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因素,其次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措施。意在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度,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问题;策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建筑项目骤增的今天广大从业者应充分的认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积寻求解决思路。
1.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因素
1.1人的因素
一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业务经验、团队意识、敬业精神对项目现场管理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技术工人的意识、行为对工程实体也起到关键作用。良好的管理成效除了决策层的作用外,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层对操作层人员即技术工人的有效监督及操作层人员的自我约束来实现的。
1.2建筑原材料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实体的根本。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物的寿命、功能、形态、造价,不仅如此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对水土保持、大气污染、能源消耗、资源可持续性利用起到关键性作用。[1]绿色、环保材料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了解材料的各种性能是合理使用的关键,材料的正确运用是实体质量及安全的重要保障。
1.2建筑施工工艺
认知建筑施工工艺是组织生产的基本要素,施工工艺的选择实则是结合建筑环境及设计要求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作业条件、操作工艺的选定,在选择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已决定造价的高低、质量的优劣、施工速度的快慢、安全风险的可控程度。选择施工工艺应本着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原则。
1.3机械设备
施工方案编制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建筑结构型式、施工工艺与方法、建筑技术的经济性等因素,合理择优选用机械类型及性能参数,合理使用、正确的操作、有效的维修保养,方能助力建筑工程高效、优质的推进。
1.4环境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的环境因素除了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外,更要注重当地政策环境,尤其是地方性的规章制度、地方技术标准,从施工到验收均应与之相符。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高效
中小型地产开发企业借鉴甚至照搬行业标杆企业管理制度的行为较为普遍,照本宣科者会从体系建设、推广、运营各渠道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多数会降低配备标准,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还未达到标杆企业的管理水平未体现相应效益,仅繁锁了流程、消耗了资源,拉长了过程反映时间制约了工程进度,同时也削弱了一线管理层对现场的管理力度。更有甚者未摒弃或未融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理能力不匹配
民营企业肢解发包的问题司空见惯,由于将工程分解过细,合同范围就会出现界定漏项、交叉或模糊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经验无法提前辩识则会出现相互推诿影响工程的顺利推进,另外平行施工单位过多对现场管理人员的统筹与综合协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工作面的验收与移交、工序的界入、搭接与撤出、成品保护等问题时刻考验着管理者能力,否则会引起打乱仗的现象。
2.3以成本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弊端突出
地产开发企业注重成本控制无可厚非,但运作过程中矫枉过正以成本为中心挟制进度、质量目标,尤其体现在对承包单位的招标阶段、设计变更环节。以低价中标为原则的招标体系往往决定了中标方不是综合实力最佳企业,合同执行过程中为了争取利润从管理人员投入、劳务分包单位选用、质量管控力度、安全文明投入等方面均会降低要求,从而降低了楼盘的品质。另外成本为核心的理念对设计变更的制约同样不言而喻,方案筛选以费用投入最少为主,质量与安全及进度退而求其次。
3.加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措施
3.1了解材料的性能合理使用
对材料的使用要在充分了解其性能的基础上慎重选用,例如夏热冬冷地区外墙保温使用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在多个项目出现大面积开裂、空鼓、脱落的质量事故,其根本原因是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易收缩变形,并且存在强度增长周期短、体积收缩周期长的矛盾,在约束条件下,当体积收缩形成的拉应力超过水泥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该产品不适应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性,另外生产过程中的均匀性也是质量问题的根源。
3.2强化监理的作用
监理是工程管理的五方责任主体之一,需扭转监理行业的社会风气,应择优选用监理单位,从人员的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方面考核筛选监理人员,结合实体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状态及内业资料考核监理单位,做到奖惩结合。对重要的隐蔽工程在监理方确认验收合格后甲方需定比率抽查监理的验收质量,进一步约束其监理行为,强化其责任及作用。
3.3利用现代化的技术
利用BIM技术实现可视化设计便于决策,形成的三维空间利于设计、施工人员了解建筑物实体及内部空间状态,并能进行建筑、结构及综合管网的碰撞检查来完善设计,同时可以精确计算出实体工程量及相应所需建筑材料。
另外可利用微信群或者其他社交平台查阅或上传一些文字、图片、视频、动图资料,直观的了解各工艺具体流程,以利实际管控。
3.4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在选择管理人员时,一定要选用具备过硬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或者提供深造的机会,便于更好的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在培训的内容中,加入职业道德思想,加深管理人员的责任感。[2]管理人员要配置多个,并且互相监督与制衡,避免出现独权、包庇等问题的发生。
4.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取决于项目现场的有效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优质的材料、高效的机械设备助力建筑工程高质量的品质,但依然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找到最优的管理措施,让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更安全、更顺畅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黎兆丹.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4):49-50.
[2]曹志波.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居舍,2018(24):191.
论文作者:谢从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项目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