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 138000
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要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迁移和应用的价值及应变的能力,则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为核心。为此,应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学习,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抓住中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效果自然非常显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研究某一学科的第一驱动力,能诱发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向往、执着的追求,成为促使学生迷恋某一学科并进入高效学习状态的主要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有乐趣的,了解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爱好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快乐的人。假如学生在学习中品尝了快乐,就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勇于攀登,达到光辉的顶点。因此,抓住中学生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因势利导,有着独特的效果,能够激发兴趣。从事物理教学多年的我体会到,利用学生对某些物理现象和科学定律的好奇心理,将枯燥的物理学原理与生动的自然现象结合起来,追根求源地进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激趣?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引发好奇,以好奇刺激探究的愿望,从探究中获取新鲜的感觉,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如在讲授杠杆省力的作用时,我问:“阿基米德讲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大家相信吗?”学生们一下子被这个大胆的假设吸引住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不是“天方夜谭”吗?这不是“吹牛”吗?我不置可否,而是让大家看一个实验过程。学生们全都好奇地瞪大眼睛观察实验过程,当通过杠杆用一根头发吊起一个很重的砝码时,大家感到惊奇、新鲜、兴奋,对杠杆省力原理产生了直观感性认识,进而理解了阿基米德的假设不是空想,而是一个伟大的推断。好奇激发了学习上的新鲜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求知欲大增。
在激趣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体现出来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可忽视。由形成测试而过渡至新课的讲授,从设疑提问到引进课文中的论据,再作精僻的论述,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仪表大方、语言生动幽默,加上实验操作、电教等手段,可大大增加课堂的魅力。
新教材非常接近生活,因而,对于一般的物理现象,学生容易感知,但是却难以回答出“为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把知识的传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书本知识、学与用紧密联系起来,用精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气摆事实、讲道理、得结论,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幽默的话语”中开始学习,又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道理原来这么简单”中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蒸发的作用时,先用事例启发学生去思考:将酒精擦在学生的手背上,打开教室里的电风扇,他们都会感到凉快。可用这些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从生活实例中总结出物理规律来,然后又运用知识去化解疑点、攻破难关。
教师不仅要激趣、带动学生手脑并用,还必须随时注意课堂内情况的变化。本人在教学中发现每一节课中都有一个关键期,暂时把它称作“关卡”吧。学生如果能顺利通过“关卡”,就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造成事倍功半的负效应。“关卡”到来的时刻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有知识接受方面的,如对概念、定律的理解遇到了困难;也有学生情绪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总之,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到“关卡”,控制住局势,扫除障碍,达到“教学共振”的目的。
平时,我总是在学生对某些物理知识开始了解而又掌握不透的时候,及时将这些知识与自然现象结合起来,提出各式各样能吸引他们的问题,促使他们因好奇而积极思考。在镇级公开课上我讲“大气压强”内容,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我问:“这小小的两个半球,谁能拉开?”大家一听来了兴趣,争先恐后举手,以为轻而易举就能拉开。我让学生自己推选两名力气大的上讲台,结果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如愿,出乎意料的结果使学生们的兴趣更大了。我又请了四位学生上讲台,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像拔河比赛那样,一个接一个使劲地拉,直到力气用尽仍未拉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不知不觉地把抽象的概念性的知识轻松地掌握了,学生对大气压的客观存在有了深刻印象,对以后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这个案例中我反思颇多,比如要落实物理课程标准,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内容和师生的交互作用,最大限度地生成性教学。教师的语言激趣,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教师高尚的师德、独特的教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高效课堂。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地描绘未来,幸福地生长、生活!
物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尤其注重实践性。物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地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于简单,只有书、图、粉笔、嘴,显然不适合现代学生。因此必须采用信息量大、快捷、准确、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如幻灯、电影、电视、电脑等。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兴趣持久,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深爱上物理,认真钻研物理知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定期编辑物理手抄报、墙报。2.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一些专家谈“热点”问题。3.组织兴趣小组,如物理摄影、教具制作等。4.经常组织物理知竞赛等。
论文作者:潘一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物理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的人论文; 语言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