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蕴和思想方略
商爱玲 朱 涛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1120)
摘 要: 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处理好一体与多元关系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之一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如何做到网上和网下相结合、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等时代课题。为此,我们需要强基固本,增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凝心聚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新载体和方式,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2017 年10 月24 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正式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坚持和创新,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肯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和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根本指导。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叠加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如何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学者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究。其中,青觉等人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2];巴特尔等人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3];詹小美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秉承、基本原则、路径方法”[4];沈桂萍认为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和舆论六方面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维护民族大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着多重挑战。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蕴和思想方略,对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最大限度地汇聚中华儿女的力量,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建构
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渊源和实践依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准确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新特征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一)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充分肯定各民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6],这是民族平等思想的理论基础。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恩格斯指出:“国际合作只有在平等者之间才有可能。”[7]没有民族间的平等就不会有真正的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推动实践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8]4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准确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主流的三维模型建模软件均能完成运载器装配过程的仿真并制作虚拟动画,并且能够生成对应的视频文档(如AVI格式文件等)。视频文件能清晰地对运载器装配过程进行展示,辅助实现运载器装配工艺指导。通过对工艺设计系统的开发,实现将流媒体文件集成到工艺设计系统中,实现对工艺过程的动态可视化。
(二)理论来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断
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等人在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和演变轨迹时指出,中华民族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的接触,不断吸纳和融合,不断分裂和消亡,不断成长和壮大,形成的一个相互支撑,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多元统一体[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两者辩证统一。”[8]29这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断的提升和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保证不露点、保证不色情!”摄影家是国家摄影协会的会员、省摄影协会的常务理事,他亮出一大堆头衔,还拿出自己的作品,就是希望青春的叶晓晓帮他找点灵感。
(三)现实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
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 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起点。“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10]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既是我们丰厚的历史遗产,又是我们宝贵的现实财富。中华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四)阶段特征: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五个并存”
民族工作在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新考验和新问题。今天,“我们的民族工作面临着‘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 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增加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8]58。“五个并存”的科学判断,指明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深刻把握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论述。面对民族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应对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中的新要求,有必要创新管理机制和理念,提升经办服务能力。改革经办服务体系与实现制度目标具有高度相关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经办服务体系模式的选择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1]。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商业保险公司(简称商保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试点,各地经办运行存在差异,很有必要系统深入地就推进商保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相关内容开展研究和总结,以便探索符合需要的商保公司经办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模式和机制,保障基本医保制度持续健康运行。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蕴
各民族多元一体,命运与共,紧密团结在一起,对于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3.1.5 样品稳定性 取注射用硫酸核糖霉素适量,按“2.4.2”项下配制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方法,于室温25℃条件下,每隔1 h进样1次,检测0~24 h内各时间点样品的含量,结果硫酸盐含量的RSD为1.1%,说明供试品溶液在该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一)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
据介绍,武汉理工大学现有食堂(含餐厅)18个,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就餐座位约12000个,有800余名炊管人员在食堂一线为师生服务。学校食堂目前已经形成了高中低档配套,学校餐饮基本实现了“四化”——就餐环境舒适化、烹饪加工精细化、经营品种多元化、菜肴时尚特色化。
许多地方因此对少数民族群众产生了误解甚至敌意。他们把特定少数民族群众“一刀切”地等同于“三股势力”,对他们采取歧视性措施和选择性执法。例如,登机需要特别安检,借宿需要特别检查等。这对少数民族群众造成了情感伤害,极大地削弱了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二是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繁荣经济。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天然分工、相互依存的密切经济联系。据相关记载,少数民族首先培育或引种的作物多达十几种。例如,今天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就是百越族和西部少数民族首先栽培的,然后在全国推广种植。同时经济上的相互交流和往来,不断推动了祖国的经济发展。
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都妨碍着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事业。简言之,大汉族主义就是歧视欺压弱小民族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例如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高高在上看不起少数民族,产生民族歧视等。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排外、孤立和保守为主要特征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对祖国的分裂主义、在民族关系上的孤立主义和对党的分离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反对民族间的团结合作,特别排斥汉族,造成民族之间的对立,甚至分裂。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的成功经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8]253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立足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充分挖掘、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积极倡导和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牢固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观念。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全体中华儿女,救亡图存,抵抗外族入侵,赢得了民族独立与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将全民族的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促成了各族人民的“四个认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两个共同”是民族工作的主题。党的十九大以来,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进一步从思想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行动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大团结大联合。
