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探讨论文_滕亚芯

(三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四川 绵阳 621100)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75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随机分常规护理组(35例)和全方位护理组(40例)。常规护理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全方位护理组选择全方位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满意程度、介入治疗操作时间、介入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并发症。结果:全方位护理组效果、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护理满意程度、介入治疗操作时间、介入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可获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92-0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对于挽救突发性心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75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随机分组。全方位护理组40例,年龄35~96岁,平均(63.71±2.91)岁。男女分别有26例和14例。常规护理组35例,年龄35~96岁,平均(63.24±2.83)岁。男女分别有22例和13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手术方法

常规护理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全方位护理组选择全方位护理干预。第一,及时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术前情况,积极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家属沟通,告知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具体情况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案,同时,应给予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必要的心理护理,以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和安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情绪,取得配合。第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禁食4小时,禁水2小时;最好碘过敏试验和备皮等准备,检查凝血、肝肾功能等情况,给予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脉搏和体温等的监测,并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用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口服阿司匹林0.3g或0.25g克,若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消化性溃疡史,加硫糖铝1.0g。第三,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监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呼吸,心跳等,并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是否对碘有过敏反应。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休克,低血压和再灌注心律失常。这些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发生在球囊充气后和血运重建后。因此,护士应注意观察这种情况。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以确保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治疗安全[5]。第四,术后护理。护士应密切监测手术后体温,脉搏和呼吸的变化。如果发现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请及时通知医生。术后积极监测血压,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术后指导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多饮水,预防造影剂中毒。

1.3 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满意程度、介入治疗操作时间、介入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分别进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治疗前后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分析比对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全方位护理组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分析比对(x-±s)

2.3 两组并发症分析比对

全方位护理组并发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方位护理组有1例低血压。常规护理组3例低血压、3例造影剂中毒和3例皮下血肿。

3.讨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多数患者对手术治疗认识不足,加之疼痛诱发生理应激反应,容易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2]。因此,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达到病情的转归,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心理状况是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患者疗效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鼓励等方式缓解其负性情绪,可以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介入治疗,帮助其树立健康的观念和认识;通过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积极预防造影剂中毒和低血压等并发症,有利于疾病转归[3-4]。

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全方位护理组选择全方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同,P>0.05;全方位护理组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护理满意程度、介入治疗操作时间、介入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常规护理组比较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可获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光,李秀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冠状动脉注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OL].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1):3143-3145[2018-12-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312.R.20181213.1204.034.html.

[2]姜红萍,沈琪博,周燕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3):36-37+40.

[3]杨淑娟,杨丽霞,石燕昆,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H型高血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8(11):606-612.

[4]赵文奇,蒋海霞.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1957-1958.

论文作者:滕亚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全方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探讨论文_滕亚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