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艳梅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 409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的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的重要途径,把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到写作中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应用能力,而且可以解决学生写作素材不足的困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魅力,从而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此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写作中也是对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年级;写作;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41-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育的关注度也逐年在上升。但是就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写作的态度普遍便普遍是存在畏难情绪。由于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不足导致学生存在不知道写什么,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写作素材的积累来源于生活,所以对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运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拟从在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生活化教学的不足对于小学生写作的影响入手,去探究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的具体措施。
一、在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生活化教学的不足对于小学生写作的影响
目前在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语文教师对于写作生活化教学理念认识不足,通常情况下,对于作文的训练集中在有关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写作的技巧上面的锻炼而缺乏对学生关于日常生活的观察的引导,从而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智慧生搬硬套,或者是刻意地去模仿,这样会导致学生丧失写作的乐趣,更甚者会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出真情意切的文章有重要的左右,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让学生记录生活,感受写作的本质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因此写作的素材也积累得较少。教师在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记录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的就如泉水其源头在生活”。他就是想告诉我们要留心观察日常生活地点滴,在生活中发现美。但是很多的小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对于积极地进行引导,根据教学内容把课堂引导到生活中去,并通过小作文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描述。或者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任务安排室外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对事物进行观察,明白写作的素材源于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通过这样有效地引导可以提高他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和观察能力的提高。只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有意义地去观察和感受生活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家乡的桥》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2、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的爱乡、怀乡之情。教师在对这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让学生回忆家乡中的小桥或者其他的一些事物。学生通过回忆会引起与作者间的共鸣。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作者对于家乡小桥的描写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建筑进行描写或者是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观察,从而提高他们对于建筑物的描写。教师这样进行有针对性的延伸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方面的培养。
(二)教师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掌握写作的脉络
当学生把记录生活的习惯培养起来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表面的现象去体验和思考生活。因为真正的作文是要深入生活而不是停留在生活的表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化的写作空间和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写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用文字去记录个人的生活体验,也能促使学生的感悟能力的提升。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与生活都密切相关,但是教师还是应该不断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写作上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能够得到扩展,从而掌握写作的脉络。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从各方面进行生活体验,从而增加学生的写作思路,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写作方面言之有物、内容丰富。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军犬黑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读懂课文,知道动物也有尊严,激发学生热爱动物、善待美好情感;2、引发学生的思考,与生命展开对话。教师在本文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时要着重让学生知道作者描写黑子的这些事例是为了表现什么以此来说明在我们些作文时要注意思考我们所书写的内容能表达出什么内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对事例的选择,从而能够对于事物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时进行想象,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力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总之,我国小学生普遍存在者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生活化的教学中让学生记录生活,使学生感受写作的本质。同时,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脉络。从而有利于不断地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国元.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4(35).
[2]郑雅文.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教育艺术,2015 (09).
论文作者:谭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学生论文; 生活化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素材论文; 小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