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射项目世界冠军模型探索论文

中国速射项目世界冠军模型探索

张建伟

(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江苏 无锡 214031)

摘 要: 本文通过梳理国家队带训的经历,总结科技助力带来的思考,对速射项目世界冠军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发现,第一,速射的选材必须要从力量型平衡人才入手,要身体结实、手臂短、稳定性和协调性好,跨界跨项可以为射击选材提供更多可能。第二,速射项目动作流畅是技术核心,应摒弃“两快一慢”的扳机击发理念和“过分重视一靶”的分解训练理念,同时重视“视力前移”的改进。第三,速射世界冠军的理论模型,应是一个洋葱的形状,由外而内3层:最外层是良好的形态与流畅的技术,中间层是精细的感觉和快速的反应,最内层是顽强的作风与强大的心理。身体形态和流畅技术,是训练的基础;精细的本体感觉引导动作、控制节奏,快速的反应起动一靶、保持稳定均匀的跳动节奏,是竞技的关键;顽强的作风和强大的心理作支撑,是比赛成功的保障。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国速射项目人才选拔、系统训练提供参考,为中国速射项目在东京完成突破、实现梦想助力。

关键词: 速射,冠军模型,选材,扣扳机,训练

自20世纪70年代恢复射击项目以来,我国的射击水平逐年提高。回顾历史,几乎所有的射击小项都具备奥运争金夺银的实力,在北京奥运会中国射击队更是将半数奥运金牌揽入囊中,斩获5金、成绩傲人。同样的投入、同样的管理、同样的训练模式,速射项目在近9届奥运会上却只夺得2枚铜牌。东京奥运周期,速射项目再度崛起,在世锦赛、亚运会中包揽金银牌,燃起了中国速射人奥运争金的梦想。本文通过梳理实际带训的经历、总结科技助力带来的思考,对速射项目世界冠军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为中国速射项目人才选拔、系统训练提供参考,为中国速射项目在东京完成突破、实现梦想助力。

1 创新选材机制

1.1 速射项目的跨界选材

将同属一个运动项群的运动项目或在有相似运动特征和属性的项目间进行优秀运动员选材和培养,有其客观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速射项目是力量平衡,不同于步枪的框架平衡。力量起主导作用,所以身体结实、腿较短、重心低的射手在手枪项目中占尽优势,训练事半功倍,当然就成了趋势、成了必然。人才选拔时,上述身体要素就成了成材的先天优势。例如,速射运动员朱豪杰,自幼练习体操,符合身体结实、重心低的身体体征,加之常年的体操练习,肩带力量好、躯干稳定、发力协调,转练速射项目后,成绩突飞猛进,获得了青少年世锦赛冠军,为速射项目的跨界选材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配额分配是碳市场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尽管各区域碳市场分配方案存在差别,但基本是针对现有企业、新增产能和储备调控制定配额总量。各区域碳市场的配额分配以免费为主,广东选择有偿发放部分配额,以季度拍卖的形式进行;湖北、福建在碳市场初期尝试拍卖一定量配额以带动机构投资者入场,上海在个别履约期拍卖配额以协助企业履约。

1.2 速射项目的跨项选材

欧洲手枪运动员多为兼项运动员,速射运动员也参与慢射、气手枪的比赛。东京奥运周期,世锦赛速射冠军林俊敏原为手枪慢射运动员,转练速射项目后,持枪稳定性高,为其速射项目快速崭露头角打下坚实基础。手枪项目理论上是一体的,难度大的是速射项目,但慢射才是基础。在中国近些年来,速射运动员不兼项,赛制方面再不重视协调兼项,对手枪项目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速射项目,短期看,可以从气枪练起,在气枪项目中跨项选材;长期看,可以项目兼项,促进运动员多维发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在欧美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为我们所借鉴,要重新回到正轨。

