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探究将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到我院就诊日期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内镜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治疗的成功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实验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优势极为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治疗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止血治疗成功率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对减轻患者治疗的痛苦有着重要意义,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内镜止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胰腺、胃食管、胆道病变以及十二指肠等部位出血,且出血原因均为非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在临床中称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见出血疾病的一种,由于溃疡、肿瘤、血管畸形等因素导致出血,目前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抑酸剂进行治疗,但仍存在少部分患者止血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内镜技术在消化科临床中广泛应用,内镜已成为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案,通过内镜止血能够及时诊断出出血部位和病因,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止血治疗的成功率[1]。本文主要对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探究将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将我院接诊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44.95±3.28)岁,其中活动性出血20例,喷射样出血为3例,血管裸露1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为21-70岁,平均年龄为(45.28±3.07)岁,其中活动性出血22例,喷射样出血为2例,血管裸露16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患者的年龄、出血类型等数据差异性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消化内科止血治疗,给予患者一定的营养支持,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抑制酸、止血治疗,针对出血较为严重的患者应给予患者补充血液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消化内科止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内镜止血治疗,实施内镜检查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例如,体温、血压、心率等,若各项生理指标未见异常即可性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麻醉完成后,对患者实施内镜检查,确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后,使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浓度为8%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冲洗,冲洗至吸出液清澈为止。针对凝血块、活动出血的患者,应在出血部位注射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比例为1:10000多点位注射,直至周围病灶黏膜变白、出血停止即可,并根据患者出血部位的出血程度给予患者电凝止血、离子体凝固器以及血管钳夹治疗,并放置2-4枚钛夹,并在治疗完成5min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情况,若无即可停止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治疗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8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8.0软件处理,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止血治疗成功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消化内科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约为8%[2]。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多数是由疾病引起的,且具有出血量大的特点,能够导致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通常临床治疗非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均采用抑制酸治疗,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应与内镜止血治疗相互配合,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3]。
近年来内镜诊疗方式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方面效果极为明显,通过内镜检查能够确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并能够对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能够使医师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止血方法,在内镜诊疗下能够应用多种止血方法,例如,血管钳夹、热探头止血、电凝止血等,通过生理盐水与肾上腺素冲洗出血部位,能够有效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注射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能够对血管收缩起到促进作用,并能够对局部肿胀部位起到压迫作用,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4-5]。
综上所述,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静,张佳莹,丁士刚等.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4(4):582-587.
[2]曹善成.内镜止血与奥美拉唑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9):172-174.
[3]阮国永,史薇,姜英杰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成功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7(6):323-326.
[4]曾莉蓉,陈鹏飞,魏文斌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37-139.
[5]袁国钧,蔡华容.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5):113-116.
论文作者:曹芳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静脉曲张论文; 时间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部位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