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探索&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进”三门必修课为例_儒家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探索——以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新课程论文,教学设计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单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疑问与思考:基于理念更新的行动和改进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已有几年了,疑问与思考也伴随着实践与探索在变化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感到新教材和旧教材内容相比,在量上并没有多大程度的减少,反而内容更加丰富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提出,也在事实上提高了教学和学习的要求。而在课程设置上,课时是明显地减少了。于是,经常看到学校的课程表排的比原来更多更满了,不由心生困惑:新课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了吗?应如何完成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和如此高的教学要求?

新课程实验教材以专题体例,古今中外贯通编排,从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重新整合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这种变化拓展了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高中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但是,由于体系造成的知识断裂,以及初中历史教学的薄弱和不平衡、学生历史时空感的不足等因素,在有限的课时中,这种体系的优势很难发挥。这样,新课程不但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经验储备,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育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设计应从这一实际状况出发,树立系统学习和系统指导的意识,并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专题式教学的思想。

二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推动问题。在传统“课”的背景下,虽然我们也会考虑到课与课之间的关系,即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但在“课”的组织形式下,基本无须教师对学科内容做整体的安排和设计。自夏商周到元明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且保证教学的系统、全面,不会有太大的漏洞。而模块教学不仅仅关系到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关系到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从主题模块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看,新课程改变的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应该是课改的核心,也肯定是课改成败的关键。

案例引导:基于单元的课堂教学设计

本案例是为新课程教学研讨而提供的一个教学实例,特别是为体现新课程“模块+主题单元”教学思路,在整体学习单元、学习主题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尝试和展示。主要指导思想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单元来考虑、设计、规划教学过程,而不是仅仅从本单元五个课时教材内容孤立地去设计和执行。

一、单元内容及其单元教学价值分析

1.本单元思想主题内容的学习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学习历史必修三的起点与基础,是在学习了政治、经济文明历程基础上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一步认识历史、社会与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国情所必需的。学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明确我们的任务和责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全球化与民族传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思想主题内容的学习价值

(1)思想文化史是我们继政治、经济文明历程后进一步认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思想演变是人类社会各领域发展演变的反映。

(2)思想是人们对时代发展、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它具体反映人类思想、心灵、情感、思维的变化。在“以史为鉴”“读史使人明智”等历史教育价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思想发展是人类进步、人种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发展演变的集中体现。因此,思想文化方面的学习,既可以在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可以增强对祖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感。

(4)思想家们的探索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民族兴亡为己任的品德与精神,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2.本单元在整个历史必修学习内容中的重要地位

从横向看,(1)是与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的要求与反映;(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映成趣,相映生辉。只有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其进行准确分析、科学借鉴,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影响”,认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继承的关系。

从纵向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首先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融合、整合,再就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核心,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思想成果的总和、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在每个历史时期(直到现在)、社会发展的每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体现。其是非、曲折也是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反映,我们不能无视历史,自然也就不能无视历史主流思想文化。历史在发展,思想自然也在往前走。如何对待传统主流思想文化,也就是如何对待历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发展演变”进一步认识我们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变化,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从整个教学程序看,本案例是整体模块教学设计之下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环节,是对整体的必修三“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宏观设计的细化和可行性、可操作性设计,是日常课时教学的统领。

二、教学目标设计

目标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开始,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灵魂。

(1)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分析思想变革与思想争鸣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比较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主张,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其本质,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3)探究儒家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理解思想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4)概括中国传统思想的特点并能够分析其产生原因和辨证地分析评价,学会尊重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学会理解和尊重各国的历史和文化。

