14.62、17.4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高2.84个百分点。

从城市化水平区域差距的变动情况看:(1)与东部地区相比(图1),1982-2005年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按区域合计计算,下同)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由1982年的分别相差6.23、5.63、1.69个百分点,扩大到2005年的分别相差16.31、18.28、9.44个百分点;2005-2009年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开始缩小,分别缩小到14.40、17.24、8.6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东部地区,但此后两者的差距不断缩小,由1982年的高18.65个百分点到2009年仅高0.22个百分点。(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图2),东部地区1982-2005年与之差距不断正向扩大,2005-2009年与之差距开始缩小;东北地区自1990年以来与之差距不断缩小;中部地区1982-2000年与之差距不断负向扩大,2000年以后开始持续缩小;西部地区则在1982-2005年与之差距不断负向扩大,2005年以后开始缩小。

图1 各地区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三、四、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0年计算

图2 各地区与全国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变化

资料来源:同图1

2.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地区差异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全国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四大区域的城市化率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不同时期地区间城市化的发展态势则有所差异。对比不同时间段区域城市化速度的变化可以发现(见图3):

2005年以前,由于经济增长的重心在发展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相应地,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也偏重于东部地区。区域间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依次降低的现象。1982-1990年,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年均提高幅度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0.44和0.47个百分点。1990-2000年,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52个百分点,大幅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年均提高幅度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0.59和0.73个百分点。2000-2005年,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略有降低,但仍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中、西部地区则进一步加速,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城市化速度上的差距虽有所缩小,但年均提高幅度仍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0.14和0.25个百分点。

2005年以后,地区间城市化的相对速度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具体而言,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化速度继续放缓,并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速度则继续保持加速增长的态势,已经高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2005-2009年,中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快,西部地区次之,年均分别提高1.43和1.2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则降低到年均提高0.9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位居最后,年均提高0.56个百分点。其中,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率年均提高幅度分别比东部地区高0.48和0.2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29和0.07个百分点,扭转了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城市化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东北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和发展较早,城市化水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982-1990年,东北地区城市化速度仅次于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和中、西部地区。此后,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衰落,城市化发展速度急剧降低,1982-1990年东北地区城市化年均提高幅度已处最低。2000年后,东北地区城市化率虽呈缓慢加速之势,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城市化速度仍然较低,大幅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

从四大区域城市化速度差异的变化趋势看,东部地区城市化在达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城市化速度已开始逐步降低;而得益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带动了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图3 四大区域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

资料来源:同图1

3.城镇人口分布的区域变动

从四大区域城镇人口的增长情况看,东部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多,增长规模大。即使在近些年来城市化速度放缓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城镇人口增长的绝对规模仍是最大,还是全国人口城市化的重心。2009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人口分别为27446万、15047万、14480万和6191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2956万、2198万、2057万和261万人。而从城镇人口的相对变化情况看,近些年来东部和东北地区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中、西部地区城镇人口的比重则有所提高。

图4显示了四大区域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区域城镇人口的相对分布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东部地区,1982-2005年城镇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持续提高,2005-2009年则略有下降,2009年比2005年比重降低了0.5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则一直处于缓慢提高之势,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由1982年的22.07%提高到2009年的23.82%。西部地区比重先是持续下降,到2000年后开始逐渐上升,1982-2009年总的还是略有降低。东北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则持续降低。从2005-2009年的变动情况看,2009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中的比重分别为43.45%、23.82%、22.92%和9.80%,比2005年增减了-0.52、0.75、0.62、-0.85个百分点。

图4 四大区域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同图1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差异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需要,对城市基础设施需求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城市建设。2009年,全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0641亿元,比2006年增长84.6%;其中,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698亿、1830亿、2143亿和972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68.4%、128.7%、93.7%和104.7%。可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市政建设投入均有较大增幅。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地区围绕加强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加大了以改善公共卫生环境体系建设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增强公共设施服务能力为主的城市供水管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共同沟和地下管网的建设和改造,以及城市公共交通、防灾减灾、水污染防治等设施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新增供给能力不断增加,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增强,供水、供气、供热、道路、绿化、污水等市政公用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鉴于统计口径的变化,本文仅对比2006-2009年全国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