2 转变训练理念

2.1 动作流畅是技术核心

传统的速射教学就是将一个整体动作分成至少2部分:一靶和后四靶。解决问题始终是分段的,使运动员下意识地在完成一靶后产生一个判断,由一靶的快慢和高低决定后四靶的动作,严重脱离了整体性。扳机击发亦是如此,传统教学中总是强调“两快一慢”的扣扳机动作。第一枪击发后,快松扳机,快压一道火,慢扣二道火。“两快”是要争取时间,“一慢”是要扣好扳机,理论上完全正确。所以,速射队员起步练习就是“两快一慢”。天天练、日日练,同样破坏了动作的整体性,影响高水平成绩体现。

节奏能力是指运动员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按照节奏完成动作的能力。节奏能力对于稳定的击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枪速射项目中,运动员的节奏要保持稳定,把手臂晃动波动降低到最低范围,形成有规律的波动曲线,从而获得击发的最佳时间。节奏感的建立有助于运动员的持枪、瞄准、击发等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在充满变数的比赛中,能够保持自己的节奏,从始至终地发挥出自己平时的最好技术。

扣扳机非常重要,应坚决否定“两快一慢”,碰到二道火后,阻力大,自然变慢,临近击发也会自然而然地放慢扣的速度。中间没有人为的停顿,力向不变,食指加力均匀,击发后也不要立即停顿,把后过程调长,不停地体验连续扣压扳机的过程,更容易做到自然击发,所以应扣松均匀、连续用力、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传统训练过分强调一靶时间,会造成整体上的脱节,那么对于整体动作的处理,我们只有从准备和起动入手。队员在装子弹准备时,就应有完整的概念,成预备姿势之后,应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上臂起动动作。在起动之后一气呵成,完成整个动作。动作完成后,通过弹着反馈,重新准备下一组,脑海中始终是整体的连贯动作。训练中发射时间永远是教练的事情,运动员必须全身心专注整体动作过程。只有这样训练,我们的概念和动作才能练就一致。对于成绩的波动、弹着的变化、时间的长短等,我们从对动作的熟练程度来反思,所应练习的连贯动作概念始终清晰一致。

传统的教学是视力先行,臂带身体做转体动作,注意力前移,动作不易达到一致,也不易平稳转体,练起来困难。因此,速射收视十分重要,收视70%~80%,始终看平正,不要让视力先行臂带体转,训练时一定要加以重视。此外,握把的力量不能因为3种时间的动作增加力量,增加力量不利于食指单独用力,尽可能自然握正,利用拇指力量相抵消食指的用力。这样用力可以增加食指的敏感性,更利于扳机细致压实击发。

2.2 视力回收,握把力量恒定

从5靶技术整体,到扳机扣松动作,连续、自然、流畅击发,这才是中国速射的技术核心,也是这个项目自身的魅力。

3 探索速射世界冠军的理论模型

速射世界冠军的理论模型,应该是一个洋葱的形状,由外而内3层:最外层是良好的形态与流畅的技术,中间层是精细的感觉和快速的反应,最内层是顽强的作风与强大的心理。有了形态和技术,只是基础。能够实战表现,需要精细的本体感觉引导动作、控制节奏,需要快速的反应起动一靶、均匀的食指用力击发,保持稳定的整体跳动。当然,上述一切都需要在比赛中有顽强的作风和强大的心理作支撑。

表1 速射运动员持枪臂肌肉贡献率统计表 百分比/%

图1 速射运动员肌肉用力图

图2 速射运动员举枪转体图

3.1 良好的形态与流畅的技术是训练的基础

速射的选材必须要从力量型平衡人才入手,不但要身体结实,稳定性、协调性好,还要注意手臂要短。臂短可以缩短起枪时的力臂长度,对起枪、人枪结合、转体保持都大有好处。跨界跨项可以为人才选拔提供更多可能。

5)输配环节层级过多导致收费过高,价格调整机制缺失。根据能源咨询机构安迅思的统计数据,在浙江省工业天然气销售价格组成中,气源价格只占39%,长输管道管输费占24.79%,省网管输费占5.41%,城市配气费占30.76%。