借鉴并综合教学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首先注意的是,要能够准确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所谓“准确全面”,如朱汉国先生所特别强调的,要“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1~2期陈伟国老师的朱汉国教授访谈录)。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是指高中学生在学完高中历史全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后,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总要求。课程标准的中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某一学习模块后所要求达到的要求,课程标准中每一个学习模块后都有明确表述(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P16)。课程标准的微观目标是指具体的内容标准,本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学习要点”)在课程标准中有具体表述(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P14)。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往往局限在具体的内容标准(“学习要点”)上,按照这个要求,用5个课时分别完成教学内容。而且,实验教材基本上是按照这个内容标准编写的,一般为4~5课的内容(人教、岳麓、人民版均是如此)。如果这样,我们无法体现新课程设计模块结构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中的学习模块,简单地说,就是主题学习单元,指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构成的一个整体。在内容选择上,整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都致力于共同说明某方面的问题。就期待的学习预期效果而言,在学完某个单元后,应对单元的共同目标有清晰而全面(非分散、孤立的)的整体把握,能够形成大体一致的学科能力或者学科精神。由此可见,模块教学对教学设计的最大的要求,就是要整体上考虑和确定模块的教学目标,并最大限度地加强模块内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在学科课程的背景下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整体化。

就本案例而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题下,“百家争鸣”“汉代新儒学”“宋明理学”“明清儒学发展”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是关联的,甚至是共通的,即个体内容的学习共同为主题整体学习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既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促进学生发展,又为节省课时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本案例中的主题教学目标不是以某个时期为视角,而着眼于整体的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展演变的共性和个性角度的设计,同时也兼顾了这一主题在整个必修三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与其他主题内容的关联(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经济发展、西方思想发展学习的知识与能力的关联)和拓展(近现代思想的突破与演变)。

三、教学策略与教学流程设计

本案例设计为4个教学课时,摘要如下。

第一课时:自主阅读与思考

1.阅读要点

(1)诸子百家思想

2.思考要点

(1)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对历史发展的共同的影响。(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思想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3)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本教学设计的实施对象是全日制高中学生(寄宿的),考虑到他们全天的课程编排以及初中历史教学的情况、历史知识与学习基础方面等因素,我们设计了一课时的自主阅读思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以此作为学生学习本主题的开始。

阅读本主题的教材内容,把握主题主干知识是本教学设计实施的开始,也是下一步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

课时目标:(1)把握本主题的主干知识,并通过回顾初中有关的历史知识,积累历史思考和历史分析的素材,形成本主题学习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感。(2)启动初步的历史思考。

实践证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方向更明确,阅读效率更高。提出思考要点(1)(2)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思想产生或变化的原因,一是在阅读历史背景时知道留意与思想发展有关的重要信息,尽可能建立与必修一、二相关内容的联系。设计(3)的目的在于,希望能够把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内容时形成的辩证地、历史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迁移过来,初步形成分析、认识传统思想的思路。

第二课时:“诸子百家”的形成及意义(以“情境体验”为核心的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1)体验诸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情境。(2)掌握各主要学派思想要点并能够从当时时代背景出发分析评价,认识百家争鸣的意义。(3)通过角色体验,激发学生的实际感受,促进学生个性化思想品格的形成。(4)认识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思想发展呈现出的复杂性、多样性,从思想发展角度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

实施步骤一:体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情境(时代背景),感悟诸子思想的产生。

[片段一]情境体验

教师运用春秋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回顾必修一、必修二有关古代政治、经济发展史实,形成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状况的真切的、较全面的感受。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旧的土地制度逐渐解体,并逐渐形成新的制度;新的土地经营方式(小农经济)及工商业政策产生并推动了经济发展。政治上:旧的政治体制(分封制)走向解体;国家陷入分裂、战争。阶级关系上:旧的奴隶主政治经济特权在下降,新兴地主阶级上升;小农及小工商业者队伍在迅速壮大。

[片段二]角色体验

(1)如果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平民,你有什么愿望、要求?(2)如果你作为该时期的国君,你将如何治理你的国家?

在“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在同样历史背景下,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也会有不同的思想主张”。

实施步骤二:让学生自愿选择,成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或兵家的代言人,学生方面就形成了4~5个学习团队。

(1)按照学派分组:4~5个小组,尝试阐述本学派主张并从实际历史发展情况说明理由(原因与目的)。(2)展示与交流:各个小组分别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由其他同学或教师提问、质疑,进行分析讨论交流。(3)概括与总结:各学派的地位及影响。(4)规律性总结:思想的作用以及地位取决于思想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否关注国计民生,是体现民众意愿还是体现统治者意愿。

