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轮课改正大力推进,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应按照国 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突破传统教法,树立全新理念,实施 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育教学能为提高学生 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 务。现在就中学教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 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注重开发智慧潜能,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 德,丰富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践证 明,素质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 地促进受教育,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 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学科的素 质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 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 议题,是摆在我们全体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素质的策略
数学家李大潜认为: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通过严 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学生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 质,教师除了自身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的素质观,同时也必须引导学生 主动参与到学习和尝试“数学过程”的活动中来,使他们学会解决数学 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 数学素质。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的素质观。转变观念 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教育 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 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 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等方面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 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 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 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 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素 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三、数学课堂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决不能忘记教 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人的个体和集体的统一,协调发展。只有认 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正确掌握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中的规律。
1.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获 取的过程中去。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 习、主动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 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 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 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 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 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 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 个性的过程。(2)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多让给学生。要在课堂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 去。这必然遇到一个时间和空间问题。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出 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的位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去 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在时间上,一节课 40分钟稍纵即逝,在 实践上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 任务。这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 导作用。
2.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 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 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 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课堂 教学中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过 程中去就要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本质问题要突出强化,主要问题要单刀直入,防止拖泥带水,充 分展示学习内容和实用意义。(2)教学思想要清晰,要围绕中心内 容展示,层次要清楚,过程要流畅,过渡衔接要自然、要精心设 计。(3)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掌握清楚,思想障碍要了如指掌,问题 设计实事求是,切合学生实际,提问要有技巧,因人设疑、灵活 多变。(4)课堂教学结构要严谨,前面的教学内容是后面的“铺 垫”,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的发展,一环扣住一环,环环扣紧。(5)要 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以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靠教师的一个 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停顿,话语的抑扬顿挫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来减轻学生的疲劳,以获得教与学双方的最佳配合,从而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优良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 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 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 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 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 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 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 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 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 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 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论文作者:葛吉明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论文; 知识论文; 思维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