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战乙肝-专访闻玉梅院士论文

医者仁心战乙肝
——专访闻玉梅院士

文/本刊记者 宋文芳 韦斗斗

闻玉梅,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0年—1982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国立卫生院进修,主攻肝炎病毒学。1985年作为负责人,经卫生部批准建设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她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现了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多种变异株,提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耐受性的观点,研究消除免疫耐受性的治疗策略,推动研制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型治疗性疫苗,被认为是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开拓者之一。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获得“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018年获得第四届“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称号。

她的工作生涯中有很多“第一”,人们喜欢把她比作“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的明朝女将秦玉良。不同的是,她学的是医者仁心,握的是科研力量,他就是闻玉梅,我国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第一开拓者,第一个在自己身上做疫苗实验的巾帼英才。

闻玉梅说过:“我一生都会铭记,我是国家人才投资的对象,是国家科研支持的对象,哪怕碰到千辛万苦,也不会放弃追求。虽然现在年纪85了,只要我还在,还可以思考,我一定会继续我未完成的研究,继续为国家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名科学家,闻玉梅将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投入科研。已经耋耋之年的她仍然步履不停,肩负人民的重托与期望,不敢有一丝怠慢。

大概是人以群分,许诺从小到大,身边都是些好看的姑娘,他也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肤浅”,如果连脸都看不下去,又怎么能产生感情?

时间回到1934年的冬天。闻玉梅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父母皆为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留美博士。父亲闻亦传19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于1924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母亲桂质良于192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争取了清华大学的出国留学基金。1922年进入美国卫斯理学院,后考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192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她是我国精神科发展史上第一位女性精神病学专家、第一位儿童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专家、第一位出版精神病专著《现代精神病学》的专家。

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闻玉梅自小便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熏陶。1943年,闻玉梅进入当时知名的圣玛利亚中学。1951年,闻玉梅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医学院。1956年,闻玉梅顺利毕业并选择去做一名临床医生。期间,一件事让闻玉梅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第二期的临床十分顺利完成了,研究的结果让所有参与此项目的科研人员充满了希望。第三期临床研究的医生表示不但要打6针,应该打12针。闻玉梅认为不妥,她说:“这是治疗性疫苗,刺激过头就会免疫疲劳,会适得其反。”闻玉梅为此开了三次会议试图改变临床医生的决定,可是换来的却是临床医生“我是医生,你不是医生。”的指责。闻玉梅有口难辩,研究人员最后拍板打12针。

为此闻玉梅参加了全国首次副博士研究生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学的研究生。在经历过一波三折的拜师学艺后,闻玉梅逐渐成长起来,她明白了一个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科学家精神,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所谓的价值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又一次延展。区块链的核心是做数据管理和价值传递,只是信息技术的一个“区块”,还必须与其他信息技术和场景“链”起来,才可能占据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生态位。

2018年闻玉梅获第八届免疫学会终身成就奖 杨光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不久,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华举办考试,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出国学习机会。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时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留学时间长的专业,而闻玉梅却选择了留学时间只有三个月的肝炎病毒。

闻玉梅说:“当时,我国十分之一的人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乙肝患者还在日益增多。一定要摘掉我们肝病大国的帽子。”她的心中十分珍惜这次向科技大国学习的机会,但更看重的是当时我国那数以万计乙肝病患者的健康。

(3)车门门槛高度未调整。A2型车体和车门都是鼓形,为了保证车门关闭后,车门与车体之间良好的密封状态,两者鼓形应重合一致(见图4)。这就必须保证车门底部距门槛上表面的距离为10 mm±2 mm(见图5中的D1、D2)。若该处距离未能按上述要求进行调整,即两者鼓形不重合,门页后密封胶条与车体铝型材密封框出现局部间隙,车辆运行时车门便会出现啸叫现象。

之后,闻玉梅被选派去英国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病研究所WHO肝炎合作中心,进修肝炎病毒3个月。这一年闻玉梅47岁。所有人都觉得她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学业。闻玉梅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之大,她从不敢怠慢,努力勤奋,最后以超乎所有人想象的优异成绩完成了所有学业。