教学设计要首先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素材特点,这影响着教学实施的形式;二是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即从这个教材内容出发要实现学生的哪些发展目标,这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决定因素。

从教学内容特点看,“百家争鸣”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横向的历史片段。在春秋战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反映各思想家、各学派、代表各利益阶层的各种思想主张,就是在春秋战国这个大舞台上活生生的表演。思想是他们对时代的思考,思想是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与呼喊,思想是他们的政治抱负和历史责任感……这是学生体验历史、理解思想、理解社会、理解人生的一个好机会,我觉得“情境体验”与“角色体验”是这个学习内容最经典的教学设计,是能够获得最大教育产出的教学设计。

从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看,思想史的内容更能够将学生引向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从历史的角度体验、分析思想家们的主张及作用,能够更直接地进行思维、思想、道德方面的沟通与教育。而“角色体验”则提供了一个学生走进思想家的时代,与思想家“一起思考并一起努力、承担”的情境,从而学会思考,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课时: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以“自主探究”为核心的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1)通过对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探究,进一步认识西汉历史发展趋势及思想文化的演变;通过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及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认识思想演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通过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探究,认识从魏晋南北朝到宋明时期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及思想演变的规律;通过对宋明理学的内涵及对后世影响的分析、探究,走进理学家的思想与精神世界,并对其有一个客观评价。

活动设计:我们设计了三个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说“百家争鸣”教学活动设计是以感性来促进理性的话,那么本课时教学设计则由于内容特点及教育价值,决定了其更加侧重理性思考的一面)。

[探究活动一]西汉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课前阅读:(1)李英华《秦汉之际国家意识形态的三次更迭》(原载《改革内参》2001年第11期)。(2)师峰《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自http://www.serverlw.com/news6/lishixue)

课堂阅读:

材料一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矣。”

材料二 有研究者(师峰《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董仲舒所谓的儒家,是‘霸、王道杂之’的儒家,是融合了各家各派思想的儒家。也正因为如此,儒家是吸取了各家各派之长作为自己的组成部分,而各家各派的有用思想,也可以在儒家的名义下保存下来。”

思考与探究:(1)指出秦汉时期治国思想的变化趋势,谈谈你对秦朝“以吏为师”或汉初“黄老无为”指导思想的认识,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试从儒学自身发展及西汉时期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等方面分析儒学确立正统地位的原因,并从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一直是古代思想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但只是局限于从背景、内容、评价几个方面学习本课内容,这样就把这一学习内容“格式化”了。汉代儒学思想内容,一方面要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分析认识其变化、原因、规律;一方面要从治国的思想建设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为此我选择两篇相关的论文让学生课前阅读,一是想构建一个秦汉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理解在时代变迁中的思想发展及思想家们的思考;一是从治理国家及国家思想建设的方面思考分析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提供的课前及课堂阅读材料,主要的意图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迎合”学生的“疑点”:秦朝统一全国后的治国思想?西汉初的治国思想是什么样的思想?这样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一个怎样的思想体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应该怎样认识?等等。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学生不断地转换于“思想者”与“治国者”的角色之中,从而真正走进秦汉之际的历史情境,去思考思想变化,去认识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探究活动二]危机与演变——宋明理学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阅读补充材料:

材料一 陈寅恪先生谓:“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当时,三教之间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但客观上却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并反映了社会政治对整合三家的需要。

——摘录自《百度百科》之《三教合一》

材料二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的同时,也改换了先秦儒学的积极精神,把民族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引向萎靡和颓废,因而就其后果而言,其智慧的思辨也具有消极的一面。

——摘录自《百度百科》之《三教合一》

导读:理学的形成首先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而逐渐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有识之士面对三教并立的思想格局、人们的信仰危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策略危机而作出的积极回应。有了这样的理路,也就抓住了理学形成的要义。

探究问题:儒学的正统地位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遇到了怎样的危机?宋明先哲们是如何面对的?有何新主张?

