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议题教学论文_刘广二,,,史舟

巧用议题教学论文_刘广二,,,史舟

一、课标要求

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能够识记和阐释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理解系统的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综合的思维方式。

(二)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坚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的思维方式,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积极的公共参与意识,增强政治认同,更加坚定地理解和认同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已经起航的崛起之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系统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过程

【小游戏】《字里行间探哲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从下面“凌乱的文字”中找出四字成语或四字词语。

勠 记 心 牢 始 终 砥 时

力 进 同 方 初 使 砺 与

思 来 开 得 心 命 居 安

【游戏总结】哥尔斯密说,在哲学家眼里,再小的东西也不会显得微不足道,其背后一定都暗藏着某些玄机。大家有没有发现,只要我们找对它们之间的关联,它们就能从单独的汉字个体迅速组合成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整体。这种发现事物之间关联的思维方法,就叫作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另外,大家对这些成语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都是近几年中国媒体上的高频词汇,全部摘自十九大报告。其实,对今天的中国而言,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几个成语,他们更像是一个个音符、一段段旋律,吟唱的、奏响的都是中国的复兴崛起。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议一议(主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大国崛起

【设计说明】课堂伊始采用小游戏的形式,一方面是为拉近距离,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方面,希冀通过“文字组成语”的游戏让学生联想到新时代中国发展成就,进而自发触碰本课理论主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而实现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无形的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

子议题一捕光逐影话过往

【情境创设】老师在回望这几年中国发展时,怀揣着对大家的期盼,填了一首词:叫做《江城子?回望》,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

《江城子·回望》

过去几年不寻常,葆初心,图自强。

打虎拍蝇,贪腐路彷徨。

神舟航母齐争光,港珠澳,伶仃洋。

大国工匠,英雄气概扬。

一带一路共建创,高质量,活力强。

互利共赢,巨笔写华章。

中美经贸起摩擦,防升级,泪两行。

坚决奉陪,和谈大门敞。

莫问前路多艰辛,吾国梦,道虽长。

中华少年,少年当自强!

教师:恩格斯曾经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老师记忆里的各种元素联系交织便有了这首词中所勾勒的近年中国。我相信大家在听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肯定也已经感受到了大国崛起、民族复兴,是不是非常有自豪感?那如果由你们来记录过去的中国记忆,它们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活动要求:假如你为一地区拍摄一部纪录片,请就该地区在历史和现实的发展中对中国所做出的贡献选择3个拍摄角度。每小组有3分钟时间讨论,并派出小组总导演进行1分半钟的陈述展示。(注:师幻灯片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地图。)

【设计说明】一方面,采用诗歌的形式呈现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生活,增强政治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基于时政热点设置有趣的互动环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不仅有话可说,更要有话想说。

【学生展示】各拍摄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同学们选取的拍摄角度(镜头)都很好,我也感受到了这些地区都在中国历史和现实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从横向的地域,还是纵向的时间进程,其体现的“中国”和“各地区”之间这种关系的形式,在哲学上称之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相互区别)很明显,国家作为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地区作为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地位上看,“国家”作为整体,统率着“地区”,具有“地区”所不具备的功能,代表各部分各地区在国内和国际上行使主权,各地区当然要服从服务于国家这一整体。

(相互联系)同时,我们又发现,中国这一整体是由各地区共同构成,每一个“地区”都是“中国”这一整体中的部分,“地区”的发展会影响着“国家”的繁荣。此外,在这个整体中,有的地区或时间段在中国的全局和发展全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比如大家提到的上海北京,它们的快速发展为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样的地区或时间段就叫作整体中的关键部分。这种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从整体上全盘考虑中国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局部作用,通过各地区的发展来推动大国的崛起。

【设计说明】学生展示是随机而灵动的,教师的总结必须是在学生展示内容的基础上的提炼和总结,既要基于学生的视野和认知水平,又要凸显哲学思维的明晰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子议题二 合纵连横共明天

【情境创设】十九大给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命题——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从同学们代言地区的选择中,已经可见一斑。那么,在新时代号角之下,我们该如何推动中国的发展再上新台阶呢?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本课的第二个议题环节——合纵连横共明天。

【合作探究】每个小组为自己在上一轮选择的地区挑选一个能互帮互助的合作伙伴,以解决各自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突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挥最大力量。每小组有3分钟时间讨论,再选派代表发言。

【设计说明】第二个环节与第一个环节紧密相连。第一个环节引出的3条线索,分别是时间角度的认识过去,知识角度的整体与部分和时政角度的发展成果。与此对应,第二个环节则分别延伸出:时间上的未来,知识上的整体与部分的“升级版”——系统与要素,时政里新杜会主要矛盾解决。两个环节前后呼应,既符合一般的认知习惯,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

