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核电建设和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电论文,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核工业已经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动力装置,是在高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突破性成果,从而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振奋了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随着国家国防战略的转变,核工业实行“军民结合,以核为本,发展核电,多种经营”的方针,工作重点转向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以自行建设秦山核电站和引进技术合资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成功为标志,中国核工业进入了和平利用的新的发展阶段。
一、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核工业转民的主攻方向是核电建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能源、交通成为制约发展经济的两个“瓶颈”。核电是解决这一地区能源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它既能提供电力,又能缓解交通紧张局面和减轻环境污染。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相继作出自己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和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设备建造大亚湾核电站的决策。
秦山和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开工建设。1991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30万千瓦核电机组并网发电,经过3年多的稳定运行,其负荷因子已达到国际商用电站的标准,受到国内外专家好评。1994年10月,秦山核电站按计划首次停堆换料并检修,1995年1月重新并网发电,这说明我国已完全掌握了从设计建造、安全运行到停堆换料的整套核电建设和运行技术。
大亚湾核电站1、2号机组,分别于1994年2月和5月投入商业运行,目前运行状态良好,全年共发电124.3亿度,逐月累计负荷因子达83.6%,基本实现了安全、稳定、经济、满发的目标。大亚湾核电站的顺利建成,为我国核电建设摸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秦山核电站建成后,迅速实现30万千瓦核电站商品化,努力开发出口。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承建的30万千瓦核电站工作,是我国核电事业迈出的重要一步。这项工程进展顺利,建造质量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度评价。
中国发展核军工形成的铀矿采冶、铀转化、浓缩、元件制造等核燃料生产技术是发展核电的坚实基础。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加快核燃料工业的技术改造,30万、9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线均已建成。生产出的燃料元件符合质量要求,秦山30万千瓦核电机组燃料元件从入堆前的考核和入堆后的运行性能看,证明元件制造达到了先进水平;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首次换料52组燃料组件已生产完成。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压水堆燃料元件国产化已初步实现,中国元件制造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从核安全角度看,秦山、大亚湾的正常调试运行未给环境带来任何不良影响,环保部门对此十分满意。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一些国外核工业机构对这两座核电站的安全水平也给予高度评价。
从经济角度看,秦山和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全寿期的经济效益是好的,其发电成本均被市场所接受。国产的秦山核电一期工程电价低于进口设备煤电厂,如能实现批量建设,国产核电站的经济性还要好。
实践证明,核电是一种安全、经济、清洁的替代能源,中国现有8个省已有建造或者考虑建造核电站的计划。可以预见在下世纪初,中国核电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二、积极开发国际合作
促进核能的和平利用,使其更好的造福于人类,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确定的两大目标之一。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促进核能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是中国核工业的重要任务之一。1987年中国为阿尔及利亚承建的10兆瓦研究用重水堆反应堆,现已建成并经最终验收,工程质量合格,技术性能好,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已同10多个国家签订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协定,成为世界重要的核出口国。
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在设计建造过程中,曾向外国专家进行了咨询,并引进了部分关键设备。大亚湾2×90万千瓦核电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合资项目之一,两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00-126亿度,这对广东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人民生活安全和便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秦山二期工程2×60万千瓦核电站的建设将贯彻“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在设计过程中与国外进行合作。AC-600改进型压水堆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总体初步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程序开发、简化总体设计和有关试验准备工作。
1994年5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与美国西屋公司签署了核电合作备忘录,准备在AP-600反应堆设计建设方面进行合作。核动力运行研究所还与西屋公司签订了合同,共建合资公司,从事核电站及其它领域的无损检测服务。
1994年年底,在加拿大总理访华期间,中加两国政府签署了核能合作协定,中核总与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AECL)签署了合作建设重水堆核电站的会议纪要。今年2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与美国能源部签署了中美关于新能源效益合作议定书。在机电仪器产品出口和承建国外民用工程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进出口贸易同步增长,中核总公司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商社有合作和贸易往来。中国核工业正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核电政策及规划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使本来就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工业又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发展核电的方针是“火电水电为主,核电补充”,东南沿海地区“因地制宜,火电,水电、核电并举”。同时,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核电发展战略。
首先,中国发展核电一定要走向国产化的道路,只有如此,才能较大幅度地降低造价,核电也才能较快地发展。通过秦山核电站的建设,已经掌握了30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设计建造技术,设备国产化达到70%以上,目前正在向新的高度前进。同时通过秦山二期工程的建设,掌握60万千瓦核电站的建造技术。60万千瓦核电机组采用国际通用的30万千瓦标准回路的设计,这有助于继秦山二期工程之后全面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建造技术。
其次,由于核电国产化有一个过程,特别是核电大型机组的国产化,尚需一定的时间。面对核电市场需求和国产化能力之间有一个时间差的状况,应在实现国产化的同时,适当地以购买发电容量为目的进口部分设备建设核电站,以满足经济发展对核电的需求。
第三,在核电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秦山核电站的建成与投产,增强了我们发展核电的信心,也使人们看到了核电作为新能源的优越性,一些省市要求建设核电站。60万千瓦核电机组,除目前秦山二期工程建设外,还将进行2×6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三期工程建设,并将60万千瓦核电机组作为国产化的主力机组,逐步实现设计自主化、设备国产化、技术标准化和建造批量化。
第四,我国确定第一代核电站走压水堆的道路,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在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应根据市场需求,把大型压水堆核电站的引进与中小型核电机组的国产化结合起来,进一步掌握压水堆技术,扩大核电市场规模。
四、发展核电需要远见卓识
核电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建设周期较长,资金周转慢,建设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比常规电站大得多。但是,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每年使用的核燃料不到30吨,只用几辆卡车装运便足够了,而一座百万千瓦级燃煤电站,每年要消耗标准煤300万吨,大体上每天需要50节车皮的一列火车运煤。
核电站本身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只以大亚湾为例,大亚湾核电站是广东香港合资企业,两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亿至126亿千瓦小时。在20年合营期间,香港方面按香港电价用现汇购买70%的电力,全部建设费用,连本带息,可望在15年内还清。后5年利润由合营双方按投资比例分享(中方75%、港方25%)。20年合营期满后,这座核电站全部归中方所有。大亚湾核电站对广东经济发展和香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所作的贡献,那是难以估量的。
核电的市场在地方,要使核电事业取得较大的发展,中央部门与地方的合作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提出长期合作,优势互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优势并积极引进外资建设核电站,发展我国的核电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