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化到一元化——论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发展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图书馆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多元化格局。如何评价这种多元化格局,许多学者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图书馆学是一个多元的世界。[1]有人认为,多元化不仅是选择,也是中国图书馆学走向明天的必然归宿。”[2]还有人认为,“图书馆学理论多元化是图书馆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必然呈现的状态”。[3]笔者对上述观点不敢苟同。因为如何评价“多元化格局”不仅涉及到图书馆学(包括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式问题,而且关系到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问题、命运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此展开讨论。拙文略抒管见,望方家指正。
1 发展至今的图书馆学——多元化格局
有人说,中国图书馆学在60年代以前是“一元化”的,80年代以后则形成了多元化格局。[4][5][6][7]其实从整个图书馆学发展史来看,60年代以前世界图书馆学就已是多元化状态了。这里仅以“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为例,就足以说明。1808年施莱廷格提出了图书馆“整理说”,1820年艾伯特提出了“整理与管理说”,1859年爱德华兹提出了“图书馆管理说”,1876年杜威提出了“实用说”,1890年格雷塞尔提出了“图书馆学结构说”,1933年巴特勒提出了“社会装置说”,1951年(日)藤林忠提出了“要素说”,1952年谢拉提出了“社会认识论”,1954年(日)大佐三四五提出了“系统知识说”,1929-1957年,陶述先、杜定友、刘国钧先后提出了“要素说”,1962年黄宗忠提出了“矛盾说”,70年代末出现了“规律说”,等等。[8][9][10][11]
目前图书馆学的多元化格局是不可否认的,但这种“多元化”是什么性质的,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这对于正确认识图书馆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而不能“高枕无忧”,忘乎所以。
2 多元化格局——前科学的重要特征
科学发展的一般轨迹是: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12]其中,前科学具有“不确定性”、“反常性”、“易变性”、“趋显性”、“待定性”等。图书馆学目前的多元化状态表明:没有统一的理论规范,研究存在“不确定性”和“易变性”。所以,多元化的图书馆学仍处于前科学阶段。[13][14]然而,至今仍有人认为目前的图书馆学处于常规科学阶段或常规科学后的“危机”或“革命”阶段。[15][16][17][18][19][20]我们试举一例来讨论,如关于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北京大学(吴慰慈等)坚持“社会科学”,[21]而武汉大学(黄宗忠等)则认为是“综合性学科”。[22]还有人认为它是“管理科学”、“应用科学”等。[23]请问,有哪一门常规科学的学科性质如此“多元”?我们认为,一门常规科学必须有统一的理论规范,否则,就不是一门常规科学。这是无可置疑的。
3 从多元化到一元化,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化——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多元化理论格局的形成繁荣了处于前科学阶段的图书馆学,那么一元化格局将规范图书馆学理论并使它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化。这是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也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3.1 从多元化到一元化——理论格局的重大变革
3.1.1 多元化与一元化
“多元化”是与“一元化”相对立的。“一元化”是指“由多样向单一发展;由分散向统一发展”。[24]“多元化”则应是由单一向多样发展,由统一向分散发展——多学派多学说并存,多种理论形态并存,多种理论体系并存,多种理论基础并存,多种方法论并存,多种学术观点并存。而一元化是指图书馆学有统一的理论规范,有唯一的理论基础,统一的方法论体系,有唯一的理论体系,以某一学派学说为主导等。就目前图书馆学发展状况来说,多元化是前科学的主要标志,一元化应是常规科学的主要标志。
