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2150)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9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就住院年龄而言,支气管哮喘组患者年龄在9个月~86岁,平均年龄为41.5±3.4岁,其中≤60岁支气管哮喘84例,占66.7%,>60岁42例,占33.3%;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患者年龄在1~87岁,平均年龄为42.3±3.5岁,其中≤60岁喘息性支气管炎41例,占42.3%,>60岁56例,占57.7%。结论:年龄≤60岁支气管哮喘患病和发病的构成比较高,喘息性支气管炎>60岁患病和发病的构成比较高。应注意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区别,并做出有效的对症治疗。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年龄
哮喘为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炎症,是在遗传、免疫或者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病的,有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诸多种炎症细胞的广泛参与。喘息性支气管炎为急性支气管感染,以喘息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诱因为细菌感染或者是多种病毒[1]。本次研究就对这两种疾病和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这两种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97例其临床资料。①支气管哮喘组中,男性74例、女性52例;病程在1h~5年,平均病程为2.1±0.4年。②喘息性支气管炎组中,男性50例、女性47例,患者病程在3d~8年,平均病程为3.7±0.8年。
1.2诊断标准[2]
1.2.1支气管哮喘
①存在喘息、胸闷、咳嗽、气急的反复发作,多和接触了冷空气,发生了物理化学性刺激、运动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②发作时,双肺有弥漫性或者是散在的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吸时间延长。
1.2.2喘息性支气管炎
①主要以喘息症状为主,喘息未见有显著的发作性,一般情况下在夜间或者是清晨加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并发发绀。②肺部体征上,呼气相延长,同时存在喘鸣音、粗湿罗音,有肺气肿体征。
1.3研究指标
以年龄60岁为界限,分析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1.4统计学评价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做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住院年龄而言,支气管哮喘组患者年龄在9个月~86岁,平均年龄为41.5±3.4岁,其中≤60岁支气管哮喘84例,占66.7%,>60岁42例,占33.3%;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患者年龄在1~87岁,平均年龄为42.3±3.5岁,其中≤60岁喘息性支气管炎41例,占42.3%,>60岁56例,占57.7%,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年龄的关系[n(%)]
3讨论
3.1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变态反应性病症,与春季、秋季两个季节较为多发,且发病年龄在少年、儿童中较为多见。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本次研究中,支气管哮喘组患者年龄在9个月~86岁,平均年龄为41.5±3.4岁,其中≤60岁支气管哮喘84例,占66.7%,>60岁42例,占33.3%,可见,年龄<60岁支气管哮喘患病和发病的构成比较高。
支气管哮喘多发生于较年轻患者,60岁以上的哮喘,考虑年轻时即患病,或系重叠综合症患者[3]。对儿童哮喘发病率较高的原因来看:①儿童的身体还没有发育的相当成熟,管腔较为狭窄,不具备较好的呼吸道清除能力,易发生阻塞,再加上儿童的免疫力不高,所以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继而诱发哮喘;②儿童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对严寒天气的适应力差,在冷刺激下,直接诱发哮喘。
3.2喘息性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类型,在秋、冬两季较为多发,且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4]。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本次研究中,结果表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患者年龄在1~87岁,平均年龄为42.3±3.5岁,其中≤60岁喘息性支气管炎41例,占42.3%,>60岁56例,占57.7%,可见,喘息性支气管炎>60岁患病和发病的构成比较高。
该病症的临床特点是伴有长时间、反复性发作的咳痰、咳嗽、喘息症状,且主要以咳嗽为主,每次急性发作都和呼吸道感染存在相关性,病情时而轻、时而重。
究其发病原因来看,可能为,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其机体功能退化、肺功能差、机体抵抗力差,易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继而诱发支气管炎。
由上文可见,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发病情况与表现都各不相同,且相应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针对于此:①需对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明确识别;②相应的予以妥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尽可能避免会诱发其发作的因素,及时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应以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并做解痉平喘、止咳排痰等治疗。
总结来看,年龄≤60岁支气管哮喘患病和发病的构成比较高,喘息性支气管炎>60岁患病和发病的构成比较高。应注意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区别,并做出有效的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卫山,高阳.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96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164.
[2]王娴,陈嵘峰.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5(4):68-69.
[3]张怡,陈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6(31):50-52,53.
[4]廖先辉.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31(20):170-171,178.
论文作者:杨林,裴邦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支气管哮喘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年龄论文; 患者论文; 较高论文; 年龄在论文; 平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