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建设当中市政道路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施工质量的控制会对施工工期、投资成本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市政道路工期紧张、作业面较小、施工情况较为复杂,所以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高,会碰到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市政工程城市道路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
1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属于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也展示出政府工作的直接成果,成为建设城市文明的基础。由此,在城市道路建设施工流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减少施工当中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干扰,从而保障最终的施工质量。
2 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相对于过去,在施工流程上、施工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受到人员、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限制,当前的施工技术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1)一些施工团队没有充分认识到施工准备的重要性,在施工前,只是简单的领取物料和设备,没有对原料的质量、人员的组成、设备的运行状况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导致实际铺设效果与工程预期效果差距较大。(2)一些市政道路施工方,使用不合格的原料,尤其是石料、土工布、沥青等关键的原材料,导致路面的硬度与刚度都无法达到技术要求,造成后期的返工与维修频繁。(3)目前很多市政道路施工方,施工流程仍然比较混乱。一些具体的施工人员从事路面铺设的时间比较短,没有良好的掌握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与指导。(4)一些市政道路施工方,没有在道路施工作业结束之后,及时对道路铺设的质量进行检验,或检验检测的项目过于简单,没有从本质上发现路面存在的隐患,给后期的维修造成了负面影响。(5)很多市政道路施工方,长期使用传统的道路施工工艺,没有及时跟进技术市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知之甚少。路面施工的设计,也没有根据目前的道路交通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3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
3.1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一般利用的是分层浇筑的方式,层厚控制在50厘米之内,在浇筑施工当中,一定要对浇筑时间严格控制,混凝土凝结前做好下一层的浇筑施工。综合混凝土等级、气温以及施工条件来讲层浇筑间隔的时间确定好。振捣也同样是浇筑施工当中不可小视的一个环节,振捣可以良好的排出混凝土当中的气泡,混凝土密度更高,强度也显著提高,所以在振捣施工当中,要严格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以及振捣力度,采用垂直插入的方法,在施工当中坚持快插慢拔的方法。另外严格控制好振捣的实践,每一次的振捣施工时间一定要维持在20s-30s,不能超出这个标准,若振捣时间太短,将会给振捣密实度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振捣时间太久,将会让混凝土在施工当中产生显著的离析。最终完成浇筑施工时,要磨平混凝土表面,防止混凝土表层产生裂缝问题。
3.2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1)水泥搅拌桩法。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主要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水泥搅拌桩采用水泥土与水泥的混合物,采用特殊的搅拌机械设备。复合地基形成的复合地基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弹性模量,强度和承载力。根据不同的施工工艺,水泥搅拌桩法可分为浆料混合法和粉末喷涂法,后者应用广泛。通过将水泥粉末和土壤颗粒掺入钻孔中,软土路基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特别适用于泥炭土,极软土和软土等高含水量软土路基的处理。粉末喷涂混合方法可有效提高地基加固效果。(2)高压喷射注装法。该工程钻机主要用于在待处理的软土地基上钻孔,然后在钻井深度达到预定位置后进行高压泥浆注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相对简单,可以通过机械力搅拌在浆液和软土地基之间形成复合地基,有利于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在注浆的情况下,必须保证泥浆与软土的有效融合,因此,在灌浆过程中,必须给软土泥浆充分的固化时间,避免外力的干扰。确保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
3.3 绿色施工技术
①在施工前期就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要先对施工地及其周围区域的地形地质进行勘探研究,根据勘探出的结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来确认具体的施工方案与计划,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减少对地质条件的影响,同时还要注重对土壤的保护,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土壤的污染;②施工时要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可以对周围的荒地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一般周围会有较多的荒废场地,特别是郊野地区,所以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尽可能减少对未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在利用这些荒地时,必须在前期就要做好规划,不可再施工过程中匆忙规划,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对周围环境破坏更为严重,而在进行工作人员起居地的选择上,也可以将荒地考虑进去,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道路工程施工较为复杂,工程量大且对原生环境破坏大,整个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破坏地表土层,造成地表裸露。而在绿色发展施工理念的影响下,当出现地表裸露现象时,要想将地表进行砂石覆盖,或者覆盖在表层一些容易种植且生长快速的操纵,这样也可能减少外界环境的裸露地表的侵蚀。但施工完成后,立即对地表植被进行恢复。
3.4 沥青摊铺技术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流程管理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技术层面入手:(1)优化沥青路面的磨耗层处理。磨耗层是沥青路面的保护层,磨耗层的施工铺筑,有助于沥青路面在日常使用中,始终保持着结构的稳定性。磨耗层的施工技术优化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优化基层材料的选择。选择高强度的水泥,调整水泥的水灰比,优化石灰、碎石等材料的抗压性能。保障路面的基层材料在磨耗层的保护下能够长时间的保持稳定。②优化沥青路面的表面处理技术,在不同的路面基层或旧的路面上喷洒一层薄薄的沥青,提高路面的抗磨耗性能。(2)加强沥青路面的封闭层修筑。封闭层的修筑主要是为了增强路面的防水性能。雨水、冰雪融水等,对市政路面的伤害进程缓慢,但时间持久。长时间的水分渗入会导致路面的结构破坏,不同层次路面结构发生渗透等现象,影响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导致路面的抗压性降低。优化封闭层的施工,一方面,要用空气隔绝技术对铺筑路面的沥青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减少路面与水、空气接触的面积;另一方面,要封闭路面上的间隙,减少路面向外的水分蒸发,减少沥青材质与空气之间的水分交换,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4 结束语
总之,城市建设当中市政道路作为基础性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直接的联系,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还会产生许多问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章制度进行控制。一定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尽量做好安全施工工作,保证市政道路施工工作,推进市政工程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烨,费城.城市道路与地下工程一体化施工关键技术[J].居舍,2018(24):61+249.
[2] 李健雄.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22):128-129.
[3] 吴进.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08):139+144.
[4] 马士让.城市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北方交通,2018(07):38-41.
[5] 吕晶波.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探析[J].居业,2018(06):137-138.
论文作者:谢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磨耗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