【探究展示】各合作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设计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调动历史、地理、经济等相关知识思考哲学联系,培养哲学思维;另一方面,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入手,有利于他们参与和表达的欲望。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大家在寻找各个地区之间联系的时候,就在不自觉地思考如何通过构建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效联系达到整体功能最大化的效果,而这种重视整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促进整体发展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升级版”一一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其实,无论寻找什么样的有效连接,都必须在助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大整体之下进行,这就体现了系统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整体性。

同时,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各个部分之间统筹考虑、优化组合,这种统筹和组合,既有同学们提到的这些连接和模式,又有加大力度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这在哲学上就体现了系统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教师: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是发展比较充分,中部、西部发展相对比较慢。如果时间倒退40年,再进行一次改革开放,哪里更适合率先发展?为什么呢?

学生:从地理、历史和文化角度考虑,经济上还是应该率先发展东部地区。(生:沿海地区经济条件经济基础好、思想较为解放、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大西部是中国的战略缓冲区,如东部发生战争,可将率先发展的技术、设备、资源等战略转移至大西部。)

教师:那对于东、西部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发展很不平衡的问题,怎么办呢?

学生:东部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教师:看来,国家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是正确的。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每个地区作为整体的组成要素,在发展过程中总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组合,这在哲学上又体现出系统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有序性。

师总结:这节课上到这里,我想同学们应该都清楚了,我们在看待中国未来发展的时候,要重视各个地区的发展,大国崛起离不开各地区的发展。而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特别是要注重内部的结构优化以及内部发展的有序性。(注:此处用幻灯片出示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图例、图形更容易表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与提升。)

【设计说明】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通过精选设问助推师生互动,在层层推进中实现教师“助产师”的角色定位。

子议题三 少年不负家国梦

【情境创设】“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系统和要素的联系”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也可以小到你、我的血肉之躯。最后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触手可及的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联——

你由9个主要器官系统构成(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觉、神经等)

这9个系统,它们又可以分为78个主要的器官(脑、心脏、血管、肺、大肠小肠、肝胆脾胃等等)

78个主要器官又是由无数的组织无数的细胞优化联结而成

……

你的身体即是星辰大海!

教师:正是这无数的组织无数的细胞有序优化组合,才使得我们体内蕴藏着犹如星辰大海般的巨大能量,是不是无比震撼。

【设计说明】学习哲学就要像“密涅瓦的猫头鹰”,需要在生活中养成反思的习惯,而模拟心理冥想无疑是一种新颖的思考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而且可以把自己身体做“素材”加深对哲学的理解与感悟。

师总结升华:如果大家也有同感,那么你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怎样才能不辜负这如星辰大海般的生命呢?

(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背景音乐)100年前爱因斯坦曾经为我们回答过,他说:每个人只有投身于自己的时代,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而今天,我们一直在感受着: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崛起之路已然起航,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来临,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这个复兴的时代,我们势必携手共赴伟大的征程。因为,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只有我们每个个体共同汇聚的星光,才能书写出一个光芒万丈的中国!这是时代赐予你们的机遇,更是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祝你们好运,加油少年!

五、教学感悟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后,政治课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教学指挥棒,那就是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社会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同时,十九大的召开,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之路做了全面的总结和清晰的规划,将一个繁荣发展、改革创新的未来中国图景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何带领学生感受、解读这份中国的未来发展蓝图,从中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参与感,投身于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是当前时代背景交给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对此更是责无旁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状态。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对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即是基于这样一个认知,从十九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新解读与规划出发,带领学生通过“捕光逐影话过往”感受中国社会过去发展的巨大成就,通过“合纵连横共明天”与学生一起展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畅想,并在这个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感受自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将宏大的时代语境拉回到每个具体的个体身上,将一个伟大的时代和一个生机勃勃的个体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这个时代赐予他们的机遇和使命,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实现由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认知层面到社会参与这一行动层面的转换。

凡事总有遗憾,于笔者而言,遗憾在于:限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很多的精彩展示,没有办法一一展开、回应和探讨。此外,对于十九大报告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哲学解读,也仍然未能深入挖掘,欠缺火候。再者,如评课老师所言,没有把议题的形式与联系观点的理论内容很好的融合,重于形而疏于体。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期望自己能在不断地修正和反思中让教育的全部内容尽可能地导向它的美好本源,竭尽全力让教育这类“遗憾的艺术”遗憾最小化。

论文作者:刘广二,,,史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  ;  ;  ;  ;  ;  ;  ;  

巧用议题教学论文_刘广二,,,史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