时至今日,在回忆第一次留学经历时,令闻玉梅印象最深的是她从国外带回的那一台低温冰箱和幻灯机。当时我国的低温冰箱质量有一定问题,做实验保存的血清常会融化而失效。设备的落后给科研进度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老旧的幻灯机也是十分难操作,工作效率十分低。闻玉梅决定在英国买一台低温冰箱和幻灯机回去。而在当时运回国内的费用比机器还贵。即使如此,闻玉梅还是省吃俭用,每天靠方便面度日,最后将这两台机器运回了国。

回国后,卫生部基于闻玉梅这一行为奖励了她一万块钱。拿到钱的闻玉梅立刻买了做研究的器材。也让闻玉梅的实验室有了雏形。其实从这时起,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已经深深植入闻玉梅的内心。闻玉梅说,“经常有学生问我,是不是申请了什么国家的项目,才有了现在的实验室,其实没有,当时没有项目这种说法,今天有着上千万设备的实验室都是那一万块钱起家的。”

此后不久,闻玉梅又在恩师林飞卿的帮助下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修,这也成为了闻玉梅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就是这次进修让她正式进入“乙肝战场”。

14个月的进修的时间,让闻玉梅意识到国家对她的重视与期望。这期间,闻玉梅接触到了“分子病毒学”,这个学科对于闻玉梅来说很是陌生,因为当时国内并没有这类学科。一头雾水的闻玉梅决定要攻克这一难题,她虚心向科研人员请教,利用自己仅有的空余时间,不做旁听生,坚持注册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夜间开设的分子病毒课程,学习了全部课程,并参加考试。年近50的她,全面学习医学分子病毒学,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为回国开设这门课程打下了基础。

水库入库前1 km处地势平缓,有较厚淤泥层,可修建人工湿地(前置库),种植耐水湿陆生植物,耐阴常绿水生植物,并在湿地内开挖导流引水沟,净化水质。

闻玉梅和她的学生在实验室 孙国根摄

闻玉梅院士在上《人文与医学》公开课

到了项目答辩的日子,闻玉梅决定做一个动物模型来实现她这一想法,因为当时中国并没有可以选择的动物模型,于是闻玉梅就用中国的鸭子做了鸭肝炎病毒。评审团被这一从未有过的创新型想法所打动,当时就批下了100万的项目启动资金。在回忆这段经历时,闻玉梅激动地说:“我当时特别感动,因为我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连产品都没有,国家是在鼓励你去创新,项目可以落地,我不能忘记国家、忘记党。”

情境教学带领教育者们重新审视了当前儿童教育,它从小学语文学科走来,被无数次地借鉴到儿童教育的多个领域。它注重在教学中激发儿童兴趣,注重形、情、意的统一,强调审美体验的重要性,与儿童钢琴学习不谋而合。所以,合理地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儿童钢琴教学中,必然会发挥其重要作用。作为儿童钢琴教师,应充分学习领会情境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以儿童获取审美体验为教学目标,不断在儿童钢琴教学领域开拓前行。

当时预防性乙肝疫苗已经做得很好,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方式,但是一些已经感染乙肝的患者依然要承受病痛的折磨。乙肝病毒是不是也可以被治疗呢?闻玉梅表示可以用疫苗来提高人体免疫力,根据乙肝的传播情况,设想可以通过消除乙肝的免疫耐受,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对付病毒。于是闻玉梅把“消除对乙肝病毒抗原免疫耐受性”这一想法递交了项目申请。

1986年,国家推出“863”计划,闻玉梅抓住机会,为后期的治疗性疫苗研究争取了第一笔资金。

1987年,我国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究正式启动。研究一开始,闻玉梅就面临一个大困难,那就是大家对这个“治疗性疫苗”的歧义。由于“治疗性疫苗”的特殊性,需要打破传统医学界对它的认识,避免不了的是同业人的不理解。

E-mail:lcsjbx@263.net(责任编辑);2105933141@ qq.com(财务、收稿、发行)。

闻玉梅院士获德国名誉博士学位

为了不让其他人担此风险,闻玉梅决定自己先注射她设计并实施的乙肝抗原-抗体复合物治疗性疫苗,学生袁正宏立即表示他愿意和闻玉梅做第一批临床实验的志愿者。袁正宏代表年轻男性,闻玉梅代表年长女性。在华山医院邬祥惠和张清波医师的支持下,按全面体检的要求,就这样闻玉梅和她的学生袁正宏开始了“治疗性疫苗”的自身临床实验。一共打3针,时间是9个星期,3个星期1针。直到9个星期之后,闻玉梅和袁正宏进行抽血化验,结果显示一切正常,闻玉梅才决定将疫苗给其他人注射。闻玉梅说。“我对自己的研究有信心,但是我不能让别人承受这样的风险。”

