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百年终未酬 悲歌一曲垂青史——杜甫感怀诗《登高》诗句分析论文_李小平

壮志百年终未酬 悲歌一曲垂青史——杜甫感怀诗《登高》诗句分析论文_李小平

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 712000

摘 要:《登高》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这是杜甫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关键词:风急 常作客 繁霜鬓 浊酒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大历年(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重九登高之作。重九登高,饮酒插茱,以避邪降福,此俗由来久矣。那么,杜甫重九登高的感情如何呢?在此,笔者作一分析。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胡应麟曾在《诗薮》中评它是“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可见它非同一般,通首都是对偶。首联开篇就从景物写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仲秋时节,天高气爽,站得高,便能看得远。作者刚登上高处,首先以触觉和视觉感到的就是“风急天高”,诗人身居高处,空气对流少阻,顿觉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放眼长空,又觉天穹空旷,格外高远。“猿啸哀”,这是诗人听觉所感受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江三峡两岸,不断传来撕心裂胆、婉转悲哀的猿啼声,这个“哀”字便为全诗奠定了悲哀的基调。猿之“哀”,不也正是表达了诗人心中之“哀”吗?由三峡两岸的猿声,便把作者的视野引向了俯视。“渚清沙白”,长江两岸,清澈的水边,自沙一片。“鸟飞回”,指群鸟在三峡上空,盘旋飞翔。这两句的意思是:秋风猛烈,天空高远,三峡两岸,猿声悲哀。水边清澈,白沙一片,群鸟盘旋,渐次飞回。这两句寥寥十几字,诗人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紧扣一个“秋”字,抓住风、天、猿、渚、沙、鸟这六种事物的特征,以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了登高才能望见的富有深秋特征的旷远境界,画面动静结合,极为生动。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联是工对。“无边”,进一步写在高处所见丛山之广阔。“落木”,即落叶。“不尽”,没有尽头,写出了长江之长。这两句的意思是:丛山辽阔,万木凋谢,秋风劲扫,落叶飘洒。长江奔腾,波涛汹涌,昼夜不舍,一泻千里。这两句,笔墨粗豪,气势雄浑,如实写来,不加雕饰,便把丛山和长江的气魄,展现于人们面前。仔细体味,“无边”和“不尽”这两个极为平常的形容词用得极为精妙。其次,“萧萧”,“滚滚”迭字的运用,分别绘出了落叶和江水的特征,生动形象,无怪乎这两句成了千古传诵的写景名句。

以上四句是登高写景,但是景中却又隐约含情。猿之哀,鸟之回(回旋),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与诗人当时的处境和思潮无不相吻合。同时,三、四句在意念上还发挥了过渡的作用。试想当时诗人已年高力衰、体弱多病、看到秋天无边的落叶纷纷飘下,这与他年老力衰,离天远,隔地近的情景,不是极为相似吗?看到不尽的江水滚滚东去,又怎么能不引起他悲愁的心潮翻滚,感慨万千呢?于是诗人触景生情,由上面的写景,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抒情。

第三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进入作者眼里的万里秋景都是悲凉的。“常作客”,即长年客居在外。“百年”,是虚数,这里指诗人已是暮齿之年。“台”,高迥处,这里指高山。一个“悲”字,暗示了“常作客”的失意,一个“独”字点明了他的凄苦孤独。

众所周知,杜甫出身于封建士大夫阶层,他从小就致力攻书,一心想安邦治国,施恩于天下。然而,事与愿违,尽管杜甫常年客居在外,干谒贤士,力求得到举荐,直到四十四岁,才得到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他未赴任职;后来玄宗又改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掌管钥匙的八品小官;公元七五七年,肃宗授了他右拾遗,这是他一生做得最大的官。后来在营救房琯中得罪了肃宗,其满腹大志终未实现,落得个年迈病躯,孤独登台,宏大抱负化为泡影的惨然处境。痛定思痛,怎不叫作者悲伤万分!

最后,我们再分析诗的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指国家不安宁,社会动乱不稳定。“苦恨”,百恨交加,“苦”,形容恨很深。“繁”,多也。“霜”,喻白色也。“鬓”,鬓发。“潦倒”,有两层意思:一是明指诗人因多病身体衰颓;二是暗指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新停”,最近停止。“浊酒”,质量不好,味薄的酒。这两句的意思是:国乱不安,历经艰辛,鬓发增多,如披雪霜。一生潦倒,贫病交加,粗糙浊酒,也被停饮。诗人作此诗时,久已过着漂泊西南天际的生活。一生求官,怀才不遇,满腔热血,无处倾洒,上天无路,报国无门,客居外地几十年,唯有苦和恨。他鬃发花白,蓬蓬松松,潦倒颓废,枯瘦如柴。这不是杜甫一生奋斗的悲剧性的结局吗?

通观全诗,回味无穷。上四句写景,下四句抒情,景真意挚,情景交融,词句铿锵,感人肺腑。杜甫的悲剧性结局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也是诗人“悲壮沉郁”风格的典型作品。读完此诗,使人荡气回肠,余味无穷,真是壮志百年终未酬,悲歌一曲垂青史!

论文作者:李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壮志百年终未酬 悲歌一曲垂青史——杜甫感怀诗《登高》诗句分析论文_李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