3.1.2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从各种不同的方向、角度、层次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而收敛性思维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思维中对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多种思维成果进行归并化一或还原为统一的认识前提。[25]中国80年代形成的图书馆学的多元化格局就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发散性思维的成果。80年代初,有人针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贫困,认为中国图书馆学正处在常规科学之后的“危机”和“革命”阶段(尽管这种说法不科学,实际仍处于前科学阶段),提出了“危机说”。[26][27]与此同时,学者们(尤其是青年学者)对教材《图书馆学基础》展开了批评。[29]新技术革命也给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上述这些,引发了我国学者用发散性思维审查中国的图书馆学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多种学派学说并存,形成了多元化格局。[30]就中国图书馆学来讲,《图书馆学基础》是80年代初收敛性思维的产物,它“初步肃清了极左思潮的影响,一些理论是非得到了澄清”,“它里程碑式地结束了新时期图书馆学的肃清阶段”。[31]80年代初由收敛性思维考察中国图书馆学,形成了所谓“一元化”格局。1984年杭州会议上,代表们放弃了统编一本大一统教材的想法,从此,中国图书馆学打破了所谓“一元化”格局,开辟了走向多元化之路。[32][33][34]
3.1.3 批判式研究与建设式研究
“批判”主要是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35]在科学研究中,批判式研究是指用一种理论、观点、体系等代替被否定的理论、观点、体系等,是用收敛性思维考察理论研究的一种方式,是使学科、理论等走向一元化之路的重要手段。如《图书馆学基础》就是阶段性批判式研究的产物。“建设”是指“创立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36]在科学研究中,建设式研究是指为学科的发展创立新的观点、理论、方法、增加“假说”,“鼓励多出学派”等,[37]意在使该学科形成多学派多学说,是用发散性思维考察、审视理论研究的一种方式,是使理论、学科等走向多元化之路的重要手段。中国80年代多元化的图书馆学就是建设式研究的产物。
3.1.4 从多元化到一元化——历史性的重大飞跃,新的历史使命
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的多元化格局形成了共识,一些人肯定了这种格局的存在,还有人称这种格局“是中国图书馆学走向明天的必然归宿”。[38]笔者对80年代以来中国图书馆学形成的多元化格局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对“必然归宿”不敢苟同。面对多元化格局中的前科学,我们今后的任务是什么?如果说中国的第一代、第二代图书馆学家创造了中国图书馆学的所谓“一元化”格局,第三代(与部分第二代)图书馆学家开创了多元化格局的话,[39]那么今后第三代、第四代……的责任是将前科学转化为常规科学,责任不重大吗!为克服危机感,完成图书馆学发展的新使命,我们必须纠正目前仍存在的几个误导,澄清一个事实,理顺几个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图书馆学健康发展,走向即将到来的21世纪。
(1)误导及其纠正
多元化“必然归宿论”。有人把多元化作为“中国图书馆学走向明天的必然归宿”。我姑且命其名为多元化“必然归宿论”,“归宿”是“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40]“必然归宿论”者不仅把多元化看作是今天中国图书馆学的选择,还把多元化当作是中国图书馆学明天发展的方向。我们在前面已把多元化粗略分析了一下,多元化只是前科学阶段的理论表象,如此“必然归宿”,中国的图书馆学只能永远(最终)是前科学了。我想,这对于承认目前中国图书馆学呈现多元化格局的大多数人来说是不会赞同的。因为,图书馆学是要发展的,是定要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化的,它不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谁若违反这条客观规律,最终是要碰壁的!所以,我们说“必然归宿论”在图书馆学界是一种误导。还有人认为“图书馆学理论多元化是图书馆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必然呈现的状态”。[41]这与“必然归宿论”如出一辙,同样是一种误导。
“一元僵化论”。有人认为“一元的图书馆学将导致学科理论发展的停滞与僵化”。[42]笔者姑且把此观点称作“一元僵化论”。如前述,一元化格局是通过收敛性思维而形成的一种理论状态。没有一元化,就不能从众多学派学说中寻求最佳理论,就不能对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如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理论基础等形成共识,因而也就不能形成一种大家所公认的理论规范,也就不会使图书馆学从前科学转化为常规科学。收敛性思维所创造的一元化格局是解决众多科学问题,使理论趋于真理、科学趋于规范的必然呈现的状态,尽管收敛性思维和一元化也有自己的某些缺陷,但决不可把“僵化”归咎于一元化。若如此把“僵化”归咎于一元化,从而放弃一元化,使多元化永远“化”下去、“必然归宿”下去,那么,图书馆学将永远停留在前科学状态,这实际上等于把图书馆学永远置于科学之门外,等于扼杀几代人辛勤经营的图书馆学。