(三)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思想保证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国家兴旺;民族纷争,则江河破碎,生灵涂炭。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没有民族的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也就无从谈起。近代以来,帝国主义肆无忌惮的侵略使我们遭受了国破家亡的屈辱和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造成这一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民族不团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久久为功,结束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新时代,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需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紧紧把各族人民凝聚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促进民族大团结和国家大发展。
(四)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
时代赋予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责任。“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1]
我国的社区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方式和路径,形成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进的发展格局[5]。但社区教育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不能满足社区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需要,社区教育的制度体系不健全、各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解决[6]。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民族团结齐头并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最广泛地凝聚共同体成员的力量,使其对某一事物达成相似的共识,形成互相亲和的动机和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就是使各族人民都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需要大家共同为之奋斗。
一是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历史以不争的事实证明,中华各民族都是大家庭中的成员,并肩创造和捍卫着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近代以来,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紧迫感把各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各族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共同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其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也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今天,伟大祖国美好家园的建设,同样需要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
凝聚中国力量迫切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其是抵制各种错误观念、应对各种敌对势力的现实需要。
(一)“两种主义”滋生的错误观念
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存在的问题, 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的主要障碍。长期以来,我们都在与这“两种主义”进行斗争。毛泽东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谈道:“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12]35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狭隘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8]127同时,将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三是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中华文明多姿多彩、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例如,独树一帜的西域优美乐器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声乐文化。另外,维吾尔族、藏族等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了《突厥语大词典》《米拉日巴传》等优秀作品,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宝库。
引起漩涡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在进水流道前池水面产生的漩涡为水面漩涡,水面漩涡类型划分见文献[10]。考虑漩涡产生的最恶劣条件,本文对最低运行水位时的最大流量工况进行了模型漩涡测试。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二)“三股势力”带来的危害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严重危害民族团结,解构和消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受“三股势力”影响,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的活动转向以恐怖暴力为主要手段的分裂活动,该势力逐渐演变为一股集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为一体的政治势力,他们打着宗教旗号,蓄意制造民族分裂事端,散布不实言论,甚至策划性质恶劣的犯罪活动,这极大地侵蚀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我国的边疆省区居住着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他们同心协力守护着祖国约1.9 万公里陆地边界地区。比如,藏族、白族、布依族等开发了西南地区,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经营着西北地区,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发展东北地区,等等。
(三)境外敌对势力不断制造民族分裂的杂音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团结统一始终是主流,但也存在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许多经济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国际问题相互叠加,境外敌对势力的活动更加频繁,出现了系统化、纲领化、组织化趋势,并相互呼应、勾连聚合,使反分裂形势更加尖锐复杂。例如他们与“三股势力”沆瀣一气,利用边疆地区和民族混杂区的复杂性,制造分裂和破坏活动。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境外敌对势力更加恐慌,加紧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传播错误思潮和虚假信息等,误导民众,不断制造民族矛盾和冲突,在我国制造“西化”“分化”等渗透的民族破坏活动。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强调我们要用好思想教育这把钥匙,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用正确的思想引领正确的行动。
(一)强基固本,切实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这一意识的深入人心有利于各民族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达成紧密团结与协作的良好状态,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是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正确关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间的关系。”[8]29中华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实现民族复兴是他们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尤其是历经近代的团结御侮和喋血抗战,各族人民更加切实认识到血相融、心相连、命运休戚与共的情感。同时这个大家庭的活力又依赖于不同家庭成员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使各民族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
三是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不惧风雨迎难而上,团结和调动各族人民,经过28 年的浴血奋战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的建设征程中,逐渐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前启后,中华民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迎来了新时代。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归根到底,强基固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二)凝心聚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存亡危机之下诞生的,自成立之初就提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民族的独立,对内消除民族压迫,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我们党围绕民族大团结这一主题,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形势,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政策。
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生产绿地只有城北种苗站有苗圃26.0hm2,远远不够城市绿地建设的需求,距离省级园林城市标准还相差甚远。
多民族协同发展,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传统和民族复兴的现实优势。各民族在缔造和捍卫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历史进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osmetic products 11 1
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8]258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是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重要的内容。为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阐发传统的民本、仁爱、正义、诚信、求同等思想观念,从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整合升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得益于各民族共同的创造。其中,居住在长江和黄河等大河流域的民族创造了农耕文化,生活在东南沿海等平原丘陵的民族创造了稻作文化,穿梭于丛林草原的北方和西部民族创造了打猎文化和游牧文化等。各民族以美丽的史诗、动人的音乐、优美的传说等各种形式丰富发展着中华文化。例如,“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我国三大英雄史诗”[12]278,它们都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互相影响、不断汇聚,形成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向心力。
