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将建机电管线安装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数据当做模型的基础,创建建筑模型,然后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机电管线安装工程的真实信息,仿真模拟信息不仅仅包括三维几何状信息,还包括非几何状信息,例如施工进度、价格、重量、材料等,由BIM构成的信息仿真模拟工程具有可出图性、优化性、模拟性、协调性以及可视化等众多优点,并且能够贯穿整个机电管线安装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这对提高机电管线安装工程项目传递、理解项目信息的效率以及降低出错概率,提高机电管线安装工程项目质量、降低成本以及优化管理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BIM);机电安装;碰撞检查;管线协调;信息化
引言
BIM是一种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或多维数字设计和工程管理软件的“可视化”数字建筑模型。为工程设计、施工、机电安装和项目管理提供了“模拟与分析”科学协作平台,帮助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人员。管理部门,甚至是最终用户和维护人员,使用三维或多维数字模型来有效地和可视化地管理项目。
1、BIM技术在建筑机电管线安装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BIM技术开始应用到建筑机电管线安装工程当中,以确保建筑机电管线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机电管线施工安装具备施工范围广泛、工作面大的优势,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科学应用施工工艺,保证建筑机电管线安装施工质量。建筑机电管线安装工程当中使用BIM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控制建筑机电管线工程的施工成本。建筑机电管线安装施工过程中,依靠BIM技术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一旦BIM技术工作人员发现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不同的时候,要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建筑机电管线安装设计者要听取施工人员给出的建议,适当的修改设计图纸,以保障建筑机电管线安装施工工作顺利展开。此外,建筑机电管线安装工程施工工作者要定期开展研讨会议,针对建筑机电管线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集中反馈给建筑机电管线管理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机电管线安装工程质量。
2、BIM技术在机电管线安装中的优化管理措施
2.1对碰撞检查工作进行优化管理
在对轨道机电管线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碰撞检查主要为了在作业之前,能够针对安装项目进行分组处理,及时发现各个专业工作之间出现的矛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在碰撞划分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可以将碰撞划分成为硬性与软性联众。对于硬性碰撞而言,主要就是在实物与实物之间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期间,需重点关注各类物体之间的碰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工作体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检查工作要求。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软碰撞问题,主要是在各个技术的管理期间,经常会影响其长远发展,难以更好地针对管线进行合理的控制,导致工作效果降低。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BIM虚拟技术开展管线的管理工作,提升其精准性。
2.2管线协调优化管理措施
在对机电管线的安装工作进行管理期间,需重点关注管线协调优化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控制方案,明确各方面协调优化目的与要求。在项目施工前期,邀请专业素质较高且掌握先进技能的优秀人才,对图纸进行深入的规划与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搭建BIM三维模块结构,更好地开展控制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审查的过程中,应对审查方案进行改进,形成三维管线控制图,更好地对二维作业图进行分析,在对杂乱线路进行修改与建设的过程中,提升施工作业效率,满足当前的施工管理需求。
2.3对系统进行平衡校核处理
首先,在使用BIM技术的过程中,需创建先进的三位模型开展处理工作,应用先进的管理软件方式,对各个项目的设施与零件等进行模拟显示,以此明确数据特点与要求,在均衡性处理的情况下,提升数据的完整性。在此期间,相关企业应根据三维模型的建设要求,将项目放置在相关模型中,协调其中存在的冲突性问题,尤其在管线安装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碰撞问题,就要使用BIM技术对其进行检查,以此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对于BIM三维模型技术而言,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应明确工程实例要求,提升数据完整性与科学性,建立先进的管控机制,在合理传达数据的情况下,更好地对碰撞冲突问题进行分析,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其次,在使用BIM技术开展现场校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指导工作、核对工作、追踪工作等。在现场指导的过程中,应合理应用BIM技术与3D施工图纸等开展施工指导活动,使得项目施工工作质量有所提升,改革传统的工作模式。对于现场核对工作而言,主要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及时发现漏洞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错误率,以此提升工作效果。对于现场追踪工作而言,主要是使用BIM三维建模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在各类技术相互融合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展施工工作,提升数据信息准确性与可靠性,创新实际技术形式,以此增强工程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应用效果。
2.4预制加工的优化管理措施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3D机电深化设计的方式,使用BIM技术开展建模工作,将机电专业的相关配件融入其中,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在搭建管道桥架的过程中,可以提升预制管件的深度与准确性,在实际加工与管理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制造车间的实际施工情况,将机电生产与安装工作等分离开,以此提升设施的建设精确度与可靠性。同时,在对管件进行加工制作期间,应合理使用BIM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创新三维技术模型,对各类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机电管线安装工程的建设水平,优化各方面工作机制。为了增强工程的建设效果,还要使用BIM技术针对复杂工序进行简化处理,在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的情况下,提升焊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此期间,还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才,对其进行阶段性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使其可以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更好地参与施工工作。
2.5预算工程量统计
除了各种管件外,还有大量的机电设备和桥式母线开关。由于BIM模型的建立,各种机电设备和管道组件的信息是从制造商的产品数据库中导出的,并且许多产品的详细信息已经集中在3D模型中,特别是在3D模型中。它是产品的尺寸、型号等,因此在以后的计算中,可以直接将相关数据导入设备管线,进行准确的列表统计,减少各种数据的统计工作。因此,利用BIM模型快速计算工程管线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业主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成本变化和费率的增加更加敏感,并能及时评估,避免人为统计造成的误差和现象,缩短审批签证的有效性。
结束语
通过使用BIM技术,机电安装工程可以使管道的综合平衡布置更高效、更准确、更直观的形象,更好地协调各类工作,降低图纸出错的风险,以及BAS在工程数据管理方面,扩展到整个过程的成本管理。采用BIM技术提高机电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技工劳动强度两次,深化图纸。其长期效益已超过设计和施工阶段,对今后的建筑运营、维护和设施管理以及可持续的成本节约有很大帮助。BIM技术作为项目的基本数据提供者,可以使项目的基础管理数据具有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实现了绿色技术与建筑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吴小冬,李欣林,孙斌.天府创新中心创客产业孵化器园区BIM机电管线深化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133.
[2]黄正凯,钟剑,张振杰,彭青,邓亚宏.基于BIM平台测量机器人在机电管线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45(06):24-26.
[3]荣慕宁,张二龙,高丽,翟佳琪.BIM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6,47(02):142-143.
论文作者:刘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机电论文; 管线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