(2)澄清一个事实
图书馆学(包括中国图书馆学)发展至今是前科学还是常规科学,或是常规科学之后的“危机”与“革命”,必须澄清。如前所述,判断图书馆学是否前科学或是否常规科学,唯一的标准是看它有没有范型(范式)或规范,[43][44][45][46][47][48]很显然,用此标准去判断处于多元化状态的图书馆学,由于它没有统一的理论规范,所以它仍是前科学。赞成此观点的,除笔者外,还有著名图书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吴慰慈先生,其他学者如冰丘、凌建平、景红卫、肖燕、张炎烈、赵春旻等也都对前科学持肯定态度。[49][50][51][52][53][54]尤其是吴慰慈先生早在1985年就在他的《图书馆学概论》教科书中明确指出,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如果成立的话,“那么图书馆学发展到今天,也仍然处于前科学状态”。[55]吴先生(或与他的学生)在以后的几篇论文中也都肯定了“图书馆学仍处于前科学阶段”。[56][57][58][59][60]另外,《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研讨会会议《纪要》,指出,近年来,图书馆学期刊在“为图书馆学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方向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肯定了目前图书馆学仍是一门前科学。[61]持“常规科学”观点的人如武汉大学的沈继武教授和刘迅先生,以及邱昶、黄昕、吴德祥、葛民等。他们的共识是把我国五、六十年代以前的图书馆学称为常规科学,以后出现了“反常”,发生了“危机”,开始了“革命”。[62][63][64][65]另外,1993年刘迅在他离开图书馆学界之前提交了最后一篇论文,他在分析了图书馆学“低谷”表象之后,认为中国图书馆学从常规科学经过“危机”和“革命性的建树之后,目前已进入到常规科学阶段”。[66]实际上,如前所述,中国五、六十年代以前的图书馆学并非常规科学,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理论基础、理论体系也是众说纷纭的,[67][68][69][70][71]到了70代末80年代初一本《基础》教材问世之时,从表面看,似乎认识统一于《基础》了,但实际上,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如图书馆学专业刊物少,学术会议少等),对《基础》的不同看法仍无处表达,潜在于我国广大学者之头脑中。不是么?你看,《基础》刚问世,就有许多学者开始批判了。[73]这说明,尽管80年代初形成了所谓“一元化”格局(这种格局受条件限制而形成),实际是一种假象,在此“一元化”格局背后,仍是众说纷纭的景象,实质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为我国广大图书馆学者所共认的理论规范。[74]因此,从本质上说,中国图书馆学至今没有形成理* 规范,只不过是80年代以前多元化程度不如80年代以后范围广、层次深罢了,学派学说不如80年代以后多罢了。
(3)理顺几个关系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张力。如前述,在一般情况下,发散性思维创造多学派多学说,形成“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而收敛性思维则是求同式思维,是寻求理论规范的主要思维方式。但由于科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的科学形态不同,发展机理不同,因而研究方式、方法也就不同,所用思维方式也应与之适应。一般说,前科学阶段,着重发散性思维,但在形成多元化格局后期(一般不再出现新观点、新学派新学说,即出现真正的“低谷”时)就要转向收敛思维。但由于人们的认识是随种种条件而逐渐加深和成熟的,而且是参差不齐的发展的,所以,在多元化后期仍可能有新观点、新理论、新学派学说提出、生成,因此,为在多元化格局后期能够更科学地寻求到理论规范,应在发散式思维与收敛式思维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因为这两种思维“对于科学进步是同等重要的”,“这种张力是我们进行最好的科学研究的首要条件。”[75]
边建设边批判,由建设转向批判。由发散性思维进行的建设式研究,为图书馆学的发展带来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也就是说,建设式研究创立了多元化格局。但多元化不可无限度发展下去,倘若失控,就违背了创造多元化局面的学者的初衷:让图书馆学成熟并立于科学之林(使图书馆学从前科学转化为常规科学)。[76]当多元化格局发展到后期,由收敛性思维进行的批判式研究就应适时出台。因为,只有批判式研究才能创立一元化格局,才能促进图书馆学规范化建设,才能实现研究者的初衷。目前,多元化发展还不够充分,即未发展成熟,此时应采用“边建设边批判”的研究方式,采用“边发散边收敛”的思维方式,通过讨论、争鸣,将一些大家公认的理论整理规范一下,但仍在坚持开展建设式研究,以补充更多新观点、新理论、新体系。总之,在多元化初期,应坚持多建设少批判;在中期,应边建设边批判,在后期,应由建设转向批判,寻求规范化理论,走向常规科学。
