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心医院 422000
【摘 要】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在接受早期护理干预之后于语言和肢体方面的康复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脑梗塞的80例患者,按照所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结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肢体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脑梗塞患者加快恢复语言与肢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应用效果;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康复
脑梗塞是一种具有极高致残率与致死率的疾病,许多患者即使接受了及时的急诊治疗其预后依然会出现或轻或重的肢体障碍、语言障碍或认知障碍。临床一般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来促进患者受损神经的恢复,本文试对其具体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脑梗塞的80例患者,按照所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基本资料:①研究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小者55岁,最大者85岁,平均(71.25±12.94)岁。②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者56岁,最大者86岁,平均(71.49±13.03)岁。两组患者就上述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首先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如:抗凝、抗感染、缓解痉挛、利尿、呼吸机供氧,等等。为防患者出血状况加重,血压较高患者先不予降压,除非患者血压处于特殊的高压状态[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经常为患者翻身,以预防褥疮;为患者经常叩背,以促进排痰,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还可借助吸痰器吸出患者的痰液;为患者经常清理会阴部位,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或生殖器感染。
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语言康复护理、肢体康复护理等。具体为:
(1)语言康复护理
神经损伤使患者在语言功能上出现了障碍或是失去了语言能力,临床可以通过康复护理来修复神经损伤,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对于具有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安排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语言指导,从最为基础的音节开始,直至完整的句子,循序渐进地为患者实施阶段性的教学,使患者的语言能力得以逐渐康复[2]。为了加强恢复效果,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应与患者多加交流,增加其锻炼机会。此外,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读书等方式来培养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快其语言功能的恢复速度。
(2)肢体康复护理
在患者度过急性发作期后,护理人员应首先为其进行肢体的基础锻炼,如摆放良肢位,使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同时为了保证患者侧卧的稳定,应在其身前、身后各放置一个靠枕。患者的上肢应保持充分前伸状态,其肩关节屈曲度应保持在100°左右;其患侧下肢的下方应垫一长枕,其患侧上肢的下方同样需要垫一长枕,长度需要超过足部下方,以确保患者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当患者保持仰卧体位时,则要将软枕垫在患侧肩关节下方,并使其上肢向外伸展45°左右,其腕关节应处于背曲位,而手掌则外展,并将250g的沙袋放入患者手掌中,以使其手指关节处于伸直状态。为防止患者在长期卧床中发生足下垂,护理人员应为其穿戴钉子鞋,每隔3小时将体位更换1次,以免患者发生关节僵直、压疮乃至运动肌异常痉挛[3]。若患者肢体偏瘫,则先为其平稳生命体征,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高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由小关节到大关节,从手指和脚趾开始锻炼,逐渐扩展到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大关节;运动幅度和运动量也循序渐进,从每日3次,每次1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日5次,每日20分钟。为了加强患者肌力的恢复效果,应为其进行肌肉拍打和定时按摩,鼓励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坐卧、站行之间的体位变换练习,以提高其肢体稳定性。
(3)其它护理措施
首先是饮食护理,患者长期卧床可能发生便秘,故应为患者安排易消化、高维生素、多纤维素的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其次是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发病与肢体语言障碍会产生悲观、焦虑的负性心理,严重者甚至抗拒治疗护理,护理人员应为其进行心理引导与精神安慰,适时给予健康宣教,使其在了解疾病的同时提高自信心,积极面对疾病,主动配合康复护理。
1.3 观察指标
以FMA评价方法为患者的语言与肢体功能实施评估,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则功能恢复效果越好,分值越低则功能恢复效果越差[4]。以NIHSS评分为患者衡量护理效果,具体为:
(1)痊愈:评分降幅超过90%,且病残度为0;
(2)显效:评分降幅介于46%到90%之间,且病残度介于1~3级;
(3)有效:评分降幅介于18%到45%之间;
(4)无效:评分降幅在18%以内,患者重度病残[5]。
※总有效率即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19.0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值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行( ±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见表1,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5%,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X2=11.25,P=0.00<0.05)。
表1 护理效果的组间对比(n,%)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了细胞凋亡,缺少了神经元的支持,患者将会在语言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上出现障碍,因此,尽早对受损神经进行恢复是改善患者肢体语言障碍的关键。
本文为研究组患者所实行的早期护理干预,便是一种可以减轻患者功能障碍、重建受损功能的新型护理模式,其集脑梗死治疗与预后功能锻炼为一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为患者受损的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提供了有效的缓解,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鲜明的价值。相较于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在“黄金时间”内有效遏制了神经细胞的凋亡,所以其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效果要更好。见表1和表2,研究组的疗效(95%)远远高于对照组(65%),肢体语言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便是早期护理干预显著效果的直接体现。
结语: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受损神经的恢复,从而加快患者肢体语言能力的恢复速度,提高其功能恢复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冬艳.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3):128-129.
[2]曾明梅,李瑞英,马玲,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6):83-85.
[3]路秀清.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与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9):219-220.
[4]李青凤.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7):1080-1081.
[5]揣松阳.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05):27-29.
论文作者:龙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语言论文; 功能论文; 效果论文; 脑梗塞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