三是传承和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多样是中华文化历史的鲜明特征,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首先,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认同与各民族文化认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充分认识到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应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立足中华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而中华文化是在各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又离不开各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其次,要保护传承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和国家要充分肯定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和事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通过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将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精神力量。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和培养伟大的民族精神。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正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开展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其次,官方新闻媒体和大众传媒要加强宣传,引导各族人民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最后,学校是培养广大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创新载体和方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共同奋斗、共同进步的思想观念。
一是大力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领会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等相关精神,是搞好民族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就组织开展了在全国范围的民族政策大宣传、大教育。之后,党和国家又在全国各族成员中进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各族人民心中。当前,还应结合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其历史文化进行宣传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此外,还要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不仅教育内容要全面,教育对象也要全面,既包括少数民族,也包括汉族。
基于RCA模型建立了大伙房水库水质模型,对不同水质要素进行模拟,分析了各水质要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研究了各河流营养盐输入对水库水质要素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二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首先,要突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其次,要创新活动内容。例如,要充分挖掘历史上和现实中各民族一起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共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案例资源,提炼概括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再者,运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例如,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积极表彰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典型,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形成示范效应。通过民族民俗博物馆,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认知,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三是积极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网络平台。“网络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善加利用。”[8]120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及时性、共享性、平等性等优势,结合各民族的现实特点,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器”,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首先,要掌握网络话语的主动权。针对个别网民利用网络蓄意发布一些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及时进行封堵,并在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其次,要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各级政府在开展好线下民族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线上的民族宣传教育。善于运用“两微一端”,将一张张宣传展板变成一个个二维码,让民族团结进入每一台信息终端。最后,要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呈现给人民,丰富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2]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5-13.
[3]巴特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J].民族论坛,2018(3):2-2.
[4]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8(8):49-55.
[5]沈桂萍.从六方面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中国民族报,2017-11-03(00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9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61.
[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9]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49.
[11]习近平.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10-01.
[1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干部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The Value and Thoughts of Firm Building Sense of Community of Chinese Nation
Shang Ailing Zhu Tao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hongqing,401120)
Abstract: Firm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among all ethnic groups is not only a powerful spiritual bond that maintains the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the Chinese wisdom and scheme to solve the ethnic issues.The pluralism of all ethnic groups is an important asset left by our ancestors.One of the keys to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gration and pluralism and strengthening the exchanges between various ethnic groups is to create a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unity and lead the Chinese nation to achieve great unity and progress at a higher level.At present,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s facing some important topics of the times,such as how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how to further promote and develop the national spirit with patriotism as the core,and how to constantly enhance the pride,self-confidence and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refore,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and reinfor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great motherland,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meanwhile, to concentrate on building a common spiritual home for all ethnic groups,to innovate carriers and methods and enhance the education on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Key Words: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s for all ethnic groups;National unity;Chinese Community
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体系研究”(16JDSZK075);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示范团队建设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示范团队”。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19)010-0027-008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 10.19631/j.cnki.css.2019.010.003
作者简介: 商爱玲(1977—),女,汉族,山东嘉祥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朱涛(1995—),男,汉族,重庆武隆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易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