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红(七台河市妇产医院1546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用于诊断和治疗不同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 年1 月~ 2014 年8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断,并进行腹腔镜手术。对这100 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Ⅰ期、Ⅱ期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Ⅳ期患者。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受孕时间、受孕率和流产率。结果 100 例患者中,有23 例患者为Ⅰ期,有47 例患者为Ⅱ期,有22例患者为Ⅲ期,有8 例患者为Ⅳ期。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受孕率为85.71%,观察组患者的受孕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受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0919,P=0.004)。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受孕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流产率为10%,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8094,P=0.003)。结论 使用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能够有效的切除患者子宫内膜发生异位的病灶,使患者的生育能力有效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不孕症症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受孕率,减少妊娠不利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腹腔镜;诊断;治疗;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76-02
近年来,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被逐渐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中,并被临床研究者们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1]。本文探讨了腹腔镜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诊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以及不同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1 月~ 2014 年8 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断,被确诊为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对这100 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Ⅰ期、Ⅱ期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Ⅳ期患者。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21 ~ 35 岁,患者年龄的平均值为(28.67±2.37)岁;不孕症患病时间为1 ~ 6 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24±0.26)年;有22 例患者为原发性不孕,48 例患者为继发性不孕。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22 ~ 36 岁,患者年龄的平均值为(28.71±2.41)岁;不孕症患病时间为1 ~ 7 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29±0.31)年;有11 例患者为原发性不孕,19 例患者为继发性不孕。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诊断标准 不孕症诊断标准[2]:已婚;月经规律;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1 年内无法受孕;配偶的精液检查无异常;无妇科疾病史;输卵管功能正常。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3]:患者的卵巢表面有囊肿发生突起,卵巢周围的组织出现黏连,囊肿的表层出现褐色斑块,囊中内容物为咖啡色浓稠液体,经过病理学检查被证实为卵巢囊肿;患者的盆腔内的腹膜和生殖器的浆膜层出现出血,出血病灶为暗色。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检查,对患者的子宫内的腹腔积液的颜色进行观察,并观察患者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数目以及发生黏连的程度。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腹腔镜检查结果,患者采取仰卧体位,进行全身麻醉,并建立CO2 气腹。采用四孔法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切口穿刺,置入腹腔镜,对患者的子宫腔内情况进行探查。对患者进行卵巢异位内膜病灶切除手术,对发生黏连的子宫内膜进行分离,对腹腔中的积液进行清除。对患者腹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待未再出现渗血时,可将手术器械撤出,并使气体得到释放,缝合腹部切口。
对照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Ⅰ期、Ⅱ期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Ⅳ期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观察并分析不同内异症分期患者的受孕率和受孕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各项数据录入到SPSS17.0 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不孕症类型、受孕率、流产率采用χ2 检验,使用[n(%)] 表示,平均年龄、患病时间、受孕时间采用t 检验,使用(x±s)表示。当P<0.05 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 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2 结果2.1 诊断情况 100 例患者中,有23 例患者为Ⅰ期,有47 例患者为Ⅱ期,有22 例患者为Ⅲ期,有8 例患者为Ⅳ期。因此,对照组患者为70 例,观察组患者为30 例。其中有79 例患者的腹腔液颜色为血性,21 例患者为淡血性。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病灶,卵巢周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黏连。
2.2 受孕情况 手术后,对照组70 例患者中,共有60 例患者成功受孕,受孕率为85.71%;观察组中,共有18 例患者成功受孕,受孕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受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0919,P=0.004)。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受孕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3 流产情况 对照组60 例成功受孕的患者中,有6 例患者发生流产,患者的流产率为10%;观察组18 例成功受孕的患者中,有4 例患者发生流产,患者的流产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8094,P=0.003)。
3 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由发生异位的子宫内膜突入盆腔形成的病变,主要发生在患者的生殖器和腹膜,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发病率占不孕症患者总例数的40% ~ 70%[4]。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的特点,对患者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影响较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能够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有效的切除,对发生黏连的部位进行分离,避免对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内的血管网造成损伤[5],有利于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受孕率为85.71%,观察组患者的受孕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受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0919,P=0.004)。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受孕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流产率为10%,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8094,P=0.003)。
综上所述,在使用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能够有效的切除患者子宫内膜发生异位的病灶,使患者的生育能力有效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不孕症症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受孕率,减少妊娠不利结局的发生。
并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的进展,会对疾病的治疗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1] 邬玮.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妊娠率比较[J]. 安徽医学,2012,33(5):553-555.[2] 霍翠云,李斌. 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效果比较[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262-1263.[3] 许希中.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妊娠率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4,57(5):611-612,627.[4] 李庆芬,佟玉涛. 腹腔镜诊治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25-827.[5] 郭政,王丽英,崔轶凡,等. 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119 例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8):4628-4629.
论文作者:李文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患者论文; 内膜论文; 不孕症论文; 子宫论文; 对照组论文; 异位症论文; 腹腔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