在学习了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学生不自觉地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学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吗?在朝代更迭,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儒家思想如何应对时事变迁?儒家思想的地位有怎样的变化?是如何应对的?应该说学生是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学习内容的,为此我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两则材料。

我认为,学习宋明理学内容,目的绝不是记住几个人物及其观点,而在于通过了解宋明理学对回应、解决当时社会与文化问题作了怎样的思考、对策,从而汲取思想哲学的智慧,还在于通过对其得失的分析,以帮助我们思索一些诸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何正确回应外来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等对当代仍至为重要的思想与哲学问题,进而给这种思考以启发和借鉴,这也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探究活动三]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子语类》卷15:“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它理会过。”

材料二 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论述: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存天理去人欲,不仅是臣民的事,首先是皇帝要明察天理与人欲之辨,以裁处事务。”

“释氏欲驱除物累,至不分善恶,皆欲扫除。”

材料三 《中国文化概论》摘要:“天理”,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为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纂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格物”到“致知”,实质上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亦即伦理学上的“自律”,有了这一自律,方有诚意正心修身乃至齐家、治国、明德于天下的功业。

探究问题:史学界、哲学界等文化界人士对宋明理学评价问题争议分歧很大。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中的叙述,谈谈你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无论是在历史学领域还是哲学领域,对宋明理学的认识、评价,有人很高,有人则很低。这对中学历史教育而言,无疑是一个机会,是学生突破教材、突破权威的机会,是学生可以从自己掌握的材料出发,从自己的认识出发而提出自己观点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机会。就以往教学言,对宋明理学常常是从封建统治的角度看,负面评价多。而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又展示了另一个视角——思想本身的发展,或者思想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宇宙的思考。这样,就不能单纯地从封建统治的角度对理学以及思想家们的认识去分析评价了,而是从中更多地汲取历史的智慧,更客观地认识思想发展的规律及对思想的评价。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是思维有了一个大的解放。(1)朱熹不再仅仅是一个封建卫道士的形象,“不迷信权威,重视亲身的探知,‘格物致知’蕴涵着科学求知的精神”。(2)“存天理,灭人欲”并不能单纯解读为压制人欲、迫害百姓的理论,朱熹并没有把天理与人欲说成两个东西,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的区别十分细微,关键是要把两者交界处安顿好。尤其令人佩服的是,朱熹竟敢用自己的话去教训皇帝,要求皇帝明察“天理”与“人欲”的区别,带头修养,以身作则,把国家的事情办好。(3)宋明理学是从宋明时代社会实际出发,在关注国计民生的基础上,在吸取佛、道等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我国主流思想的一次大整合。(4)理学本身有服务于封建统治、压制百姓的目的,但在明清封建专制加强并日益腐朽的时代,片面地放大了其负面作用,那是歪嘴和尚念瞎了经。在思维解放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被激发,特别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理性的、教条的层面上,而是从思维到情感投入到历史情境,投入到对思想的感悟及其影响的思考上。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这个探究活动,特别是提供的材料,并不是为了刻意颠覆原有的观点。我记得齐健教授在论及历史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时曾特别强调: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绝不能理解为刻意地要去颠覆传统史学观点,更重要的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从固定的思维方式中,从脸谱化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对历史问题有一个客观的、真实的认识。

第四课时:如何对待儒家传统文化(以“反思、思辨”为核心的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正确认识儒家思想文化在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内化为学生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态度与方法;梳理儒家思想内涵、感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辩论、讨论中深入体会与内化。

活动设计:这个课时确立为以“反思、思辨”为主要活动主题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学习内容本身就是部分儒家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自我反思与批判;二是符合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意识与能力的教育目标。

[活动设计一]明清思想家的反思与批判

经过宋明思想家的发展完善,儒家思想文化以程朱理学思想体系进一步巩固了其正统地位、主流地位。然而,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其压制人性、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消极作用越来越突出。明清之际,已有些进步思想家、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批判,把斗争矛头指向了正统的儒家思想,并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主张。

问题一:李贽是如何批判程朱理学思想的?

问题二:你如何看待李贽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有何感受?

问题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如何批判传统儒家思想的?提出了哪些新主张?有何影响?