反应时是个体从刺激发出到做出反应的时间,其长短因人而异。当我们接触到一定的刺激后,首先会引起感受器官的注意,然后经由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再经加工从大脑传递给效应器,效应器做出反应。手枪速射项目要求队员分别在8 s、6 s和4s的时间对5个目标进行准确发射,是动、静平衡的项目。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快速做出反应,尤其是4 s,否则就会产生脱靶。已有研究者指出,射手技术水平的差异和反应速度是密切相关的,反应速度快慢不一的射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在成绩上表现出巨大差异。另外,快速的反应能力是建立在对时间进行准确感觉与预判的基础之上的。

本体感觉是指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人在运动时,肌肉被牵拉或主动收缩与放松,均会对肌梭、腱梭构成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冲动传到大脑皮质的运动感觉区,经过分析综合活动,能感知人体的空间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情况。只有本体感觉功能提高,才能促进动作技能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手枪速射项目中手枪需要完成纵向运动和横向运动,运动员在击发时枪支要求高度稳定,而枪支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肌肉控制力。射击过程中,射手要适时调整肢体位置,控制完成动作速度、节奏、力量大小、用力角度。在协调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要保持稳定的静力平衡。在此过程中,个体自身的本体感觉对于动作的完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提高本体感觉能力,可采用表象训练的方法,能更加清楚地感觉到各部位动作肌肉状态保持不变的表象,使整个动作过程像机械操作一样程序化、稳定化。

(2)建立桂花博物馆。博物馆的外形可以设置成桂冠,馆外种植月桂树,馆内分主题展示桂花文化。充分吸引国内外的科技成果,利用高科技的手段丰富博物馆的内容。以雕塑、蜡像、场景等多种形式来展现桂花文化,结合多媒体电脑、红外遥控和声像技术加以凸现,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强博物馆吸引力。

速射的动作快速复杂,本身参与的肌肉群就比别的项目多。通过历年国际比赛观察看,世界杯赛中进入前6名的运动员,在姿势动作上均舒展规范化,所以动作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参与。从图2转体动作我们可以看到,单臂运枪、肩关节运动、到位击发、膝关节与踝关节转体,才能更好地练就一致性。过去训练中,举枪时后仰、头部角度变化、挺枪打法、转体时改变身、臂角度等一切多余动作在训练开始阶段都必须克服。

3.2 精细的感觉和快速的反应是竞技的关键

此外,云南电网公司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2017年,成立了云南电网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车、桩、平台建设和多元化商业合作模式探索,深入开展网荷互动、智能充电、柔性充电等新技术研究,目前已在红河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了2座“光伏+柔性充电”技术充电站。同时,公司充分释放电力体制改革红利,将充电站用电纳入电力市场化交易,切实降低新能源汽车车主用车成本,目前已在玉溪江川客运站开展试点,累计为车主节省成本8.5万元。

从表1肌电数据和图1的肌肉用力分析来看,4名速射世界冠军的持枪臂肌肉贡献率(肌电积分百分比)在抬臂阶段三角肌和斜方肌为主力肌群。在后四靶横向运枪阶段,肱三头肌(20.47%)与肱桡肌(10.02%)、肱二头肌(16.86%)互为拮抗肌群,保持了手臂的稳定。指浅屈肌虽然放电幅值小,为8.18%,但是其放电的一致性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击发的一致性与击发节奏的好坏,与环值相关系数最高。这与盛浩明(2008)研究中认为斜方肌与三角肌占主导作用相似,但是在手臂肌肉贡献率方面,本研究的4名世界冠军,手臂贡献率更高,更加强调整体的协调发力。因此,速射技术动作是多肌群协调用力的结果,整个动作若有脱节,会破坏肌肉放电的一致性,影响击发效果。

手枪速射每组要打5发,技术动作要比其他项目多,需要举枪,需要转体,应该说速射的一组就是其他项目的一枪。就整体动作而言,连贯、一气呵成是必须的。在整体动作中分段研究、分段训练只是一种初级的训练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整体动作的流畅,充分掌握整体技术,更好地发挥。如果在比赛时仍然停留在分段分析上,就很难体现流畅,也就根本谈不上高水平的发挥了。