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看四大区域城市建设的差异(图5):(1)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一致,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也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东部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较高、公共服务能力强,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水平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依次梯度降低。中、西部地区城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人均道路面积等各项指标,均全面落后于东部地区。这一状况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区域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说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不仅是城市化人口规模的差距,同时也是城市建设水平的差距。(2)东北地区城市建设严重滞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率始终在各地带中处于较高的水平,目前也与东部地区处于同一水平,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却相当落后,城市用水普及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人均道路面积等多数城市建设指标甚至低于中、西部地区。(3)各地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还不能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

从四大区域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的提高情况看四大区域城市建设的进展(图6):(1)随着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的增长和新增有效供给能力的增加,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关系居民生活的城市用水、燃气、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公共服务不断加强,城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道路面积等主要评价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幅度最为突出。2006-2009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分别提高19.74、32.91、20.21和18.07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13.55、27.88、25.31和10.68个百分点。这说明全国各地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均大力加大了城市环境治理工作,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2)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更为突出,尤其是在城市环境方面如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东部、东北地区提高幅度更大。西部地区在城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也有很大提高。而东北地区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多数市政设施水平的提高幅度处于各地区末位。

图5 2009年四大区域部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6、2009

图6 2006-2009年四大区域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的提高幅度

资料来源:同图5

三、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城市化经历了从不断加速到逐步减速的演变过程,中、西部地区仍呈不断加速的态势;东北地区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急剧减慢后,一直维持着低位缓慢回升的状态;2005年前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差距趋于扩大,而2005年后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开始趋于缩小。城市化发展差异的这种变动,究其原因,主要受到区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演进、区域政策的作用、区域经济增长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人口城市化的区域差距将趋于缩小

按照美国学者诺瑟姆(Ray.M.Northam)对城市化发展过程划分的三阶段,即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70%):人口向城镇加速集聚;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进入高度城市化后城镇人口比重又趋缓慢甚至停滞⑥。从全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中期发展阶段,整体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遵循这一阶段发展规律,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城市化水平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直到城市化率达到70%以后,城市化水平才会进入缓慢增长期。另一方面,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未来国民经济仍具有持续较快增长的条件和潜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为中国城市化的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可以预见,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整体上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此后全国城市化的速度将会有所减慢,但仍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由于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态势是不同的。全国在1995年后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其标志是城市化率超过30%),而东部地区早在1990年后就已进入城市化中期,中、西部则到2000年以后才相继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是,各地区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后,城市化速度都明显加快,均超过了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幅度。东部地区城市化率1990年达到30%后,1990-2009年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40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2000年接近30%后,2000-2009年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分别达到1.39和1.19个百分点。这也验证了,城市化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是城市化中期的普遍发展特征。

通过对城市化发展阶段规律的进一步认识,本文认为可以把城市化中期再划分为两个阶段:城市化中前期和城市化中后期。在这两个阶段,城市化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①在城市化中前期,即城市化水平在30%~50%之间。由于工业化规模和范围的迅速扩大,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呈不断加速的态势。②在城市化中后期,即城市化水平在50%~70%之间。随着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调整升级,就业弹性下降,城市化进程呈逐步减速的态势。根据这一阶段划分总结的发展规律,目前东部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正处于城市化中后期,城市化速度与之前相比必有所放缓;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仅为42.26%、39.42%,正处于城市化中前期,今后城市化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东北地区1990年以来维持相对东、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城市化速度,也已证实这一城市化发展的变化规律。这一相对趋势变化在东、中、西部地区也已显现出现,东部地区城市化速度在2005年后已有明显减慢,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在1990-2009年期间始终保持着不断加速的态势。

“十二五”期间,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与前期相比将有所放缓,东北地区仍将维持在相对不高的水平上,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将仍呈加快发展的态势,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快于东部地区。考虑到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受地理因素和发展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可能达不到前期东、中部那么高的速度。如果仅从城市化率来看,可以预见,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将开始逐步缩小。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由东向西的梯度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下一个十年战略的推进,也将为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加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条件。但是,城镇密度和城镇人口仍将保持从东到西梯度分布的格局,城市发展的区域差异,特别是在城市经济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上的整体差异将长期存在。