问题四:试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能够产生这些思想批判的条件。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这些思想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传统思想出现危机的背景下,能够突破传统,反权威,反教条,无论是思想还是精神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而这些却恰恰是目前应试倾向还比较浓厚的教育形势下学生们最为缺乏的勇于突破权威、敢于批判、敢于怀疑、勇于思考的意识与精神,也应该是我们教育中最应关注的。

在教学实施中,“问题四”对学生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一是教材中特别是序言中有较为条理的叙述,二是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这一方面问题的能力。在处理“问题三”之“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地位及影响时遇到了一定困难:这些思想批判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搞不清楚;这些思想批判在当时社会地位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有些夸大,甚至夸大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时代启蒙思想的水平。

实践表明,学生感触最深的、反映最强烈的是这些思想家的批判精神以及为捍卫自己思想的精神。在谈及对李贽的感受时,学生感慨他不仅是思想家,更可贵的其捍卫真理、不屈从于强权的精神,堪称中国古代的“布鲁诺”。其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活动设计二]辩论、讨论

命题:儒家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国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及影响。

A.主要起到了阻碍作用。

B.主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操作:(1)自主选择。按照学生的意愿、喜好选择,分成两个小组(如果学生偏向了一个方面,教师可以参与偏少的一个组以保持两个小组的相对平衡)。(2)相关规定。10分钟时间,两个小组各自进行研讨、整理各自的观点及史实方面的依据,并推选各自发言人(1~2名)。(3)展示与辩论。每组给5分钟左右的时间,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接受和回答对方的提问。

辩论、讨论是教学活动组织中比较常见的形式,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在使用时一定要考虑到实效性原则。为了避免少数学生活动而多数学生当观众的现象,我在设计中特别考虑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这就是操作(1)(2)的设计意图。同时,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去讨论、交流、辩论,所以设计了操作(3)。

教学活动需要多样化,但不是在每一内容、每一课时都要体现形式上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多样化内容本身需要的反映,也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既要考虑本模块主要促进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可能通过哪些活动来实现;也要考虑哪一内容适合教师精讲,哪一内容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哪一内容需要学生现场调查,哪一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探究等。

四、教学素材和媒体设计

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结合实际,我在设计中主要思考和提供了以下教学素材和媒体设计,以配合教学过程。

1.补充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材料。如反映朱熹思想的主要言论。

2.经典性的语言及对历史问题经典性的解释。如史学界和文化界对儒学、理学的观点。

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媒体设计要服从于教学目的和教学策略的需要,因为这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我们的高中学生很多为寄宿制的,即使非寄宿制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其实也没有多少时间和条件查阅相关的材料。因此每个学习主题教学设计,材料选择和媒体设计是重要一环。关于这方面,我们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用足教材。教科书是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而且,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一标多本的原则,既促进了教材多样化发展,也为教师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素材提供了空间,但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二是适当适量。至于对教材内容的再设计及联系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媒体设计,我们坚持适当、适量的原则。有些教学媒体设计将整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包括板书)及教学所需要的所有材料都设计在多媒体课件上,整个课堂教学就是围绕着课件展开和推进,不用教材,不用板书,不用笔记,应该说这是舍本逐末。我们认为,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依据教学任务设计的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教学的主要素材是教科书,要充分地阅读和使用教科书;其他媒体仅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媒体设计是教学设计的辅助,教师教学设计只能是为学生的活动更适度更有效而服务的。

五、教学评价设计

1.学程反馈

主要考虑这样一些方面:(1)兴趣、学习参与度。自评、师评、生评。(2)认识与体会。主要是学习成果展示。

2.课外延伸

主题:“我身边的儒家思想文化”。

提供素材,营造情境:

材料一 逐渐走向世界的儒家思想文化

2500年前,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汇集了举世瞩目的孔子儒家文化。2500年后的21世纪,孔子儒家文化的经典思想潮流在全球大范围内“不胫而走”。首先是韩国和日本,在自己的大学课程中开设孔子儒家文化,专门设立自己的孔子学院。于是欧洲、非洲、大洋洲等众多国家纷纷加强了自己国民关于汉语课的学习,孔子文化成了他们首选学习的范本。

现如今,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先后生长在全球80多个外国教学点、3000多所大学校园洋学生的课堂内。孔子学院的名称是国务委员陈至立专门命名的。这一命名,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它精妙地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渊源,并逐步为更多外国友人诠释了中国的久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 儒家思想文化与现代化