生长在“酒糟透之人”这样的原生家庭里,即使不变得尖酸刻薄,也难免会被生活染上一层风霜,断不可能有眼前的淡定从容之态。

当时,作为实习医生的闻玉梅在华山医院收治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孕妇,正怀第二胎,发生了心力衰竭而去世,最后母子都没能保住。这件事对闻玉梅来说让她感到深深的自责,久久无法释怀。她无法直视死神从她手中将病人的生命夺走,自己却无能为力。母亲桂质良提醒她,一名好的医生,不能如此感情用事,缺乏冷静与理性。闻玉梅此刻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做医生。也许自己可以从源头找寻答案,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打破医学界的难题,找到治病救人的根本方法。就这样,闻玉梅选择做医学基础研究。

“治疗性疫苗”的临床研究对于闻玉梅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临床答辩时,有专家说疫苗是用来预防病毒的,可是“治疗性疫苗”没有预防作用。但是它也不是药物。最后一波三折,评审团最终批准上临床研究。可是接踵而至的问题再次将闻玉梅推上风口浪尖。作为国际上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治疗性疫苗”,因为没有可借鉴的先例,没有人知道,临床试验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

“可是病人不是小白鼠啊!”闻玉梅激动地说。

随着研究成本、试验周期、病人数量以及临床研究医院资质等问题的增加,第三期临床的结果远不如第二期好,预示着可能这个项目要以失败告终。可是这个项目不仅是闻玉梅自己多年的心血,也是乙肝患者的期望。最后,“863”国家重大专项的专家们说,毕竟是国家的创新型项目,让闻玉梅再做一次临床实验。

如今,闻玉梅的“治疗性疫苗”已经步入最后一公里阶段。闻玉梅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发展前景良好,但是药物有一个不可抗因素就是不能停,这意味着乙肝患者还要承受常年不间断服药的痛苦。但是如果在服药的同时配合预防性疫苗效果会不会更好。”对于闻玉梅来说,科研精神不仅是固执己见,更要与时俱进,结合现有的科技资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强大自己的祖国。

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先导的作用。我校科研与信息处通过对教师的科研培训做好论文或课题的选题及撰写指导,鼓励教师积极撰写信息技术应用类论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类课题研究,以实现教科研成果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双丰收。近3年来,我校信息技术应用类的科研成效显著,论文有12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43篇在县级及以上获奖,课题有14项在市、县获奖或立项。

奋战乙肝的几十年中,闻玉梅时刻关注着医学界的动态,她时常对自己的学生强调要注重人文医学。她说:“医生和病人不是敌人,是战壕里的战友。”闻玉梅还积极在大学中开办人文医学课堂讲座,为新一代接班人注入人文医学新思想。闻玉梅说:“我们教学,不是简单传授技术,更要有时代性、社会性。既要介绍国际先进的成果,也要讲述中国科技界的努力和进展,坦言差距,激励年轻一代继续努力。”

不忘记国家、不忘记人民,闻玉梅始终铭记于心。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她积极为国家分忧解难,提出“医老”问题,即老龄群体疾病的预防、医疗、护理及康复的一体化设计服务。

闻玉梅说,“健康老龄化”是老龄化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没有健康,老龄化社会将是国家发展的沉重负担,是老年群体享受生活乐趣的最大障碍,也是广大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根源。现如今国家大部分应对“健康老龄化”的投入都在“养老”方面。闻玉梅觉得,“医老”才是“健康老龄化”的基础。

如今年过80的闻玉梅,依然初心不改,几十年里,她从未放下手中那把科研的“利剑”。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医生所具备的仁爱之心,看到了科学家永不言弃的毅力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时代精神。

标签:;  ;  ;  ;  ;  ;  ;  ;  

医者仁心战乙肝-专访闻玉梅院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