2.重点区域和城市群将主导各地区城市化发展

在全国各地区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上,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发展条件相对优越、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城市发展的集群化趋势日趋明显。在东、中、西部内,若干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优势区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普遍发展,城市群的地域发展形态正加速成长。从空间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带分布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东南、山东半岛、闽东南等城镇密集地区,中部地带分布有中原、江汉平原、湘中、皖江等城镇密集地区,西部地带分布有成渝、关中等城镇密集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中西部具备城市密集区发展条件的地区少,但通过计算显示,西部、中部的城镇密集区在所在地区中人口的地域集中度和经济的地域集中度要高于东部的城镇密集区⑦。相对而言,它们对中西部发展的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这些城镇密集地区均为东、中、西部的发展核心,凭借其相对优越的经济社会和区位条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镇数量日益增多,城镇密度不断加大,成为东、中、西部城镇、经济、人口集聚的重点区域,对推进各地区城市化进程、协调区域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城市发展的区域化趋势,既是中国区域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体现,同时又对中国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未来,随着各城市群的形成和壮大,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偏重于各个城市群,城市群在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将更加突出。各地区将会继续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以形成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

同时,重点区域和城市群也越来越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自2008年9月份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珠三角、海西、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江苏沿海、辽宁沿海、鄱阳湖、图们江、黄河三角洲、海南旅游岛等多个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结合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国家还将继续加强重点开发地区、重点城市群区域规划的编制,出台一批区域发展规划。随着“十二五”时期《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具体实施,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要求,东部开发强度已经较高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所减弱的区域,将以优化提升为重点,而在中西部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将培育发展若干城市群和重点经济区。通过区域规划措施的引导,统筹协调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状况,东、中、西部地区将逐步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化空间格局。未来,重点区域和城市群作为带动和协调东中西部发展的重要手段,将主导各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态势。

3.城市现代化将成为各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按照城市化发展的一般经验,在城市化中前期,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膨胀的外延式发展,即城市化“量的扩张”。在城市化中后期,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农村人口比重,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从传统农村社会步入现代城市社会。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更加重视内涵的发展,各种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和城市职能结构更加完善,城市生活方式等无形城市化内容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渗透。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延伸。

由于各自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不同,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不同的形势和重点任务。当前,中、西部地区城市化仍明显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城市建设水平不高,而东部地区则开始转向内涵、质量型的发展过程,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加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广大居民都对城市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期待。各地区城市发展需要更加注重质量和内涵,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完善城市公共服务。

从全国整体上看,“十二五”期间将进入城市化的中后期,尽管未来一段时间,城市化的数量型扩张还将持续,但城市发展的质量也将不断提高。随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中国城市化将由数量规模扩张型为主的增长,向数量规模扩张与城市功能内涵提升并重的发展转变,更加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产业的升级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化面临的又一重要历史转折。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必然要经历和完成的一个过程,是城市自身运动的高级阶段和城市存在的高级形式。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城市发展的重心亟待由规模的扩张转到数量与质量的并重。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现代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发展过程不同,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可以借鉴先期城市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共同推进的。只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措施,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完全有可能与城市化进程同步推进和完成。

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实现城市现代化是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共同任务。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将有所差异。目前,大城市已率先向现代化迈进,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已具备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和条件。未来东部沿海城市、中西部中心城市将向全面现代化迈进。而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近年来城市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已有较大提升,未来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将趋于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注释:

①王茂军、赵群毅、李传广、高宜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变动分析》,《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郑勤华、赖德胜:《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1期。

③王良健、罗湖平、周克刚、高鸿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的量化分析》,《西北人口》,2005年第6期。

④刘盛和、蒋芳、张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人口研究》,2007年第3期。

⑤张立:《19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城市化差异的演变》,《城市规划》,2010年第5期。

⑥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88页。

⑦盛广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密集区发展》,《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标签:;  ;  ;  ;  ;  ;  ;  ;  ;  ;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与趋势分析_城市化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