上述三点,实际上就是促进中国图书馆学发展发生重大变革——从多元化走向一元化——的主要出发点和必要条件。纠正误导,使我们明确真正发展方向;澄清事实,使我们有了讨论、争鸣的共同出发点和基础;理顺关系,使我们在具体操作(研究、讨论)时能够根据发展的阶段性而采用相适应的思维、研究方式。有了上述三点,我们就会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由多元化向一元化的转化。但有效措施仍必不可少。
3.2 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化——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由于对图书馆学发展所处的阶段的认识产生分歧(一方认为处于前科学阶段,另一方则认为处于常规科学阶段及以后的“危机”和“革命”阶段),由此而产生的理论研究导向也不同。不过,我们已经通过“规范”来衡量其所处阶段,得出了无可置疑的结论:前科学。所以,我们的讨论还只能从“前科学”开始。既然它仍处于前科学阶段,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将它推向常规科学阶段。这就是我们及以后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新使命。
欲担负起这一新使命,就要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去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它,而不能后退。这些措施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几项。
3.2.1 创造宽松氛围,开展学术争鸣
开展学术争鸣是发展科学的动力和有效方法。当多元化阶段已经形成并发展至成熟时,就要加强学术争鸣。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争鸣,会得到最佳效果。因为我们的任务是要使图书馆学发生质的变革——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飞跃(转化),所以就必须把百花园(多元化)中最符合“标准”的推举出来,让大家发表意见(争鸣),最终达到共识——产生出一套规范理论。
3.2.2 制定评价“标准”,选出最佳理论
在多元化的理论中,欲寻找出规范化理论,必须制定评价“标准”。这种“标准”定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自然就被大家所公认。我们认为,评价“标准”(即规范化理论的“标准”)应包括:(1)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2)有较强的解释事物的能力;(3)有较强的预测事物发展的能力;(4)对实践发展有强的指导能力;(5)有较强的应变能力;(6)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等。由于规范化理论的“标准”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学价值系统,受多种因素(内部的、外部的)影响,上述评价“标准”只是一个粗略的“标准”(有的可能是不准确的)。总之,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最后确定。我们要通过百家争鸣等方式根据“标准”优胜劣汰,选出为大家所共同认可的规范化理论。
3.2.3 学术期刊要积极引导,适时调整舆论导向,认真组织学术争鸣
学术期刊是现代图书馆学新理论的主要载体,它起着发表(公布)新的学术成果,引导新的学术潮流,指引新的舆论导向,培育新的学术人才,引发(催化)新的学术理论的重要作用。在这场由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化的质的变革中,学术期刊应适时指引舆论导向(但要防止误导),积极组织学术争鸣,积极推动这种大变革朝健康方向发展。[77]因此说,学术期刊在这场大变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4 图书馆学会等机构要积极组织学术会议,交流学术思想,规范图书馆学理论
各级图书馆学会、各级图书馆职能管理机构和图书馆学研究所(室)是学术会议和研究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各级学会要通过学术会议和研究活动推动这场大变革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图书馆学目前仍是一门前科学,它表现为多元化理论格局,其实质是理论具有不稳性、不确定性、易变性,无统一理论规范。多元化发展要适度,若无限扩张和发展,则这门前科学永远也不会成为常规科学。因此,多元化不是“中国图书馆学走向明天的必然归宿”,中国图书馆学的明天是一元化,是由前科学向常规科学方向转化。
笔者坚信,21世纪的图书馆学必将迎来一元化的春天,她必将转化为展现几代人辉煌的常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