人类文化所具有的习得性或继承性是人类得以以“人”的方式存在而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一个基本原因。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思想之精华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之内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追求“普遍和谐”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文化生态模式,可以为我们今天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从注重普遍和谐的要求出发,应当高度重视对于“和谐”的系统追求。儒家文化生态模式注重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的基本运行机理应当对于我们今天寻求“可久、可大”的和谐之道提供某种程度的警示作用。儒家思想注重追求“和谐”与“生生”内在统一价值取向,有助于消除追求和谐过程中的片面性。

命题参考:(1)儒家思想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2)儒家思想文化与当今世界发展。(3)儒家思想文化与我的个人发展。(4)儒家思想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比较。

相关要求:可以从以上任一角度选题,也可以从儒家思想文化和自己身边熟悉的问题选题。围绕自己的选题写一篇小论文。观点要明确,注意史论结合。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有关儒家思想文化的知识、能力等与现实人生或现实社会结合,即学以致用、以史为鉴,认识自己、做好自己。

分析与总结:基于单元内容的设计理路和提升

必修三中的思想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近现代进步思想的发展演变”(依据课程标准,分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两部分)以及“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三个大的主题教学单元。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以下方面:

第一,抓住“思想”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

第二,抓住单元主题及单元内容,设置单元总体的教学目标。

第三,分析单元内容构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及教学价值,设计实现本单元目标的课时教学活动。

第四,从具体教学内容特点及学生发展目标出发,设计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步骤。

第五,要有整体的单元评价设计。

体会与感悟: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策略的实践性知识

1.整体性教学设计原则

主题教学价值能否实现,能否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条理的主题知识框架和结构是基础。西安交大附中史曼丽老师在谈及单元主题备课时说,我们要“站在远处看历史”,有“似天文学家之望远镜,用之观测其他星球之相对位置才能体会到我们自身运转之程度与速率……与历史发展本身过于接近,反而不容易了解其变动的轮廓与真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12月《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教学分析)。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主题教学设计中,我们要用大视野长眼光观察思想的形成,认识古代思想演变的历程,才能对之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把握。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模块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整体和局部之间辩证关系的同时,围绕某一主题组织的模块内容,一方面更具有整合性(将不同的内容整合在同一主题下);另一方面也更具有“散射性”(通过多种内容来突出主题)。如果不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就可能将教学导向误区。一方面,可能被模块的发散性所牵引,分散教学精力、扩散教学焦点,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某些扩散的或经验性的案例中,只注重个体的史实,而难以凸显主题意义,这是目前教学实施中存在的最大、最普遍的问题(达不到整合的高度,而只是一课一课地学习教材内容,可以说是传统课时教学方式的延续和惯性);另一方面,可能被模块的整合性所迷惑,局限于抽象的共同主题,而忽略了每一个学习对象的个性学习价值,如本案例中,除了“传统思想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外,董仲舒的新儒学、宋明理学、明清思想批判等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及其形成的独特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也必然就会有独特的学习意义,因此在强调整体模块学习同时,每个思想派别,每个思想家的思想及影响也是应该理清的问题。

3.内容与形式相适宜的原则

主题单元教学活动设计,要着重考虑教学中是否有主题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学习中是否形成和不断强化本学习主题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策略。教学是否引发了学生学习本主题的积极性,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否反映学习主题的要求,是否反映主题价值。联系本案例之以情境体验、自主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设计,从思想文化史教学内容特征及其教学价值看,能否创设引发学生体验、思考的历史情境,能否设计引发学生探究分析的问题,能否让学生走进思想产生的原发现场而去感知思想家们的思考、方案,无疑是关系教学成败的关键。

[附记]本文是我为教育部2009年暑期教师培训而做的脚本,经齐健教授、赵亚夫教授的指导,受参与培训老师的启发,才有了现在所呈现的文本。在此,衷心感谢大家的指导与同行的支持。

标签:;  ;  ;  ;  ;  ;  ;  ;  ;  ;  ;  ;  ;  

高中历史新课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探索&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进”三门必修课为例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