3.3 顽强的作风与强大的心理是比赛成功的保障

心理控制能力是指运动员对于控制自己成功或失败的认知和评价。手枪速射项目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即使上一组或上一发子弹成绩不理想,但可以用来调整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另外,正式的速射比赛一般分为2个阶段进行,在2个阶段之间,各种信息都会充斥而来,运动员需要按照最好的方式做到信息回避,对其他队员的成绩不看、不问、不算、不评,即使偶尔听到或看到,也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就需要运动员具有非常强的心理控制能力。具有良好心理控制能力的队员能够表现出临场不惧、沉着冷静、注意力集中。这样在比赛的时候,运动员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赛过程而不是结果上。

个性是个体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个性对于个体的最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手枪速射中,在裁判发出指令后,射手就需要立即做出动作,容不得丝毫的怀疑。这就要求速射运动员要有果断、坚决、肯定自己、敢于表现自己的优良品质。在日常训练中,需要培养队员极强的击发意识以及平稳的瞄扣心态。

4 结 论

4.1 速射的选材必须要从力量型平衡人才入手,要身体结实、手臂短、稳定性和协调性好,跨界跨项可以为射击选材提供更多可能。

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测定2013年在江苏、上海地区采集的看麦娘种群对精唑禾草灵的敏感性。表2结果表明,23个采自不同地点的看麦娘种群对精唑禾草灵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2个种群的相对抗性倍数大于5倍,初步认定为抗性种群,抗性比例为52.17%。抗药性种群主要分布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和扬州市,其中江苏连云港的8个种群中,4个表现为抗药性,比例为50%;扬州市的8个种群中,7个种群为抗性种群,比例为87.50%。2地的抗性比例均较高。常州市发现1个抗性种群。在江苏盐城、上海青浦采集到的少量种群中未检测出抗性水平。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问题,其中三氯蔗糖制作的甜味剂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三氯蔗糖的主要原材料是蔗糖,并且在氯代作用下获取非营养型的强力甜味剂。甜味剂是白色的粉末状物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透明,实际甜度能够达到蔗糖的400~800倍。为此,对于甜味剂三氯蔗糖合成工艺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3]。甜味剂尽管应用范围很广,但是在白酒中是不允许添加的[5]。

4.2 速射项目动作流畅是技术核心,应摒弃“两快一慢”的扳机击发理念和“过分重视一靶”的分解训练理念,同时重视视力回收、握把力量恒定。

4.3 速射世界冠军的理论模型,应该是一个洋葱的形状,由外而内有3层:最外层是良好的形态与流畅的技术,中间层是精细的感觉和快速的反应,最内层是顽强的作风与强大平静的心理。身体形态和流畅技术,是训练的基础;精细的本体感觉引导动作、控制节奏,快速的反应起动一靶、保持稳定均匀的跳动节奏,是竞技的关键;顽强的作风和强大的心理作支撑,是比赛成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忠秋.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25(3):12-15.

[2]毛松华,武文强,李若鹏. 国家射击队男子手枪激光测试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7,53(4):83-90.

[3]盛浩明. 我国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射击技术的肌电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8):1067-1072.

[4]杨念恩,李世昌,黄文英等. 本体感觉差异性特点及其神经机制研究[J]. 体育科学,2014,34(4):41-48.

[5]孟海江,苏新勇,郭宇刚,等.速射动作表象训练对女子手枪运动员击发稳定性和情绪唤醒水平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2014,234(126):85-89.

[6]陈玉霞. 射击制胜规律的哲学认识[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31(1):11-14.

中图分类号: G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51X(2019)08-080-03

投稿日期: 2019-03-17

作者简介: 张建伟(1970—),国家级教练,国家射击队手枪速射主教练。研究方向:射击手枪项目专业训练、青少年射击训练。

标签:;  ;  ;  ;  ;  ;  

中国速射项目世界冠军模型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